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
殊非惠愛闾閻之意。
此次畢沅所奏應修各工。
既為保護郝穴鎮市、及江陵等縣城垣起見。
着交軍機大臣速議外。
嗣後沿江一帶堤塍。
倘有實在關系民生。
應行修防各要工。
方準據實奏明。
候旨遵辦。
其無關緊要者。
不得藉詞民為捐修。
濫添工作。
以啟官吏派累浮銷之弊。
将此傳谕知之。
○壬辰。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黎維祁曾為國王。
在桂林省城安插。
密迩安南。
恐其舊時臣庶。
假名滋事。
業經降旨。
将黎維祁及伊屬下人戶。
全行來京。
歸入漢軍。
令為世管佐領矣。
黎維祁怯懦無能。
棄國投回内地。
已等齊民之列。
今複加恩、賞給官職。
子孫得以世世承襲。
而其屬下人等、得食錢糧。
伊等自必倍加感激。
踴躍樂從。
而阮光平聞知。
更可不生疑慮。
着傳谕福康安等、遇便照會該國王。
以黎氏世有安南。
曆年已久。
黎維祁雖不能振作。
棄印投歸。
但其支庶臣民。
心懷疑貳者。
聞黎維祁尚在桂林。
未免藉以為名。
糾聚煽動。
此時國王已受天朝封爵。
鎮撫夷民。
自不慮其滋擾。
然新造之邦。
一時不能綏靖。
未免又勞區畫。
今大皇帝曲加體恤。
恐黎維祁在桂林居住。
其國中支屬。
藉端滋事。
特令黎維祁及伊屬下在粵西居住者。
全行來京入旗。
授以佐領之職。
至黎維祇現在高平。
糾約尋釁。
若其窮蹙内投。
亦當照黎維祁之例。
一體送京安置。
國王撫有安南全境。
永無後患。
此大皇帝格外恩施。
無微不至。
國王當益矢恭誠。
仰承渥眷。
如此詳悉知照。
阮光平自必倍加感激歡忭。
更堅其向化之誠也。
○癸巳。
上詣雍和宮行禮。
○谕曰、李世傑奏。
本年夏秋以後。
脾氣失調。
步履益覺重滞。
較之五十一年患病之時。
更為衰憊。
若複勉強供職。
必緻贻誤地方。
懇請解任調理等語。
李世傑、久任封圻。
實心辦事。
茲因患病。
一時未能就痊。
自應準其解任。
并着加恩派乾清門侍衛慶成、帶同禦醫胡增、馳驿前往診視。
俾得加意調理。
以冀速愈。
其四川總督員缺。
着孫士毅馳驿前往署理。
所有兵部尚書事務。
仍着彭元瑞兼署。
○谕軍機大臣曰、李世傑奏、本年夏秋以後。
脾氣失調。
步履重滞。
兼以目眩頭暈。
較五十一年患病之時。
更為衰憊。
懇請解任調理等語。
李世傑、老成曆練。
久任封圻。
今以患病未能即愈。
奏請解任。
朕心甚為廑念。
現已降旨。
令孫士毅、馳驿前往暫行署理。
并着乾清門侍衛慶成、帶領禦醫胡增、馳驿前往診視。
俾得安心調養。
迅速就痊。
該督自調任兩江陛見後。
已逾三載。
未經入觐。
該督自揣病體如可支持。
于交印後起身來京。
緩程行走。
朕欲面為垂問。
或令署理尚書。
俟病痊後再回川督之任。
亦無不可。
若病勢尚未輕減。
難勝長途勞頓。
亦不必定于來京。
川省距該督貴州原籍較近。
即就近回籍調攝。
以冀速痊後來京。
總當遵谕。
不必勉強。
着傳谕李世傑、于接奉後自行酌量。
據實奏聞。
并将近日是否略痊之處。
一并具奏。
以慰廑注。
尋奏、臣一月以來。
兩腿麻木不仁。
步履益為踯躅。
倘診視調理。
竟得精神漸複。
自當緩程赴京。
不敢稍有勉強。
得旨、甚望即得痊可。
然不必勉強。
想禦醫已到。
近況如何。
○甲午。
軍機大臣議奏、據湖廣總督畢沅奏稱、江陵縣郝穴鎮地方。
居萬城堤下遊。
緊臨大江。
該處舊有沙洲。
江溜漸趨北岸。
今許仙觀對岸。
新長淤洲。
江流大溜。
緊走北岸埽灣。
東岸日見塌進。
較為着重。
恐江流北趨。
鎮市有沖刷之患。
實非建築矶嘴石壩一座。
斜向東南順溜進做。
不能得力。
至新淤洲尚系嫩沙。
趁此水枯之時。
于洲尾開挖引渠一道。
挑溜刷沙。
即于碎石壩工内撙節挑辦。
毋庸另行籌款。
自應均如該督所奏。
趕緊興修。
又稱、襄陽老堤。
應築碎石護堤壩。
約須碎石八九千方。
業經奏明。
于本款籌備銀内支用。
毋庸另行動項外。
現因老龍堤對岸。
長有砂礓。
以緻大溜坐成頂沖。
今年八月中。
堤段複沖矬一百數十丈。
并應歸歲修案内辦理。
亦應如所請。
至所稱潛江縣易家拐地方。
應行補築堤塍之處。
應令該督另行确勘。
如系必須修防要工。
再行據實奏請。
倘不過偶有沖刷。
無關緊要。
不得藉詞民修。
濫添工作。
以啟官吏派累浮冒之弊。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開州民王某妻廉氏。
○乙未。
聖祖仁皇帝忌辰。
遣官祭景陵。
上詣奉先殿、壽皇殿、行禮。
○丙申。
上禦乾清門聽政。
○丁酉。
谕軍機大臣曰、伊桑阿等奏、哈密郡王品級貝勒額爾德錫爾、懇請明年來京。
叩祝萬壽等語。
額爾德錫爾、懇請來京。
叩祝萬壽。
足見忱悃。
應照所請。
令其前來。
着寄谕伊桑阿、傳谕額爾德錫爾、令其于明年八月初旬。
與年班伯克、一同來京。
○以陝西布政使額勒春、為貴州巡撫。
甘肅布政使福甯、為陝西布政使。
山西按察使蔣兆奎、為甘肅布政使。
陝西督糧道顧長绂、為山西按察使。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二
殊非惠愛闾閻之意。
此次畢沅所奏應修各工。
既為保護郝穴鎮市、及江陵等縣城垣起見。
着交軍機大臣速議外。
嗣後沿江一帶堤塍。
倘有實在關系民生。
應行修防各要工。
方準據實奏明。
候旨遵辦。
其無關緊要者。
不得藉詞民為捐修。
濫添工作。
以啟官吏派累浮銷之弊。
将此傳谕知之。
○壬辰。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黎維祁曾為國王。
在桂林省城安插。
密迩安南。
恐其舊時臣庶。
假名滋事。
業經降旨。
将黎維祁及伊屬下人戶。
全行來京。
歸入漢軍。
令為世管佐領矣。
黎維祁怯懦無能。
棄國投回内地。
已等齊民之列。
今複加恩、賞給官職。
子孫得以世世承襲。
而其屬下人等、得食錢糧。
伊等自必倍加感激。
踴躍樂從。
而阮光平聞知。
更可不生疑慮。
着傳谕福康安等、遇便照會該國王。
以黎氏世有安南。
曆年已久。
黎維祁雖不能振作。
棄印投歸。
但其支庶臣民。
心懷疑貳者。
聞黎維祁尚在桂林。
未免藉以為名。
糾聚煽動。
此時國王已受天朝封爵。
鎮撫夷民。
自不慮其滋擾。
然新造之邦。
一時不能綏靖。
未免又勞區畫。
今大皇帝曲加體恤。
恐黎維祁在桂林居住。
其國中支屬。
藉端滋事。
特令黎維祁及伊屬下在粵西居住者。
全行來京入旗。
授以佐領之職。
至黎維祇現在高平。
糾約尋釁。
若其窮蹙内投。
亦當照黎維祁之例。
一體送京安置。
國王撫有安南全境。
永無後患。
此大皇帝格外恩施。
無微不至。
國王當益矢恭誠。
仰承渥眷。
如此詳悉知照。
阮光平自必倍加感激歡忭。
更堅其向化之誠也。
○癸巳。
上詣雍和宮行禮。
○谕曰、李世傑奏。
本年夏秋以後。
脾氣失調。
步履益覺重滞。
較之五十一年患病之時。
更為衰憊。
若複勉強供職。
必緻贻誤地方。
懇請解任調理等語。
李世傑、久任封圻。
實心辦事。
茲因患病。
一時未能就痊。
自應準其解任。
并着加恩派乾清門侍衛慶成、帶同禦醫胡增、馳驿前往診視。
俾得加意調理。
以冀速愈。
其四川總督員缺。
着孫士毅馳驿前往署理。
所有兵部尚書事務。
仍着彭元瑞兼署。
○谕軍機大臣曰、李世傑奏、本年夏秋以後。
脾氣失調。
步履重滞。
兼以目眩頭暈。
較五十一年患病之時。
更為衰憊。
懇請解任調理等語。
李世傑、老成曆練。
久任封圻。
今以患病未能即愈。
奏請解任。
朕心甚為廑念。
現已降旨。
令孫士毅、馳驿前往暫行署理。
并着乾清門侍衛慶成、帶領禦醫胡增、馳驿前往診視。
俾得安心調養。
迅速就痊。
該督自調任兩江陛見後。
已逾三載。
未經入觐。
該督自揣病體如可支持。
于交印後起身來京。
緩程行走。
朕欲面為垂問。
或令署理尚書。
俟病痊後再回川督之任。
亦無不可。
若病勢尚未輕減。
難勝長途勞頓。
亦不必定于來京。
川省距該督貴州原籍較近。
即就近回籍調攝。
以冀速痊後來京。
總當遵谕。
不必勉強。
着傳谕李世傑、于接奉後自行酌量。
據實奏聞。
并将近日是否略痊之處。
一并具奏。
以慰廑注。
尋奏、臣一月以來。
兩腿麻木不仁。
步履益為踯躅。
倘診視調理。
竟得精神漸複。
自當緩程赴京。
不敢稍有勉強。
得旨、甚望即得痊可。
然不必勉強。
想禦醫已到。
近況如何。
○甲午。
軍機大臣議奏、據湖廣總督畢沅奏稱、江陵縣郝穴鎮地方。
居萬城堤下遊。
緊臨大江。
該處舊有沙洲。
江溜漸趨北岸。
今許仙觀對岸。
新長淤洲。
江流大溜。
緊走北岸埽灣。
東岸日見塌進。
較為着重。
恐江流北趨。
鎮市有沖刷之患。
實非建築矶嘴石壩一座。
斜向東南順溜進做。
不能得力。
至新淤洲尚系嫩沙。
趁此水枯之時。
于洲尾開挖引渠一道。
挑溜刷沙。
即于碎石壩工内撙節挑辦。
毋庸另行籌款。
自應均如該督所奏。
趕緊興修。
又稱、襄陽老堤。
應築碎石護堤壩。
約須碎石八九千方。
業經奏明。
于本款籌備銀内支用。
毋庸另行動項外。
現因老龍堤對岸。
長有砂礓。
以緻大溜坐成頂沖。
今年八月中。
堤段複沖矬一百數十丈。
并應歸歲修案内辦理。
亦應如所請。
至所稱潛江縣易家拐地方。
應行補築堤塍之處。
應令該督另行确勘。
如系必須修防要工。
再行據實奏請。
倘不過偶有沖刷。
無關緊要。
不得藉詞民修。
濫添工作。
以啟官吏派累浮冒之弊。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開州民王某妻廉氏。
○乙未。
聖祖仁皇帝忌辰。
遣官祭景陵。
上詣奉先殿、壽皇殿、行禮。
○丙申。
上禦乾清門聽政。
○丁酉。
谕軍機大臣曰、伊桑阿等奏、哈密郡王品級貝勒額爾德錫爾、懇請明年來京。
叩祝萬壽等語。
額爾德錫爾、懇請來京。
叩祝萬壽。
足見忱悃。
應照所請。
令其前來。
着寄谕伊桑阿、傳谕額爾德錫爾、令其于明年八月初旬。
與年班伯克、一同來京。
○以陝西布政使額勒春、為貴州巡撫。
甘肅布政使福甯、為陝西布政使。
山西按察使蔣兆奎、為甘肅布政使。
陝西督糧道顧長绂、為山西按察使。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