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四
關燈
小
中
大
得透雨。
但現在尚未續得雨澤。
朕心深為廑念。
着傳谕穆和蔺、即行查明缺雨地方。
現在曾否續得透雨。
趕種秋禾。
其有得雨較遲。
或僅止一二寸。
未能普渥。
間成偏災處所。
着該撫酌量赈濟。
加意撫恤。
俾小民均沾實惠。
毋使一夫失所。
仍即據實奏聞。
不得稍有諱飾。
○丁未上以秋狝木蘭。
自圓明園啟銮。
○谕、朕向來巡幸木蘭。
駐跸熱河。
經過地方。
俱蠲免地丁錢糧十分之三。
本年近畿一帶。
現在雖經渥沛甘膏。
但從前得雨稍遲。
甫經補種大田。
小民恐未免拮據。
所有此次經過地方。
着加恩蠲免地丁錢糧十分之五。
以示朕格外體恤至意。
○又谕、本日由圓明園啟跸。
前赴南石槽途次遇雨。
所有墊道兵丁。
着每名賞給銀一兩。
○谕軍機大臣曰、張姚成奏、于嶽麓書院之旁。
籌建别院一所。
并請将學政衙門學租用剩銀五百餘兩。
撥給書院。
增添膏火等語。
張姚成、現于失察道州武生糾搶一案。
應行交部。
該學政此奏。
非為冀寬處分。
即因本年系屆更換學差之時。
去任在即。
為此遺愛之留。
其意俱不免于私。
但建立别院。
向來所無。
此項銀兩。
向備赈濟貧生之用。
或為學政餘資。
是否報部查核。
今若撥給書院。
将來遇有動用。
是否足敷。
抑将另動公項。
摺内均未奏及。
着傳谕姜晟、就近詳細查明。
如張姚成所請可行。
即奏明準其撥給。
若有窒礙之處。
亦即據實具奏。
不可稍涉遷就。
○又谕、山東德州。
與直隸景州接壤。
本年春夏。
未經得有透雨。
節經降旨詢問。
據吉慶奏稱、德州地方。
自四月下旬微雨後。
總未續被甘霖等語。
現在京師。
已連沾渥澤。
昨晚及本日途次複得密雨。
雲勢甚廣。
東南一帶。
更為濃厚。
諒德州附近。
自必一律普沾。
除河間景州等處。
已就近傳知梁肯堂、派員前往查看外。
着再傳谕吉慶、即将德州附近一帶。
曾否得雨。
大田趕種情形。
迅速查明覆奏。
以慰廑注。
○吏部議準、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奏稱、台灣府命盜案。
南路台灣、鳳山、二縣。
歸台灣同知。
北路嘉義、彰化、二縣。
歸鹿仔港同知。
協同緝捕。
淡水同知。
以台灣府為兼轄。
亦協緝。
從之。
○廣西巡撫陳用敷疏報、乾隆五十六年分。
小鎮安通判、天保縣、二廳縣。
開墾老荒田、八頃八十畝有奇。
下則水田<土韋>、七十二<土韋>有奇。
○是日。
駐跸南石槽行宮。
○戊申。
谕、朕本年巡幸五台。
召見山西巡撫馮光熊、觀其才具。
難勝繁省之任。
且山西駐防滿兵。
口外各廳。
均系蒙古地方。
向例多用旗員。
馮光熊、着來京另候簡用。
其山西巡撫員缺。
着長麟調補。
其所遺江蘇巡撫員缺。
着奇豐額補授。
○又谕、前據兵部參奏川省台站。
遲遞荷包奶餅木匣一事。
當經谕令孫士毅逐站挨查。
究系何處遺失。
将該台員據實參處。
茲據孫士毅奏、查明此項木匣。
系兵丁姜榮。
途中墜馬。
跌落山坡。
緻有遲逾。
違限三時之久。
請将該兵丁姜榮枷責發遣。
并請将總查台站。
及管理軍站之文武各員弁。
分别枷責議處等語。
此項木匣接遞遲誤緣由。
既經孫士毅查明。
因該兵丁墜馬跌落山坡。
以緻逾違時刻。
尚非有心玩誤。
所請将該兵丁枷責發遣之處。
着加恩寬免。
其巡查管理台站之文武各員弁。
亦着從寬。
一并免其枷責議處。
該部知道。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朱圭奏報銅鉛過境。
及滇銅過境兩摺。
同日拜發。
又俱系滇省銅運。
似此照例事件。
自應歸并一摺具奏。
何以該撫辄分作兩摺。
已于摺内用朱筆點出。
雖朕日理萬幾。
固不厭披閱之煩。
而該撫于同日陳奏事件。
漫不經心。
率行分繕。
何不曉事若此。
朱圭、着傳旨申饬。
○又谕曰、孫士毅奏、于閏四月二十九日起程。
前赴察木多。
并籌辦烏拉各摺。
覽奏欣悅。
口外番夫。
為頭人壓制。
不免居奇刁掯。
孫士毅于内地雇覓民夫。
購備騾馬。
運送出口。
凡遇烏拉短少地方。
将停積軍儲。
掃數趕運。
俾番衆不敢高擡雇價。
所辦甚好。
且于凱旋馬匹兵食。
亦豫為籌備。
用心周到。
實屬可嘉之至。
又據奏、拏獲偷竊軍火番犯噶噶哇。
骲頭、結滾三名。
俟赴察木多親審得實。
正法枭示等語。
前降谕旨。
以口外烏拉非内地可比。
令孫士毅等寬猛得宜。
善為招集。
原指良善番衆而言。
今噶噶哇等。
膽敢偷竊火藥鉛子。
即與賊黨無異。
當此糧運緊要之時。
豈可稍事姑容。
自應一面審明。
一面奏聞正法。
俾番各知儆凜。
其拏獲之外委包貴。
業經賞給銀兩。
着以千總即用。
以示鼓勵。
○是日。
駐跸密雲縣行宮。
○己酉。
調直隸布政使張誠基、為江蘇布政使。
以山東按察使陸有仁、為直隸布政使。
廣東肇羅道阿彰阿、為山東按察使。
○是日。
駐跸要亭行宮。
○庚戌。
遣官祭關帝廟。
○是日。
駐跸兩間房行宮。
○辛亥。
谕曰、軍機大臣核議紀昀奏。
覆勘文津閣書籍。
遺漏未簽各員。
請交
但現在尚未續得雨澤。
朕心深為廑念。
着傳谕穆和蔺、即行查明缺雨地方。
現在曾否續得透雨。
趕種秋禾。
其有得雨較遲。
或僅止一二寸。
未能普渥。
間成偏災處所。
着該撫酌量赈濟。
加意撫恤。
俾小民均沾實惠。
毋使一夫失所。
仍即據實奏聞。
不得稍有諱飾。
○丁未上以秋狝木蘭。
自圓明園啟銮。
○谕、朕向來巡幸木蘭。
駐跸熱河。
經過地方。
俱蠲免地丁錢糧十分之三。
本年近畿一帶。
現在雖經渥沛甘膏。
但從前得雨稍遲。
甫經補種大田。
小民恐未免拮據。
所有此次經過地方。
着加恩蠲免地丁錢糧十分之五。
以示朕格外體恤至意。
○又谕、本日由圓明園啟跸。
前赴南石槽途次遇雨。
所有墊道兵丁。
着每名賞給銀一兩。
○谕軍機大臣曰、張姚成奏、于嶽麓書院之旁。
籌建别院一所。
并請将學政衙門學租用剩銀五百餘兩。
撥給書院。
增添膏火等語。
張姚成、現于失察道州武生糾搶一案。
應行交部。
該學政此奏。
非為冀寬處分。
即因本年系屆更換學差之時。
去任在即。
為此遺愛之留。
其意俱不免于私。
但建立别院。
向來所無。
此項銀兩。
向備赈濟貧生之用。
或為學政餘資。
是否報部查核。
今若撥給書院。
将來遇有動用。
是否足敷。
抑将另動公項。
摺内均未奏及。
着傳谕姜晟、就近詳細查明。
如張姚成所請可行。
即奏明準其撥給。
若有窒礙之處。
亦即據實具奏。
不可稍涉遷就。
○又谕、山東德州。
與直隸景州接壤。
本年春夏。
未經得有透雨。
節經降旨詢問。
據吉慶奏稱、德州地方。
自四月下旬微雨後。
總未續被甘霖等語。
現在京師。
已連沾渥澤。
昨晚及本日途次複得密雨。
雲勢甚廣。
東南一帶。
更為濃厚。
諒德州附近。
自必一律普沾。
除河間景州等處。
已就近傳知梁肯堂、派員前往查看外。
着再傳谕吉慶、即将德州附近一帶。
曾否得雨。
大田趕種情形。
迅速查明覆奏。
以慰廑注。
○吏部議準、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奏稱、台灣府命盜案。
南路台灣、鳳山、二縣。
歸台灣同知。
北路嘉義、彰化、二縣。
歸鹿仔港同知。
協同緝捕。
淡水同知。
以台灣府為兼轄。
亦協緝。
從之。
○廣西巡撫陳用敷疏報、乾隆五十六年分。
小鎮安通判、天保縣、二廳縣。
開墾老荒田、八頃八十畝有奇。
下則水田<土韋>、七十二<土韋>有奇。
○是日。
駐跸南石槽行宮。
○戊申。
谕、朕本年巡幸五台。
召見山西巡撫馮光熊、觀其才具。
難勝繁省之任。
且山西駐防滿兵。
口外各廳。
均系蒙古地方。
向例多用旗員。
馮光熊、着來京另候簡用。
其山西巡撫員缺。
着長麟調補。
其所遺江蘇巡撫員缺。
着奇豐額補授。
○又谕、前據兵部參奏川省台站。
遲遞荷包奶餅木匣一事。
當經谕令孫士毅逐站挨查。
究系何處遺失。
将該台員據實參處。
茲據孫士毅奏、查明此項木匣。
系兵丁姜榮。
途中墜馬。
跌落山坡。
緻有遲逾。
違限三時之久。
請将該兵丁姜榮枷責發遣。
并請将總查台站。
及管理軍站之文武各員弁。
分别枷責議處等語。
此項木匣接遞遲誤緣由。
既經孫士毅查明。
因該兵丁墜馬跌落山坡。
以緻逾違時刻。
尚非有心玩誤。
所請将該兵丁枷責發遣之處。
着加恩寬免。
其巡查管理台站之文武各員弁。
亦着從寬。
一并免其枷責議處。
該部知道。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朱圭奏報銅鉛過境。
及滇銅過境兩摺。
同日拜發。
又俱系滇省銅運。
似此照例事件。
自應歸并一摺具奏。
何以該撫辄分作兩摺。
已于摺内用朱筆點出。
雖朕日理萬幾。
固不厭披閱之煩。
而該撫于同日陳奏事件。
漫不經心。
率行分繕。
何不曉事若此。
朱圭、着傳旨申饬。
○又谕曰、孫士毅奏、于閏四月二十九日起程。
前赴察木多。
并籌辦烏拉各摺。
覽奏欣悅。
口外番夫。
為頭人壓制。
不免居奇刁掯。
孫士毅于内地雇覓民夫。
購備騾馬。
運送出口。
凡遇烏拉短少地方。
将停積軍儲。
掃數趕運。
俾番衆不敢高擡雇價。
所辦甚好。
且于凱旋馬匹兵食。
亦豫為籌備。
用心周到。
實屬可嘉之至。
又據奏、拏獲偷竊軍火番犯噶噶哇。
骲頭、結滾三名。
俟赴察木多親審得實。
正法枭示等語。
前降谕旨。
以口外烏拉非内地可比。
令孫士毅等寬猛得宜。
善為招集。
原指良善番衆而言。
今噶噶哇等。
膽敢偷竊火藥鉛子。
即與賊黨無異。
當此糧運緊要之時。
豈可稍事姑容。
自應一面審明。
一面奏聞正法。
俾番各知儆凜。
其拏獲之外委包貴。
業經賞給銀兩。
着以千總即用。
以示鼓勵。
○是日。
駐跸密雲縣行宮。
○己酉。
調直隸布政使張誠基、為江蘇布政使。
以山東按察使陸有仁、為直隸布政使。
廣東肇羅道阿彰阿、為山東按察使。
○是日。
駐跸要亭行宮。
○庚戌。
遣官祭關帝廟。
○是日。
駐跸兩間房行宮。
○辛亥。
谕曰、軍機大臣核議紀昀奏。
覆勘文津閣書籍。
遺漏未簽各員。
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