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二

關燈
湖北漢陽。

    現又移居浙江嘉善。

    遷徙無定。

    輾轉搬移。

    安知非因有侵蝕官項。

    恐被發覺。

    豫為隐匿地步。

    不可不從嚴查辦。

    着傳谕富綱、譚尚忠、将該員任所赀财。

    嚴密查封外。

    并着陳用敷、惠齡、琅玕、于該員原籍寄籍處所家産。

    一體查封備抵。

    毋任有絲毫偷漏寄頓情弊。

     ○又谕曰、孫永清奏、據成林禀報。

    阮光平于十月十四日至黎城。

    诹吉十五日宣旨錫封。

    阮光平感忭出于至誠。

    來年三月間。

    親自進京叩祝。

    先遣陪臣等、随同成林進關。

    謝恩進貢。

    現在太平南甯一帶。

    稍為停待。

    俟奉到谕旨遵辦。

    其年例應進貢物。

    循照向例。

    派員護送赴京等語。

    阮光平祇受封爵。

    得備藩封。

    其歡忭感激忱悃。

    出于至誠。

    呈進謝恩貢物。

    自應賞收。

    所遣陪臣人等。

    現已随同成林等進關。

    亦應準其進京。

    着傳谕福康安、孫永清、即行派委妥員護送。

    迅速赴京。

    務于年底趕到。

    俾得與巴勒布、暹羅等國使臣。

    同與朝正盛典。

    以遂其觐仰之誠。

    即或計算程期。

    趕行不及。

    亦須于明歲燈節前到京。

    庶可與各外藩蒙古等。

    一同入宴。

    恩加賞赉。

    仰沐寵榮也。

    其呈進年例貢物陪臣等。

    亦着與謝恩進表貢使。

    一同進京。

     ○又谕曰、阮光平、承受天朝封爵。

    鎮撫夷邦。

    其感忭實出至誠。

    所有呈進貢物。

    已谕知福康安、孫永清、傳旨賞收。

    其陪臣人等。

    自應準其赴京瞻觐。

    前因阮光平之侄阮光顯入觐時。

    經過沿途地方。

    該督撫賞給未免過優。

    曾經降旨、谕知該督撫等。

    于阮光顯回國時。

    祗須供頓無缺。

    不必過事繁費。

    此次安南陪臣等、赍貢進京。

    若各督撫拘泥前旨。

    概不量為賞給。

    恐陪臣等、稔知阮光顯既邀優赉。

    而伊等未得一律均沾。

    厚薄懸殊。

    轉非體恤懷柔之意。

    着傳谕各督撫、于該陪臣等到境時。

    所有應行賞給物件。

    較之阮光顯酌量減半。

    并詳悉告以阮光顯系爾國王親侄。

    故赴京時沿途賞赉加優。

    爾等系屬陪臣。

    分位不同。

    天朝體制。

    自有區别。

    是以賞給稍減。

    并着饬知伴送委員。

    及各該地方官。

    一切夫馬。

    務須豫為備辦。

    俟該陪臣入境。

    即妥為照料。

    按程迅速遄行。

    不可稍有耽延。

    務于年内到京。

    即或趕行不及。

    亦須于燈節前抵京。

    毋得遲誤。

     ○戶部議覆、兩江總督書麟等奏稱、江西漕船。

    行月二糧。

    向俱全支折色。

    買食不敷。

    請将該省徵給船戶水腳。

    并縣倉扒夫等項銀米減半。

    節省銀一萬二千零。

    米一萬九千二百石零。

    分給十三幫。

    以為增補行月之用。

    其軍船積欠通濟長蘆、及糧道各庫銀、十四萬八千兩。

    請于江西藩庫閑款内。

    動借銀十萬兩。

    先還通濟長蘆等庫項。

    以應支放。

    仍将前動借各項銀十四萬八千兩。

    并為一款。

    分作十年。

    按船扣還。

    至各丁屯田地方。

    間有錯入江南等縣境内。

    請将屯坐本管地方者。

    限以一年。

    分隸别府州縣者。

    限以二年。

    責成該管府、州、縣、衛。

    細查報部。

    如有私典之田。

    另行設法議贖。

    此後再有私相典當。

    治以盜賣之罪。

    均應如所請。

    得旨、依議速行。

     ○以四川督标中軍副将諸神保、為重慶鎮總兵。

     ○丙戌。

    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谕曰、陳用敷奏、安徽省江北各屬。

    連年俱被偏災。

    舊欠銀米。

    業經分别遞緩催徵。

    本年宿州靈璧等處。

    因黃水漫注。

    又被偏災。

    除被水各州縣外。

    其餘各處。

    尚屬有收。

    惟所欠各款錢糧。

    及随漕銀米等項。

    連年積壓。

    為數較多。

    同時并徵。

    民力不無拮據等語。

    安省鳳颍等屬。

    本有積欠銀米。

    本年宿州、靈璧等州縣。

    又被黃水偏災。

    雖該處亦有秋收成熟地方。

    但積欠既多。

    若同時新舊并徵。

    闾閻生計。

    不無竭蹷。

    所有本年秋收成熟之懷甯、無為、廬江巢縣、定遠壽州、鳳台等七州縣。

    積欠地丁、随漕及借給耔種口糧等項。

    應徵銀米。

    着加恩自五十四年起。

    分限四年帶徵。

    其被災歉收之宿州、靈璧、泗州、旴<日台>、五河、鳳陽、懷遠、霍邱、亳州、蒙城、太和等十一州縣。

    及鳳陽、長淮、泗州、三衛。

    積欠各銀米。

    竟予寬免。

    以副朕轸念民依。

    有加無己之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據孫永清奏、成林到黎城後。

    诹吉于十月十五日宣旨。

    錫封阮光平為安南國王。

    該國王祗受恩命。

    感忭情形。

    實屬至誠流露。

    定于來年三月間。

    親自進京。

    恭祝萬壽。

    現具表文。

    并謝恩貢品一分。

    又本年例貢一分。

    恭遣陪臣呈進等語。

    阮光平祇受封爵。

    備位藩封。

    仰藉寵榮。

    鎮撫該國。

    其恪恭感戴忱悃。

    出于至誠。

    情願趨赴阙廷。

    謝恩祝嘏。

    并于例貢之外。

    複進謝恩貢品。

    實屬恭順可嘉。

    但念該國王造邦伊始。

    兩貢同時并進。

    未免太費其力。

    今貢品業已進關。

    若不一并賞收。

    轉恐阻其向化之誠。

    着加恩将本年例貢。

    留抵下次正貢。

    用示體恤。

    至該國王已受封爵。

    亦系天朝臣子。

    與陪臣貢使不同。

    明歲來京瞻觐。

    經過沿途各省地方。

    與各督撫接見。

    自應以賓主之禮相待。

    所有一應接見儀注。

    着大學士會同禮部。

    詳悉酌議具奏。

    即行頒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