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九

關燈


    已傳谕永保、此後酌量奏請矣。

    但恐日久怠忽從事。

    着再傳谕保甯、将此事特辦專稿。

    交代後任将軍等。

    俟特古斯們都出缺時。

    斷不可将伊子孫。

    奏請補授總管。

    伊子孫即有勞績。

    不拘何官。

    皆可保奏。

    惟不準再任總管也。

     ○是日。

    駐跸兩間房行宮。

     ○己亥。

    谕曰、尹壯圖、前經降旨以内閣侍讀用。

    但念員缺甚少。

    補授無期。

    着加恩以禮部主事即用。

     ○ ○又谕曰、伍拉納奏、查明捕盜奮勉之文武。

    分别奏咨辦理一摺。

    閩省文武各員弁。

    經伍拉納饬委緝拏洋盜。

    該員等均能認真出力。

    前後緝獲多名。

    甚屬可嘉。

    丁朝雄、錢受椿、胡世铨、徐夢麟、雖系專阃道府大員。

    分當宣力。

    但始終奮勉。

    獲盜甚多。

    着加恩一體交部議叙。

    同知黃奠邦等八員。

    獲盜俱在十名以上。

    着送部引見。

    但該員等。

    均系捕盜得力熟手。

    現在尚有逸盜未獲。

    若令其同時赴京引見。

    恐該省緝捕乏人。

    着該督酌量。

    先令一二人給咨送部。

    俟該員引見回閩後。

    再行陸續咨送。

    方為妥協。

    其在本境堵截拏獲逸盜十名以下之文職知府德泰等十八員。

    武職署副将海隆阿等十八員。

    俱着交部。

    按照伍拉納造送清冊。

    分别酌予議叙。

    以示鼓勵。

    餘着照該督所請行。

     ○ ○谕軍機大臣等、昨軍機大臣面奏、阿桂之子阿必達病故等語。

    阿桂年高。

    恐因此事悲切。

    體氣失調。

    着賞給奶餅一匣。

    阿桂務須仰體朕意。

    善自寬慰。

     ○又谕、據伍拉納等奏、委署台灣道府印務。

    并劄會水師提督、暫緩内渡一摺。

    所奏是台灣民風刁悍。

    地方緊要。

    甫經奎林等懲創以後。

    必須熟手經理。

    方足以資整頓。

    該督等所奏署理道篆之楊廷理、前已有旨。

    将該員補授台灣道矣。

    至奎林回赴廈門。

    接受水師提督印務。

    自應俟丁朝雄渡台。

    及新任道員到任後。

    再回廈門。

    俾得互相交替。

    于海外地方。

    益昭慎重。

    俱着照該督所請辦理。

    将此谕令知之。

     ○ ○是日。

    駐跸常山峪行宮。

     ○庚子。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慶雲縣民張英妻王氏。

    河南河内縣民溫喜妻劉氏。

    湖南芷江縣民曹善妻奚氏。

     ○是日。

    駐跸喀喇河屯行宮。

     ○辛醜。

    上詣熱河文廟行禮。

     ○詣永佑寺瞻禮。

     ○谕、此次随出校尉一百八人内。

    常行随駐二十四人。

    每人各賞一月錢糧。

    其回京八十四人。

    各賞一兩重銀锞一個。

     ○是日。

    駐跸避暑山莊。

    至八月戊午、皆如之。

     ○ ○壬寅。

    谕軍機大臣曰、馮光熊奏、湖南寶慶府帶徵商稅一摺。

    内稱一年期滿。

    除足原額外。

    盈餘銀八百三十餘兩。

    此項盈餘銀兩。

    例解司庫。

    留充公用。

    業經全數解司。

    其不敷丁役辛工飯食等銀七十餘兩。

    由司核給造銷等語。

    各關徵收稅課。

    期滿比較。

    原有具奏之例。

    至一府一縣額徵商稅。

    向來未見奏報比較。

    何以寶慶一府。

    該撫獨專摺奏聞。

    且既據奏、現有盈餘。

    全數解司。

    何以又有不敷之項。

    由司核給。

    摺内聲叙殊未明晰。

    現在馮光熊、業已交篆起程。

    想此時姜晟将次到任。

    着傳谕該撫、即行查明。

    據實覆奏。

    尋姜晟奏、從前寶慶府商稅。

    照額徵解。

    嗣經奏準盡徵盡解。

    所有盈餘銀兩。

    存貯司庫。

    每年關口辛工飯食等費。

    除将耗銀支給外。

    尚有不敷。

    即于盈餘項内核給。

    前任撫臣馮光熊所奏、系照例辦理。

    報聞。

     ○ ○又谕曰、鄂輝奏、拏獲糾夥連劫盜犯。

    分别正法發遣一摺。

    盜犯尹耀等。

    糾夥肆劫。

    于旬日内。

    竟至四案之多。

    實屬目無法紀。

    該督審明後。

    将疊劫多次、及為首之犯。

    即行正法。

    所辦尚是。

    此等盜犯。

    結夥成群。

    連日行劫。

    自即系<口固>匪餘黨。

    惟在該州縣等。

    實力緝拏。

    嚴行處治。

    方足以戢奸宄而靖地方。

    正如閩粵等省洋盜。

    聞拏緊急。

    即四散藏匿。

    若巡緝稍有懈弛。

    仍複聚而為匪。

    不可不随時随地。

    留心偵緝。

    以絕根株。

    着傳谕鄂輝、嗣後總當督饬所屬。

    密訪嚴拏。

    不使<口固>匪餘孽。

    潛滋暗長。

    方為妥善。

    除原摺交部核議外。

    将此谕令知之。

     ○ ○是月。

    天津巡漕給事中李翮奏、楊村北河沙埂。

    空重漕船。

    不能并行。

    嚴饬弁兵。

    趕挖通暢。

    批、好。

    勉為之。

    又奏、現在銅鉛未到。

    守空剝船可撥。

    并雇民船足數。

    重船一到。

    即可起剝。

    得旨嘉獎。

     ○升任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孫士毅、河東河道總督蘭第錫奏、徐城北門一帶。

    河身最狹。

    盛漲時宣洩不暢。

    應于北岸民居西北、河勢坐灣處。

    開挑越河一道。

    長九百七十丈。

    寬二十丈。

    至二十八丈不等。

    深一丈餘。

    計需銀一萬九千八百餘兩。

    批、不覺少乎。

    又奏、勒限五月挑竣。

    得旨嘉獎。

     ○四川總督鄂輝覆奏、通省麥秋豐稔。

    收成實有九分。

    報聞。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