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五

關燈
前本系沙壓之地。

    現在業經坍卸。

    可以開墾者。

    小民惟利是圖。

    難保無以新灘地畝。

    私自耕種。

    希圖影射免科。

    或更有曆年報明沙壓。

    此時尚可挑複之地。

    若臨河沙壓地畝。

    俱系有漲無坍。

    則年複一年。

    祇有豁免而無升科。

    亦非政體。

    不可不逐一詳細履勘。

    分晰查明。

    以歸核實。

    今即照穆和蔺所請、予限一年。

    為期既寬。

    該撫務須率同藩司。

    将以上指出各情形。

    分委幹員。

    協同各地方官攜帶實徵糧冊。

    開明四至。

    按畝勘丈。

    将應豁應減應徵之處。

    仍即親身履勘。

    分别核實辦理。

    毋使胥役裡地人等。

    朦混滋弊。

    将此傳谕知之。

     ○又谕、黃河南北兩岸、築堤捍禦。

    原以防河水盛漲時泛溢為患。

    專藉大堤為之保障。

    以河流正身而論。

    則瀕河兩岸灘地、在大堤以内者。

    即當謂之堤内。

    在大堤以外者。

    正當謂之堤外。

    此一定不易之理也。

    乃向來河臣等所奏河務情形摺内。

    轉以附近河身兩岸灘地指為堤外。

    而大堤外之民田廬舍轉稱堤内。

    殊為内外倒置。

    茲偶思及。

    必系從前河臣等意圖影射。

    以堤内之民田廬舍為堤外倘遇黃水沖缺口岸。

    即可指稱在堤外漫溢。

    以為掩蓋其災輕朦混之地。

    不可不即行更正。

    以杜隐飾弊端。

    嗣後總以黃河正身為主。

    附近兩岸灘地、在大堤之内者。

    謂之堤内若在大堤以外者。

    謂之堤外。

    毋得再有牽混。

    以緻陳奏失實。

    藉滋影射也。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钜鹿縣民孫治中女孫氏。

     ○庚午。

    谕軍機大臣等、上年閏五月内、在密雲縣地方令程宗聖呈遞策論之馬晏清、即馬波一犯、在逃未獲。

    節經降旨。

    令四川總督、于該犯居住太平縣地方嚴密查拏。

    并令湖廣督撫、在該犯原籍松滋縣一帶偵緝務獲。

    迄今已一年有餘。

    總未據該督撫等奏報拏獲。

    該犯呈遞策論後。

    或仍在京城一帶藏匿。

    或因為時已久。

    希冀地方官訪拏稍懈。

    潛回原籍。

    均未可定。

    除就近谕知提督衙門。

    仍派番役密行躧緝外。

    着傳谕四川、湖廣、各督撫等。

    嚴饬所屬。

    上緊查拏。

    務期就獲。

    解京懲治。

    毋得視為海捕具文。

    使要犯始于藏匿漏網。

     ○辛未。

    谕軍機大臣曰、陳傑奏、接據護溫州鎮總兵詹殿擢報稱、瑞安營署都司李春欗等、巡哨洋面。

    被賊匪搶去槍炮一事。

    陳傑即馳赴溫州瑞安督緝等語。

    此案業據海甯奏報。

    已降旨谕令海甯、陳傑、督率文武員弁。

    設法擒拏。

    并着福建廣東各督撫一體堵緝矣。

    又據歸景照奏、海甯于本月初七日前往溫州。

    十二日行抵建德。

    縣地方。

    寒熱複作。

    似成瘧疾。

    因趱程心切。

    不肯停泊。

    現在已抵蘭溪。

    服藥未能速效。

    神氣稍覺沉綿。

    已禀請撫臣暫駐蘭溪。

    趕緊醫治。

    俟精神平複。

    再行前進等語。

    所見甚是。

    海甯先因偶感風寒。

    調理旋愈。

    嗣接據陳傑移會。

    即兼程前赴溫州。

    在途次寒熱複作。

    神氣沉綿。

    自應即行回省調理。

    以期速痊。

    若再力疾前往。

    加以焦急。

    一時不能向愈。

    轉于地方公務無益。

    現在該撫業饬溫處道高樹勳、紹興府李亨特、先行馳往查辦。

    而陳傑自甯波馳赴溫州。

    路程較近。

    此時早已至彼。

    海甯竟應速回省城。

    上緊調治。

    所有溫州洋匪一案。

    即專交陳傑辦理。

    該提督務須督率水陸各鎮營弁兵。

    及派往該道府等。

    協同實心查拏。

    以期全數弋獲。

    盡法懲治。

    此等賊匪在洋日久。

    所用淡水食米。

    勢須登岸運取。

    即所劫贓物。

    亦必須登岸變賣。

    如沿海各岸口弁兵。

    留心堵截。

    實力搜查。

    無難立時就獲。

    至該都司等、出洋巡哨時、共有五船。

    何以千總袁鳳鳴等二船。

    被賊搶取槍炮器械。

    其餘三船。

    并未協拏救護。

    是否實系官兵追捕受傷。

    抑系畏縮裝點。

    均未可定。

    朕于海甯奏到時、早疑及此。

    并着該提督嚴密訪查。

    如該弁等有畏葸捏報情節。

    即行據實嚴參。

    不可稍有隐飾回護。

    又據歸景照奏籌辦漕務情形一摺。

    所言利弊。

    自系确有所見。

    但歸景照在浙年久。

    平日既能留心及此。

    即當禀知巡撫。

    早為整頓。

    今已簡用藩司。

    漕務尤其專責。

    着該藩司照摺内所指情弊。

    逐一清厘。

    幫同海甯實心籌辦。

    不可徒托空言。

    有負委任也。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以内閣學士多永武、為鑲黃旗漢軍副都統。

     ○壬申。

    谕曰、海甯因病身故。

    所遺浙江巡撫員缺。

    着福崧調補。

    江蘇距浙江較近。

    該撫将印篆送交孫士毅兼署。

    即行馳赴新任。

    福崧前在浙江巡撫任内。

    辦理地方公務。

    性疑才拘。

    諸事殊欠惬意。

    姑念該撫自簡任江蘇以來。

    稽查積弊。

    甚屬認真。

    從前曾任浙江。

    谙悉該處情形。

    尚可收駕輕就熟之效。

    是以加恩調補。

    該撫務須益加奮勉。

    随時整頓。

    而收漕為目今要務。

    宜慎為之。

    若再仍前怠玩。

    定行加倍治罪。

    至江蘇巡撫員缺緊要。

    一時不得其人。

    因思長麟在山東巡撫任内。

    于羅有良、薛對元二案。

    辦理錯謬。

    獲罪甚重。

    但伊平日辦事尚屬勤奮。

    前任江蘇藩臬。

    于地方情形。

    較為熟悉。

    若此時留于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