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五

關燈
次。

    務須認真查禁。

    毋得視為具文。

    以副朕慎重河防。

    保衛生民至意。

     ○又谕、據保甯奏、審拟蓬溪縣知縣劉德懋、于台灣凱旋兵丁過境。

    承辦雇備夫馬等項。

    接收前任知縣那借津貼銀兩。

    雖審明并未入己。

    但因公科斂。

    咎實難辭。

    請将劉德懋革職。

    照例問拟杖徒等語。

    劉德懋因兵差過境。

    辄将前任知縣那借民間津貼銀款。

    擅用印照催繳。

    自有應得之咎。

    但究屬以公濟公。

    且系聽從前任接收津貼、尚無侵漁入己情弊。

    予以褫革。

    已足蔽辜。

    劉德懋着革職。

    所有問拟杖徒之處。

    着加恩寬免。

    餘着照所奏完結。

    該部知道。

     ○又谕曰、伍拉納奏到籌議台灣新設屯所、分撥埔地事宜。

    又台灣戍兵增饷。

    遊民挑募入伍。

    挂驗船隻番錢、歸官經理。

    及船廠采辦木植、台地增銷鹽觔各事宜二摺。

    台灣地方。

    于五十三年春間平定逆匪後。

    經福康安等、将該處設立屯弁。

    清查埔地。

    及戍兵加饷挑募各事宜。

    分晰具奏。

    旋經軍機大臣行令該督等查明定議。

    即應督饬所屬。

    将各條悉心查核。

    酌議奏聞。

    以期永定章程。

    利興弊絕。

    乃迄今已二載有餘。

    始行議奏。

    殊屬遲延。

    即雲地隔重洋。

    往返酌籌。

    有需時日。

    亦不應遲緩若此。

    所有伍拉納奏到兩摺。

    除令軍機大臣會同該部議奏外。

    伍拉納着交部議處。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江浙兩省為人文之薮。

    特将四庫全書添辦三分。

    發交揚州金山及杭州文宗、文彙、文瀾、三閣藏貯。

    所有裝潢庋架等事。

    俱交兩淮浙江鹽政辦理。

    嗣因陸費墀總理四庫全書。

    草率錯誤。

    獲咎甚重。

    即罰令出赀承辦陸費墀本系寒士家無擔石。

    向在于敏中處、藉館為業。

    諒不過千金産業耳。

    今所辦三閣書匣等項、及繳出罰銀一萬兩、計其家赀已不下二三萬。

    若非從前在四庫館提調任内。

    苞苴饋送。

    何以有此多赀。

    現在陸費墀業已身故。

    所有插架裝匣等事。

    若令伊子接辦。

    恐未能谙習。

    且身後所遺家業。

    想已無多。

    亦難措辦。

    此時三分書俱已校對完竣。

    自應全行發往三處藏弆。

    未便稽延。

    着傳谕海甯、全德、即仿照前次發去裝潢書匣等式樣制造。

    專派妥商辦理。

    并着海甯查明陸費墀原籍現有田房産業、加恩酌留一千兩之數。

    為伊家屬養贍。

    如尚有餘赀。

    即作為添補三閣辦書之用。

    海甯、全德、務須認真督率該商等經理。

    妥速蒇工。

    毋任遲延草率。

     ○以詹事鄒炳泰、為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己巳。

    上命遴選群臣進獻萬壽頌冊百篇呈覽。

    谕、内閣學士翁方綱、順天府府尹吳省欽、翰林院侍講吳壽昌、編修劉鳳诰、禮部主事宋鳴琦、俱着賞大緞二匹。

    翰林院編修盧蔭溥、俞廷棆、程嘉谟、阮元、庶吉士、張師誠、舉人周嘉猷、生員施銮坡、俱着賞大緞一匹。

     ○谕、朕披閱臣工等所進萬壽歌頌内、有尚書房行走侍講吳壽昌、恭紀九言詩一冊。

    上下句用韻分葉。

    體制新頴。

    詩句藻麗。

    其辭章雖屬可觀。

    不免有騁博見才之意。

    因思尚書房翰林。

    入教皇子皇孫等讀書。

    惟須立品端純。

    藉資輔導。

    原不同應舉求名者。

    僅在文藝詞章之末。

    況皇子及皇孫。

    年長者學業已成。

    其年幼之皇孫皇曾孫元孫等、甫經就傅。

    不過章句誦讀之功。

    尚屬易于啟迪。

    選擇師傅。

    祗以品行為先。

    與其徒藉詞藻。

    華而不實。

    轉不若樸誠循謹之人。

    尚可資其坐鎮。

    即如阿肅、學問雖未優長。

    而資格已深。

    人亦謹饬。

    于皇子師傅。

    頗屬相宜。

    現在皇子等俱已年長。

    尚書房翰林等。

    皆系皇孫皇曾孫元孫之師傅。

    若以外間師弟世誼而論。

    行輩多屬相等。

    且有誼屬晚輩者。

    在皇子師傅親身訓課。

    自不至于交結幹求。

    而行輩較晚之師傅等。

    分同賓友。

    恐不安本分之人。

    藉以結納交通。

    緻有如從前秦雄褒與皇孫綿德往來交結之事。

    不可不防其漸。

    向來尚書房師傅缺出。

    系掌院學士自行揀選。

    僅會同内閣帶領引見。

    今阿桂、嵇璜、俱已年老。

    精力不周。

    嗣後着大學士等公同揀選。

    不必專取才華。

    務擇資深立品之員。

    帶領引見。

    候朕簡用。

    至皇子皇孫等、與尚書房師傅、朝夕晤對。

    祗須勸勉訓課。

    不得泛論文藝相聚閑談。

    為俗例倡和之舉。

    緻啟夤緣。

    倘或該員等有營求幹請之事。

    一經發覺。

    朕必照綿德泰雄褒之例。

    從重治罪。

    決不寬貸。

    着将此旨恭錄一道。

    交尚書房存記。

    俾知警惕。

     ○又谕曰、胡季堂奏、山東清平縣耆目張玫、同弟張珩、又滋陽縣耆民馬遇樂、均年逾百齡。

    請照例旌表等語。

    張玫、張珩、昆弟随肩。

    期頤矍铄。

    馬遇樂、年臻上壽。

    耕鑿自安。

    洵為昇平人瑞。

    所有應行建坊旌表、及加恩賞赉之處。

    該部察例具奏。

     ○谕軍機大臣曰、穆和蔺奏勘丈沙壓地畝。

    請賞限一年以便詳細清厘一摺。

    豫省臨河地畝。

    果有沙壓難耕。

    糧賦無出。

    自應勘丈明确。

    題請豁免。

    但黃河沙性。

    坍漲無常。

    既有從前本系可耕之地。

    現在被沙漲壓者。

    豈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