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七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 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七年。

    壬子。

    二月。

    乙卯。

    谕軍機大臣曰、全德奏上年江廣銷鹽總數一摺。

    内稱、湖廣于歲額外。

    多銷十萬二千七百六十七引。

    江西于歲額外。

    多銷一萬八千九百二十六引等語。

    江廣額銷鹽觔。

    前因督撫等皆有積弊。

    以緻私販充斥。

    官引不能暢銷。

    引課往往缺額。

    經朕節次降旨。

    饬令該督撫嚴定章程。

    實力去弊緝私。

    今據全德查明。

    上年江廣銷鹽總數。

    于正額外。

    多銷十二萬一千六百餘引。

    可見各督撫果能潔巳。

    更饬屬上緊緝私。

    其效立見。

    但廣地方鹽務。

    于積疲之後。

    甫有起色。

    該督撫等、尤應各饬所屬。

    加倍認真。

    俾官引銷售日暢。

    不可因上年稍有多銷引額。

    遂爾心存懈怠。

    複使私販得以侵銷。

    官引再有積壓。

    方為妥善。

    将此各傳谕知之。

     ○丙辰。

    遣官祭黑龍潭昭靈沛澤龍王之神。

    玉泉山惠濟慈佑龍王之神。

     ○谕、戶部議駁、穆和蔺奏酌改徵收河工幫價章程。

    并将節年積欠銀兩。

    分别着賠展限一摺。

    所議甚是。

    但其中尚有未甚詳備之處。

    豫省河工幫價銀兩。

    從前畢沅奏請于通省地糧、一律攤徵。

    辦理即屬非是。

    黃河遇有應辦工程。

    在沿河各州縣。

    均資保障。

    護衛田廬。

    為闾閻生計攸關。

    該處居民。

    誼切護巳。

    如偶值工程緊要。

    采買物料。

    例價不敷。

    不得不量為幫貼。

    于沿河州縣内。

    按數攤徵。

    尚屬近理。

    至通省州縣。

    與沿河者隔遠。

    全與河工無涉。

    亦令一體均攤。

    雖為衆擎易舉起見。

    但揆之事理。

    實未允協。

    所有此項攤徵積欠未完銀兩。

    着穆和蔺悉心籌酌。

    當仍攤歸沿河州縣為是。

    已有旨令穆和蔺來迎駕。

    待其至時。

    着會軍機大臣妥議具奏。

    候朕降旨。

    至河工采辦物料。

    雖時值貴賤。

    或有不齊。

    然各省情形。

    大概相仿。

    即如江南山東。

    均有河務。

    俱須采辦物料。

    并未聞有例價不敷。

    加增攤派之事。

    況河工偶遇險要钜工。

    或需用物料緊急。

    價值較昂。

    于例價之外。

    稍有加增。

    緻須幫價。

    尚為情理所有。

    若歲修搶修。

    則系每年常辦工程。

    乃亦藉口物價昂貴。

    辄議增添。

    竟至作為定額。

    年複一年。

    伊于何底。

    以小民之脂膏。

    徒為不肖官吏影射侵漁地步。

    尤非朕轸恤民隐之意。

    該部将穆和蔺所請、每年幫價三十萬兩。

    作為定額之處。

    議駁甚是。

    至此項歲修搶修。

    每年率議幫價。

    起于何時。

    所有該省初議幫價。

    及曆任踵行各巡撫。

    俱着該部查明。

    同此次奏請之巡撫穆和蘭、一并嚴加議處。

    再乾隆四十三年以後、已攤未完銀二十六萬七千餘兩。

    及未攤銀十一萬四千餘兩。

    該部議準照穆和蔺所奏、着落經徵各州縣。

    及該管巡撫司道知府直隸州分别着賠一款。

    此次攤派銀兩。

    起自乾隆四十三年。

    彼時經手各員。

    任意浮冒分肥。

    率多飽槖而去。

    轉令接手之員。

    代為賠補。

    亦不足以昭平允。

    着将此項應賠銀兩。

    交該撫查明。

    乾隆四十三年以後。

    曆任自巡撫至州縣各員。

    按照在任久暫月日。

    着落分賠。

    以示懲儆。

    以示公平。

    至該部議準。

    該撫所請、已攤未完銀兩。

    自乾隆五十八年為始。

    分作八年帶徵。

    又未攤及豫支銀兩。

    俟前項徵完之後。

    再作四年帶徵一款。

    此項銀數甚多。

    若照該撫所請。

    按限徵收。

    民力尚不免拮據。

    着将原定八年之限。

    展為十年帶徵。

    原定四年之限。

    展為六年帶徵。

    庶期限寬裕。

    小民益得從容完納。

    用示體恤。

    此皆朕權宜所辦。

    十年六年之期甚遠。

    待朕六十年歸政之時。

    當更有處置。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此次京察一等雙圈人員。

    着交各該堂官。

    将各員是否堪勝外任。

    及應留之處。

    出具考語。

    交吏部照例帶領引見。

    其圓圈之滿洲蒙古中書筆帖式等官。

    着歸入記名理事同知通判内。

    遇有缺出。

    與舊記名人員。

    一體帶領引見。

    其漢軍漢人。

    着交部以撫民同知通判、照例選用。

     ○又谕、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拟太谷縣捐職從九品王岚、呈控孟教材等一案。

    閱其情節。

    王岚本系負欠孟教材銀兩。

    因互控詞輸。

    心懷忿恨。

    辄行捏砌多款。

    牽連呈告。

    以緻拖累多人。

    情殊可惡。

    僅按律拟以杖流。

    不足蔽辜。

    王岚着發往烏噜木齊。

    充當苦差。

    以示懲儆。

    仍暫行監禁。

    俟全案審拟完結後。

    再行發遣。

     ○丁巳。

    上詣玉泉山龍神祠祈雨。

     ○谕軍機大臣曰、福康安自正月初二日摺報後。

    久未接據到藏奏報。

    正切懸念。

    茲據奏到藏交界後。

    一路并無阻滞。

    随行人衆。

    行走俱屬平甯。

    所遇風雪瘴疠地方。

    并無疾病。

    此皆仰賴上天默佑。

    欣慰之餘。

    益深慶感。

    至所奏接準鄂輝咨會。

    兩次與賊接仗得勝。

    惟恐濟嚨絨轄兩處賊匪。

    乘間竄回。

    飛咨鄂輝等相機堵截。

    将濟嚨絨轄兩處賊人歸路。

    先為斷絕。

    并先派巴圖魯侍衛等。

    馳赴聶拉木以資調派。

    福康安辦理數日。

    即起程前往。

    俟會集各兵。

    再行克期大舉。

    仍偵探賊勢。

    一有可乘之機。

    即行随時酌辦各節。

    于籌辦機宜。

    已得窾要。

    看來事機極為順利。

    福康安抵藏後。

    将應行查辦事件。

    趕緊辦理。

    自即行起程。

    目下諒已早抵聶拉木邊界。

    即是統領大兵進剿。

    惟計日以待捷音。

    至福康安詢廓爾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