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現已到京。
俟其回國時。
将朱批表文。
交令赍往宣谕。
以示寵眷。
至吳文楚系該國得力之人。
随同赴阙。
未免居守無人。
降旨令阮光平自京回國後。
遇下次進貢之期。
再行來京。
該國王呈遞孫永清禀帖内、亦稱凜遵聖旨。
着吳文楚居守國都。
今吳文楚複向湯雄業懇請同來瞻觐。
該撫自當仍遵前旨。
谕以大皇帝俯念爾國新造藩封。
特加體恤。
國王赴京後。
令爾居守國中。
以資鎮撫。
爾自當暫緩進京。
着該撫即遵旨宣谕吳文楚。
俟其具文呈覆。
即行迅速馳奏。
○命直隸總督劉峨、提督。
閻正祥、湖廣提督俞金鳌、在紫禁城内騎馬。
○丁亥。
上幸瀛台。
安南國正使阮宏匡、陳登大、副使宋名朗等、于西苑門外瞻觐。
○上禦紫光閣。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回部伯克、朝鮮、安南、琉球、暹羅、廓爾喀等國使臣宴。
○召大學士、内廷翰林等茶宴。
以八徵耄念之寶聯句。
○谕、據勒保奏。
秦州直隸州知州齊佳士、現年七十一歲。
五世同堂等語。
齊佳士七旬司牧。
五世綿祥洵仕籍所罕聞。
實熙朝之盛事。
特賜禦書扁額。
并親制詩章。
用昭褒異。
所有應行加恩賞赉之處。
仍着該部察例辦理。
○又谕、據長麟奏、曹縣民人吳世齊、現年一百五歲。
五世同堂。
請旨旌表等語。
吳世齊壽越期頤。
曾元繞膝。
洵為盛世休徵。
特賜禦書扁額。
并親制詩章。
以昭榮寵。
所有應行加恩賞赉、及建坊旌表之處。
仍着該部察例辦理。
○禦制詩曰、吉章方伯報開年。
最勝新年三事骈。
昨甫滇南曾賜什。
今欣山左并成篇。
雖殊其壽七和百。
都喜同堂曾與元。
盛事祥徵人我共。
蒙天佑耳益夔然。
○禦書賜齊佳士扁曰、保赤鐘祥。
賜吳世齊扁曰。
頤登世衍。
○戊子。
世祖章皇帝忌辰。
遣官祭孝陵。
○谕、回子公額色尹、病故可憫。
着加恩賞銀三千兩。
以襄善事。
仍交該院照例緻祭。
額色尹從前雖無勞績。
于一切官差奮勉多年。
伊公爵并非軍功所得。
乃特恩所賜。
現在出缺。
例應降襲念額色尹歸順有年。
着加恩将伊公爵。
仍令伊子喀沙和卓承襲。
圖爾都從前出缺。
伊公爵亦應降襲。
朕曾加恩令托克托承襲。
托克托襲爵後。
甚屬疎懶。
今喀沙和卓業經襲公托克托系喀沙和卓之子。
着作為一等台吉。
○是日起。
上以祈谷于上帝。
齋戒三日。
○己醜。
谕、今歲朕屆八旬壽辰。
敷錫兆民。
普天胪慶。
特降恩旨。
将乾隆五十五年、各直省應徵錢糧。
通行蠲免。
農民等皆可均沾惠澤因思紳衿富戶。
田産較多之家。
皆有佃戶領種地畝。
按歲交租今業主既概免徵輸。
而佃戶仍全交租息。
貧民未免向隅。
應令地方官出示曉谕各就業主情願。
令其推朕愛民之心。
自行酌量。
将佃戶應交地租。
量予減收。
亦不必定以限制。
官為勉強抑勒。
務使力作小民。
共享盈甯之樂以副朕孚惠闾閻。
廣宣湛恺至意。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福康安奏、随同黎<亻冋>進關之段旺等二十九人。
當經薙發改服。
酌量于慶遠等處。
擇地安插業經降旨、令福康安等、将段旺等俱送往江南、浙江、四川等省。
分隸督撫标下。
令其入伍食糧。
藉資約束。
此時福康安等早經接奉。
其如何将段旺等二十九人。
分送江南等省。
及于何時起身之處。
尚未據該督撫覆奏。
至黎<亻冋>在福康安前。
稱安南黎氏舊臣。
情願效力複仇。
現有兵三四萬屯聚。
張大其詞。
構釁滋事。
并散布謠言。
俟阮光平進京後。
仍請天兵送還黎氏。
其意不過以黎維祁一旦複國。
彼得逞其私謀。
以成已事。
居心實為險詐。
亦經傳谕福康安等、同尚未薙發、附和黎<亻冋>之李秉道等三人。
派員送京。
亦未據将黎<亻冋>等起解日期奏到。
着再傳谕福康安、孫永清、即将段旺等二十九人。
及黎<亻冋>等四人。
作何分解辦理情形。
速行詳晰覆奏。
再黎<亻冋>素性狡黠。
不可不嚴加防範。
着沿途各督撫、于黎<亻冋>押解過境時。
務須派委妥幹員弁。
小心管束。
迅速解京。
若途中稍有疎虞遲誤。
恐該督撫不能當其咎也。
将此由五百裡各傳谕知之。
○大學士會同戶部以輪免錢糧。
酌議具奏。
得旨、依議。
此次普免錢糧。
按照各直省額徵銀數。
将所屬各府州、次第搭配。
分作三次。
按年輪免。
通計三年。
一律蠲完。
較之按省分年輪免。
各省年分。
先後不同者。
自更覺恩施早被。
遠近齊沾。
至一省之中應免府州。
當先盡五十四年災緩之區。
首先蠲免于災黎更有禆益。
該督撫務悉心籌畫。
妥為分别辦理。
并督饬所屬。
實力奉行。
務使編氓均沾渥澤。
毋令吏胥從中影射侵漁。
稍滋弊混。
以副朕行慶施惠。
敷錫兆民之至意。
仍令各督撫自行具奏。
○禮部奏、本年恭遇皇上八旬萬壽。
頒诏天下。
其朝鮮國應頒诏書。
例派大臣侍衛赍送。
此次正值該國貢使在京。
應請即交帶回。
得旨、知道了其安南、琉球暹羅、三國。
亦着照朝鮮國之例。
一體頒發恩诏。
即交該國貢使赍回。
○又奏、滿漢原任内外大小官員、二百二十二人。
敬拟于西直門内。
虔設經壇。
恭祝萬壽。
此後續到人員應令一體恭與。
報聞。
○命戶部尚書覺羅巴延三、署經筵講官。
○以銮儀使周緝武、為正白旗漢軍副都統。
○庚寅。
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谕、據琅玕奏、天台縣耆民龐韶九、現年一百一歲。
素行善良。
精力強健。
請旨旌表等語龐韶九年逾期頤。
精神矍铄。
洵為昇平人瑞。
其應行建坊旌表、及賞給緞匹銀兩之處着該部照例具題。
○谕軍機大臣等、前經降旨、令黎維祁及伊屬下人等來京。
歸入漢軍旗下。
編一佐領。
嗣據福康安等、查明黎維祁等、安插廣西者共男婦大小三百七十六名口俟交春後、阮光平未經進關以前。
分起送京等語朕以送京人數太多令福康安等酌量分别約計百餘人足敷編一佐領之數。
送京入旗。
其餘俱送往江南、浙江、四川等省。
分隸督撫标下。
入伍食糧。
此旨計福康
俟其回國時。
将朱批表文。
交令赍往宣谕。
以示寵眷。
至吳文楚系該國得力之人。
随同赴阙。
未免居守無人。
降旨令阮光平自京回國後。
遇下次進貢之期。
再行來京。
該國王呈遞孫永清禀帖内、亦稱凜遵聖旨。
着吳文楚居守國都。
今吳文楚複向湯雄業懇請同來瞻觐。
該撫自當仍遵前旨。
谕以大皇帝俯念爾國新造藩封。
特加體恤。
國王赴京後。
令爾居守國中。
以資鎮撫。
爾自當暫緩進京。
着該撫即遵旨宣谕吳文楚。
俟其具文呈覆。
即行迅速馳奏。
○命直隸總督劉峨、提督。
閻正祥、湖廣提督俞金鳌、在紫禁城内騎馬。
○丁亥。
上幸瀛台。
安南國正使阮宏匡、陳登大、副使宋名朗等、于西苑門外瞻觐。
○上禦紫光閣。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回部伯克、朝鮮、安南、琉球、暹羅、廓爾喀等國使臣宴。
○召大學士、内廷翰林等茶宴。
以八徵耄念之寶聯句。
○谕、據勒保奏。
秦州直隸州知州齊佳士、現年七十一歲。
五世同堂等語。
齊佳士七旬司牧。
五世綿祥洵仕籍所罕聞。
實熙朝之盛事。
特賜禦書扁額。
并親制詩章。
用昭褒異。
所有應行加恩賞赉之處。
仍着該部察例辦理。
○又谕、據長麟奏、曹縣民人吳世齊、現年一百五歲。
五世同堂。
請旨旌表等語。
吳世齊壽越期頤。
曾元繞膝。
洵為盛世休徵。
特賜禦書扁額。
并親制詩章。
以昭榮寵。
所有應行加恩賞赉、及建坊旌表之處。
仍着該部察例辦理。
○禦制詩曰、吉章方伯報開年。
最勝新年三事骈。
昨甫滇南曾賜什。
今欣山左并成篇。
雖殊其壽七和百。
都喜同堂曾與元。
盛事祥徵人我共。
蒙天佑耳益夔然。
○禦書賜齊佳士扁曰、保赤鐘祥。
賜吳世齊扁曰。
頤登世衍。
○戊子。
世祖章皇帝忌辰。
遣官祭孝陵。
○谕、回子公額色尹、病故可憫。
着加恩賞銀三千兩。
以襄善事。
仍交該院照例緻祭。
額色尹從前雖無勞績。
于一切官差奮勉多年。
伊公爵并非軍功所得。
乃特恩所賜。
現在出缺。
例應降襲念額色尹歸順有年。
着加恩将伊公爵。
仍令伊子喀沙和卓承襲。
圖爾都從前出缺。
伊公爵亦應降襲。
朕曾加恩令托克托承襲。
托克托襲爵後。
甚屬疎懶。
今喀沙和卓業經襲公托克托系喀沙和卓之子。
着作為一等台吉。
○是日起。
上以祈谷于上帝。
齋戒三日。
○己醜。
谕、今歲朕屆八旬壽辰。
敷錫兆民。
普天胪慶。
特降恩旨。
将乾隆五十五年、各直省應徵錢糧。
通行蠲免。
農民等皆可均沾惠澤因思紳衿富戶。
田産較多之家。
皆有佃戶領種地畝。
按歲交租今業主既概免徵輸。
而佃戶仍全交租息。
貧民未免向隅。
應令地方官出示曉谕各就業主情願。
令其推朕愛民之心。
自行酌量。
将佃戶應交地租。
量予減收。
亦不必定以限制。
官為勉強抑勒。
務使力作小民。
共享盈甯之樂以副朕孚惠闾閻。
廣宣湛恺至意。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福康安奏、随同黎<亻冋>進關之段旺等二十九人。
當經薙發改服。
酌量于慶遠等處。
擇地安插業經降旨、令福康安等、将段旺等俱送往江南、浙江、四川等省。
分隸督撫标下。
令其入伍食糧。
藉資約束。
此時福康安等早經接奉。
其如何将段旺等二十九人。
分送江南等省。
及于何時起身之處。
尚未據該督撫覆奏。
至黎<亻冋>在福康安前。
稱安南黎氏舊臣。
情願效力複仇。
現有兵三四萬屯聚。
張大其詞。
構釁滋事。
并散布謠言。
俟阮光平進京後。
仍請天兵送還黎氏。
其意不過以黎維祁一旦複國。
彼得逞其私謀。
以成已事。
居心實為險詐。
亦經傳谕福康安等、同尚未薙發、附和黎<亻冋>之李秉道等三人。
派員送京。
亦未據将黎<亻冋>等起解日期奏到。
着再傳谕福康安、孫永清、即将段旺等二十九人。
及黎<亻冋>等四人。
作何分解辦理情形。
速行詳晰覆奏。
再黎<亻冋>素性狡黠。
不可不嚴加防範。
着沿途各督撫、于黎<亻冋>押解過境時。
務須派委妥幹員弁。
小心管束。
迅速解京。
若途中稍有疎虞遲誤。
恐該督撫不能當其咎也。
将此由五百裡各傳谕知之。
○大學士會同戶部以輪免錢糧。
酌議具奏。
得旨、依議。
此次普免錢糧。
按照各直省額徵銀數。
将所屬各府州、次第搭配。
分作三次。
按年輪免。
通計三年。
一律蠲完。
較之按省分年輪免。
各省年分。
先後不同者。
自更覺恩施早被。
遠近齊沾。
至一省之中應免府州。
當先盡五十四年災緩之區。
首先蠲免于災黎更有禆益。
該督撫務悉心籌畫。
妥為分别辦理。
并督饬所屬。
實力奉行。
務使編氓均沾渥澤。
毋令吏胥從中影射侵漁。
稍滋弊混。
以副朕行慶施惠。
敷錫兆民之至意。
仍令各督撫自行具奏。
○禮部奏、本年恭遇皇上八旬萬壽。
頒诏天下。
其朝鮮國應頒诏書。
例派大臣侍衛赍送。
此次正值該國貢使在京。
應請即交帶回。
得旨、知道了其安南、琉球暹羅、三國。
亦着照朝鮮國之例。
一體頒發恩诏。
即交該國貢使赍回。
○又奏、滿漢原任内外大小官員、二百二十二人。
敬拟于西直門内。
虔設經壇。
恭祝萬壽。
此後續到人員應令一體恭與。
報聞。
○命戶部尚書覺羅巴延三、署經筵講官。
○以銮儀使周緝武、為正白旗漢軍副都統。
○庚寅。
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谕、據琅玕奏、天台縣耆民龐韶九、現年一百一歲。
素行善良。
精力強健。
請旨旌表等語龐韶九年逾期頤。
精神矍铄。
洵為昇平人瑞。
其應行建坊旌表、及賞給緞匹銀兩之處着該部照例具題。
○谕軍機大臣等、前經降旨、令黎維祁及伊屬下人等來京。
歸入漢軍旗下。
編一佐領。
嗣據福康安等、查明黎維祁等、安插廣西者共男婦大小三百七十六名口俟交春後、阮光平未經進關以前。
分起送京等語朕以送京人數太多令福康安等酌量分别約計百餘人足敷編一佐領之數。
送京入旗。
其餘俱送往江南、浙江、四川等省。
分隸督撫标下。
入伍食糧。
此旨計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