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五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
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七年。
壬子。
五月。
癸醜。
上詣熱河文廟行禮。
○詣永佑寺瞻禮。
○是日。
駐跸避暑山莊。
至八月庚寅皆如之。
○甲寅。
谕、據福崧奏、浙江提标派出巡洋之署守備事千總林鳳鳴。
因民人與漁戶互争網地。
該署守備聽從伊父寄信囑托。
貪圖得賄。
辄帶兵丁幫同争奪。
并許給定海鎮标巡洋之署遊擊事守備李廷翰、錢一百千文。
邀同前往。
而定海縣知縣嚴承夏、并無隻字禀報。
相應據實參奏等語。
巡洋員弁。
因貪圖得賄。
辄敢幫同民人争奪網地。
最為綠營惡習。
該縣地方遇有此等事件。
并不禀報。
意存諱飾。
殊為可惡。
署遊擊李廷翰、署守備林鳳鳴、及定海縣知縣嚴承夏、俱着革職拏問。
交福崧回任後。
即行會同提集犯證兵丁人等。
嚴審定拟具奏。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海塘伏汛将屆。
一切搶護修防。
均關緊要。
曾降旨谕令福崧。
如尚未起程。
且不必赴京陛見。
本日據福崧奏行抵宿遷。
接據藩司禀報。
提标派出之巡洋署守備林鳳鳴等。
于民人互争網地一事。
經伊父寄信囑托。
希圖獲利。
幫同争奪。
并許給巡洋之署遊擊李廷翰錢文。
現經提督提回審辦。
相應據實參奏等語。
除已降旨将李廷翰等革職拏問外。
即此而論。
可見福崧此時之急于起程。
殊屬非是。
福崧此次陛見。
如果地方事務、有必須面行陳奏者。
亦可具摺奏聞。
料福崧亦無要事。
必須面奏。
而為此仆仆。
轉稱沿途兼程行走。
俟陛見後再行迅速回任。
豈不可笑。
且該撫奏報交印起程日期摺内稱、現無急須趕辦要件。
因犬馬戀主之心。
夢寐不能自己。
尤屬無謂。
福崧如曾在内廷行走。
或久未觐見。
尚可為此依戀之詞。
乃亦作此虛飾過分之語。
其誰欺乎。
福崧前在巡撫任内獲咎。
派往新疆辦事。
令其效力贖罪。
嗣因一時乏人。
是以棄瑕錄用。
仍任為浙江巡撫。
以收駕輕就熟之益。
伊前奏海塘石壩一事。
尚見留心。
今于接奉谕旨。
令其緩行陛見。
乃不權事理輕重。
亟于一來。
何不曉事若此。
着傳旨嚴行申饬。
并着該撫于何處接奉此旨。
即于何處迅速仍回本任。
即已行抵古北口。
亦不必即來。
來亦不令進見。
即斥回。
伊若為前來陛見。
呈進方物。
即差人赍呈。
亦已谕令奏事處不準接受。
福崧惟當遵奉谕旨。
速回浙江。
将争奪網地一案。
嚴切審訊。
并将海塘石壩事宜。
實力籌辦。
以副委任。
至福崧所奏辦理石壩。
必須将大塊石料抛入。
其略小之石。
俱裝入竹簍。
沉放海底。
以期不緻沖刷等語。
亦屬無用。
大塊石料。
散抛水中。
仍虞沖失。
何不即将大石一并裝入大簍内。
沉放海底。
更為着實。
且有收束。
亦着福崧于回任後。
一并酌籌妥辦。
如實有地方要務。
即可專差具摺陳奏。
此時總不必前來行在也。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丙辰。
谕、前因大兵進剿廓爾喀賊匪。
口外一切糧運烏拉。
關系緊要。
派令侍郎和琳、馳驿前往接辦藏務。
和琳自行抵察木多後。
沿途查催運送軍火軍饷等項。
節次奏到各摺。
辦理均為妥協。
本日據奏于閏四月十三日到藏。
路經丹達以西各台站。
向噶布倫等切實曉谕。
設法勸懲。
令将烏拉寬為豫備。
将前積軍需。
源源運送。
不使再有停擱等語。
一切留心。
可嘉之至。
又據和琳會同鄂輝奏、揀放噶布倫各缺。
請先盡随往軍營出力之署噶布倫及戴繃内拔補。
所辦甚當。
此摺鄂輝列銜在和琳之前。
鄂輝在藏年久。
和琳讓伊在前奏事。
其意亦是。
但衛藏地方。
素習疲玩。
和琳未到之前。
每換烏拉一次。
待至十日半月不等。
以緻軍火等項。
沿途停積。
自和琳到彼。
實心整頓。
遵朕谕賞罰并用。
該處營官喇嘛等始知畏懼。
上緊趕運。
大有起色。
實因和琳為朕特派前往之人。
又系大學士和珅胞弟。
即達賴喇嘛、亦必待和琳較優。
是以該處番俗人衆。
見和琳到彼。
均知所懲勸。
即福康安軍營需用一切。
皆資其催辦。
且鄂輝曾經獲咎。
若複令在前奏事。
不特伊心有所不安。
衆番見事權無所統攝。
于公務轉屬無益。
和琳、着加恩賞給都統銜。
嗣後奏事。
着在鄂輝之前列銜。
以資事權歸一。
呼應更靈。
并着加賞禦用大小荷包、玉搬指、以示優眷。
至和琳此次前往西藏。
系朕特簡。
和珅未經先行奏懇。
朕之用和琳。
初不過因其人尚細心。
遇事奮勉。
是以派往。
實不料其如此能事。
朕深慶得人。
國家得一好大臣。
大功更可易就也。
○谕軍機大臣等、據穆和蔺奏、豫省河南各屬。
得雨深透。
早禾勃發。
現已趕種晚禾雜糧。
惟河北三府屬。
尚在望雨。
據彰德衛輝等府禀報、五月初一日、各得雨一寸等語。
本年春夏以來。
河北三府屬。
雨澤短绌。
前經降旨。
截留南糧漕米以資接濟。
并令該撫酌量借給耔種銀兩。
今據奏各屬交五月以來。
尚未得有透雨。
若旬日之間。
仍未普渥。
恐緻間成偏災。
是該處現在盼雨甚殷。
所有彰德、衛輝、等處。
僅得雨一寸。
亦何足用。
着傳谕穆和蔺、将河北三府屬。
近來曾否得
壬子。
五月。
癸醜。
上詣熱河文廟行禮。
○詣永佑寺瞻禮。
○是日。
駐跸避暑山莊。
至八月庚寅皆如之。
○甲寅。
谕、據福崧奏、浙江提标派出巡洋之署守備事千總林鳳鳴。
因民人與漁戶互争網地。
該署守備聽從伊父寄信囑托。
貪圖得賄。
辄帶兵丁幫同争奪。
并許給定海鎮标巡洋之署遊擊事守備李廷翰、錢一百千文。
邀同前往。
而定海縣知縣嚴承夏、并無隻字禀報。
相應據實參奏等語。
巡洋員弁。
因貪圖得賄。
辄敢幫同民人争奪網地。
最為綠營惡習。
該縣地方遇有此等事件。
并不禀報。
意存諱飾。
殊為可惡。
署遊擊李廷翰、署守備林鳳鳴、及定海縣知縣嚴承夏、俱着革職拏問。
交福崧回任後。
即行會同提集犯證兵丁人等。
嚴審定拟具奏。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海塘伏汛将屆。
一切搶護修防。
均關緊要。
曾降旨谕令福崧。
如尚未起程。
且不必赴京陛見。
本日據福崧奏行抵宿遷。
接據藩司禀報。
提标派出之巡洋署守備林鳳鳴等。
于民人互争網地一事。
經伊父寄信囑托。
希圖獲利。
幫同争奪。
并許給巡洋之署遊擊李廷翰錢文。
現經提督提回審辦。
相應據實參奏等語。
除已降旨将李廷翰等革職拏問外。
即此而論。
可見福崧此時之急于起程。
殊屬非是。
福崧此次陛見。
如果地方事務、有必須面行陳奏者。
亦可具摺奏聞。
料福崧亦無要事。
必須面奏。
而為此仆仆。
轉稱沿途兼程行走。
俟陛見後再行迅速回任。
豈不可笑。
且該撫奏報交印起程日期摺内稱、現無急須趕辦要件。
因犬馬戀主之心。
夢寐不能自己。
尤屬無謂。
福崧如曾在内廷行走。
或久未觐見。
尚可為此依戀之詞。
乃亦作此虛飾過分之語。
其誰欺乎。
福崧前在巡撫任内獲咎。
派往新疆辦事。
令其效力贖罪。
嗣因一時乏人。
是以棄瑕錄用。
仍任為浙江巡撫。
以收駕輕就熟之益。
伊前奏海塘石壩一事。
尚見留心。
今于接奉谕旨。
令其緩行陛見。
乃不權事理輕重。
亟于一來。
何不曉事若此。
着傳旨嚴行申饬。
并着該撫于何處接奉此旨。
即于何處迅速仍回本任。
即已行抵古北口。
亦不必即來。
來亦不令進見。
即斥回。
伊若為前來陛見。
呈進方物。
即差人赍呈。
亦已谕令奏事處不準接受。
福崧惟當遵奉谕旨。
速回浙江。
将争奪網地一案。
嚴切審訊。
并将海塘石壩事宜。
實力籌辦。
以副委任。
至福崧所奏辦理石壩。
必須将大塊石料抛入。
其略小之石。
俱裝入竹簍。
沉放海底。
以期不緻沖刷等語。
亦屬無用。
大塊石料。
散抛水中。
仍虞沖失。
何不即将大石一并裝入大簍内。
沉放海底。
更為着實。
且有收束。
亦着福崧于回任後。
一并酌籌妥辦。
如實有地方要務。
即可專差具摺陳奏。
此時總不必前來行在也。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丙辰。
谕、前因大兵進剿廓爾喀賊匪。
口外一切糧運烏拉。
關系緊要。
派令侍郎和琳、馳驿前往接辦藏務。
和琳自行抵察木多後。
沿途查催運送軍火軍饷等項。
節次奏到各摺。
辦理均為妥協。
本日據奏于閏四月十三日到藏。
路經丹達以西各台站。
向噶布倫等切實曉谕。
設法勸懲。
令将烏拉寬為豫備。
将前積軍需。
源源運送。
不使再有停擱等語。
一切留心。
可嘉之至。
又據和琳會同鄂輝奏、揀放噶布倫各缺。
請先盡随往軍營出力之署噶布倫及戴繃内拔補。
所辦甚當。
此摺鄂輝列銜在和琳之前。
鄂輝在藏年久。
和琳讓伊在前奏事。
其意亦是。
但衛藏地方。
素習疲玩。
和琳未到之前。
每換烏拉一次。
待至十日半月不等。
以緻軍火等項。
沿途停積。
自和琳到彼。
實心整頓。
遵朕谕賞罰并用。
該處營官喇嘛等始知畏懼。
上緊趕運。
大有起色。
實因和琳為朕特派前往之人。
又系大學士和珅胞弟。
即達賴喇嘛、亦必待和琳較優。
是以該處番俗人衆。
見和琳到彼。
均知所懲勸。
即福康安軍營需用一切。
皆資其催辦。
且鄂輝曾經獲咎。
若複令在前奏事。
不特伊心有所不安。
衆番見事權無所統攝。
于公務轉屬無益。
和琳、着加恩賞給都統銜。
嗣後奏事。
着在鄂輝之前列銜。
以資事權歸一。
呼應更靈。
并着加賞禦用大小荷包、玉搬指、以示優眷。
至和琳此次前往西藏。
系朕特簡。
和珅未經先行奏懇。
朕之用和琳。
初不過因其人尚細心。
遇事奮勉。
是以派往。
實不料其如此能事。
朕深慶得人。
國家得一好大臣。
大功更可易就也。
○谕軍機大臣等、據穆和蔺奏、豫省河南各屬。
得雨深透。
早禾勃發。
現已趕種晚禾雜糧。
惟河北三府屬。
尚在望雨。
據彰德衛輝等府禀報、五月初一日、各得雨一寸等語。
本年春夏以來。
河北三府屬。
雨澤短绌。
前經降旨。
截留南糧漕米以資接濟。
并令該撫酌量借給耔種銀兩。
今據奏各屬交五月以來。
尚未得有透雨。
若旬日之間。
仍未普渥。
恐緻間成偏災。
是該處現在盼雨甚殷。
所有彰德、衛輝、等處。
僅得雨一寸。
亦何足用。
着傳谕穆和蔺、将河北三府屬。
近來曾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