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九

關燈


    推原其故。

    自因銀少錢多。

    以緻錢價日賤。

    物價愈昂。

    朕即想及該省暫停鼓鑄。

    自可調劑得宜。

    惟是銀錢互易。

    務在商民兩得其平。

    其應如何量為節制。

    不使稍有窒礙之處。

    必須籌算周詳。

    且锱铢較量。

    以及商儈情形。

    此等細事。

    原非朕所素谙。

    本日複與軍機大臣講求。

    推原該撫所稱、将江省各營兵饷。

    暫以銀兩散放。

    并請來春暫緩開爐一節。

    系為一時調劑起見。

    與朕初意相合。

    看來長麟于地方事務。

    尚能留心。

    應照所請辦理。

    但民可使由。

    不可使知。

    若令小民明知其故。

    又難保無市儈将錢文豫行收積。

    以為将來擡價牟利地步。

    此等權宜之計。

    祇可因時通變。

    行之一年。

    以收一年之效。

    可暫而不可久。

    如明歲停止局鑄後。

    錢價不緻日賤。

    仍當照舊辦理。

    即此法亦祇可行之江省錢賤之處。

    而他省情形。

    又各不同。

    亦不得一例辦理。

    總之有治人無治法。

    惟在封疆大吏。

    因地制宜。

    随時妥辦也。

    此治目前之急。

    由五百裡速谕知之。

     ○辛酉。

    谕、上年恩诏内。

    給予大小官員封典。

    其有将應得封贈、懇請照例貤封者。

    準令該督撫據情具奏。

    原屬推廣恩施之意。

    但例限雖有二年。

    今已屆滿。

    各督撫每遇一二員呈懇。

    即行專摺具奏。

    朕亦不過朱砒有旨而已。

    殊屬煩瑣。

    嗣後各督撫、将呈請貤封之文武各員。

    于限内彙齊、年終具奏一次。

    不必陸續奏請。

    以歸簡易。

     ○谕軍機大臣曰、惠齡奏、據茌平縣禀報、接遞兩廣總督福康安、自江西建昌驿、馳遞五百裡報匣。

    因馬夫行至教場鋪地方。

    馬驚被跌。

    以緻報匣壓壞。

    現提馬夫嚴訊。

    并将不行慎選之知縣、另行核辦等語。

    驿站馬夫。

    馳遞文報。

    馬驚被跌。

    原屬猝不及防。

    途中常有之事。

    此等文報往來。

    地方官亦斷不敢私行偷閱。

    捏稱馬夫跌損。

    此次壓壞報匣。

    諒無别項情弊。

    該馬夫因急于馳遞。

    以緻馬驚被跌受傷。

    其情尚屬可憫。

    着惠齡、即賞給銀五兩。

    令其養傷。

    以示體恤。

    至該縣差遣馬夫。

    馳遞報匣。

    安能保其途間、必無馬驚等事。

    此次壓損報匣之馬夫、及該地方官。

    竟可置之不問。

    将此谕令知之。

     ○吏部兵部議奏、據四川總督鄂輝奏稱、雅州府屬天全州。

    自雍正七年。

    改土歸流。

    未立州學。

    其應試取進童生。

    附歸雅州府學考課。

    現在人文日盛。

    該州距府窎遠。

    應于該州專設教官。

    以資訓迪。

    請将蘆山縣訓導。

    裁改為天全州訓導。

    俸銀役食。

    即由蘆山撥改。

    文廟旁現有餘屋。

    改為學署。

    廪增名額。

    即于雅州府學内酌量撥歸。

    又嘉定府峨眉縣峨邊營。

    從前未改阜和協時。

    歸泰甯協兼轄。

    迨泰甯改為阜和協。

    副将衙門。

    移駐打箭爐。

    距峨邊營千裡。

    一切稽察考拔。

    鞭長莫及。

    查協屬各營。

    本系提督管轄。

    而峨眉距省止三百餘裡。

    應将峨邊營、改隸提督就近專管。

    毋庸複隸阜和協兼轄。

    均應如所請。

    從之。

     ○豁免貴州運員雷平、遭風漂溺白鉛七萬斤有奇。

     ○壬戌。

    谕、刑部議覆吉林将軍、審拟屈常祥、戮傷米文祿身死一案。

    核其情節。

    龍德成糾集多人。

    強搶良家孀婦。

    以緻釀成人命。

    情殊可惡。

    刑部照該将軍所拟。

    僅将該犯發極邊充軍。

    不足蔽辜。

    着發往伊犁。

    給兵丁為奴。

    以示懲儆。

    屈常祥因女被搶。

    趕至龍德成寓所。

    聽聞伊女在屋内哭喊。

    即欲進屋拉救。

    又被米文祿攔阻。

    随用刀将米文祿向戳緻斃。

    系恐伊女被奸污。

    迫于救護。

    情尚可憫。

    屈常祥、照奸夫已離奸所。

    本夫登時逐至門外。

    将奸夫殺死不應重律。

    改為杖八十。

    以昭平允。

     ○谕軍機大臣曰、吳省蘭、謝升授内閣學士恩摺内。

    有宣批諾之谟一語。

    其意以内閣學士。

    職司批本。

    故用批諾二字。

    但史冊所載。

    如後漢之南陽宗資主畫諾。

    系指太守不事事而言。

    南齊江夏王蕭铎、學畫鳳尾諾。

    系屬藩王典故。

    均與批本無涉。

    即朕批閱奏摺。

    用朱筆批寫覽字。

    亦不謂之批諾。

    是諾字雖系用古。

    此處殊欠切當。

    朕從不以語言文字責人。

    因該學政尚稱讀書人。

    摺内用字未妥。

    降旨訓示。

    伊亦不必稍有畏懼也。

    将此谕令知之。

     ○旌表守正捐軀湖北荊門縣民車邦順妻唐氏。

     ○癸亥。

    谕軍機大臣等、據成德奏、巴塘副土司成勒春丕勒。

    懇請帶同伊弟澤旺諾爾布。

    并家丁數十名。

    前往效用。

    成德即帶同前進等語。

    該土司踴躍急公。

    着成德酌量賞給緞匹。

    以示鼓勵。

    至成德此次行走。

    殊屬遲緩。

    賊匪于九月初七日。

    業已竄回。

    計成德十月初五日發摺之期。

    已及一月。

    此時成德即兼程趱行。

    到藏尚需時日。

    賊匪久經遁去。

    已屬無及。

    今将成德行走日期。

    核對西藏程圖。

    計算道裡。

    成德現在始抵察木多迤東之猛普地方。

    是每日不過行一站。

    似此遲緩。

    何時始能抵藏。

    前因成德平日尚屬勇往。

    朕方慮其冒昧輕進。

    今乃如此濡滞。

    豈得謂之勇往乎。

    着傳旨嚴行申饬、再成德現拟先往藏内。

    将所帶滿漢屯練兵丁。

    交穆克登阿管領。

    随後進發。

    則穆克登阿。

    行走更成成德之後。

    着該總兵帶領兵丁。

    趱程前進。

    毋緻再有遲誤幹咎。

    鄂輝接奉此旨。

    亦應督率兵弁。

    趕緊抵藏。

    以便一切事宜。

    遵旨籌辦。

    不可又似成德之按站行走。

    緻稽時日也。

     ○又谕、據孫士毅奏、籌辦糧運各事宜。

    實在盡心。

    可嘉之至。

    摺内稱、軍行所用糧石。

    從内地運至西藏。

    每石需價三十餘兩。

    若就藏地采辦。

    即倍價取買。

    每石不過三兩等語。

    若果能如此。

    則所省至十倍。

    尤見盡心籌核。

    不緻帑項虛糜。

    節經降旨。

    不令多兵前往坐食藏米。

    亦即為此。

    孫士毅務當事事如此酌籌妥善。

    俟明春大兵進剿時。

    使糧饷得以源源接濟。

    即孫士毅一人之功也。

    着随報賞給孫士毅禦用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四個。

    以示獎勵。

    至口外軍糧。

    全資烏拉運送。

    向來官給價值。

    土司既有從中克扣之弊。

    烏拉因之噖足不前。

    或中途抛棄脫逃。

    殊有關系。

    或令地方官将應付價值。

    當面散給俾豫備烏拉之番衆。

    鹹受實惠。

    自必更加踴躍。

    并着孫士毅酌量辦理。

    若土司等、果能急公報效。

    不敢暗中克扣。

    上緊雇備運送。

    所有應給價值。

    仍可發交土司轉給。

    不必拘泥遵旨。

    孫士毅自能仰體朕心。

    辦理俱臻妥協也。

     ○又谕曰、孫士毅、系署理總督。

    祇應全食尚書實俸。

    但現在辦理進剿廓爾喀賊匪。

    及籌運糧饷事宜。

    甚為妥協。

    且在彼往來照料。

    需用較多。

    恐形拮據。

    着加恩于總督養廉内。

    與鄂輝各分半支食。

    以示體恤。

     ○甲子。

    上禦乾清門聽政。

     ○谕、近來大學士九卿奏事。

    及各衙門帶領引見。

    朕于夙興之時。

    一經詢問。

    即據奏事處奏稱。

    俱已伺候齊集。

    朕因年高少寐。

    每當醜寅之際。

    即垂衣待旦。

    日以為常。

    而諸臣因請駕較早。

    率皆先時祇候。

    且漢大臣中。

    多有住居城外者。

    趨朝自必更早。

    如詩所雲東方未明颠倒衣裳。

    殊屬無謂。

    況自今冬月日短。

    朕用膳辦事。

    總在卯正以後。

    諸臣早集朝房。

    亦無所事。

    嗣後各該衙門。

    遇有陳奏事件。

    及帶領官員引見。

    俱着于卯正到齊。

    亦不為遲。

    以示體恤。

     ○又谕、據明興等、查出駐劄巴爾楚克卡倫之護軍校玉保。

    私役回民。

    勒索回子伯克馬匹等事。

    請将玉保革職。

    留于葉爾羌折挫差使等語。

    玉保駐劄卡倫。

    乃敢違例私役回民。

    勒索商伯克沙瞞蘇爾馬匹。

    殊屬卑鄙不堪。

    即着革去護軍校。

    從重治罪。

    百日滿時。

    鞭一百。

    留于該處折挫差使。

    明興将此事查出。

    并不袒護即據實定拟參奏。

    所辦尚是。

    明興等着交部議叙。

    餘着照明興等所奏行。

    并将此通谕駐劄新疆大臣等。

    嗣後遇有此等事件。

    俱着照此留心。

    妥為辦理。

     ○察哈爾都統烏爾圖納遜奏、蘇尼特兩旗。

    連歲旱荒。

    自蒙恩赈濟後。

    雨澤如期。

    年谷順成。

    野外生滋楚拉□(石 □又)□口□勒。

    甚屬豐稔。

    比戶俱收藏禦冬。

    各處就食者。

    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