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江西協撥貴州兵饷。
解至芷江縣羅舊驿。
被竊去鞘銀一千兩。
查閱該府縣等原禀情形。
催拘犯證。
迅速解省審訊一摺。
細閱該府縣所禀偷竊情節。
其中疑窦甚多。
殊不可信。
據稱鞘饷安放驿館屋内。
緊挨闆壁。
外系菜園。
被賊從闆壁地枋腳下。
挖洞量高五寸。
從洞外将末尾一鞘。
橫移洞口。
撬開竊銀而逸一節。
洞高僅止五寸。
甚為窄小。
而一鞘饷銀。
重至千兩。
豈能于洞口移出。
即用鐵鈎拉拽。
亦無此力量。
必有内應。
況饷鞘收貯屋内。
賊犯不過在外窺伺。
何由确知安放之地。
即在此處挖洞。
竟能應手而得。
又更夫唐守興供、系伊叔唐開泰、邀同彭有才、串通夥竊。
亦無此情理。
唐開泰、既與唐守興通同行竊。
自必分得贓銀。
一經伊侄供明。
即可起出贓據。
一訊得實。
何以又稱唐開泰等忽認忽翻。
未得确證。
且唐開泰與唐守興、分系叔侄。
自必代為諱匿。
何以遽肯供扳。
而彭有才于審訊後。
旋即病故。
或系畏罪自戕。
或竟系同夥之人。
緻死滅口。
其中亦顯有别情。
承審此案之員。
未能将此緊要之處。
逐一根訊。
率行具禀。
以緻案情不實。
自有應得之咎。
姜晟久任刑部。
于此等案件。
尚能詳慎妥辦。
必須提集犯證。
将以上指出各情節。
細心研鞫。
務得實在贓據。
嚴審定拟。
并将承審疎忽之員。
參奏議處。
毋得任聽屬員率禀虛詞。
緻有枉縱。
将此傳谕知之。
○兩廣總督公福康安、廣東巡撫郭世勳奏、廣東辦運滇銅。
及廣西湖北白鉛。
又江西采買滇銅。
所過地方。
應責成各該府、護送催趱。
倘遇守風守水等事。
親往稽察。
至運京點錫。
添派道員押送。
督糧道督催。
先期移咨前途各省督撫。
豫派道員接解。
從之。
○辛未。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淮甯縣民王士坤妻馬氏。
太康縣民王甲妻王氏。
○壬申。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順天府奏、京城自屢得澍雨以後。
連晴數日。
正可藉資蒸曬。
深為有益等語。
京師節次得雨。
雖日來天氣晴霁。
土膏自尚屬沾潤。
但現在熱河地方。
炎熇殊甚。
想京中氣候。
亦大概相同。
或過之。
有病人否。
如尚不緻望雨則已。
倘因天氣郁蒸。
着留京王大臣等、仍派令回子薩哈勒索丕、照前虔誠祈禱。
以冀續沛甘霖。
将此谕令知之。
仍着據實覆奏。
以慰廑注。
尋奏、京城十七、至二十等日、續得雨澤。
二十九日、大雨傾注。
旋即晴霁。
民間并無時疾。
無須祈禱。
報聞。
○又谕曰、蘇淩阿等奏、漕船抵通、摺内稱、湖北湖南各幫。
有失風拆闆船。
自一隻至五隻不等。
不能到通等語。
向來漕船失風。
該總漕及沿途督撫、俱應專摺具奏。
此項拆闆船隻。
并未據奏報。
想系失風後。
所裝米石。
即時搬出。
不緻沉失。
或系上年重運北上。
及回空時失風損拆。
此次未經起運之船。
着該侍郎查明覆奏。
至本年河水充足。
漕船行走迅速。
現在南糧尾幫。
俱已陸續抵通。
較上年更早。
該侍郎自應督率坐糧廳、随到随收。
俾無壅滞。
及早回空。
方為妥善。
并着傳谕蘇淩阿等、将本年全漕。
約計何時可以收竣。
比上年可早幾日之處。
即行奏覆。
以慰廑注。
○癸酉。
谕軍機大臣等、據奎舒奏、濟嚨呼圖克圖、帶來牛内。
有疲乏者。
貝勒濟克默特伊什等、情願幫助等語。
濟嚨呼圖克圖、所帶牲畜。
途中疲乏者。
已有三百。
其自起程時帶來。
自必更多。
雖濟克默特伊什等、遵奉黃教。
情願幫助。
若以此為例。
大員進京時。
踵而行之。
尤屬不可。
着傳谕奎舒、嗣後取道西甯之呼圖克圖等、行路所用牲畜。
留心酌減。
将此并谕保泰、一體辦理。
○是月。
浙江巡撫福崧奏、廿裡亭汛迤東起。
至塔山外口。
新漲沙一道。
逐漸增長。
得旨、此系好機。
當祭海神祈祐。
○湖廣總督畢沅奏、潛江縣仙人堤、培高五尺。
日前漢水大漲。
得資抵禦。
萬城堤、及窖金洲老磡。
一律穩固。
得旨、以手加額。
欣慰覽之。
○河南巡撫穆和蔺覆奏、五月下旬。
至六月初四日。
各屬得雨。
晚禾滋長。
大田可冀有收。
半月内再得透雨。
田禾益茂。
得旨、覽奏稍慰。
此處則十分沾足矣。
○山東巡撫惠齡覆奏、五月中旬。
省城及附近州縣。
得雨一寸、至四寸不等。
大田暢發。
得旨、覽奏稍慰。
○陝甘總督勒保奏、涼州駐防滿兵。
住房坍損。
請按每兵名下應得一年饷銀。
借給興修。
分作八年扣還。
報聞。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一
解至芷江縣羅舊驿。
被竊去鞘銀一千兩。
查閱該府縣等原禀情形。
催拘犯證。
迅速解省審訊一摺。
細閱該府縣所禀偷竊情節。
其中疑窦甚多。
殊不可信。
據稱鞘饷安放驿館屋内。
緊挨闆壁。
外系菜園。
被賊從闆壁地枋腳下。
挖洞量高五寸。
從洞外将末尾一鞘。
橫移洞口。
撬開竊銀而逸一節。
洞高僅止五寸。
甚為窄小。
而一鞘饷銀。
重至千兩。
豈能于洞口移出。
即用鐵鈎拉拽。
亦無此力量。
必有内應。
況饷鞘收貯屋内。
賊犯不過在外窺伺。
何由确知安放之地。
即在此處挖洞。
竟能應手而得。
又更夫唐守興供、系伊叔唐開泰、邀同彭有才、串通夥竊。
亦無此情理。
唐開泰、既與唐守興通同行竊。
自必分得贓銀。
一經伊侄供明。
即可起出贓據。
一訊得實。
何以又稱唐開泰等忽認忽翻。
未得确證。
且唐開泰與唐守興、分系叔侄。
自必代為諱匿。
何以遽肯供扳。
而彭有才于審訊後。
旋即病故。
或系畏罪自戕。
或竟系同夥之人。
緻死滅口。
其中亦顯有别情。
承審此案之員。
未能将此緊要之處。
逐一根訊。
率行具禀。
以緻案情不實。
自有應得之咎。
姜晟久任刑部。
于此等案件。
尚能詳慎妥辦。
必須提集犯證。
将以上指出各情節。
細心研鞫。
務得實在贓據。
嚴審定拟。
并将承審疎忽之員。
參奏議處。
毋得任聽屬員率禀虛詞。
緻有枉縱。
将此傳谕知之。
○兩廣總督公福康安、廣東巡撫郭世勳奏、廣東辦運滇銅。
及廣西湖北白鉛。
又江西采買滇銅。
所過地方。
應責成各該府、護送催趱。
倘遇守風守水等事。
親往稽察。
至運京點錫。
添派道員押送。
督糧道督催。
先期移咨前途各省督撫。
豫派道員接解。
從之。
○辛未。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淮甯縣民王士坤妻馬氏。
太康縣民王甲妻王氏。
○壬申。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順天府奏、京城自屢得澍雨以後。
連晴數日。
正可藉資蒸曬。
深為有益等語。
京師節次得雨。
雖日來天氣晴霁。
土膏自尚屬沾潤。
但現在熱河地方。
炎熇殊甚。
想京中氣候。
亦大概相同。
或過之。
有病人否。
如尚不緻望雨則已。
倘因天氣郁蒸。
着留京王大臣等、仍派令回子薩哈勒索丕、照前虔誠祈禱。
以冀續沛甘霖。
将此谕令知之。
仍着據實覆奏。
以慰廑注。
尋奏、京城十七、至二十等日、續得雨澤。
二十九日、大雨傾注。
旋即晴霁。
民間并無時疾。
無須祈禱。
報聞。
○又谕曰、蘇淩阿等奏、漕船抵通、摺内稱、湖北湖南各幫。
有失風拆闆船。
自一隻至五隻不等。
不能到通等語。
向來漕船失風。
該總漕及沿途督撫、俱應專摺具奏。
此項拆闆船隻。
并未據奏報。
想系失風後。
所裝米石。
即時搬出。
不緻沉失。
或系上年重運北上。
及回空時失風損拆。
此次未經起運之船。
着該侍郎查明覆奏。
至本年河水充足。
漕船行走迅速。
現在南糧尾幫。
俱已陸續抵通。
較上年更早。
該侍郎自應督率坐糧廳、随到随收。
俾無壅滞。
及早回空。
方為妥善。
并着傳谕蘇淩阿等、将本年全漕。
約計何時可以收竣。
比上年可早幾日之處。
即行奏覆。
以慰廑注。
○癸酉。
谕軍機大臣等、據奎舒奏、濟嚨呼圖克圖、帶來牛内。
有疲乏者。
貝勒濟克默特伊什等、情願幫助等語。
濟嚨呼圖克圖、所帶牲畜。
途中疲乏者。
已有三百。
其自起程時帶來。
自必更多。
雖濟克默特伊什等、遵奉黃教。
情願幫助。
若以此為例。
大員進京時。
踵而行之。
尤屬不可。
着傳谕奎舒、嗣後取道西甯之呼圖克圖等、行路所用牲畜。
留心酌減。
将此并谕保泰、一體辦理。
○是月。
浙江巡撫福崧奏、廿裡亭汛迤東起。
至塔山外口。
新漲沙一道。
逐漸增長。
得旨、此系好機。
當祭海神祈祐。
○湖廣總督畢沅奏、潛江縣仙人堤、培高五尺。
日前漢水大漲。
得資抵禦。
萬城堤、及窖金洲老磡。
一律穩固。
得旨、以手加額。
欣慰覽之。
○河南巡撫穆和蔺覆奏、五月下旬。
至六月初四日。
各屬得雨。
晚禾滋長。
大田可冀有收。
半月内再得透雨。
田禾益茂。
得旨、覽奏稍慰。
此處則十分沾足矣。
○山東巡撫惠齡覆奏、五月中旬。
省城及附近州縣。
得雨一寸、至四寸不等。
大田暢發。
得旨、覽奏稍慰。
○陝甘總督勒保奏、涼州駐防滿兵。
住房坍損。
請按每兵名下應得一年饷銀。
借給興修。
分作八年扣還。
報聞。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