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五十

關燈
嘉言到任尚需時日。

    該省大員乏人。

    和甯于川省事務尚為熟練。

    且系蒙古人員。

    于番情更屬谙習。

    所有四川布政使員缺。

    即着和甯調補。

    其安徽布政使員缺。

    着周樽補授。

    所遺甘肅按察使員缺。

    着張誠基署理。

    俟服阕後、再行實授。

     ○是日、駐跸中水行宮。

     ○庚寅。

    谕、據常青等奏、安徽廬州府教授李略、赍該學訓導陳尚志印信公文。

    赴部投遞會試。

    内開該教授偶患風寒。

    不及請咨。

    經本府暫委訓導署篆。

    殊屬違例。

    請交部嚴加議處等語。

    教職赴京會試。

    例應請咨督撫。

    赍文達部。

    方準應試。

    乃該教授李略、不候給咨。

    辄以患病往返不及為詞。

    取具同官印結。

    擅離職守。

    妄行赴部投考。

    殊出情理之外。

    李略、除不準會試外。

    着革職。

    交刑部嚴審。

    至訓導陳尚志、瞻徇同官。

    冒昧出結。

    而該府張華甫、不候督撫批準。

    竟委訓導署印。

    聽該教授離任起程。

    均非尋常錯誤可比。

    陳尚志、張華甫、俱着革職。

    交康基田嚴行究審。

    據實具奏。

     ○巡視東城給事中慶安等參奏、給事中納福、徇庇藐法。

    得旨、給事中納福、身為巡城。

    于戶部發交東城看守人犯。

    辄敢徇情庇役。

    面囑指揮取保。

    該指揮不肯應允。

    旋經皂役強行傳取釋放。

    實屬藐法。

    從來所無之事。

    必有受賄故縱情弊。

    納福、着革職拏問。

    交留京辦事王大臣、會同刑部、提集各犯證。

    嚴訊定拟具奏。

    慶安、李翮、不徇情面。

    着交部議叙。

     ○吏部議準、湖南巡撫浦霖奏稱、邵陽縣舊為繁難中缺。

    近年來該縣俗刁訟繁。

    應請改為在外揀調要缺。

    并查通道縣、苗疆專難要缺。

    近苗民向化。

    地僻風淳。

    應改為簡缺。

    歸部铨選。

    從之。

     ○豁除湖南溆浦縣、乾隆五十三年水沖石壓地、一頃四畝有奇。

     ○是日、駐跸泉林行宮。

    至癸已皆如之。

     ○辛卯。

    孝賢皇後忌辰。

    遣官祭陵寝。

     ○谕、據奎林、萬鐘傑奏、拏獲抗逃投誠股頭歐捷、審明正法。

    并拏獲偷渡出海之王俨然等、分别發遣、及枷滿杖徒。

    又拏獲糾夥行劫毆斃事主之黃筍等各犯正法等摺。

    所辦俱好。

    閩省積習廢弛。

    而台灣尤甚。

    以緻匪徒滋事。

    劫盜頻聞。

    不可不大加懲創。

    奎林等認真辦理。

    嚴拏重懲。

    盜風可期漸戢。

    甚屬可嘉。

    前已交部議叙。

    奎林、着賞給提督職銜。

    萬鐘傑着賞給布政使職銜。

    以示獎勵奎林等益當感激奮勉。

    督饬所屬實力整頓。

    如因奉有恩旨。

    遂爾意存自滿。

    于海洋要區。

    日久生懈。

    朕必将伊等治罪。

    不能稍為寬宥也。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奎林等奏稱、獅仔等社生番頭目懷目懷等一十二名。

    均願赴京叩祝萬壽。

    以展悃忱等語。

    該生番等畏威懷德。

    馴化歸誠。

    聯名籲懇祝厘。

    洵屬好事。

    現經奎林等派令熟悉番情之貢生張維光、帶同各番目、于三月内由鹿耳門配船内渡。

    四月内應可行抵福州省城。

    徐嗣曾、前已派令八月來京祝嘏。

    即着該撫帶同各番目等起身。

    務于七月二十日以内。

    前赴熱河瞻觐。

    俾與外藩蒙古。

    同與筵宴。

    生番等渡海遠來。

    沿途有大員帶領行走。

    照料一切。

    較之派委員弁。

    更為妥善也。

    将此由五百裡傳谕伍拉納、徐嗣曾、并谕奎林萬鐘傑、知之。

     ○又谕曰、奎林等奏、拏獲糾夥行劫毆斃事主之首從各犯。

    審明正法一摺。

    内稱盜犯黃筍等、糾夥行劫事主賴竹家牛隻。

    将賴竹毆斃。

    首夥共有七人。

    現将黃筍、陳祐、陳姜、黃郎、四犯。

    拏獲審明正法。

    其逸犯江稀、張受昌、張馬刁、三犯。

    現饬嚴緝等語。

    盜犯糾夥行劫。

    毆斃事主。

    實屬目無法紀。

    雖據拏獲黃筍等四犯。

    審明辦理。

    但逸犯江稀、張受昌、張馬刁三犯。

    夥同入室搜贓。

    将贓牛交張受昌變賣。

    張受昌先出番銀七圓。

    俵分而逸恐該犯等畏罪潛匿或逃入内地。

    不可不嚴拏務獲着傳谕伍拉納、一體嚴行緝捕。

    俟獲日即行審辦。

    毋緻逸犯遠揚漏網。

    有稽顯戮。

    将此并谕奎林等知之。

     ○軍機大臣議準、山東巡撫覺羅長麟奏稱、東省城垣。

    有前經列入緩修者、新城等四十一處。

    今閱多年。

    應及時修築。

    懇于東省地丁報撥款内。

    借銀二百萬兩。

    交蘆東兩處商人。

    承領生息。

    為钜工之費。

    其工、自五十六年秋季起。

    至五十九年春季止。

    将各府屬分初二三限。

    以次興辦。

    得旨、依議。

    其應修初限城垣。

    即着于本年秋季興工。

     ○壬辰。

    谕、本年朕八旬壽辰。

    業經降旨。

    将各直省地丁錢糧。

    普行蠲免。

    甘肅省臨邊各屬應徵番糧草束。

    及河東河西各屬、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