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七

關燈
文震咨送。

    嗣因諸生啧有煩言。

    彭元瑞複令提調将咨文駁回等款。

    因命軍機大臣、嚴行訊究。

    業據彭良馵自行供認。

    先已告知伊叔。

    而彭元瑞、亦自認彭良馵未經刑部審出拘拏之前。

    已向告知。

    哀懇容隐。

    因念其家有老母。

    未行具奏。

    隐忍不言之罪。

    實無可辭等語。

    其咨送伊壻饒文震充補校錄一款。

    現在吊查稿案。

    情節亦屬支離。

    彭元瑞、前于浙江學政任内。

    不能謹饬。

    因系已往之咎。

    且念其學問尚優。

    未即罷斥。

    複經加恩擢用尚書。

    而協辦大學士一缺。

    懸缺兩年未補。

    因彭元瑞近年以來。

    頗知黾勉。

    又用為協辦大學士。

    伊自當感激朕恩。

    力圖改悔。

    以副朕矜宥成全至意。

    乃于伊侄彭良馵頂買吏員一案。

    知情容隐。

    及知事難掩蓋。

    仍複飾詞檢舉。

    而咨送武英殿校錄。

    又辄将伊壻饒文震咨送。

    顯有徇私情弊。

    其咎實無可辭。

    若伊一知彭良馵頂冒舞弊情節。

    即行據實奏明。

    送刑部治罪。

    其咎止于失察。

    不過如諾穆親失察伊侄笃隆阿一案。

    尚可知恩留任。

    今彭元瑞竟敢為之容隐。

    事後始行飾詞檢舉。

    且伊壻充補校錄。

    即系應行回避之人。

    并不停其咨送。

    是其種種徇私欺隐。

    若再加恩寬宥。

    為大臣者。

    竟可任情欺蔽。

    從而效尤。

    更将何以示儆。

    即令彭元瑞扪心自問。

    亦何顔複膺顯要耶。

    将來定案時。

    自應将協辦大學士。

    吏部尚書。

    全行斥退。

    以示懲戒。

    所遺員缺。

    即令孫士毅補授。

    并協辦大學士事務。

    此時尚未明降谕旨。

    着先傳谕孫士毅、即行來京陛見。

    将總督印務。

    交與長麟暫行署理。

    其兩江總督員缺。

    現己另谕寄知書麟、令其來京陛見。

    再行降旨補授。

    孫士毅、若能到于朕啟跸前更好。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據禦史初彭齡參奏、彭元瑞于伊侄彭良馵、為其子頂買嚴維敬吏員一事。

    經刑部審出後。

    彭元瑞始行具奏。

    明系知情取巧。

    又将伊壻饒文震、咨送武英殿校錄。

    旋因國子監諸生。

    啧有煩言。

    複行駁回等款。

    當令軍機大臣提齊人證鞫訊。

    并詢問彭元瑞、據彭良馵。

    供出頂買吏員一事。

    恐刑部審訊破案。

    已将情節告知彭元瑞、而彭元瑞亦自認于具摺檢舉時。

    并未将知情隐忍緣由。

    據實奏明。

    請從重治罪。

    是彭元瑞有心隐飾。

    已屬咎無可辭。

    至将伊壻咨送校錄。

    雖注明回避。

    未曾畫稿。

    旋由武英殿駁回。

    但彭元瑞、系總理國子監。

    即不應将伊壻咨送。

    現在吊查稿案。

    亦難置辯。

    将來定案後。

    自應将彭元瑞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斥退。

    現已傳谕孫士毅、令其來京陛見。

    補授彭元瑞遺缺。

    書麟前因句容縣漕書作弊一案。

    獲咎較闵鹗元為輕。

    是以加恩棄瑕錄用。

    伊曾任兩江總督。

    該處地方河務。

    尚為熟谙。

    孫士毅赴京後。

    仍欲将書麟補授兩江總督。

    着傳谕書麟、接奉此旨後。

    将山西巡撫印務。

    交鄭源璹暫行護理。

    啟程赴京陛見。

    其山西巡撫員缺。

    将馮光熊調補。

    并着傳谕馮光熊、亦啟程赴京。

    其巡撫印務。

    暫交王懿德護理。

    至彭元瑞知情不舉。

    徇私濫送等事。

    現已訊有端緒。

    即可審明定案。

    另降明發谕旨。

    想書麟等于途次可以接奉也。

    将此由五百裡各傳谕知之。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稽查炮位。

    酌定章程一摺。

    内稱各國來廣貿易洋船。

    間有攜帶炮位槍刀等項。

    由粵海關監督、于該船出入虎門時。

    查驗開報。

    例準随帶。

    其東省商船。

    領照出口。

    無論遠赴夷地。

    及赴各省貿易。

    均由守口文武員弁。

    驗照放行。

    不準攜帶炮位等語。

    此事恐難行。

    已于摺内批示矣。

    商船出洋攜帶炮位。

    原為洋面禦盜之用。

    不特各國來廣貿易商船。

    未便禁止。

    即内地出口商船。

    概行不準攜帶炮位。

    倘于海面遇匪船行劫。

    臨時不能抵禦。

    豈有轉令束手待斃之理。

    況在船行劫者。

    不獨内地匪徒。

    想各國夷匪。

    亦有糾約為盜。

    攜帶槍炮。

    出沒海洋。

    為行旅之害。

    而内地出洋商船内。

    轉無炮位抵禦。

    該商等即不保護貨物。

    亦各愛惜身命。

    若拘泥禁止。

    何以衛商旅而禦盜劫。

    若有名無實。

    何必為此耶。

    着福康安等。

    饬令海口文武員弁。

    祇須于商船出洋時。

    将炮位稽查點驗後。

    仍準其攜帶。

    不可因噎廢食也。

    至另摺奏、拏獲崖州拒捕盜犯梁章有等。

    訊出梁章有、即系蛋家二、頂名支飾。

    希圖避重就輕。

    俟催提盜犯陳學輝等到日。

    再行質審。

    立寘重典。

    又訪獲描刻關防李應選一犯。

    現在嚴刑根訊等語。

    所辦好。

    蛋家二、系為首戕官之犯。

    情罪重大。

    既經就獲。

    訊明定案時。

    自當問拟淩遲。

    其拏獲該犯之文武員弁。

    并着福康安等。

    查明出力之人。

    随案咨部議叙。

    以示鼓勵。

    所有未獲之盜首何起文、大辮三、及案内夥盜。

    仍着嚴饬文武。

    及各路委員人等。

    加緊搜捕。

    盡數查拏。

    毋使一名漏網。

    将此傳谕福康安、郭世勳知之。

     ○蠲免山東臨清、平原、禹城、齊河、德州、長清、德平、濟陽、臨邑、陵縣、聊城、茌平、高唐、堂邑、館陶、清平、莘縣、冠縣、恩縣、博平、商河、濱州、樂陵、邱縣、夏津、武城、範縣等二十七州縣。

    德州、東昌、臨清等三衛。

    上年水災耗羨銀、一萬四千九百七十兩有奇。

     ○戊辰。

    上還宮。

     ○己巳。

    上禦太和殿視朝。

    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幸圓明園。

     ○谕軍機大臣等、據尚安等奏、俄羅斯因禁止通商。

    将薩邁林放出。

    造作浮言。

    以為搖惑土爾扈特之計。

    斷不敢與内地構兵等語。

    所奏尚為近理。

    至所稱、密寄信與巴裡坤、古城、吐魯番領隊大臣。

    令其加意防備之處。

    殊可不必。

    倘有洩漏。

    轉緻土爾扈特人衆生疑。

    着傳谕尚安、此際惟當安靜防守。

    視為無事。

    仍速令各領隊大臣、及回疆各城大臣等。

    不必聲張。

    免緻回衆疑懼。

     ○庚午。

    谕軍機大臣等、昨據孫士毅等奏、酌籌建昌府屬各隘、添設卡巡。

    堵緝私鹽一摺。

    朕以為有名無實。

    交部核議。

    據戶部議奏、私鹽易售之故。

    總由舊定銷引之處。

    距出鹽地方過遠。

    而私鹽就近販賣。

    價值較平。

    民間日食所需。

    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