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七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 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五年。

    庚戌。

    正月。

    丁酉。

    上禦正大光明殿。

    賜大學士尚書等宴。

     ○戊戌。

    谕、朕此次祇谒兩陵。

    巡幸山東。

    并親詣曲阜。

    展禮孔林。

    已降旨于二月初八日啟銮。

    着質親王、怡親王、大學士公阿桂、大學士嵇璜、留京辦事。

    其月選之文員内佐雜及分發等官。

    武員内八旗護軍校骁騎校、及外省送到之補放水手官骁騎校并年滿千總等官弁。

    俱着王大臣照例驗放至外省督撫提鎮等奏摺。

    俱照上次巡幸山東之例。

    着赍摺人前赴行在奏遞。

    該部通行傳谕知之。

     ○廣西巡撫孫永清奏、安南國王阮光平、接受國印、及賜詩。

    具表陳謝。

    并備貢物。

    遣陪臣赍呈計正月下旬抵關。

    又該國王與陪臣阮宏匡等書信。

    臣閱其内情節。

    因從前與暹羅構兵恐幹诘詢。

    令阮宏匡據實陳奏。

    合于恭順之義。

    書内并因伊母年高。

    令陪臣購買人參。

    以為奉親之寶謹将原書由驿呈進。

    谕軍機大臣曰、阮光平祇領印信詩章。

    備深感激。

    遣使具表陳貢。

    系出至誠。

    現在朕于二月初八日啟銮。

    巡幸山東。

    計該陪臣等于正月下旬進關。

    起程到京。

    自尚需時日。

    着傳谕該撫、計算日期。

    或令該貢使等、于朕駐跸泰安、及行抵曲阜時。

    即在該處瞻觐。

    固屬甚善。

    倘不能如期趕赴。

    則竟俟朕于四月十六日回銮後令該貢使等在京瞻仰。

    另行酌予宴赉。

    亦無不可。

    此次該貢使等、總令按站略速行走。

    不必再似前次之趱程太速。

    緻多勞頓也。

    又據奏稱、阮光平現在寄信與陪臣阮宏匡等、令将暹羅與安南構釁緣由。

    據實陳奏。

    并将原書進呈等語。

    現在暹羅與安南使臣。

    同赴阙廷共與筵宴。

    幾及兩旬。

    彼此并未提及從前起釁緣由。

    亦并無些微形迹。

    朕亦未經垂詢。

    現将該國王所寄原書。

    交與正使等閱看。

    并因伊國母年高。

    賞給人參一斤。

    繕寫敕書。

    并前此朱批表文。

    先行發去。

    該撫接奉後、即委員赍赴鎮南關。

    交該國鎮目、轉遞阮光平收受。

    該國王自當倍深欣感。

     ○賜安南國王阮光平敕谕曰。

    廣西巡撫孫永清奏、國王與左江道湯雄業書。

    内稱、阮光顯等回國。

    備述瞻觐阙廷。

    疊邀寵錫。

    惟有進京祝厘伸悃。

    現在修表進貢謝恩。

    至陪臣阮宏匡等、于燈節前到京與諸國藩王使臣。

    同與筵宴内暹羅國與安南曾經構釁。

    恐奉垂詢。

    特寄信與陪臣。

    令其據實陳奏等語。

    并據巡撫孫永清、将國王寄阮宏匡等原信進呈。

    披閱之下。

    深為嘉予國王備列藩封。

    疊膺寵眷。

    感激欣忭。

    具見悃誠。

    所寄陪臣之語。

    令其一切據實陳奏。

    朕甚嘉之。

    至國王節次恭遣陪臣。

    奉表進貢。

    不絕于道。

    今年三月内。

    複親詣阙廷。

    祝厘伸悃。

    足徵傾心向化。

    事大情殷。

    至因陪臣阮宏匡等到京。

    正值新年宴赉外藩之時。

    與各國使臣。

    齊與慶宴。

    其中暹羅一國。

    與安南曾經構釁稱兵。

    恐彼國使臣。

    巧言媒孽。

    令阮宏匡等于垂詢時。

    據實陳奏。

    尤見國王抒誠效荩。

    一切無疑。

    竟如家人父子。

    恪事小心。

    但朕宴赉外藩時。

    萬國朝正。

    共球畢集。

    如朝鮮琉球暹羅廓爾喀等國。

    無不普錫慶筵。

    同沾闿澤。

    暹羅使臣與爾國使臣。

    雖共列朝班。

    典儀肅穆。

    無由交接語言。

    況外藩部落。

    渥荷龍光。

    均為屬國。

    朕從來撫馭中外。

    一視同仁。

    屬國陪臣。

    斷不敢以國中私事。

    上渎聽聞。

    暹羅使臣與爾國使臣。

    既相忘無事。

    天朝體制。

    亦未嘗特加垂問各國私事也。

    又國王寄阮宏匡等信内稱、國王之母。

    年登八十。

    氣體稍衰願得上好人參。

    以供饘粥。

    令阮宏匡到京時。

    多方采買。

    随便寄回一節。

    國王因今春入觐祝厘。

    萬裡遠行。

    暫違定省。

    令陪臣購買人參。

    以供奉養。

    足見國王既殷瞻觐之誠。

    複切晨昏之念。

    實為忠孝兼全。

    深可嘉尚。

    茲用特賜人參一斤。

    以資卿母高年補益。

    若交阮宏匡等赍回。

    恐于國王起程之前。

    未能趕到。

    特由驿報交巡撫孫永清、委員赍赴鎮南關。

    交爾國鎮目、轉遞國王收受。

    自可早慰娛親之意。

    國王更可乘此春融。

    風日暄和。

    緩程入觐。

    承受朕格外恩施。

    又國王前次奏謝賞賜朝珠荷包表文。

    情詞肫懇。

    朕親為批答。

    即交阮宏匡等赍回。

    今亦附報發去。

    俾國王早悉朕眷注優厚。

    為外藩罕觏之事。

    益當祇承嘉予。

    倍笃忠忱。

    仰副朕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