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四

關燈
鹽池。

    系該處百姓、所置産業。

    若鹽課攤入地丁後。

    該業戶自行刮曬。

    仍可賣與民人肩挑步販。

    照舊獲利等語。

    鹽池所産鹽觔苦黑。

    向來官商經理。

    該處百姓、尚不願買食商鹽。

    今既歸業主自行交易。

    若不減價售賣。

    則民人豈肯買食苦黑貴鹽。

    是擡價居奇之弊。

    更可不禁自止。

    而鹽價日賤。

    于闾閻生計。

    更為有益。

    所有昨令軍機大臣詢問和明奏片。

    即發交馮光熊閱看。

    蔣兆奎到任後。

    并着該撫即率同詳悉履勘。

    妥協籌辦。

    總使利歸于下。

    商民交便。

    方為盡美。

    将此傳谕馮光熊、并谕蔣兆奎知之。

     ○丁未。

    祭先師孔子。

    遣協辦大學士孫士毅行禮。

     ○谕軍機大臣曰、陳用敷奏、接準秦承恩咨文。

    即饬令按察使善泰、前往養利州查拏劉書芳、并将同案安插軍犯楊八等十一名。

    密行拘訊。

    如有不法情事。

    并案辦理等語。

    劉書芳、系山東單縣八卦教匪犯。

    充發廣西養利州。

    複敢在配傳教。

    收劉照魁為徒。

    并令前赴廣東德慶州探訪同教軍犯步文斌。

    而步文斌即将劉照魁、認為義子。

    輾轉交結。

    複興邪教。

    實屬大幹法紀。

    此時自己拏獲到案。

    着陳用敷即親提嚴審。

    該犯在配日久。

    所收徒弟。

    必不止劉照魁一人。

    且步文斌系在廣東德慶州安插。

    與劉書芳相距甚遠。

    往來通信。

    是其行蹤詭秘。

    必有勾結入教之人。

    并着福康安等、逐一嚴究。

    根訊明确後。

    無可解京質審之處。

    即遵前旨。

    将劉書芳、步文斌、在該處正法示衆。

    所有究出該犯所傳徒弟。

    務須按名拏獲。

    解京辦理。

    其徒弟轉相傳授之人。

    不必輾轉株連。

    以省拖累。

    至與劉書芳同案安插廣西軍犯楊八等十一名。

    與劉書芳自必聲息相通。

    難保無在彼授徒傳教之事。

    若仍留該省。

    勢必煽誘滋事。

    并着陳用敷審明後、解交刑部。

    另行定地發遣。

    以淨根株。

    将此各傳谕知之。

     ○理藩院奏、丹巴多爾濟所出紮薩克固山貝子。

    奏請承襲。

    得旨、喇特納錫第、着加恩作為紮薩克一等塔布囊、丹巴多爾濟之爵。

    候朕另降谕旨。

     ○戊申。

    祭大社大稷。

    遣克勤郡王雅朗阿、恭代行禮。

     ○谕、刑部覆奏、議駁湖北省陳谷松與王廷英、共毆呂九如身死一案。

    稱王廷英所毆同一傷痕。

    該撫前因正犯陳谷松未獲。

    稱為輕傷。

    繼因陳谷松已獲。

    複将王廷英所毆指為重傷。

    圖寬陳谷松絞抵之罪。

    辦理自相抵牾。

    是以題駁等語。

    向來共毆之案。

    因舊例本未允協。

    以緻引用牽混。

    但傷重傷輕。

    自當驗訊明确。

    核實辦理。

    方可定谳。

    今該撫等審拟陳谷松一案。

    始以王廷英毆系輕傷。

    繼複指為重傷。

    辦理實屬矛盾。

    此案系惠齡初審、以王廷英所毆。

    系屬輕傷。

    不至于死。

    應以在逃之陳谷松拟抵。

    即将王廷英拟徒、旋即中途病故之處。

    咨明刑部。

    尚無不合。

    畢沅兼署巡撫時。

    亦欲照拟完案。

    因福甯即日到任不遠。

    即将卷宗移交福甯辦理。

    是本案雖非畢沅題結。

    亦有應得之咎。

    至福甯與臬司孫曰秉、系承辦定拟具題之人。

    乃于王廷英一人。

    忽雲傷輕。

    忽雲傷重。

    辦理兩歧。

    罪名出入。

    實難辭咎。

    畢沅着交部議處。

    福甯、孫曰秉、俱着交部嚴加議處。

    其共毆之案。

    仍着該部詳悉核議。

    酌改具奏。

    尋奏、嗣後除原議應拟滿流之犯。

    律有一定罪名。

    無從高下其手。

    遇有監斃及解審病故。

    照例準其抵命。

    将下手緻命傷重應絞之人。

    減等拟流外。

    其助毆傷重之人。

    如有監斃及解審病故。

    必須驗訊明确。

    所毆實系緻死重傷。

    始準抵命。

    将下手緻命傷重應拟絞抵之犯。

    量減一等拟流。

    并于例文内分别注明。

    從之。

     ○吏部議奏、地方官不能化導。

    緻縣民張景仲戕害多命之河南巡撫穆和蔺等、照例降調。

    無級可降。

    應行革任。

    得旨、此案商邱縣民人張景仲、殺死吳四等四家男婦十一命。

    并傷男婦十二口。

    跌壓緻斃幼孩二命。

    如此兇殘慘毒。

    為從來未有之事。

    該地方官、職在牧民。

    平日不能化導。

    實難辭咎。

    本應照部議降革。

    但外省督撫等、于分内應辦之事。

    尚難辦理妥協。

    豈能望其整齊民俗。

    化莠為良。

    民間有此戕害多命之事。

    朕自以不能道德齊禮。

    引以為愧。

    司牧者勸谕愚民。

    亦豈能家喻戶曉。

    姑念該地方官咎止失于訓導。

    究非骩法營私可比。

    穆和蔺着免其革任。

    仍注冊。

    署商邱縣知縣楊炜、着改為革職從寬留任。

    歸德府知府彭翼蒙、亦着改為革職從寬留任。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