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七

關燈
年皇太後大事時伊未過二十七日。

    先行出京一節。

    竟未将如何遵旨詢問。

    及伊如何登答。

    詳晰叙入。

    殊不可解。

    闵鹗元受朕厚恩。

    用至巡撫今以徇庇屬員。

    怠玩公事。

    查抄治罪。

    伊有心隐匿豫将家赀寄頓。

    其牟利營私。

    固已辜恩負職。

    然此猶不過利令智昏。

    希圖寄匿。

    以為日後安享地步。

    核其情罪尚屬細事至其喪心昧良。

    有關大節罪案最重之處。

    實在皇太後大事時不待二十七日遽行出京留京王大臣等、于此關系重大之款。

    摺内竟無一語提及。

    豈朕所降谕旨。

    祇系空言多此一問。

    伊等竟置若罔聞。

    不思登覆耶。

    着傳旨嚴行申饬。

    仍着将此一節。

    再行嚴訊。

    令闵鹗元供吐确情。

    據實具奏。

     ○又谕曰、福康安奏、六月十五日行抵湖北黃岡。

    十六日即可馳抵武昌。

    現在趱程行走等語。

    并将阮光平恭謝敕封阮光缵為世子表文進呈。

    阮光平感激歡忭。

    實出至誠。

    披覽之餘。

    深堪嘉尚。

    前經傳谕福康安、于途次酌量情形。

    固不得任意濡緩。

    亦不必過于趱程。

    總在不誤十四日筵宴之期。

    如途中實在不能行走迅速。

    仍遵前旨。

    或于初十日及十二三日趕到。

    亦無不可。

    該藩瞻觐情殷。

    雖不憚于勞頓。

    然亦不可不示以體恤也。

    仍着福康安、将沿途程站。

    一日可行若幹裡。

    通盤核算。

    于何日可以趕到熱河之處。

    速行具奏。

     ○甲戌。

    谕軍機大臣曰、孫士毅奏四川總督任内、辦理未完事宜。

    移交後任一摺。

    内有控告官役勒索科場舞弊、奸徒私鑄等案。

    俱情節較重。

    必須徹底根究。

    從嚴辦理。

    至刑名案件。

    以及各項錢糧奏銷。

    并鹽務銅鉛。

    在在皆關緊要。

    保甯曾任該省總督。

    一切均所熟谙。

    此次署任。

    諒不存五日京兆之見。

    稍涉模棱。

    着傳谕該署督、于孫士毅交代後。

    諸事實心整頓妥速辦理。

    時以剔弊厘奸為念。

    方不負朕委任也。

     ○又谕曰、福康安覆奏、阮光平入觐。

    沿途供應事宜。

    恐地方官踵事增華。

    辦差長随等、從中浮冒節饬廣東、廣西、兩省司道。

    妥行酌議。

    俱系節之又節。

    并移咨沿途督撫、一體遵照。

    茲直隸所接傳單。

    如此混開經費。

    殊堪駭異等語。

    所奏系屬公論。

    已于摺内詳晰批示矣。

    此事前據熱河道府面禀軍機大臣。

    朕以為必起自江西當經降旨。

    谕令直隸、河南、湖廣江西、各督撫及福康安、據實查明奏覆。

    節據河南、湖廣等省。

    陸續覆奏、并無其事。

    而何裕城、姚棻尚未奏到。

    即梁肯堂亦祇奏直隸為入貢通衢一切差務。

    俱有定款。

    不能逾例辦理。

    而于此項傳單。

    系屬接準何省知會之處。

    未經據實聲明。

    今福康安奏、粵省議定供應章程并無多費已轉行沿途各處遵照妥辦。

    則此項過事糜費、虛開冒銷之弊。

    竟與護送各員無涉。

    自系承辦供應之員。

    借以為名。

    任意花用希圖從中沾潤。

    豫存浮冒地步。

    地方官惡習相沿。

    往往如此。

    朕所素知。

    不可不徹底根究。

    查出此項傳單。

    究竟起自何省。

    至傳單内所開直隸尖宿州縣。

    力量難支。

    必須幫貼。

    此項章程。

    自由總辦司道。

    具詳總督。

    定議饬遵。

    則直隸各處所貼銀兩。

    又從何而出。

    若傳單内所定條款。

    古北口以外。

    亦酌定稍為貼助。

    則熱河道府、亦不至賠累過多。

    計無所出。

    可見地方官藉此舞弊冒銷。

    必緻終于破露。

    着再傳谕梁肯堂、将刊刻傳單。

    直省系照何處之例轉行。

    若非起自直隸。

    一面奏聞。

    一面飛咨河南、湖廣、江西、逐站挨查。

    務使根究到底。

    水落石出。

    不可存颟顸了事之見。

    緻幹咎戾。

     ○乙亥。

    谕曰、阿克蘇領隊大臣員缺。

    着佛住馳驿前往。

     ○丙子。

    谕、科道三年内升外轉之例。

    原屬具文。

    昨已降旨停止。

    今思京察之期。

    都察院堂官。

    原有保送記名道府之例。

    但外轉祇此一途。

    熱中之輩。

    未免以壅滞竊議。

    嗣後漢科道。

    當照六部漢郎中之例。

    都察院堂官。

    核其才具。

    分别繁簡。

    送部截取。

    禦史以知府用。

    科員以道用。

    照例截取。

    則選用道府者人數較多。

    所有漢郎中科道論俸截取。

    俱着定以四年之俸。

    準其截取。

    如該員等曆俸未滿。

    吏部月選。

    遇有繁缺知府缺出。

    不敷選用。

    屆期、該堂官另行奏聞。

    候朕簡放。

    如一時簡用無人。

    再令該堂官分别保送。

    庶于甄錄之中仍杜躁進之漸。

     ○谕軍機大臣等、昨謝清問條奏内、請删除問刑定案從重字樣一條尤屬纰缪。

    顯為熱中邀譽起見。

    已降旨嚴行申饬矣。

    今據伍拉納、奎林等奏、台灣匪犯。

    紏衆毆兵奪犯。

    僞造印照、私給偷渡匪徒。

    及線目藉緝婪贓、溺斃人命。

    并拏獲私賣火藥等事。

    又海甯奏、山西謀财害命一案。

    皆系大幹法紀。

    決不待時之犯。

    非從重辦理。

    則海疆要地。

    奸匪何所示懲。

    若如該禦史所奏。

    此等莠民奸役。

    亦僅照尋常案犯問拟。

    将從重字樣。

    概行删除可乎。

    除分别批令法司速議外。

    着發交留京王大臣、傳到謝清問。

    将以上各摺。

    令其逐件閱看。

    是否應從重辦理之處。

    着自行明白回奏。

     ○又谕曰、安南國王阮光平入觐。

    沿途供應繁費。

    昨已降旨。

    令梁肯堂将此項刊刻傳單。

    直隸系照何處之例轉行。

    據實查奏矣。

    本日據姚棻奏、率同司道、傳齊在省府縣、逐一查詢。

    堅稱并未見此項傳單。

    所過各縣、亦實無每日費銀四千兩之事。

    各處尖宿所費每日用銀二百餘兩。

    系與藩司托倫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