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六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運京銅。
令滇員運至重慶交替。
自重慶至漢口、儀徵等處。
例應換船之所。
即由各省選派人員更換遞運。
令其雇覓妥船。
慎選舵水。
可免沉溺之虞等語。
戶部照該藩司所奏核覆。
固屬慎重銅務起見。
惟是各省水程遼遠。
自重慶至漢口。
自漢口至儀徵。
再由運河進京。
中間相距各數千裡。
每至交替處所。
凡遞運委員。
不能不盤查秤兌。
或因觔秤短少。
成色高低。
額外需添。
或因結報無虧。
藉端勒索。
遞相交卸。
則遞有稽延。
勢必輾轉長途。
逾違程限。
是欲杜弊而轉緻有違限誤運之漸。
不足以專責成而昭慎重。
嗣後自應仍令滇省委員、長運到京。
庶責有專司。
不緻互相诿卸。
但所曆之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山東、直隸地方。
皆非滇員本省。
如江路經過險灘。
河道提溜打閘。
雇覓人夫。
呼應究恐不靈。
且遇有沉溺等事。
亦恐該員藉端影射。
不可不派委大員經理稽查。
所有滇銅經過之處。
四川着派鄂輝。
湖南着派馮光熊。
湖北着派福甯。
兩江着派孫士毅。
山東着派惠齡。
直隸着派梁肯堂。
于銅船到境時。
各派勤幹或道或府一員。
會同滇員照料押運。
出境後遞相交替。
仍通饬各屬小心護送。
令各該督撫籌定章程。
如何督同道府大員、及地方官稽查彈壓代雇船隻之處。
妥議具奏。
不得僅以出境入境日期、一奏了事。
倘有沉溺短少。
惟派出之該督撫是問。
嗣後每年滇省奏到銅運開幫時。
即照此次辦理章程。
将沿途各省藩臬大員開單。
候朕每省酌派一員。
經理其事。
俾各有專責。
毋緻推诿。
則盜賣短少之弊。
自可永除。
所有戶部核覆費淳陳奏各條。
俱毋庸議。
○又谕、昨據德成奏、甘肅臯蘭縣修建郭城一案。
福康安原奏通行拆建。
并未聲明改建。
勒保造冊題估。
照舊式均有加增。
實屬朦混。
今該督題銷到部。
始知估冊與原奏不符。
自應将多用銀二萬三千餘兩。
照例删減。
不意尚書金簡、以估冊既經叙入。
亦可準銷。
含糊支吾。
不肯定案。
意在規避處分。
将錯就錯。
違例準銷等語。
本日召見軍機大臣、及工部堂官等。
面加詢問。
金簡與德成各執一詞。
意見不相符合。
朕思工程報銷。
全以估冊為憑。
奏請興修摺内。
原不能将做法丈尺瑣瑣聲叙。
此案蘭州城工。
福康安原奏、明言拆建。
即系拆去舊城。
全行改建。
與改造原無分别。
豈有城牆改寬。
城樓台座仍照舊式興建之理。
且勒保題估冊内、已将一應做法。
詳細開列。
所銷工價。
仍不出原估十八萬餘兩之外。
而較之舊城式樣。
城台丈尺。
增加寬深。
城樓一間者廣為三間。
單檐者添為重檐。
規模恢廓。
辦理均無不合。
原不當苛求駁減。
若勒保題估果有浮冒。
金簡違例議準。
或竟有賄囑請托情弊。
德成即當指出參奏。
必将金簡、勒保、革職研審。
治以應得之罪。
今所辦本無不合。
德成惟以拆建改建一二字。
瑣屑區别。
哓哓争辯。
明系固執己見。
藉辭攪擾。
以見其百折不回。
不畏強禦。
原非認真辦事之本意也。
德成身系滿洲。
尤不應有沽名要譽之習。
即以家法杖責示懲。
亦不為過。
姑念其平日尚屬勤慎。
谙習工作。
尚可量予從寬。
德成着革去職任。
仍加恩僅令其在工部侍郎上效力行走。
以觀後效。
所有臯蘭縣郭城一案。
即着照估準銷。
○谕軍機大臣等、據尹壯圖奏、遵旨回至太原省城。
詢問書麟。
覆稱、所有罰項。
将養廉餘存銀兩、完繳已屬有餘。
無庸别處生法。
從前所奏望助屬員之語。
實為過當。
且倉庫整齊。
并無虧缺。
業已傾心怗服。
可否懇恩即令回京待罪等語。
前經降旨令慶成帶同尹壯圖于山西查辦事竣。
再赴正定、保定、并山東、江南等省。
一體盤查。
慶成想已接奉前旨。
此次盤驗虧空。
原系尹壯圖自行請往。
且長麟即系尹壯圖摺内指出之人。
今山東為長麟舊管地方。
而江蘇又為新調之省。
自當令尹壯圖一并認真查察。
未便準令回京。
着傳谕慶成、仍遵前旨。
帶同尹壯圖于盤查正定等處後。
即前赴山東、江南、不拘省城、及各府州縣。
聽其詳悉盤查。
并仍向長麟、照詢問書麟之語。
詢以所繳罰項。
如何生法。
令其據實登覆。
再行回京候旨。
○己未。
谕曰、旺沁班巴爾、年輕尚有出息。
故将伊補授甯夏将軍。
自當感激朕恩。
一切益加敬謹。
奮勉行走。
仍伊倚恃将軍職任。
護庇屬下人等。
欺壓平民。
争占地界。
且前因送回格格靈榇時、朕加恩令地方官護送。
伊不知感戴朕恩。
反行騷擾驿站。
種種錯謬。
甚屬不堪。
本應從重治罪。
姑念伊究系糊塗蒙古。
着從寬革去将軍職任。
退出禦前。
仍令在乾清門效力行走。
甯夏将軍員缺。
着圖桑阿調補。
所遺荊州将軍員缺。
着舒亮補授。
○又谕、據都爾嘉等奏、打牲索倫達呼爾等馬匹牲畜。
頻遇瘟災。
兼之田禾歉收。
生計拮據。
請将現在捕貂之丁役四千六百五十六名。
各賞借銀十二兩。
即将打牲地方牧養之滋生馬匹變價充用等語。
打牲索倫達呼爾等、均賴牧養馬匹、打獵為生。
今值頻年瘟疫。
馬匹牲畜。
多有傷耗。
加以田禾歉收。
自應加恩量予接濟。
着照所請。
每名各賞借銀十二兩。
即将滋生駒馬五百餘匹。
全行變價。
以為賞借之用。
如有不敷。
即于庫貯谷價銀兩内動支。
其應行賠補之倒斃馬匹。
并免賠補。
以示朕轸念世仆之至意。
○調鑲白旗蒙古副都統保成、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
以内閣學士玉保、為
令滇員運至重慶交替。
自重慶至漢口、儀徵等處。
例應換船之所。
即由各省選派人員更換遞運。
令其雇覓妥船。
慎選舵水。
可免沉溺之虞等語。
戶部照該藩司所奏核覆。
固屬慎重銅務起見。
惟是各省水程遼遠。
自重慶至漢口。
自漢口至儀徵。
再由運河進京。
中間相距各數千裡。
每至交替處所。
凡遞運委員。
不能不盤查秤兌。
或因觔秤短少。
成色高低。
額外需添。
或因結報無虧。
藉端勒索。
遞相交卸。
則遞有稽延。
勢必輾轉長途。
逾違程限。
是欲杜弊而轉緻有違限誤運之漸。
不足以專責成而昭慎重。
嗣後自應仍令滇省委員、長運到京。
庶責有專司。
不緻互相诿卸。
但所曆之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山東、直隸地方。
皆非滇員本省。
如江路經過險灘。
河道提溜打閘。
雇覓人夫。
呼應究恐不靈。
且遇有沉溺等事。
亦恐該員藉端影射。
不可不派委大員經理稽查。
所有滇銅經過之處。
四川着派鄂輝。
湖南着派馮光熊。
湖北着派福甯。
兩江着派孫士毅。
山東着派惠齡。
直隸着派梁肯堂。
于銅船到境時。
各派勤幹或道或府一員。
會同滇員照料押運。
出境後遞相交替。
仍通饬各屬小心護送。
令各該督撫籌定章程。
如何督同道府大員、及地方官稽查彈壓代雇船隻之處。
妥議具奏。
不得僅以出境入境日期、一奏了事。
倘有沉溺短少。
惟派出之該督撫是問。
嗣後每年滇省奏到銅運開幫時。
即照此次辦理章程。
将沿途各省藩臬大員開單。
候朕每省酌派一員。
經理其事。
俾各有專責。
毋緻推诿。
則盜賣短少之弊。
自可永除。
所有戶部核覆費淳陳奏各條。
俱毋庸議。
○又谕、昨據德成奏、甘肅臯蘭縣修建郭城一案。
福康安原奏通行拆建。
并未聲明改建。
勒保造冊題估。
照舊式均有加增。
實屬朦混。
今該督題銷到部。
始知估冊與原奏不符。
自應将多用銀二萬三千餘兩。
照例删減。
不意尚書金簡、以估冊既經叙入。
亦可準銷。
含糊支吾。
不肯定案。
意在規避處分。
将錯就錯。
違例準銷等語。
本日召見軍機大臣、及工部堂官等。
面加詢問。
金簡與德成各執一詞。
意見不相符合。
朕思工程報銷。
全以估冊為憑。
奏請興修摺内。
原不能将做法丈尺瑣瑣聲叙。
此案蘭州城工。
福康安原奏、明言拆建。
即系拆去舊城。
全行改建。
與改造原無分别。
豈有城牆改寬。
城樓台座仍照舊式興建之理。
且勒保題估冊内、已将一應做法。
詳細開列。
所銷工價。
仍不出原估十八萬餘兩之外。
而較之舊城式樣。
城台丈尺。
增加寬深。
城樓一間者廣為三間。
單檐者添為重檐。
規模恢廓。
辦理均無不合。
原不當苛求駁減。
若勒保題估果有浮冒。
金簡違例議準。
或竟有賄囑請托情弊。
德成即當指出參奏。
必将金簡、勒保、革職研審。
治以應得之罪。
今所辦本無不合。
德成惟以拆建改建一二字。
瑣屑區别。
哓哓争辯。
明系固執己見。
藉辭攪擾。
以見其百折不回。
不畏強禦。
原非認真辦事之本意也。
德成身系滿洲。
尤不應有沽名要譽之習。
即以家法杖責示懲。
亦不為過。
姑念其平日尚屬勤慎。
谙習工作。
尚可量予從寬。
德成着革去職任。
仍加恩僅令其在工部侍郎上效力行走。
以觀後效。
所有臯蘭縣郭城一案。
即着照估準銷。
○谕軍機大臣等、據尹壯圖奏、遵旨回至太原省城。
詢問書麟。
覆稱、所有罰項。
将養廉餘存銀兩、完繳已屬有餘。
無庸别處生法。
從前所奏望助屬員之語。
實為過當。
且倉庫整齊。
并無虧缺。
業已傾心怗服。
可否懇恩即令回京待罪等語。
前經降旨令慶成帶同尹壯圖于山西查辦事竣。
再赴正定、保定、并山東、江南等省。
一體盤查。
慶成想已接奉前旨。
此次盤驗虧空。
原系尹壯圖自行請往。
且長麟即系尹壯圖摺内指出之人。
今山東為長麟舊管地方。
而江蘇又為新調之省。
自當令尹壯圖一并認真查察。
未便準令回京。
着傳谕慶成、仍遵前旨。
帶同尹壯圖于盤查正定等處後。
即前赴山東、江南、不拘省城、及各府州縣。
聽其詳悉盤查。
并仍向長麟、照詢問書麟之語。
詢以所繳罰項。
如何生法。
令其據實登覆。
再行回京候旨。
○己未。
谕曰、旺沁班巴爾、年輕尚有出息。
故将伊補授甯夏将軍。
自當感激朕恩。
一切益加敬謹。
奮勉行走。
仍伊倚恃将軍職任。
護庇屬下人等。
欺壓平民。
争占地界。
且前因送回格格靈榇時、朕加恩令地方官護送。
伊不知感戴朕恩。
反行騷擾驿站。
種種錯謬。
甚屬不堪。
本應從重治罪。
姑念伊究系糊塗蒙古。
着從寬革去将軍職任。
退出禦前。
仍令在乾清門效力行走。
甯夏将軍員缺。
着圖桑阿調補。
所遺荊州将軍員缺。
着舒亮補授。
○又谕、據都爾嘉等奏、打牲索倫達呼爾等馬匹牲畜。
頻遇瘟災。
兼之田禾歉收。
生計拮據。
請将現在捕貂之丁役四千六百五十六名。
各賞借銀十二兩。
即将打牲地方牧養之滋生馬匹變價充用等語。
打牲索倫達呼爾等、均賴牧養馬匹、打獵為生。
今值頻年瘟疫。
馬匹牲畜。
多有傷耗。
加以田禾歉收。
自應加恩量予接濟。
着照所請。
每名各賞借銀十二兩。
即将滋生駒馬五百餘匹。
全行變價。
以為賞借之用。
如有不敷。
即于庫貯谷價銀兩内動支。
其應行賠補之倒斃馬匹。
并免賠補。
以示朕轸念世仆之至意。
○調鑲白旗蒙古副都統保成、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
以内閣學士玉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