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弱。
借端向索糧錢。
逼騰房屋。
李仲娃子與之分辯。
林中萃明知契已竊回。
轉向詐索憑據。
逐令出房。
以緻李仲娃子、李進玉兒、情迫勢窘。
均即自缢。
是林中萃倚仗曾經代理家務。
有意欺淩。
挾制窘辱。
慘斃二命。
絕人子嗣。
種種狡詐兇殘。
無複人理。
該督審明定拟時。
即應将林中萃請旨即行正法。
乃僅問拟絞候。
歸入情實。
緻使該犯得以稽誅年餘。
辦理殊屬輕縱。
勒保着嚴行申饬。
并着接奉此旨後。
将林中萃即行正法。
至林中萃霸産欺孤。
情理滅絕。
伊名下所有産業。
自不便令其子孫坐享。
李仲娃子年已十九。
曾否娶妻生子。
着該督查明如李仲娃子已有子嗣。
不但李鴻産業。
應歸歸管理。
即林中萃所有産業。
亦着給予李仲娃子之子。
一并管業若李仲娃子并無子嗣。
亦應查明李鴻之近支親屬。
将李鴻及林中萃産業。
一并分給承管。
以為欺孤絕嗣者戒。
至林中萃逼斃一家二命。
絕人子嗣。
僅将該犯抵法。
不足蔽辜。
并令該督查明林中萃子嗣内、再将一人拟絞監候。
入于情實。
俟明年勾到時。
再行酌量降旨。
○又谕曰、富綱等奏、順甯府困牛寨民周士賢、被猓黑夷人波林等搜劫。
經緬甯汛外委楊美枝、帶同兵丁王亮、袁廷受、追捕。
該犯拒捕。
楊美枝、王亮、袁廷受、俱受傷身故。
請照例恤賞等語。
外委楊美枝兵丁王亮、袁廷受、巡查塘卡。
追捕賊匪。
受傷身死。
俱着照陣亡例分别恤賞。
該部知道。
○谕軍機大臣曰、勒保等奏青海蒙古勾通畨子搶殺。
審明正法。
及會議循化貴德兩屬畨子。
歸并西甯辦事大臣管理二摺。
所辦尚好。
已于摺内批示。
并降清字谕旨。
令奎舒将納罕達爾濟、嚴行饬谕矣。
此案和拉納罕等勾通搶劫緣由。
紮什一經到案。
即行供吐實情将首從多人供出。
得以按名緝獲。
及審訊和拉納罕各犯時。
均各狡展不認。
複經紮什。
當堂指證。
無從抵賴。
始各供認不諱。
是案内首夥各犯。
若非紮什供指明确。
幾緻兇徒漏網。
該犯聽從和拉納罕同行為從。
雖有應得之罪。
但念其到案供明。
指證各犯。
尚屬畏法。
所有該督問拟紮什斬候之處。
着加恩寬免。
現在案内未獲畨賊尚多。
若須紮什質對。
仍着暫留備質。
将來無須質證之時。
即将紮什釋回。
俾畨衆等鹹知感勵。
遇有此等案件。
不肯互相容隐。
庶正犯得以速獲。
不緻稽誅漏網。
其案内逸犯蒙古畨子等、據紮什供出尚有二十餘人。
并着勒保等嚴饬該管各官、及納罕達爾濟、一體嚴拏務獲。
從重治罪。
至青海等畨子相隔遙遠本不便交地方官管理。
向來由西甯報明内地。
輾轉緝拏實有鞭長莫及之勢。
今勒保等遵旨議令歸并西甯辦事大臣就近管理。
遇有搶掠案件。
查緝要犯。
呼應較靈。
辦理自為便捷。
除将所議章程交軍機大臣議奏外。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據勒保等奏、郡王納罕達爾濟、旗下蒙古和拉納罕。
勾通畨子等、偷竊紮薩克沙喇布提理旗下蒙古羊隻。
沙喇布提理追趕。
被槍身死一案。
業經審明。
将賊犯等正法具奏一摺。
除另降漢字谕旨外。
大凡蒙古等。
皆善于騎射鳥槍。
時常獵獸。
青海蒙古。
賊性庸懦無能。
平時畨子等。
聚衆來擄牲畜。
常不能抵禦。
今郡王納罕達爾濟旗下蒙古和拉納罕。
以畨子紮什養為己子。
又商同索諾木旺喀。
勾引畨子等。
偷竊紮薩克沙喇布提理旗下牲畜。
戕害紮薩克。
更屬可惡。
納罕達爾濟、平日不能嚴束其下。
緻有下人勾通蒙古畨子偷竊之案。
又複怯懦。
不能即時派兵追剿。
轉袒護和拉納罕不将賊情禀告奎舒。
甚屬糊塗無能。
奎舒将其章京等、帶赴蘭州。
眼同将伊等勾通偷竊之處審明。
尚屬妥協理應将納罕達爾濟交該院嚴加議處。
着寄信奎舒、傳谕納罕達爾濟曰、爾青海蒙古。
賦性懦弱。
以緻不時被畨子偷竊。
今爾蒙古和拉納罕、勾通畨子偷竊。
爾既不覺察于事前。
又複袒護于事後且雲和拉納罕等。
并非賊犯。
尤屬糊塗不堪。
今眼同審出實情。
甯不知愧。
此次姑将爾參奏議處。
如再有此等事件。
不但官不為代辦。
并将爾從重治罪。
如此嚴切申饬。
明白開導。
再青海蒙古。
及毗連畨子等、理應各守邊界。
斷不可越境雜處。
着奎舒傳谕納罕達爾濟、嗣後嚴饬所屬。
各于境内遊牧。
不得容留鄰境畨族潛匿。
将現在容留畨衆查明逐出。
如納罕達爾濟不以為事。
複有此等案件必重治其罪。
奎舒若因已饬交納罕達爾濟、即不嚴查。
複緻蒙古畨子雜處。
亦必一并将伊治罪。
○又谕、廓爾喀人等、肆行滋擾。
侵占地方。
将噶布倫等圍困執去。
但唐古忒人等賦性懦弱。
見敵則走。
遣發大兵。
又不能遇賊痛剿。
而我兵一徹。
廓爾喀又複乘間前來。
今據軍機大臣等奏稱廓爾喀與西藏接壤。
從前伍彌泰、薩喇善、駐彼辦事之時。
即有因私事起釁。
搶掠地方。
及圍困使人之事。
旋複和好。
仍舊通□。
無關緊要。
駐藏大臣。
但付之不聞。
即前年廓爾喀搶掠唐古忒宗喀濟嚨地方之事。
慶麟張皇失措。
不計事之輕重。
冒昧具奏。
以緻大費氣力。
始得完事。
若照前令其私下完結。
何至如彼等語。
極邊小夷。
彼此劫掠。
乃其常情。
軍機大臣等、皆知其土俗。
乃保泰等在彼反不知乎。
國家帑項豐盈。
士卒衆多。
發兵前往為一勞永逸之計。
誠無所惜。
但廓爾喀因利相争。
遣兵前往。
伊等不敢抗拒。
望影奔潰。
勢必稽颡請降若允其請而班唐古忒人等又不能守約善鄰。
每因小利而激變又複呈請代為辦理似此牽纏。
殊屬不成事體。
此次之事。
即其明證觀保泰等此次所奏顯系憶及前歲慶麟、曾經具奏。
始效尤而為之保泰、鄂輝、在藏亦屬多年。
該處實在情形自必稔知。
着傳谕鄂輝、保泰、此事究竟應否作何辦理。
俾其私下完結之處。
盡心熟籌。
各抒己見。
據實奏聞。
○又谕曰、保泰奏、親至紮什倫布。
探聽廓爾喀信息。
檄調唐古忒畨兵。
交戴繃等、防守脅噶爾、并調回都司嚴廷良、不令前往。
但察看廓爾喀情形。
究系邊外小部落。
惟利是圖。
不過因唐古忒等所欠債目未償。
而所差之噶布倫、不曉事體。
一見賊人衆多。
措置乖方。
以緻滋蔓。
若僅遣噶布倫戴繃等、帶兵前往。
唐古忒素性退懦。
一
借端向索糧錢。
逼騰房屋。
李仲娃子與之分辯。
林中萃明知契已竊回。
轉向詐索憑據。
逐令出房。
以緻李仲娃子、李進玉兒、情迫勢窘。
均即自缢。
是林中萃倚仗曾經代理家務。
有意欺淩。
挾制窘辱。
慘斃二命。
絕人子嗣。
種種狡詐兇殘。
無複人理。
該督審明定拟時。
即應将林中萃請旨即行正法。
乃僅問拟絞候。
歸入情實。
緻使該犯得以稽誅年餘。
辦理殊屬輕縱。
勒保着嚴行申饬。
并着接奉此旨後。
将林中萃即行正法。
至林中萃霸産欺孤。
情理滅絕。
伊名下所有産業。
自不便令其子孫坐享。
李仲娃子年已十九。
曾否娶妻生子。
着該督查明如李仲娃子已有子嗣。
不但李鴻産業。
應歸歸管理。
即林中萃所有産業。
亦着給予李仲娃子之子。
一并管業若李仲娃子并無子嗣。
亦應查明李鴻之近支親屬。
将李鴻及林中萃産業。
一并分給承管。
以為欺孤絕嗣者戒。
至林中萃逼斃一家二命。
絕人子嗣。
僅将該犯抵法。
不足蔽辜。
并令該督查明林中萃子嗣内、再将一人拟絞監候。
入于情實。
俟明年勾到時。
再行酌量降旨。
○又谕曰、富綱等奏、順甯府困牛寨民周士賢、被猓黑夷人波林等搜劫。
經緬甯汛外委楊美枝、帶同兵丁王亮、袁廷受、追捕。
該犯拒捕。
楊美枝、王亮、袁廷受、俱受傷身故。
請照例恤賞等語。
外委楊美枝兵丁王亮、袁廷受、巡查塘卡。
追捕賊匪。
受傷身死。
俱着照陣亡例分别恤賞。
該部知道。
○谕軍機大臣曰、勒保等奏青海蒙古勾通畨子搶殺。
審明正法。
及會議循化貴德兩屬畨子。
歸并西甯辦事大臣管理二摺。
所辦尚好。
已于摺内批示。
并降清字谕旨。
令奎舒将納罕達爾濟、嚴行饬谕矣。
此案和拉納罕等勾通搶劫緣由。
紮什一經到案。
即行供吐實情将首從多人供出。
得以按名緝獲。
及審訊和拉納罕各犯時。
均各狡展不認。
複經紮什。
當堂指證。
無從抵賴。
始各供認不諱。
是案内首夥各犯。
若非紮什供指明确。
幾緻兇徒漏網。
該犯聽從和拉納罕同行為從。
雖有應得之罪。
但念其到案供明。
指證各犯。
尚屬畏法。
所有該督問拟紮什斬候之處。
着加恩寬免。
現在案内未獲畨賊尚多。
若須紮什質對。
仍着暫留備質。
将來無須質證之時。
即将紮什釋回。
俾畨衆等鹹知感勵。
遇有此等案件。
不肯互相容隐。
庶正犯得以速獲。
不緻稽誅漏網。
其案内逸犯蒙古畨子等、據紮什供出尚有二十餘人。
并着勒保等嚴饬該管各官、及納罕達爾濟、一體嚴拏務獲。
從重治罪。
至青海等畨子相隔遙遠本不便交地方官管理。
向來由西甯報明内地。
輾轉緝拏實有鞭長莫及之勢。
今勒保等遵旨議令歸并西甯辦事大臣就近管理。
遇有搶掠案件。
查緝要犯。
呼應較靈。
辦理自為便捷。
除将所議章程交軍機大臣議奏外。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據勒保等奏、郡王納罕達爾濟、旗下蒙古和拉納罕。
勾通畨子等、偷竊紮薩克沙喇布提理旗下蒙古羊隻。
沙喇布提理追趕。
被槍身死一案。
業經審明。
将賊犯等正法具奏一摺。
除另降漢字谕旨外。
大凡蒙古等。
皆善于騎射鳥槍。
時常獵獸。
青海蒙古。
賊性庸懦無能。
平時畨子等。
聚衆來擄牲畜。
常不能抵禦。
今郡王納罕達爾濟旗下蒙古和拉納罕。
以畨子紮什養為己子。
又商同索諾木旺喀。
勾引畨子等。
偷竊紮薩克沙喇布提理旗下牲畜。
戕害紮薩克。
更屬可惡。
納罕達爾濟、平日不能嚴束其下。
緻有下人勾通蒙古畨子偷竊之案。
又複怯懦。
不能即時派兵追剿。
轉袒護和拉納罕不将賊情禀告奎舒。
甚屬糊塗無能。
奎舒将其章京等、帶赴蘭州。
眼同将伊等勾通偷竊之處審明。
尚屬妥協理應将納罕達爾濟交該院嚴加議處。
着寄信奎舒、傳谕納罕達爾濟曰、爾青海蒙古。
賦性懦弱。
以緻不時被畨子偷竊。
今爾蒙古和拉納罕、勾通畨子偷竊。
爾既不覺察于事前。
又複袒護于事後且雲和拉納罕等。
并非賊犯。
尤屬糊塗不堪。
今眼同審出實情。
甯不知愧。
此次姑将爾參奏議處。
如再有此等事件。
不但官不為代辦。
并将爾從重治罪。
如此嚴切申饬。
明白開導。
再青海蒙古。
及毗連畨子等、理應各守邊界。
斷不可越境雜處。
着奎舒傳谕納罕達爾濟、嗣後嚴饬所屬。
各于境内遊牧。
不得容留鄰境畨族潛匿。
将現在容留畨衆查明逐出。
如納罕達爾濟不以為事。
複有此等案件必重治其罪。
奎舒若因已饬交納罕達爾濟、即不嚴查。
複緻蒙古畨子雜處。
亦必一并将伊治罪。
○又谕、廓爾喀人等、肆行滋擾。
侵占地方。
将噶布倫等圍困執去。
但唐古忒人等賦性懦弱。
見敵則走。
遣發大兵。
又不能遇賊痛剿。
而我兵一徹。
廓爾喀又複乘間前來。
今據軍機大臣等奏稱廓爾喀與西藏接壤。
從前伍彌泰、薩喇善、駐彼辦事之時。
即有因私事起釁。
搶掠地方。
及圍困使人之事。
旋複和好。
仍舊通□。
無關緊要。
駐藏大臣。
但付之不聞。
即前年廓爾喀搶掠唐古忒宗喀濟嚨地方之事。
慶麟張皇失措。
不計事之輕重。
冒昧具奏。
以緻大費氣力。
始得完事。
若照前令其私下完結。
何至如彼等語。
極邊小夷。
彼此劫掠。
乃其常情。
軍機大臣等、皆知其土俗。
乃保泰等在彼反不知乎。
國家帑項豐盈。
士卒衆多。
發兵前往為一勞永逸之計。
誠無所惜。
但廓爾喀因利相争。
遣兵前往。
伊等不敢抗拒。
望影奔潰。
勢必稽颡請降若允其請而班唐古忒人等又不能守約善鄰。
每因小利而激變又複呈請代為辦理似此牽纏。
殊屬不成事體。
此次之事。
即其明證觀保泰等此次所奏顯系憶及前歲慶麟、曾經具奏。
始效尤而為之保泰、鄂輝、在藏亦屬多年。
該處實在情形自必稔知。
着傳谕鄂輝、保泰、此事究竟應否作何辦理。
俾其私下完結之處。
盡心熟籌。
各抒己見。
據實奏聞。
○又谕曰、保泰奏、親至紮什倫布。
探聽廓爾喀信息。
檄調唐古忒畨兵。
交戴繃等、防守脅噶爾、并調回都司嚴廷良、不令前往。
但察看廓爾喀情形。
究系邊外小部落。
惟利是圖。
不過因唐古忒等所欠債目未償。
而所差之噶布倫、不曉事體。
一見賊人衆多。
措置乖方。
以緻滋蔓。
若僅遣噶布倫戴繃等、帶兵前往。
唐古忒素性退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