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五

關燈
此即足見汝不明白矣。

    又奏、聚會結盟。

    罪無可逭。

    已将首犯張必發、從重拟絞。

    餘犯亦俱加重定拟。

    得旨、覽。

     ○辛醜。

    谕軍機大臣曰、奎林等奏、續獲結會匪徒。

    審明定拟一摺。

    已批交該部速議具奏矣。

    但摺尾僅寫至恭摺具而止。

    奏字以下應寫字樣。

    全行脫落。

    特用朱筆點出。

    該提督等于此等陳奏事件。

    何漫不經心。

    錯誤若此。

    豈繕寫拜發時。

    竟全未寓目耶。

    奎林、萬鐘傑、着嚴行申饬。

    又另摺奏、拏獲榜示有名逸匪陳宜、徐講、二犯。

    審明正法。

    所辦尚屬認真。

    所有盤獲該二犯之兵役。

    着奎林等查明。

    酌加賞赉。

    以示鼓勵。

    将此谕令知之。

     ○吏部議覆、湖廣總督畢沅奏稱、湖北安陸一府。

    地處荊襄要沖。

    統轄荊門、鐘祥、京山、潛江、天門、當陽六州縣。

    幅員遼闊。

    訟獄繁多。

    為楚省第一難治之區。

    且沿江堤塍防護。

    均關緊要。

    該府治理。

    頗費周章。

    請将安陸府屬荊門州。

    改為直隸州知州。

    以附近當陽、并荊州府屬之遠安、二縣。

    撥歸管轄。

    仍定為沖繁疲難要缺。

    在外揀選題補。

    其原設州同一員。

    亦改為直隸州州同。

    經理各屬糧捕事宜。

    仍定為簡缺。

    歸部铨選。

    至學正、訓導、吏目、巡檢等官。

    悉照舊制。

    應如所請。

    從之。

     ○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疏報、閩縣、侯官、霞浦、福鼎、福安、甯德、漳平等七縣。

    墾地十一頃二十畝有奇。

    及诏安墾水田八十八畝有奇。

     ○陝西巡撫秦承恩疏報、安康縣墾大道河等處水田一頃十八畝有奇。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晉州民茹黑妻姚氏。

     ○壬寅。

    谕曰、鄂輝奏、據署臬司林俊禀稱、儀隴縣易蕭氏故殺夫侄易紹華一案。

    該府縣原拟本屬絞罪。

    該署司以系尊長緻死行竊之卑幼。

    改拟杖流。

    今經部駁。

    除遵照改正外。

    理合據實檢舉。

    自請交部議處等語。

    此案原拟之府縣。

    既系問拟絞候。

    并無錯誤。

    自應免其議處。

    至該署司林俊、改拟失當。

    固屬咎有應得。

    但念該員據實自行檢舉。

    并不稍存推诿。

    尚屬得體。

    所有林俊交部議處之處。

    着加恩寬免。

     ○江南河道總督蘭第錫奏、順黃壩上下。

    共有木龍五架。

    又陳家莊新生埽工。

    前河臣李奉翰奏明、估紮木龍一架。

    嗣因順黃壩頭四二架漸淤。

    經奏明移改。

    并于陳家莊加築挑水壩。

    現甚得力。

    惟順黃壩二、三、五、架木龍身外。

    現又漸挂淤灘。

    必須起拆移紮。

    其陳家莊工頭。

    自築挑水大壩。

    木龍漸亦被淤。

    應将工頭木龍。

    移于工尾改紮。

    長四十丈。

    以資挑溜。

    報聞。

     ○癸卯。

    豁免貴州運京沉溺未獲鉛三萬一千五百五十斤。

     ○甲辰。

    谕曰、額勒春奏、平遠州知州朱昕、領運楚鉛。

    據該員報稱、在楚镕化。

    竟短少七萬餘觔。

    連後幫核計。

    共短二十萬斤。

    查該員在局領兌時。

    如果低潮。

    何以并無隻字禀聞。

    且後幫之鉛。

    未到未镕。

    何以知其短少。

    顯有情弊。

    請将朱昕革職。

    提解回黔。

    嚴審究拟等語。

    委員朱昕領運楚鉛。

    在局領兌時既無短少。

    何以在楚镕化。

    忽稱短鉛七萬餘觔。

    且将未到未镕之鉛。

    逆料其必有短少。

    豫留侵冒情弊。

    居心實屬巧詐。

    僅予革職審拟。

    不足蔽辜。

    朱昕、着革職拏問。

    交該撫嚴審定拟具奏。

    至閱摺内、該委員系于五十五年在局領運。

    該員在途任意遲延。

    經該撫劄催。

    并将遲延職名開查咨部。

    是該員領運在途。

    無故逗留。

    顯有偷換舞弊情事。

    該撫明知該員行走遲滞。

    僅行劄催。

    并不查明參究。

    迨事已逾年。

    經該員禀報鉛觔短少。

    始行奏參。

    實屬非是。

    額勒春、着傳旨申饬。

    現在該員朱昕、已據提解回黔。

    嚴審究拟。

    該撫務須秉公研鞫。

    徹底查辦。

    毋得意存瞻徇。

    緻滋寬縱幹咎。

    該部知道。

     ○又谕、據穆和蔺參奏新野縣知縣陳子瑾、于魏壽山店内被劫。

    業經親往勘驗情形。

    并不據實通詳。

    捏報被竊。

    請将陳子瑾革職等語。

    知縣有緝盜安民之責。

    本宜稽查盜匪。

    嚴拏究辦。

    以安良善。

    乃該縣陳子瑾、于魏壽山店鋪被劫一案。

    辄敢規避處分。

    以盜為竊。

    似此有心諱飾。

    必緻縱盜殃民。

    自應将該縣嚴參治罪。

    若僅予褫革。

    何以肅吏治而靖闾閻。

    陳子瑾、着革職拏問。

    至該撫于此等諱盜欺飾之員。

    僅以參奏革職了事。

    所辦殊屬輕縱。

    穆和蔺、着傳旨申饬。

    該部知道。

     ○谕軍機大臣等、據陳用敷奏、前此接奉谕旨。

    已在安南陪臣過省之後。

    辦理糊塗。

    此時自當遵旨即令起程。

    趕于端陽前到京。

    但該陪臣等業已轉回。

    若複令其即日起程。

    距端陽止有四十餘日。

    加緊并站。

    尚恐不能如期。

    抵京。

    既非所以仰體轸恤深恩。

    而行程忽速忽遲。

    陪臣等轉生疑慮。

    且恐趕赴不及。

    與兩次所定宴赉之期。

    均不能适當其時。

    現在酌量情形。

    不敢因前經錯謬。

    文飾回護。

    仍遵前旨。

    于七月二十日前行抵熱河等語。

    前因安南使臣已經過省。

    陳用敷拘泥前旨。

    仍行趕回。

    辦理實屬糊塗。

    業經降旨、交部嚴加議處。

    并令該撫即行派員照料啟程。

    于端陽前到京。

    今陳用敷以現距端節止有四十餘日。

    恐趕赴不及。

    仍請俟四月中旬。

    由水路行抵武昌。

    由武昌登陸進京。

    約于七月二十前行至熱河。

    此時若再令起程。

    為期更促。

    莫若即照所請為便。

    該撫于此事。

    雖颠倒錯亂于前。

    而接到後奉谕旨。

    計算程期。

    不敢将錯就錯。

    所奏尚屬可行。

    着傳谕陳用敷、仍遵初次谕旨。

    竟令陪臣等于四月中旬。

    緩程前進。

    由水路行抵武昌。

    再行登陸。

    并着傳谕沿途各督撫、不必即行豫備。

    探知該陪臣等到境。

    饬屬妥為照料。

    令其緩程行走。

    于七月二十以前行抵熱河。

    以便與外藩蒙古、哈薩克等、一同宴赉可也。

     ○是月。

    浙江巡撫福崧、提督陳傑奏、浙省洋面。

    近年屢有盜匪拒捕。

    查向來出洋巡緝。

    多系零星分股。

    自顧汛地。

    不能得力。

    臣等嚴饬各鎮将弁。

    連<舟宗>會哨協巡。

    并因上年添雇民船協緝後。

    洋面甯谧。

    現将應行更換船隻。

    捐雇派換。

    在溫州各洋面。

    常川協緝。

    所配兵丁。

    亦令酌量輪換。

    以均勞逸。

    得旨、汝浙省水師。

    大不及閩省。

    勉力整饬。

    毋為虛言。

     ○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奏、福建省上杭縣大岩背山、産有磺礦。

    經前督臣李侍堯奏明開采。

    并查明該山場。

    每歲約得磺五萬斤。

    閩省歲需磺一萬六千斤。

    計采兩年。

    可備六年之用。

    今自五十二年十一月起。

    至五十四年十二月止。

    共收獲十萬斤。

    業經采煎足數。

    應行停止封禁。

    下部知之。

     ○陝西巡撫秦承恩奏、寶陝局鼓鑄錢文。

    向委佐貳一員專司。

    由布政使鹽道稽查。

    其錢即貯局中。

    搭放兵饷。

    由司給票赴領。

    惟該局每年額鑄六萬餘串。

    近日收買小錢改鑄。

    為數更多。

    若照舊貯局。

    恐日久滋弊。

    查藩司為錢糧總彙。

    所有局鑄錢文。

    請即歸藩庫收貯。

    其搭放兵饷。

    即由司當堂給發。

    得旨嘉獎。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