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一

關燈


    如果合式。

    方準拔補。

    似此行之日久。

    自能悉臻純熟。

    便于行駛。

    于海疆水師營務。

    實有裨益。

    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曰、保泰現遣赴藏辦事。

    所遺員缺。

    着烏爾圖納遜署理。

    德勒克紮布。

    仍以頭等侍衛。

    前往喀喇沙爾辦事。

    俟德勒克紮布到任後。

    烏爾圖納遜、再行交代前來。

    德勒克紮布所遺圍場總管員缺。

    着貢楚克紮布補授。

     ○谕軍機大臣曰、朱圭奏、經過直隸之河間、獻縣、阜城、景州、山東之恩縣、平原、高唐、茌平地方。

    皆有積潦未消。

    沙深乘筏。

    行走纡回等語。

    前因天津等處。

    田畝間被水淹。

    已令梁肯堂前赴各該處悉心查勘矣。

    今朱圭所稱河間等處。

    積水尚未消退。

    自應設法疏消。

    俾地畝及早涸出。

    尚可趕種春麥。

    該督務須率屬上緊辦理。

    并将河間獻縣阜城景州各處被水。

    較之上年輕重若何。

    及現在是否消退。

    一并查明。

    據實奏覆。

    至山東臨清、東昌、青州各屬。

    間有被水之處。

    已據長麟親往查勘。

    設法疏消。

    并降旨将被災各地方。

    令該撫加意赈恤。

    茲平原高唐茌平等處。

    積潦未消。

    想田畝不能即時涸出。

    倘有誤播種春麥之期。

    民力豈不更形拮據。

    着傳谕長麟。

    務須悉心妥辦。

    毋使災黎或緻失所。

    并将平原等處被水輕重。

    及是否消涸情形。

    迅速查明覆奏。

    以慰廑念。

     ○又谕曰、孫士毅奏途次查勘情形、摺内稱、毛城鋪減水。

    由砀蕭宿靈等處。

    下注雎甯十三社地方。

    緻被淹浸。

    内六社被水較重。

    請賞給一月口糧。

    其餘七社。

    為患尚輕。

    現已涸出。

    應否借給口糧耔種之處。

    查明會題等語。

    所辦俱妥已于摺内詳悉批示矣。

    所有雎甯地方被災較重之六社。

    已降旨賞給一月口糧。

    其被災較輕之七社。

    田畝現經涸出。

    自可播種春麥但該邑上年曾經被水。

    民力不無拮據自應借給口糧耔種。

    以資接濟。

    着該督撫等據實查明具奏此次所發帑項寬餘。

    務須遵照節次所降谕旨。

    督率所屬。

    妥協辦理。

    毋使一夫失所。

    不可稍存靳惜之見。

    以副朕轸念災黎至意。

    又據朱圭奏、宿州與砀山靈璧接界地方。

    積水尚有五六尺、及丈餘不等。

    現在會同福崧。

    督率各員分路散給。

    并趕築堤堰。

    以期早為疏消等語。

    宿州村墟。

    被水較深之處。

    亟應設法疏消。

    俾得及早涸出。

    趕種春麥。

    其漫缺堤埝。

    必須上緊修築完竣。

    堵截下遊此為最要。

    昨降谕旨甚明。

    孫士毅等務須悉心查勘。

    實力撫恤。

    并将現在堤埝築有幾成積水曾否一律消退。

    涸出田畝。

    尚可不誤春種之處。

    迅速覆奏。

    以慰廑注。

    至廬鳳道述德知州蔡必昌、已令軍機大臣傳旨。

    令其即日馳回安省。

    以便委辦該管地方災赈事宜。

    将此谕令知之。

     ○丁卯。

    祭先師孔子遣成親王永瑆行禮。

     ○上禦同樂園。

    賜王、貝勒、貝子、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回部王、公、伯克、安南國王、及陪臣。

    朝鮮、緬甸、南掌等國使臣。

    金川土司。

    台灣生番等食。

     ○戊辰。

    上禦正大光明殿。

    賜王、貝勒、貝子、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回部王、公、伯克、安南國王、及陪臣。

    朝鮮、緬甸、南掌等國使臣。

    金川土司。

    台灣生番等食。

    賞赉有差。

    并賜兩淮浙江長蘆商人等食。

     ○谕、本年系朕八旬大慶。

    達賴喇嘛、班禅額爾德尼、俱遣使來遞丹舒克。

    朕心甚為欣悅。

    但今達賴喇嘛之兄弟商卓特巴等。

    肆行舞弊。

    占人地畝。

    轉尊崇素不敬奉黃教之紅帽喇嘛。

    令與第穆呼圖克圖、濟嚨呼圖克圖等同坐。

    且與衆喇嘛斂取銀兩。

    并将達賴喇嘛商上物件。

    亦有虧缺。

    來藏熬茶人等。

    應得路費。

    亦皆減半發給。

    殊不知此項人等。

    俱系特來參見達賴喇嘛。

    若優禮相待。

    方能衆心向往日多。

    今如此扣減。

    殊失人心必緻敬奉參見之人漸少。

    于達賴喇嘛。

    毫無裨益。

    前噶勒丹錫哷圖禅師駐藏之時。

    雖達賴喇嘛及伊兄弟。

    均屬年幼。

    不能管事而賴其經理。

    人心無不悅服。

    所辦甚好。

    自伊回京後。

    達賴喇嘛。

    人過誠實專習經典。

    或且偏信旁人全無主見達賴喇嘛、系朕所立。

    諸事如此廢弛。

    實不能仰體朕心。

    藏中之事。

    朕若置之不管。

    亦無不可。

    但前藏僧俗蒙古人等。

    俱緻離心。

    不特國體攸關。

    即達賴喇嘛、亦複何益。

    是以将達賴喇嘛之兄弟商卓特巴等全令來京。

    濟嚨呼圖克圖、亦行徹回。

    又恐乏人幫助達賴喇嘛辦事。

    為日既久。

    屬下人等複有擅專舞弊等事。

    均不可定。

    今已訊明舒濂、而普福雖無别項情節。

    其一味颟顸。

    不能勤慎辦事。

    雅滿泰、略知藏中事務。

    又不甚谙練究難放心。

    朕因憐憫達賴喇嘛。

    故遣噶勒丹錫哷圖禅師、仍複至藏。

    幫同達賴喇嘛辦事伊至藏後。

    務将諸事整理。

    至遲不過三年章程自可立定。

    交付駐藏大臣。

    率領噶布倫等照辦。

    即可将伊徹回。

    至達賴喇嘛之兄弟商卓特巴等。

    如此舞弊殃民。

    将商上物件。

    均緻虧缺。

    有傷達賴喇嘛顔面。

    以緻衆怨沸騰。

    即是達賴喇嘛仇人。

    非但不應袒護。

    并應痛加懲治。

    特令此數人來京。

    實為保全達賴喇嘛。

    以期于藏中有益之意。

    今覽達賴喇嘛所奏。

    于此事全未知悉。

    皆伊兄弟及商卓特巴等。

    私自違背黃教所緻。

    今已悔過感恩。

    敬謹具奏。

    朕心深為憐憫。

    特加恩賞給達賴喇嘛珍珠數珠一串。

    嗣後惟當勤習經典。

    庶得常受朕恩。

    鄂輝接奉此旨。

    即将珍珠數珠、賞給達賴喇嘛。

    并将此項情節。

    明白宣示。

    再現在達賴喇嘛敬謹具奏。

    朕已将伊兄弟等送京不能寬恕。

    即使施恩。

    亦止施與達賴喇嘛。

    此七人定令來京。

    鄂輝務遵旨辦理。

    不可再行姑息其僧俗人衆。

    亦皆明白宣谕。

    以示朕保護黃教。

    惠愛全藏之至意。

     ○又谕、貴州安籠鎮總兵範建豐。

    因母老懇請留京侍養。

    着加恩準其留京署理副都統。

    所遺員缺。

    着花連布補授。

     ○又谕、向來各省督撫等陳奏各摺如遇有緊要事件。

    急于上達。

    或地方公務關系重大。

    即需請旨辦理。

    或有特旨令其由驿速奏者。

    始準其由驿馳遞。

    近日該督撫等奏事。

    往往擅用五六百裡馳遞。

    及披閱奏函。

    不過尋常照例之件。

    事非緊要。

    祇益驚疑。

    甚屬不曉事體。

    至由三四百裡及馬上飛遞者。

    該督撫尤視為泛常。

    率行馳奏。

    殊非慎重驿站之道。

    嗣後各省督撫等。

    如非緊要事務。

    俱不準濫用驿遞倘不知輕重緩急。

    仍沿故習。

    必治以應得之罪。

    不能稍為寬宥也。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周樽具奏查勘宿州靈璧地方被水摺内、将毛城鋪天然峰山等閘減洩之水竟稱黃水漫溢。

    措詞失當。

    是以降旨申饬本日由驿遞到周樽奏摺。

    朕以為必系辦理該處赈務。

    及疏消積水情形。

    及至披覽。

    即系覆奏接奉前次申饬谕旨。

    專摺謝恩。

    殊屬非是。

    各省遇有緊要事件。

    方許由驿馳奏。

    今周樽不過覆奏謝恩。

    系屬尋常事件。

    祇須差人赍遞。

    不應擅動驿馬。

    豈地方安置台站。

    專為該司馳遞尋常奏摺而設耶。

    且摺内或将現在查辦災赈補修堤埝。

    及積水是否消涸情形。

    分晰奏明。

    而于接奉谕旨感激惶悚之處。

    随摺聲叙尚可由驿馳奏。

    乃摺内并無一語提及。

    何不曉事至此。

    周樽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