卷之一千四百七
關燈
小
中
大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道員林俊、在後藏趱催軍糧。
将烏拉價值。
雇覓商民。
設法運送。
現已起運二千一百餘石。
林俊趱運軍糧。
不辭勞瘁。
殊屬奮勉。
着加恩賞給按察使職銜。
又和琳奏、松茂道倭什布、派辦台站塘汛。
及運送軍糧軍火等項。
俱能遵照限期。
駕馭番民。
并無贻誤。
實為細心曉事等語。
倭什布、亦着加恩賞戴花翎。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等、京城粥廠。
現在遠來領赈者。
竟有二萬餘人。
熱河地方。
貧民出口覓食者。
亦複不少。
此等就食之人。
俱系京南一帶貧民。
該省早經。
截漕辦赈。
而乏業貧民。
轉紛紛或赴京、或出口、分投覓食。
則該督所辦何事。
況京城粥廠。
每日放赈。
截至明歲春間。
需米不過一萬餘石。
而直省截漕至五十萬石之多。
豈複虞其不給。
當此貧民待哺嗷嗷。
自應即時赈濟。
豈得拘泥成例。
待至九月始行散赈。
此數月内。
枵腹災黎。
将何所得食耶。
梁肯堂以防汛為名。
駐劄長安城。
其養尊處優。
與在保定無異。
試思永定河流順軌。
又有永定河道在彼。
有何要工。
必須該督在彼久駐。
轉置地方赈務于不辦。
何不知輕重緩急若此。
着傳旨申饬。
并着該督速赴河間景州一帶。
實力嚴查妥辦。
毋使一夫失所。
此事該督既經贻誤于前。
若再不親身督察。
實力稽查。
一任道府州縣等、草率從事。
緻有冒克。
一經查出。
則該督獲咎。
非止于革職留任己也。
慎之。
慎之。
再馮光熊奏、經過新城定興一帶。
詢問該道府等、據稱、雨澤不缺。
補種荍麥等項。
可冀薄收等語。
保定府屬。
雖節經得雨。
但為時已遲。
即補種荍麥等項。
亦恐未必有收。
并着梁肯堂、将該處所種荍麥。
是否尚可收成之處。
查明據實由五百裡覆奏。
毋得諱飾幹咎。
将此由五百裡傳谕知之。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攻克協布噜一帶木城賊寨。
打仗得勝情形一摺。
官兵自過熱索橋後。
所經地方。
陡岩高磡。
亂石叢接。
無平地可以搭營。
福康安等、與所帶官兵。
至于露宿。
實甚勞苦。
至不忍觀。
其協布噜一帶。
極為險要。
賊匪憑河阻抗。
徹橋固守。
福康安等複設法出奇。
乘其不意。
于雨夜迅速潛渡。
将賊匪痛加殲戮。
焚毀卡寨。
巴圖魯侍衛官兵等。
俱争先用命于人迹不到之處。
攀援登陟。
衣履皆穿。
手足胼胝。
并未稍形退卻。
用兵以來。
從無似此之難者。
欣覽之餘。
益加憐憫。
官兵深入賊境。
連次克捷。
福康安等、調度督率。
悉合機宜。
今賞福康安禦用大小菏包。
四喜搬指。
鑲嵌松石翎管。
海蘭察、惠齡各賞給大小荷包。
四喜搬指。
鑲嵌松石翎管。
用昭優眷。
外發去四喜搬指六個。
鑲嵌松石翎管十七個。
着福康安等、酌量帶兵大員内。
如台斐英阿等、何人最為出力者。
傳旨分賞。
又鼻煙壺、小刀、各四十件。
着福康安等、遇有帶兵出力之侍衛章京将領等。
酌量賞給。
以示獎勵。
現在大兵深入賊境。
濟嚨以外。
糧運等項。
最關緊要。
屢降谕旨。
令惠齡毋須帶兵。
竟回至濟嚨适中地方。
設法趱運。
今惠齡接奉初次所降谕旨。
已回至濟嚨一帶。
往來查催。
實力趱運。
實屬可嘉。
朕初不料惠齡能權事理緩急輕重若此。
本日據福康安等奏、藏内運送事宜。
經和琳盡心辦理。
近已疏通。
所有糧饷火藥等項。
後藏有鄂輝在彼催趱。
自己源源運至濟嚨。
惠齡務宜倍加奮勉。
随到随運。
迅送軍營接濟。
以副委任。
○是月。
倉場侍郎劉秉恬、山東巡撫覺羅吉慶奏、臣等在臨清。
将截留直隸河南漕米兌完。
有直隸老民等來東求奏謝恩。
當即酌給盤費回家。
批、好。
又奏、河南亦有謝恩老民。
委員允為禀陳代奏。
查此次直豫二省貧黎。
得沾殊澤。
而臨清小民擡斛負米。
均得雇價養贍。
旗丁多餘食米。
準令就近粜賣。
糧石藉以流通。
又批、所謂一舉而三得也。
又奏、民食實有裨益。
得旨、欣慰覽之。
○湖廣總督畢沅奏、抵荊州後。
往來滿城漢城。
查看兵民安堵。
屋宇一新。
商賈雲集。
百貨蕃昌。
城外前經被水之處。
現已種植蔬菜。
得旨、覽奏實纾念矣。
○湖廣總督畢沅、湖南巡撫姜晟奏、常德府南門筆架城一帶。
緊臨江岸。
應用碎石抛砌。
保護城身。
又青草洲沙嘴對面。
舊有石櫃。
亦用碎石。
加高接長。
即可挑溜刷沙。
得旨、因地制宜。
知道了。
○山東巡撫覺羅吉慶奏、濟南省城。
前于五月中旬得雨。
雖各屬同沾。
未能一律透足。
是以請将曆城等縣。
均予緩借。
嗣于六月初七日。
省城及德州一帶、同獲甘霖。
早晚秋禾。
十分有益。
查看情形。
秋成時似可分别緩徵。
得旨、覽奏南望之意。
略加慰矣。
○山西巡撫覺羅長麟奏、平陽、潞安、澤州、蒲州、绛州、解州等。
六府州屬。
四十州縣。
夏雨稀少。
米價逐日增昂。
請将常平倉谷設廠平粜。
得旨、自應如此速行。
卷之一千四百七
将烏拉價值。
雇覓商民。
設法運送。
現已起運二千一百餘石。
林俊趱運軍糧。
不辭勞瘁。
殊屬奮勉。
着加恩賞給按察使職銜。
又和琳奏、松茂道倭什布、派辦台站塘汛。
及運送軍糧軍火等項。
俱能遵照限期。
駕馭番民。
并無贻誤。
實為細心曉事等語。
倭什布、亦着加恩賞戴花翎。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等、京城粥廠。
現在遠來領赈者。
竟有二萬餘人。
熱河地方。
貧民出口覓食者。
亦複不少。
此等就食之人。
俱系京南一帶貧民。
該省早經。
截漕辦赈。
而乏業貧民。
轉紛紛或赴京、或出口、分投覓食。
則該督所辦何事。
況京城粥廠。
每日放赈。
截至明歲春間。
需米不過一萬餘石。
而直省截漕至五十萬石之多。
豈複虞其不給。
當此貧民待哺嗷嗷。
自應即時赈濟。
豈得拘泥成例。
待至九月始行散赈。
此數月内。
枵腹災黎。
将何所得食耶。
梁肯堂以防汛為名。
駐劄長安城。
其養尊處優。
與在保定無異。
試思永定河流順軌。
又有永定河道在彼。
有何要工。
必須該督在彼久駐。
轉置地方赈務于不辦。
何不知輕重緩急若此。
着傳旨申饬。
并着該督速赴河間景州一帶。
實力嚴查妥辦。
毋使一夫失所。
此事該督既經贻誤于前。
若再不親身督察。
實力稽查。
一任道府州縣等、草率從事。
緻有冒克。
一經查出。
則該督獲咎。
非止于革職留任己也。
慎之。
慎之。
再馮光熊奏、經過新城定興一帶。
詢問該道府等、據稱、雨澤不缺。
補種荍麥等項。
可冀薄收等語。
保定府屬。
雖節經得雨。
但為時已遲。
即補種荍麥等項。
亦恐未必有收。
并着梁肯堂、将該處所種荍麥。
是否尚可收成之處。
查明據實由五百裡覆奏。
毋得諱飾幹咎。
将此由五百裡傳谕知之。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攻克協布噜一帶木城賊寨。
打仗得勝情形一摺。
官兵自過熱索橋後。
所經地方。
陡岩高磡。
亂石叢接。
無平地可以搭營。
福康安等、與所帶官兵。
至于露宿。
實甚勞苦。
至不忍觀。
其協布噜一帶。
極為險要。
賊匪憑河阻抗。
徹橋固守。
福康安等複設法出奇。
乘其不意。
于雨夜迅速潛渡。
将賊匪痛加殲戮。
焚毀卡寨。
巴圖魯侍衛官兵等。
俱争先用命于人迹不到之處。
攀援登陟。
衣履皆穿。
手足胼胝。
并未稍形退卻。
用兵以來。
從無似此之難者。
欣覽之餘。
益加憐憫。
官兵深入賊境。
連次克捷。
福康安等、調度督率。
悉合機宜。
今賞福康安禦用大小菏包。
四喜搬指。
鑲嵌松石翎管。
海蘭察、惠齡各賞給大小荷包。
四喜搬指。
鑲嵌松石翎管。
用昭優眷。
外發去四喜搬指六個。
鑲嵌松石翎管十七個。
着福康安等、酌量帶兵大員内。
如台斐英阿等、何人最為出力者。
傳旨分賞。
又鼻煙壺、小刀、各四十件。
着福康安等、遇有帶兵出力之侍衛章京将領等。
酌量賞給。
以示獎勵。
現在大兵深入賊境。
濟嚨以外。
糧運等項。
最關緊要。
屢降谕旨。
令惠齡毋須帶兵。
竟回至濟嚨适中地方。
設法趱運。
今惠齡接奉初次所降谕旨。
已回至濟嚨一帶。
往來查催。
實力趱運。
實屬可嘉。
朕初不料惠齡能權事理緩急輕重若此。
本日據福康安等奏、藏内運送事宜。
經和琳盡心辦理。
近已疏通。
所有糧饷火藥等項。
後藏有鄂輝在彼催趱。
自己源源運至濟嚨。
惠齡務宜倍加奮勉。
随到随運。
迅送軍營接濟。
以副委任。
○是月。
倉場侍郎劉秉恬、山東巡撫覺羅吉慶奏、臣等在臨清。
将截留直隸河南漕米兌完。
有直隸老民等來東求奏謝恩。
當即酌給盤費回家。
批、好。
又奏、河南亦有謝恩老民。
委員允為禀陳代奏。
查此次直豫二省貧黎。
得沾殊澤。
而臨清小民擡斛負米。
均得雇價養贍。
旗丁多餘食米。
準令就近粜賣。
糧石藉以流通。
又批、所謂一舉而三得也。
又奏、民食實有裨益。
得旨、欣慰覽之。
○湖廣總督畢沅奏、抵荊州後。
往來滿城漢城。
查看兵民安堵。
屋宇一新。
商賈雲集。
百貨蕃昌。
城外前經被水之處。
現已種植蔬菜。
得旨、覽奏實纾念矣。
○湖廣總督畢沅、湖南巡撫姜晟奏、常德府南門筆架城一帶。
緊臨江岸。
應用碎石抛砌。
保護城身。
又青草洲沙嘴對面。
舊有石櫃。
亦用碎石。
加高接長。
即可挑溜刷沙。
得旨、因地制宜。
知道了。
○山東巡撫覺羅吉慶奏、濟南省城。
前于五月中旬得雨。
雖各屬同沾。
未能一律透足。
是以請将曆城等縣。
均予緩借。
嗣于六月初七日。
省城及德州一帶、同獲甘霖。
早晚秋禾。
十分有益。
查看情形。
秋成時似可分别緩徵。
得旨、覽奏南望之意。
略加慰矣。
○山西巡撫覺羅長麟奏、平陽、潞安、澤州、蒲州、绛州、解州等。
六府州屬。
四十州縣。
夏雨稀少。
米價逐日增昂。
請将常平倉谷設廠平粜。
得旨、自應如此速行。
卷之一千四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