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五

關燈
繳。

     ○補行乾隆五十二年福建省大計。

    卓異官九員。

    議叙如例。

     ○辛未。

    上以來年八旬萬壽。

    命镌八徵耄念之寶。

    禦制記曰。

    予年七十時。

    用杜甫句。

    镌古稀天子之寶。

    而即繼之曰猶日孜孜。

    不敢怠于政也。

    蒙天眷佑。

    幸無大隕越。

    于茲又浃旬矣。

    思有所以副八旬開袠之慶。

    镌為玺以殿諸禦筆。

    蓋莫若洪範八徵之念。

    且予夙立願。

    八十有五。

    滿乾隆六十年之數。

    即當歸政。

    今雖八十。

    逮歸政之歲。

    尚有六年。

    一日未息肩。

    萬民恒在懷。

    庶徵之八可不念乎。

    念庶徵。

    即所以念萬民。

    曲禮八十曰耄。

    老而智衰之謂。

    茲逮八十。

    幸賴天佑。

    身體康強。

    一日萬幾。

    未形智衰。

    不可不自勉也。

    如至果不能自勉。

    則亦不敢曠職。

    以待六年之期。

    何則壇廟之祀。

    不可不躬親。

    雨旸之時。

    不可不常驗。

    中外之政。

    不可不日勤。

    民物之養。

    不可不心存。

    苟失其一。

    叢脞随之。

    則吾豈敢。

    是則耄而敬念庶徵。

    仍古稀猶日孜孜之意也。

    亦五福五代堂之說。

    所謂皇極斂錫之志也。

    亦即近讀洪範着論。

    所謂六極中不能去其三曰憂之義也。

    夫漢唐以來。

    古稀天子才得六。

    六之中、至八旬者才得三。

    而三帝之中。

    惟元世祖可稱賢。

    其二、則予所鄙也。

    即元世祖亦未如予之五代同堂。

    是予沐昊乾鴻贶為獨深。

    而予之所寅承錫羨當何如。

    亦曰體天愛民。

    誠心勤政。

    與洪範五之斂錫。

    八之念徵。

    九之三憂。

    孜孜惕惕。

    日進無疆雲爾。

    予之子孫。

    能心予之心。

    政予之政。

    惕予之惕。

    憂予之憂。

    或得仰邀天眷。

    有年至七旬八旬者。

    繼用此寶。

    則又我大清國億萬斯年無疆之休。

    所不敢必而深願者也。

    是為記。

     ○谕軍機大臣曰、畢沅奏、湖南省驢腳南米未完一案。

    浦霖于五月内。

    開列經徵督催各職名題參。

    嗣據各該州縣。

    趕緊徵輸。

    于三月定限之内。

    解交糧道。

    一律全完。

    例應免議。

    緣糧道武調元、入闱辦理提調事務。

    迨九月内始行彙請咨部開複。

    咨文未到之前。

    部議業經将該員等照例革職。

    相應請旨。

    照例開複。

    并将出詳遲延之武調元、交部察議等語。

    已批交該部議奏矣。

    武調元系該省糧道。

    事務較繁。

    且近年糧運稽遲。

    督催一切。

    尤關緊要。

    即不應派令該員入闱。

    今各州縣解交未完銀米。

    業于限内全完。

    因武調元帶印入闱。

    未即詳報。

    緻各員皆被參處。

    武調元遲延之咎。

    固屬難辭。

    而浦霖系屬監臨。

    将糧道派入闱場。

    緻誤本任要務。

    亦屬不合。

    除武調元交部察議之處。

    聽候部議外。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據慶成奏。

    李世傑自服胡增湯劑後。

    病勢稍輕。

    今複用補益之劑調治。

    充養筋骨。

    想步履自漸能轉動。

    朕心甚屬欣慰。

    着傳谕孫士毅、告知胡增、留川加意診視。

    如李世傑病體漸愈。

    可以于明春緩程赴京。

    即着胡增一同行走。

    俾得沿途随時調治。

    以冀速痊。

    現在太醫院禦醫尚多。

    亦無須胡增急于來京也。

    将此傳谕孫士毅、并賞李世傑人參一斤。

    以資服養。

     ○是日。

    庚戌年立春。

    順天府進土牛春山寶座。

     ○壬申。

    上幸瀛台。

     ○回部阿克蘇三品阿奇木伯克貝子品級輔國公邁默特阿布都拉、及烏什、庫車、葉爾羌、喀什噶爾、和阗、伊犁等處伯克。

    朝鮮國正使李性源、副使趙宗铉、琉球國正使向處中、副使鄒永功、暹羅國正使帕史滑裡遜通亞排那赤突、副使啷汶悉呢口□霞喔無突、廓爾喀使臣巴拉叭都爾喀哇斯、哈哩薩野等。

    于西華門外瞻觐。

    命随至瀛台賜食。

     ○谕曰、索約勒積圍場甚遠。

    俱與索倫蒙古紮薩克接壤。

    盛京吉林地方。

    現成圍場甚多。

    俱足敷行圍。

    何必每年又須各紮薩克等。

    紛紛派人。

    安設卡座巡察。

    滋多繁費。

    但與其廢而不用。

    莫若分賞原獻圍場之索倫蒙古紮薩克等。

    以作遊牧。

    較為有益。

    拉旺多爾濟、巴忠、現往車臣汗部落。

    查辦事件。

    事竣後。

    着即由彼前往。

    會同黑龍江将軍、酌定分給原獻圍場之索倫蒙古紮薩克等。

    務須秉公查明舊日疆界分給。

    永杜争端。

     ○谕軍機大臣等、據保甯奏、貨買哈薩克牲畜官布。

    如有不敷。

    臨時購買商民回子布匹應用。

    不無參差。

    請于正月借用庫項五千兩。

    豫買布一萬匹備用等語。

    此雖似有通融之益。

    惟是向商民購買。

    其采買官員、商民。

    自必從中沾潤。

    現在伊犁所需官布。

    皆由喀什噶爾、葉爾羌等處辦運。

    此項不敷布匹。

    即将喀什噶爾、葉爾羌、各城回子應交糧石。

    折布交納。

    着傳谕保甯、如何令回子折交。

    所折布匹。

    可得若幹。

    是否足用。

    如何運往。

    于哈薩克回子等有無利益。

    可能永行之處。

    熟籌妥拟奏聞。

     ○癸酉。

    上禦甯壽宮景祺閣、賜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甲戌。

    上禦撫辰殿大幄次、賜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大臣。

    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

    回部伯克。

    朝鮮、琉球、暹羅、廓爾喀等國使臣宴。

     ○乙亥。

    大學士公阿桂等議準、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等奏稱、内地客民。

    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