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六

關燈
等州縣及勘不成災地方。

    仍着該撫察看情形。

    酌借口糧耔種。

    該撫務董率所屬。

    實心經理。

    俾窮檐均沾闿澤。

    以副朕轸念災黎。

    敷錫春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朕元旦禦朝。

    禮部侍郎鐵保、前引至中和殿。

    自東班越至西班。

    迳過甬道。

    該侍郎職司典禮。

    乃尚不谙朝儀。

    行走錯誤。

    實屬不合。

    鐵保着交部議處。

     ○又谕、據譚尚忠奏、蒙自縣民楊添祿、現年百歲。

    一堂五世。

    請旨旌表等語。

    楊添祿壽屆期頤。

    曾元繞膝。

    洵為昇平人瑞。

    特賜禦書扁額。

    并親制詩章。

    以昭榮寵。

    所有應行加恩賞赉、及建坊旌表之處。

    仍着該部察例辦理。

     ○禦制詩曰、督撫新正有奏箋。

    率陳吉事達郵傳。

    廖曾如向張和古。

    楊複呈茲後繼前。

    五世一堂瑞已罕。

    高齡百袠壽稱骈。

    什成更覺自厚幸。

    勝彼猶先二十年。

     ○禦書扁曰、頤壽鐘祥。

     ○甲申。

    谕、朕為皇子時。

    于雍正五年大婚。

    自毓慶宮遷居西二所。

    踐阼之後。

    升為重華宮。

    其後漸次将四五所。

    構為建福宮、敬勝齋等處。

    以為幾餘遊憩之地。

    建置規模。

    已極美備。

    無可複加。

    臨禦五十五年以來。

    仰荷昊蒼眷佑。

    壽臻八袠。

    五代同堂。

    是重華宮等處。

    實為興祥所自即歸政以後。

    亦尚思年節重臨。

    奉時行慶。

    世世子孫。

    惟當永遠奉守所有宮内陳設規制。

    亦應仍循其舊。

    毋事更張。

    若皇子皇孫、果能善體朕懷。

    謹守此訓。

    幾暇優遊。

    年節行慶。

    傳之奕禩。

    實為朕所深願。

    至東五所内。

    為年少皇子皇孫。

    公共所居。

    随侍内監等住屋。

    亦在此内。

    率無隙地矣。

    若照重華宮之例。

    另行興建。

    不特宮牆四圍。

    别無空隙之地可以廓展。

    且亦非朕垂示後昆之意。

    自不如一循此時舊制之為善也。

    着将此旨、交尚書房敬謹存記。

    俾我萬世子孫。

    永遵無斁。

     ○又谕、據何裕城奏、南昌縣耆民趙登祜、現年一百一歲。

    素行善良。

    精力強健。

    請旨旌表等語。

    趙登祜年逾期頤。

    精神矍铄。

    洵為昇平人瑞。

    其應行建坊旌表、及賞給緞匹銀兩之處。

    着該部照例具題。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何裕城奏屬員賢否一摺。

    朕詳閱單内。

    護鹽道恒甯、并未出具考語。

    上年恒甯于報銷鹽觔一事。

    經全德參奏後。

    該撫以恒甯尚屬奮勉□公。

    專摺保奏。

    乃此次屬員賢否單内。

    于恒甯護道任内、既無一語提及而南昌府又止将現署知府趙其璇、填注考語。

    是恒甯兩任全行落空何裕城向因恒甯曾任首府。

    于屬員中較為親近。

    未免心存袒護。

    此時若将該員列入上等考語。

    既有所不敢若竟列入下考。

    複自相矛盾又有所不肯是以不置可否。

    朦胧混過希圖暫時掩飾明系有心取巧此等伎倆豈能于朕前嘗試耶何裕城着傳旨申饬。

    仍将恒甯究竟居官如何之處。

    确切出考。

    據實陳奏。

    毋得再有回護尋奏、查恒甯辦事勤勵。

    現護鹽道。

    甫曆三季已銷過二十三萬餘引。

    臣前因該員系獲咎降調。

    拟俟護滿一年。

    會同督臣、鹽政、核奏故未出具考語。

    報聞。

     ○又谕、前以黎<亻冋>曾經臣事黎氏。

    不以盛衰為去就心迹尚可矜原節次降旨、令福、康安平心詢問其來意如何。

    并着将黎<亻冋>等四人。

    派員送京。

    另行酌量辦理。

    複令孫士毅、将黎<亻冋>果否言過其實。

    詳晰具奏。

    今據孫士毅覆奏、黎<亻冋>始以虛詞聳聽。

    繼複藉病推辭。

    假公報怨。

    居心實為險詐。

    近見阮光平歸順天朝。

    撫有安南全境。

    無處逃匿窮蹙内投。

    藉稱系懷故主假托忠義之名。

    希冀天朝為之别圖舉事。

    其意以黎維祁柔懦無能。

    若一旦複國。

    不過視為綴旒。

    彼得逞其私謀。

    以成已事。

    故于福康安前。

    不得不盛稱安南黎氏舊臣義士。

    情願效力複仇。

    諒山江北等處。

    有兵三四萬屯聚。

    張大其詞。

    構釁滋事。

    其狡狯伎倆。

    尤不可問。

    福康安、孫永清、接奉前次谕旨後。

    自必即派委妥員。

    解送進京。

    現又令軍機大臣、劄谕該委員、沿途小心管押。

    迅速送京。

     ○乙酉。

    上詣雍和宮行禮。

     ○谕、上年直隸保定、河間、天津、順天等府屬各州縣。

    因夏秋雨水較多。

    河流漲發。

    田禾被淹成災。

    節經降旨、銀米兼撥。

    令該督實力撫恤分别赈濟。

    小民自可不緻失所。

    第念今春正赈已畢。

    青黃不接之時。

    民食恐不無拮據。

    着再加恩将順天府屬之霸州、文安、大城、武清、東安、永清、保定府屬之清苑、安州、雄縣、新安、高陽、河間府屬之河間、獻縣、阜城、肅甯、任邱、景州、天津府屬之天津、青縣、靜海、滄州、鹽山等二十二州縣。

    成災七八分之極貧、并九分災之極次貧民。

    俱展赈一個月。

    以資接濟。

    其成災八分以下各州縣。

    及勘不成災地方。

    仍着該督察看情形。

    或酌借口糧耔種。

    或減價平粜。

    分别籌辦。

    該督務督饬所屬。

    實心經理。

    俾災黎均沾恺澤。

    以副朕普錫春祺。

    有加無已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上年河南歸德等府屬永城、夏邑、安陽、臨漳等縣。

    秋禾被淹成災。

    節經降旨、令該撫實力撫恤。

    分别赈濟。

    毋使一夫失所第念今春正赈已畢。

    青黃不接之時。

    民食恐不無拮據着再加恩、将成災較重之永城一縣。

    九分極次貧、與八分極貧災民。

    加赈一個月。

    以資接濟。

    其被災稍輕、及勘不成災之夏邑、安陽、臨漳等縣。

    并着該撫察看情形。

    酌借口糧耔種。

    該撫務督饬所屬。

    實心經理。

    俾災民均沾渥澤。

    以副朕惠愛闾閻。

    普錫春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丙戍。

    享太廟。

    遣怡親王永琅、恭代行禮。

     ○遣官祭太歲之神。

     ○廣西巡撫孫永清奏、據左江道湯雄業禀稱、阮光顯于十二月十二日行抵鎮南關。

    阮光平遣陪臣阮文名、吳文楚、率衛士等、于十三日至昭德台下。

    祇領敕印。

    并據吳文楚等禀稱、國王擇于三月内赴京、恭祝萬壽。

    文楚願随同行。

    早遂瞻觐。

    謹将國王奏謝表文進呈。

    朱批表文曰、欣悅覽之。

    卿所使陪臣适至。

    即交彼持回。

    卿閱朕朱批。

    益當歡喜。

    相見在即。

    同此殷念也。

    谕軍機大臣曰、孫永清所進阮光平謝表。

    朕已用朱筆于表内批示。

    該國使臣阮宏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