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三

關燈
流外官四等。

    宋考百官三等。

    皆以勤為上。

    能列其目欤。

    城隍修理。

    為二十七最之一。

    竊盜十一而得十為中考。

    能舉其故事欤。

    官箴百官箴之所規政經之所尚斷章可取欤。

    戒石本有全辭。

    節镌公庭。

    何時所頒欤朕耄念殷勤出則秉燭待章。

    居則宵衣鮮寐。

    以盡負扆之職。

    盂水方圓之謂何。

    何猶有延玩庇飾者。

    率作興事。

    慎憲省成。

    法猶未盡良欤。

    凡此立敬則不忒。

    法古則不愆。

    孚惠則不屯其膏。

    莅勤則不懈于位。

    書之簡策為治譜。

    庀之朝夕為躬行。

    予曷敢不亹其孰敢弗蘉上下交修。

    予一人藉報帝載鴻贶之隆。

    爾萬方更勝公堂兕觥之祝。

    家修廷獻。

    明道敷言毋諱毋膚。

    朕将親遴焉。

     ○谕曰、郭世勳奏、廣東學政陳桂森、現在患病難以速痊。

    正值歲試之時。

    未便遷延。

    請解任調理等語。

    陳桂森、着準其回籍調理。

    所有廣東學政。

    着周興岱去。

     ○又谕、據蘇淩阿等奏、江蘇、浙江二省。

    應解通濟庫銀兩逾限不到請撥部存輕赍款銀以濟急需等語江浙二省。

    輕赍銀兩。

    原系随漕應用之項。

    例應于南糧未到之先。

    即行解到。

    乃本年頭進幫船。

    業将起卸完竣。

    而該二省應解銀兩。

    至今尚未解到實屬延玩。

    該二省諸事廢弛。

    毫無整頓于此已可概見。

    所有江蘇。

    浙江、起解遲延之承辦各員。

    及任聽遲逾。

    不行查催之各上司一并交部分别議處。

    并着戶部即于存庫輕赍銀兩。

    撥銀十萬兩。

    迅速發給以濟公用。

     ○又谕、據永保奏稱、和碩特副盟長紮薩克固山貝子布彥楚克病故。

    請旨承襲等語。

    布彥楚克、既無子嗣。

    此貝子系世襲罔替着加恩令伊弟鄂齊爾承襲。

    其所遺副盟長員缺。

    亦着鄂齊爾補授。

     ○壬申上詣玉泉山龍王廟祈雨。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梁肯堂奏、酌籌分年輪免錢糧一摺。

    已批交該部知道矣。

    本年普免天下錢糧。

    令各省督撫。

    将所屬額徵銀數。

    按照各府州均勻搭配。

    分作三年輪免。

    仍各自行具奏。

    已據各省陸續奏到昨因書麟具奏遲延。

    傳旨申饬而直隸近在畿輔。

    更非江南可比。

    此旨系正月初一日頒發。

    劉峨在任。

    即應及早查明具奏。

    即梁肯堂于二月底接任之後。

    距今幾及兩月。

    見劉峨未經辦理。

    更當迅速酌籌覆奏何以遲至今日。

    始行奏到。

    辦理均屬遲滞劉峨、梁肯堂俱着傳旨申饬。

     ○蠲免河南永城縣乾隆五十四年分。

    被水成災額賦。

     ○癸酉。

    敕谕安南國王阮光平曰、據協辦大學士兩廣總督福康安奏、國王于三月二十九日起程。

    四月十五日進關。

    帶領親子阮光垂、陪臣吳文楚等、一同瞻觐。

    并将國王謝恩表文進呈。

    朕覽王表。

    情詞真摯。

    愛戴肫誠。

    披閱之餘深堪嘉尚特于表文内親為批答。

    國王身受藩封。

    備膺寵命。

    以本年八月。

    朕八旬壽辰。

    親率王子及陪臣等、遠踰萬裡。

    詣阙祝厘。

    并以朕為師為父。

    深冀成全。

    鑒王悃忱真如家人父子。

    王既以父視朕。

    朕亦何忍不以子視王。

    且王子年甫垂髫。

    情殷瞻就。

    益徵訓秉義方。

    情根至性。

    特降旨封王子阮光垂為世子。

    俟入觐時、頒發敕書。

    并賞給冠服。

    茲先賜國王禦用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三對。

    香器六匣。

    賜王子禦用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二對。

    香器四匣用示優寵。

    計此時、國王早經就道。

    相見匪遙。

    并當祇奉恩綸。

    懋承渥眷欽哉特谕。

     ○實授孫士毅為四川總督。

    以原任四川總督李士傑、為兵部尚書。

     ○甲戍。

    上詣覺生寺祈雨。

     ○詣大高殿行禮。

     ○還宮。

     ○禦乾清宮。

    召讀卷官入親閱定進呈十卷甲第。

     ○谕、現在京察記名人員将次用完遇有知府缺出不敷簡放。

    着各督撫于所屬同知、直隸州知州内擇其才守兼優堪勝知府之任者。

    各省督撫。

    各保舉二員。

    其直隸、江蘇、省分較大。

    直隸着保舉三員。

    江蘇省督撫、共着保舉五員。

    各督撫等、務須秉公揀選。

    據實具奏毋得稍有濫竽。

    并出具切實考語。

    即送部帶領引見候朕簡用 ○谕軍機大臣曰、慶桂等奏、高郵州一案。

    業經提犯審訊屬實。

    撫藩等輾轉延緩。

    是否狥私袒庇。

    現在會同書麟、再行嚴鞫知府劉炳、于陳倚道禀揭後。

    延至一月有餘始行提審。

    不無徇庇袒護之意。

    請旨解任研訊等語此案書麟、闵鹗元康基田等、推诿遷延有心袒庇。

    實為負恩取巧。

    已節經降旨分别嚴懲矣慶桂等、于十六日抵高郵後。

    自應将撫藩等如何通同徇隐徹底查明迅速嚴行參奏。

    何以直至十九日始行發摺所辦已屬遲延朕早慮慶桂為人軟弱王昶籍隸江蘇。

    不無瞻顧而書麟先往查辦。

    又思代為掩飾。

    欲将闵鹗元等、全行開脫。

    慶桂等漫無主見。

    恐不能出其範圍。

    是以令将此案犯證卷宗。

    解赴熱河審辦。

    茲慶桂等所奏、于知府劉炳、僅請解任。

    又不将撫藩一并嚴參。

    若非經朕屢次降旨嚴饬。

    将此案提到行在審辦。

    則慶桂等必緻附和書麟前奏。

    通同徇隐。

    希冀颟顸混過。

    将來定案時。

    歸重知府知州。

    而于撫藩等、不過予以失察遲延處分。

    慶桂等必至代人受過。

    着慶桂等、仍遵續降谕旨。

    将闵鹗元等、小心管押。

    迅速解赴行在。

    聽候審訊。

    至書麟另摺奏、現在會同慶桂等、親提吳瑍等究審。

    不敢稍存回護。

    并請将劉炳解任等語。

    此事斷非慶桂、王昶所能審辦。

    而書麟亦斷不肯審出徇庇實情不料該督竟敢于如此。

    忍于如此實屬孤負朕恩。

    況前奏已欲将闵鹗元等有心開脫。

    而此奏尚複腼顔自稱不敢回護。

    尤為飾詞怙過。

    着書麟據實明白回奏。

     ○又谕曰、福康安奏稱、前奏聲叙阮光平置買圓領之語。

    詞義牽混實屬錯謬。

    請交部嚴議。

    上次奉到同看之旨。

    并未先行照會。

    阮光平進關時。

    當遵谕不露詞色等語。

    阮光平寄來蟒袍式樣。

    系屬漢制圓領。

    福康安摺内聲叙不明朕既錯會其意。

    軍機大臣承旨書谕亦未看出面奏。

    以緻有此錯誤。

    竟似強令更換服式。

    茲福康安奏、并未豫行照會。

    而續奉之旨。

    業經趕到。

    不至有礙大體。

    該督前奏錯誤之咎。

    原是大家之過。

    尚屬可原。

    着加恩免其交部議處。

    嗣後福康安于一切陳奏事件。

    務宜留心檢點。

    據實聲叙不可稍存高興。

    以緻徒骛閑文。

    轉昧本意也。

     ○乙亥。

    上禦太和殿傳胪。

    賜一甲石韫玉、洪亮吉王宗誠、三人。

    進士及第二甲辛從益等三十三人。

    進士出身。

    三甲邵葆醇等六十一人。

    同進士出身。

     ○還圓明園。

     ○谕、内外文武大臣。

    特恩賞在紫禁城内騎馬。

    用資代步但年老足疾之人。

    上馬亦覺艱難。

    如大學士嵇璜、雖經賞馬。

    仍恐難于乘騎嗣。

    後已經賞馬之大臣。

    因有足疾難于步履者。

    着加恩準令乘坐小椅。

    傍縛短杆。

    用兩人舁行入直。

    以示朕眷念大臣。

    恩加體恤至意。

    尚書李世傑、患病兼有足疾。

    着加恩準照此例。

     ○又谕曰、普爾普之子。

    尚在年幼。

    京中無人照料。

    綽克托、着授為二等侍衛。

    徹回照料普爾普妻子、在京居住。

     ○丙子。

    谕曰、康基田覆奏、高郵州摹雕印串。

    冒徵錢糧一案。

    僅自認糊塗遲誤。

    而于瞻顧上司。

    徇庇屬員各情節。

    仍不據實直陳。

    是其竟無良心。

    孤負委任厚恩。

    難以從寬留任。

    康基田亦着革職拏問交慶桂等、一并解赴熱河行在。

    歸案審訊所有江甯布政使員缺。

    着陳大文補授。

     ○谕軍機大臣等、據慶桂等奏請将藩司康基田解任。

    一并歸案審辦一摺。

    康基田接據陳倚道禀報。

    并不據實嚴參及巡撫批令嚴查。

    仍移交臬司辦理推诿因循。

    藉詞沉擱。

    必系迎合上司之意。

    袒庇劣員。

    實屬無可置辯今覆奏摺内。

    僅自認糊塗遲誤并未有人請托。

    試思藩司為巡撫屬員。

    巡撫意存徇縱。

    祇須風示意指。

    即可逢迎附和又何待面為囑咐。

    及寄書請托耶。

    外官積斃。

    朕豈不知。

    着傳谕慶桂等、即于途間。

    再向康基田嚴切訊問是否迎合闵鹗元意指。

    推诿遲延。

    令其據實登答。

    迅速覆奏。

    若再始終隐飾将來解到行在審出實情。

    恐康基田不能保其首領也。

     ○以故貴州定番州屬卧龍司土官龍定元叔緻坤襲職。

     ○旌表守正被戕湖北竹山縣民程文相妻焦氏。

     ○丁醜谕曰、禦史江德量條奏、兵工二部主事。

    逐科遞積本年分部人員。

    該二部暫停簽掣再中書補缺。

    向系按錄取名次補用。

    竟可不先效力。

    請照各部額外人員之例。

    以行走時日之多寡。

    為補缺之先後等語。

    六部主事額缺不同而出缺多寡。

    亦難懸定。

    現在兵工兩部人多缺少。

    候補需時自當如所奏。

    毋庸再行分派緻有壅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