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九

關燈
覆。

    藉稱質證無人。

    案懸數月。

    種種糊塗乖謬。

    殊出情理之外。

    昨将該縣拏至行在。

    交軍機大臣訊問。

    供詞又複遊移閃爍。

    任意狡展。

    似此庸劣狡猾之員。

    于劫盜重案。

    尚敢如此。

    其平日居官辦事。

    必不可信。

    即經手之倉庫錢糧。

    亦必有虧缺情弊。

    着傳谕阿精阿、即帶同署理清苑縣知縣慶章、将朱腹松任所赀财。

    嚴密查封。

    毋任隐寄。

    并一面詳查該員經手未結案件。

    及倉庫錢糧。

    有無虧缺。

    即據實嚴行參奏。

    阿精阿系新任臬司。

    原無所用其回護。

    慶章系獲咎之人。

    經朕棄暇錄用。

    特令署理首縣。

    一經接手。

    無難确查。

    若再不知認真奮勉。

    稍有徇隐。

    慶章應得何罪。

    諒伊自知也。

    将此由六百裡傳谕知之。

     ○倉場侍郎蘇淩阿、劉秉恬、禦史五泰奏、查朝陽門護城河、及通惠河、五閘河道。

    均挑竣。

    照估丈量。

    即于十六日放水。

    其額設官車、及撥船、均如式豫備。

    仍饬各汛員、遇有流沙淤淺。

    即率夫刮挖。

    将來漕船回空。

    務令比曆年較早。

    從此冬兌冬開。

    可符舊制。

    得旨、欣慰覽之。

    更當勉力。

     ○是日、駐跸绛河行宮。

     ○丁醜。

    孝昭仁皇後忌辰。

    遣官祭景陵。

     ○谕、朕此次展谒兩陵。

    巡幸山東。

    所有經過地方。

    着加恩蠲免本年地丁錢糧十分之三。

     ○又谕、前據巡城禦史穆克登額奏、拏獲建昌縣盜犯王二等、供出随同馬十等行劫錢鋪一案。

    此系乾隆五十三年之事。

    已閱兩載有餘。

    該省止将正犯馬十等拏獲。

    迄今尚未結案。

    因命将馬十解交行在審訊。

    複以審辦此案情節。

    傳訊前署臬司清河道朱瀾、保定府知府王汝璧、并飛提承審之清苑縣知縣朱腹松一同質訊。

    此案系于上年十月内提犯到省。

    總督劉峨、并不督同臬司。

    親加研鞫。

    該司僅饬委首府審訊。

    首府複藉查赈為名。

    遞委首縣辦理乃該縣朱腹松、祇将案内齊寬、薛熱河兒二犯。

    訊過一次。

    置正犯馬十于不問。

    即同餘犯概行覊禁。

    拖延至今案關劫盜重情各該地方官互相推诿。

    任意宕延該督近在省城。

    于此等要案。

    置若罔聞。

    直省吏治。

    可謂廢弛已極。

    劉峨在直隸有年。

    雖非長才而平日居官。

    尚稱謹饬。

    是以擢用至總督。

    數年以來。

    尚無大過。

    惟年齒就衰。

    辦理地方事件。

    不能措置裕如。

    今于劫盜重案。

    任聽屬員欺蔽。

    輾轉玩延。

    若非巡城禦史将逸犯拏獲。

    究出盜首。

    則竟至終成疑案。

    有是理乎。

    無能若此。

    豈可複勝畿輔封圻之任。

    本應立予革職。

    照例發往新疆效力贖罪。

    姑念其年已衰邁。

    限于才識。

    尚非有心玩誤。

    着加恩以署侍郎降用。

    窦光鼐現在出差。

    沈初着調署禮部侍郎。

    其兵部侍郎事務。

    即着劉峨署理。

    所有直隸總督員缺。

    着梁肯堂補授。

    其河南巡撫員缺。

    着穆和蔺調補。

    其所遺安徽巡撫印務。

    着康基田迅速前往護理。

    穆和蔺俟康基田接印後。

    即行馳赴新任。

    不必前來請訓。

    江甯布政使印務。

    着闵鹗元即行委員接署。

    俟書麟瞻觐回任後。

    即可兼署撫篆。

    康基田再回藩司本任。

    朕辦理庶務。

    宵旰勤求。

    現已年屆八旬。

    猶日孜孜不懈。

    乃劉峨身膺封疆重寄。

    輙敢于緊要案件。

    任聽屬員延玩。

    實非尋常疎玩可比。

    是以降署侍郎。

    不加嚴譴。

    尚系朕格外矜全。

    但恐外間無識之徒。

    妄生議論。

    疑及該督辦理差務平常。

    緻獲咎戾。

    殊不知此次東巡差務。

    直隸一切極為妥協。

    趙北口等處。

    修葺橋道工程。

    尤屬堅固。

    朕已加賞銀四萬兩。

    若無此案發覺。

    尚當加之獎許。

    今該督玩視要案。

    至于如此。

    不得不治以應得之罪。

    甯以其差務豫備未周。

    加之譴責耶。

    況此案原系審辦盜犯。

    而直省地方官怠玩情形。

    即因此自行敗露。

    并非朕有意搜求。

    可見天理昭彰。

    凡地方大吏。

    若敢負職辜恩。

    斷不能始終掩飾。

    各省督撫。

    當以劉峨為前車之鑒。

    黾勉勤慎。

    嚴察屬員。

    如有似此吏治廢弛者。

    一經察出。

    決不稍為寬貸也。

    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又谕、直隸建昌縣盜犯馬十等一案。

    懸宕多年。

    尚未審結。

    近據巡城禦史穆克登額等奏稱、拏獲夥犯王二等。

    供出随同馬十等行劫錢鋪。

    劫掠重案。

    始行敗露。

    得以究出盜首。

    該禦史等督率所屬。

    留心偵緝。

    尚屬認真出力。

    除副指揮顧賓臣、準其送部引見外。

    巡城禦史穆克登額、給事中查瑩、均着交部議叙。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朕駐跸德州。

    經過運河浮橋。

    見南糧頭進揚州二三等幫。

    已過德州北上。

    本年漕運迅速。

    幫船銜尾遄行。

    并無停滞。

    現在南漕業過德州。

    東豫二省幫船。

    早已抵壩。

    況河南糧道劉文徽、押送重運到通後。

    始赴白澗行在見面。

    迄今又半月有餘。

    則豫省後接各幫。

    亦可全行到壩。

    前據該侍郎奏稱、于二月十八日開斛。

    而現在起卸回空若幹幫。

    未經收兌者、尚有若幹幫。

    總未據續行奏到。

    自系壩上起卸延緩。

    或因挖河遲滞。

    緻令漕船守候。

    蘇淩阿、劉秉恬、俱着傳旨申饬。

    并着該侍郎等、督率嚴催。

    倍加趕緊收兌。

    務須随到随卸。

    即日催令回空。

    若稍有遲延。

    以緻壩上幫船。

    守候多時。

    停泊擁擠。

    有誤回空。

    則惟蘇淩阿劉秉恬是問。

    恐伊等不能當其咎也。

    仍将現在已收若幹。

    未收若幹。

    并回空船隻數目。

    迅速據實覆奏。

    尋奏、開斛後逐日督催。

    随到随卸。

    自十八日起、截至二十九日止。

    計起過德州衛等十二幫。

    共船四百四十三隻。

    糧十七萬餘石。

    均已回空。

    其未經到壩、及現在起卸者十四幫。

    共船六百十一隻。

    糧二十五萬餘石。

    計至三月初十。

    掃數全竣。

    得旨嘉獎。

     ○軍機大臣議覆、伊犁将軍保甯奏定伊犁惠遠城添兵事宜。

    一、伊犁系極邊之地。

    駐兵年久。

    生齒日繁。

    應于惠遠城滿營、增步甲額缺四百名。

    由閑散餘丁内挑取。

    派員教演連環鳥槍。

    其馬甲缺出即由此内挑取。

    錢糧、動用伊犁租稅支給。

    一、惠遠城護軍校、前鋒、委前鋒等、共四百四十名。

    每歲戍守巡邊。

    差使甚繁。

    應于披甲人内挑取六十名。

    令與前鋒一體當差。

    仍食原饷。

    又四十佐領内、止有護軍校三十二員。

    應由前鋒内、再挑取八名、為護軍校。

    以資管束。

    一、閑散兵丁。

    均系豫備挑甲之人。

    宜先令經曆勤苦。

    應令差往守卡弁兵等、自帶子弟為跟役。

    以便訓練。

    一、馬上三槍。

    固系良技。

    但若盡令學習。

    于别項技藝。

    轉緻生疎。

    應照健銳火器營例。

    挑取百人。

    專令學習。

    餘令學習各技。

    均應如所奏。

    從之。

     ○是日、駐跸德州行宮。

     ○戊寅。

    谕、朕年屆八旬。

    敷天錫慶。

    業經降旨、将各省錢糧。

    通行蠲免。

    茲巡幸山左。

    銮輿經莅之處。

    闾閻童叟。

    夾道歡迎。

    具徵愛戴誠悃。

    允宜重加惠澤。

    俾茅檐并沐恩膏。

    因思東省各屬。

    節年因災緩徵帶徵銀兩。

    貧民積欠尚多若一律徵輸。

    恐民力不無拮據。

    着再加恩、将乾隆四十九年、未完銀三十萬八千三百餘兩。

    五十年、未完銀六十九萬七百餘兩。

    五十一年、未完銀七十三萬九千一百餘兩。

    全行豁免。

    以期比戶得免催科。

    益臻樂利。

    副朕入疆行慶。

    恩施無已之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此次巡幸山東。

    所有該省辦差各營汛兵丁。

    俱着查明賞給兩月錢糧。

    以昭恩赉。

     ○又谕、據保甯參奏、伊犁之錫伯部落領隊大臣承安、玩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