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五十六

關燈
報數目。

    多少懸殊。

    是江蘇官吏。

    積年舞弊。

    擾累闾閻。

    吏治尚可問乎。

    書麟駐劄江甯。

    距句容不過數十裡。

    非如高郵相離稍遠。

    安徽江西、隔省者可比。

    書吏如此作奸犯科。

    将正項錢糧漕米。

    竟敢公然吞蝕。

    書麟僅擁虛位。

    形同木偶。

    朕又安用此總督為耶。

    是高郵假印一案。

    書麟尚可稍從末減而句容書吏侵蝕銀米。

    密迩江甯。

    書麟亦竟漫無覺察。

    其罪實與闵鹗元相埒。

    是以昨降谕旨。

    将書麟革職拏問。

    解交刑部治罪。

    向來各省刑名錢谷事件。

    總督往往以非其專守。

    委之巡撫兩司而于官員題升調補。

    又複攬為己職。

    獨操進退之權。

    及至贻誤廢弛。

    又複借詞推卸。

    殊不知總督有統轄之職。

    糾吏除奸。

    徵漕納課。

    皆應留心整饬。

    豈總督坐。

    享高爵厚祿。

    僅令管理兵丁營伍。

    遂可謂無負厥職耶。

    書麟、闵鹗元、平日皆尚能辦事。

    為督撫内之中上者。

    故朕特加倍任用。

    恩遇優隆。

    乃不料伊等竟如此玩誤地方。

    于民生休戚。

    漠不相關。

    負朕倚任深恩。

    則其餘中下督撫。

    又安能使朕委任無疑乎。

    是不但于大吏難以倚信。

    即朕亦将無以自信矣。

    朕不僅為書麟闵鹗元愧。

    而朕無知人之明。

    亦且自引以為愧。

    于此益信為君之難。

    今年為朕八旬壽辰。

    普天同慶。

    若四方無事。

    朝野乂安。

    而官吏等、皆知大法小廉。

    奉公盡職朕豈不樂坐慶昇平。

    延洪申錫。

    乃地方官舞弊營私。

    而封疆大吏。

    複為之庇護瞻徇。

    今既破露。

    又安得置之不問。

    朕于臣工過戾。

    事或因公。

    即尋常之時。

    亦且加之寬恤。

    甯有際此共球畢集。

    薄海胪歡。

    為史冊罕觏之會。

    而于倚任大臣。

    反有所苛察乎。

    但因慶洽昌期。

    祇以受禧稱祝為樂。

    而于有幹法紀之事。

    亦複稍事姑容。

    則國計民生。

    緻滋叢脞。

    豈仰體上天嘉佑朕躬。

    斂福錫民之意。

    況此次舉行慶典。

    祇因中外大臣諄詞籲懇。

    不得已勉從所請。

    原非朕之本懷。

    朕之所慶者。

    惟在雨旸時若。

    吏治民康。

    以期共跻斯民于仁壽之宇。

    而不在華祝衢讴之虛美。

    此可告之天下臣工者。

    若内外大小臣工。

    以本年為朕慶祝之辰。

    即身獲愆尤。

    可以仰邀曲恕遂爾意存懈忽。

    不思奉法急公則是自贻伊戚。

    朕必不肯因舉行慶典。

    稍存姑息也。

    朕臨禦五十餘年。

    代昊蒼惠養兆民。

    孜孜不倦。

    今距歸政之期。

    尚有五載。

    朕惟有日慎一日。

    以饬紀整綱為先務。

    而敕幾兢業。

    健行不息之精神必較從前治益求治。

    以贻萬年無斁之休。

    朕以此教子孫。

    及内而閣部九卿外而督撫藩臬。

    俱當以朕之心為心。

    朕之政為政。

    各矢恪誠。

    共襄郅治。

    但外省督撫。

    見朕治一貪污之吏。

    懲一廢弛之員。

    當時未嘗不稍自儆惕。

    及至事過辄忘。

    惟知養尊處優。

    安享豐膴。

    全不以勤求民瘼。

    澄饬官方為事。

    此等锢弊。

    相習成風。

    自罹法網而不知悔。

    朕甚憫焉。

    着通谕督撫等、将此旨各敬錄一通。

    揭之堂楣。

    入于交代。

    俾得觸目警心。

    時加湔滌。

    鹹臻廉法。

    以副朕諄諄勉勵。

    教誡成全至意。

     ○谕軍機大臣曰、福康安帶領阮光平詣阙瞻觐祝厘。

    現在按程當已過江西。

    可入湖北境。

    計由武昌省城至京。

    約需二十四五日。

    今距七月十一日開宴之期。

    尚有月餘。

    途次略加趱行。

    七月初十以前。

    總可抵熱河。

    此間吏兵兩部月選官。

    定于七月初十日。

    帶領引見。

    着傳谕福康安、帶同阮光平、按程計日。

    務于七月初八日。

    令該國王趕赴熱河。

    于初九日瞻觐。

    所有初十日、山莊宮門引見。

    即可令阮光平随班瞻仰。

    俾得睹天朝班聯整肅。

    文武引對。

    铨擢悉出親裁。

    益深其敬畏悅。

    服之忱也。

     ○甲寅。

    谕曰、成德現在帶領土司赴京。

    其提督印務。

    據孫士毅奏、令建昌鎮總兵穆克登阿署理。

    今前任狼山鎮總兵袁國璜、病痊起複。

    着即馳驿前赴四川。

    署理建昌鎮總兵印務。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郏縣民董保妻李氏。

    息縣民楊勞妻黃氏。

     ○乙卯。

    谕曰、廣西巡撫孫永清、現在病故。

    所有任内降革罰俸處分。

    俱着加恩寬免。

     ○又谕曰、英善奏、孫永清現在病故。

    廣西巡撫員缺。

    請旨簡放等語。

    因思陳用敷、前在安徽巡撫任内。

    于學政徐立綱、聲名平常未能據實參奏。

    是以降為奉天府尹。

    用示薄懲但念陳用敷、系失察學政獲罪。

    非書麟闵鹗元之玩視民瘼。

    袒庇徇私者可比。

    陳用敷、着加恩補授廣西巡撫。

    并令前來行在請訓後。

    即赴新任。

    陳用敷未到任之前。

    所有廣西巡撫印務。

    即着英善護理。

     ○大學士公阿桂等奏、審訊高郵州書吏假印冒徵。

    及有意彌縫之各該管撫司等。

    定拟治罪一摺。

    得旨、闵鹗元、着從寬改為應斬監候秋後處決。

    吳瑍、依拟應絞。

    着監候秋後處決。

    康基田、着從寬發往軍台。

    效力贖罪。

    其起意為首假印诓騙之林之佩、夏琯、系書吏舞弊。

    着即依拟處斬。

     ○谕軍機大臣等、據留京王大臣覆奏、京城于本月初二三日。

    時有雲氣往來。

    未經得兩。

    現在天氣炎熱。

    已覺望澤。

    而于大田尚無妨礙等語。

    京師自五月二十六七兩日。

    得雨五寸之後。

    迄今已屆浃旬。

    未獲續沾渥<雨澍>。

    雖目下大田早經出土。

    尚無妨礙而于将來秋收分數。

    是否不緻減少。

    着傳谕留京王大臣、察看情形。

    據實覆奏。

    并将日内有無續霈甘霖之處。

    即行具奏。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上海縣民尤玉秀妻陳氏。

     ○丙辰。

    敕封安南國王阮光平長子阮光缵為世子。

    制曰、朕惟一人宅中馭外。

    化覃屬國之封。

    列辟守典承庥。

    佑啟克家之胄。

    禀義方于夙夜。

    念笃尊親。

    知大德之生成。

    情徵愛戴。

    用沛宗藩之懋賞。

    特昭曠格之殊恩。

    維安南遠介炎荒。

    而國王恪遵臣職。

    藩邦新造。

    承家綿舀祿之長。

    崇爵初膺。

    笃祜遂就瞻之切。

    表箋籲懇。

    赆獻情殷。

    際普天同慶之辰。

    欣跻壽<宀禹>效薄海胪歡之頌。

    共暢皇風。

    爰嘉令器象賢。

    更喜維城宗子。

    爾阮光缵、迺安南國王阮光平之冢嗣。

    粹質溫醇。

    英姿瑰特。

    聽鶴鳴之陰和。

    聿培蘭玉成行。

    當鯉訓之親承。

    快睹荊枝首茁。

    诒燕翼而鎮撫有方。

    震為長子。

    譽龍光而箕裘克紹。

    晉葉康侯有嘉德而裕及後昆。

    故推恩而賞延奕世。

    今封爾為安南國王世子。

    錫之敕命于戲。

    雨自葉以流根。

    如橋如梓材由斵而塗雘。

    肯構肯堂儀文特贲爾榮。

    典冊載綏爾寵。

    爾其在家思孝。

    在國思忠。

    勵迺心于匪懈。

    學為人臣學為人子。

    修厥業以無愆允不隳夫芳聲。

    并懋承乎多祉欽哉。

    毋替朕命。

     ○丁巳。

    谕、萬壽慶節。

    所有王公百官。

    應穿蟒袍補服。

    于八月初一日起、至二十一日止。

     ○蠲免直隸霸州、保定、文安、大城、永清、東安、武清、香河甯河、樂亭、清苑、滿城、安肅、望都、蠡縣、雄縣、祁州、安州、高陽、新安、河間、獻縣、阜城、肅甯、任邱、景州、天津、青縣、靜海、滄州、南皮、鹽山、津軍廳、正定、靈壽、藁城、新樂、肥鄉、曲周、廣平、磁州、元城、大名、豐潤、冀州、衡水、趙州、隆平、甯晉、深州、武強、饒陽、安平、定州等五十四廳州縣。

    并各屬旗地。

    乾隆五十四年分水災額賦。

     ○舉行山西省、乾隆五十五年軍政。

    卓異官三員。

    浮躁官一員。

    年老官二員。

    罷軟官一員。

    才力不及官一員。

    分别議叙處分如例。

     ○戊午。

    谕、湖南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