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六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 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七年。

    壬子。

    六月。

    戊辰朔。

    谕、據梁肯堂奏、直隸各州縣得雨情形一摺。

    并開具清單進呈。

    詳加披閱。

    内中保定、正定、各府屬。

    得雨不過一二寸者居多。

    于農田有何裨益。

    即保定省城。

    及附近安州等州縣。

    得雨三四寸。

    較之京城現在所獲雨澤。

    未為沾足。

    當此夏令久晴。

    地土乾燥。

    得此數寸之雨。

    何益于事。

    至景州、及順德、廣平、大名等處。

    迄今尚未得雨。

    看來畿輔東南一帶。

    及山東之德州、東昌、臨清、并河南之彰德、衛輝、懷慶各府屬。

    雨澤俱屬短缺。

    即使日内得有澍雨。

    亦祗可補種晚禾。

    若時逾大暑。

    仍不得雨。

    即荍麥雜糧。

    亦俱不能補種。

    是缺雨地方。

    旱象已成。

    雖直隸一省。

    業經前後賞給漕糧五十萬石。

    俾資接濟。

    但被旱地方較廣。

    一切仍應留心酌為調劑。

    至豫省河北三府。

    雖亦截留漕糧二十萬石。

    兼有大河以南。

    稔收各屬。

    可以有餘補不足。

    但系連年缺雨之區。

    亦應先事綢缪。

    即山東缺雨州縣亦多。

    除新舊錢糧。

    業已降旨緩徵、賞給口糧外。

    如有尚須撫恤之處。

    着該督撫等、一體留心察看。

    據實奏聞。

    毋得稍存諱飾。

    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德爾格等土兵。

    遠道赴剿。

    山路崎岖。

    途次均系步行。

    實為踴躍急公。

    不辭勞瘁。

    殊堪轸念。

    着加恩每名賞給銀二兩。

    以示鼓勵。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奎舒奏、達賴喇嘛遣人向青海蒙古等處購買馬匹。

    朕以此項馬匹。

    斷不能于進兵前到藏。

    但達賴喇嘛、既已遣人購買。

    即令留為凱旋官兵之用。

    今奎舒奏青海地方。

    去冬雪少。

    今春又複缺雨。

    馬膘未滿。

    須至七月間肥壯。

    再令購買。

    看來青海一帶。

    購辦馬匹。

    頗形拮據。

    去年福康安及索倫官兵。

    由西甯赴藏之時。

    各紮薩克等。

    已備辦馬匹數千。

    青海口外。

    本非他處可比。

    馬匹較少。

    若購辦過多。

    于蒙古等生計有關。

    且此項馬匹。

    于七月中方能買辦起程。

    計送至衛藏已至年底。

    不但不能為進剿賊匪之用。

    即凱旋官兵。

    亦不及騎乘。

    況現在馬匹尚屬羸瘦。

    即至七月、亦恐不能膘壯。

    加以長途行走。

    必緻雪阻難行。

    福康安等前由青海赴藏時。

    沿途有馬更換。

    尚形疲乏。

    現已令孫士毅徑赴前藏。

    同和琳商辦一切事宜。

    所有凱旋需用之馬匹。

    伊等亦必早為備辦。

    其購買青海蒙古馬匹。

    竟可無庸辦理。

    着谕奎舒、如此旨到時。

    達賴喇嘛所遣堪布等。

    已陸續購得馬一二百匹。

    即速令将現有者護送解藏。

    斷不必拘于足數。

    若尚未購得。

    即将該堪布等遣回。

    無庸令其購辦。

     ○又谕、川省所運軍需。

    現在報到前藏者。

    祗有一二起。

    口外道路險遠。

    烏拉運送。

    甚形竭蹷。

    幸朕先事豫籌。

    早派和琳前往。

    否則一切竟緻太遲。

    本日據和琳奏。

    營官及商卓特巴等、賢愚不等。

    始以善言開導。

    竟置若罔聞。

    懾之以威。

    方叩請出結。

    立限趕辦等語。

    此等營官、商卓特巴等。

    惟利是圖。

    實屬可惡。

    今和琳示以懲創。

    俾知畏懼。

    此後自不敢仍前疲玩。

    現在所運軍需。

    自必可陸續運至前藏。

    但前藏距邊尚遠。

    據福康安等奏。

    惠齡暫留拉子。

    趕緊催辦糧運。

    此時和琳鄂輝、惟當勉力催趱。

    将到藏軍需。

    迅速運至拉子一帶。

    交惠齡接收。

    再由拉子運至軍營。

    以期源源接濟。

    至濟嚨以外。

    運送軍糧等項。

    前已有旨。

    責成惠齡專辦。

    并令酌量情形。

    或設法滾運。

    或于适中處所。

    儲備應用。

    留兵看守。

    伊身為參贊。

    又系本省總督。

    一切呼應較靈。

    今福康安、與海蘭察、分往絨轄、聶拉木。

    察看地勢。

    暫留惠齡在拉子地方。

    催辦糧運。

    此時大兵尚未深入。

    事屬可行。

    若福康安等剿除濟嚨賊匪。

    統兵深入賊境。

    其濟嚨以外。

    距藏遙遠。

    更屬鞭長莫及。

    一切糧運等項。

    最關緊要。

    惠齡當遵照前旨。

    仍赴濟嚨以外駐劄。

    設法趱催。

    陸續運至大兵所到地方。

    以資接濟。

    毋稍贻誤。

    其濟嚨以内。

    仍交和琳、鄂輝、輪流督運。

    以期應手無誤。

    又據奏、薩嘉呼圖克圖。

    現在聽達賴喇嘛分派。

    一體出辦烏拉糧石。

    尚為恭順。

    是其初原不免心存觀望。

    今見大兵前進。

    聲威壯盛。

    亦知感畏出力。

    且據福康安等、細加訪察。

    該喇嘛尚不敢與賊匪有勾通情事。

    如此卻好。

    其前此向賊匪遞送哈達一節。

    此時亦可毋庸深究也。

     ○以宗人府主事吳樹萱、為四川鄉試正考官。

    刑部員外郎焦和生、為副考官。

    修撰戴衢亨、為湖南鄉試正考官。

    編修缪晉、為副考官。

     ○辛未。

    谕、據明興奏、伊斯哩克台兵都伸保、喀朗桂台兵達椿、前往會哨。

    山水忽發。

    河漲淹斃等語。

    台兵都伸保、達椿、前往會哨。

    被河水淹斃。

    甚屬可憫。

    伊等因公身死。

    着加恩照例給與半分恩賞。

     ○谕軍機大臣等、據諾穆親等奏、目下北河一帶。

    于五月二十八九連日得雨。

    水勢頗為充足。

    現在過關到通。

    浙江湖廣等幫船。

    核計所需撥船。

    足資接濟。

    其浙江杭嚴四幫。

    于五月二十四日過津關後。

    未見續行具報。

    現将北河撥船。

    酌量趕赴津南。

    以備江廣各幫輪撥等語。

    所辦好。

    自應如此辦理。

    至北河一帶。

    現據諾穆親等奏。

    水勢充足。

    所有陸續入境幫船。

    皆已過關北上。

    而南船過津關者。

    具報遲延。

    看此情形。

    天津以北尚得雨澤。

    而天津迤南。

    至山東德州、臨清、東昌一帶地方。

    雨水短缺。

    竟成旱象。

    前已有旨谕令梁肯堂、吉慶、留心察看。

    先事綢缪。

    如有尚須撫恤之處。

    即行量為調劑。

    着再傳谕該督撫等。

    務須切實稽查。

    倘有被旱成災地方。

    即當據實奏聞。

    酌加接濟。

    勿使貧民一夫失所。

    将此并谕諾穆親等知之。

     ○壬申。

    谕、前因山東德州一帶地方。

    自四月以後。

    雨澤短少。

    未能播種。

    随經降旨。

    将德州平原等十州縣衛。

    加恩緩徵。

    并賞給貧民口糧。

    以資接濟。

    嗣因該省總未得有透雨。

    節經降旨詢問該撫。

    并令留心察看。

    如尚有缺雨地方。

    即行據實奏聞。

    并據吉慶續奏、曆城等二十州縣。

    至今仍未得雨。

    晚禾未能趕種。

    民食不無拮據等語。

    着加恩将濟南府屬之曆城、齊河、禹城、陵縣、臨邑、德平、濟陽、東昌府屬之聊城、茌平、博平、清平、冠縣、莘縣、泰安府屬之東阿。

    衮州府屬之陽谷、壽張、曹州府屬之濮州、範縣、觀城、朝城等州縣。

    并坐落衛所。

    本年應徵新舊錢糧倉谷。

    緩至秋後察看收成。

    再行起徵。

    并着将各該州縣衛所乏食貧民。

    賞借一月口糧。

    以資撫恤。

    又德州、德州衛、平原、恩縣、館陶、高唐、臨清、武城、邱縣、夏津等十州縣衛。

    将來一得雨澤。

    亦須接濟。

    以資耕作。

    着照乾隆五十二五十五年成例。

    量為變通。

    借給耔種。

    于來年麥熟後徵收。

    以纾民力。

    該撫務須饬屬實心妥辦。

    以期窮黎均沾實惠。

    用副朕轸念民依至意。

     ○谕軍機大臣等、據長麟奏、遵旨查訪王河河子等。

    并劄催委員趕解各犯一摺。

    内稱、前此拏獲王疼疼子。

    即據供稱伊弟原名王河河子。

    又名王家珍、并不叫做王黑黑子、即疑該犯自知案情重大。

    改名捏飾。

    未經聲叙入奏等語。

    是何言耶。

    王疼疼子、既供稱伊弟原名王河河子、自應據實奏明。

    以憑向董二根訊。

    何以長麟既心疑其改名捏飾。

    轉不據實聲叙。

    摺内又稱、現在查明董二原供。

    所指王倫胞兄子女名字。

    與已故王河河子兄弟子女。

    俱屬相符。

    是王河河子、即系錯書王黑黑子無疑。

    現将王河河子墳墓刨驗等語。

    此案長麟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