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一

關燈


    是以屢次特派伊齡阿、汪承霈辦理。

    該侍郎等自必倍加認真。

    厘剔弊窦。

    方為無負委任。

    乃本年順天鄉試。

    竟有頂冒代倩聯号等弊。

    則是伊二人一味邀衆舉子之譽。

    并未實力查察。

    以緻士子串通胥役。

    作奸犯科。

    非尋常疎玩者可比。

    其咎實難寬貸。

    現于萬治庭等舞弊一案。

    交部嚴加議處。

    自必予以實降。

    伊齡阿、汪承霈、俱着先行解任。

    聽候部議。

    所有兵部侍郎員缺。

    着明興補授。

    明興現在出差。

    其未到任之前。

    着虔禮寶調署。

    其刑部右侍郎員缺。

    着玉德補授。

    韓鑅着調補戶部右侍郎。

    伊現有應繳漫口官項較多。

    是以加恩調任。

    以便坐扣完項。

    所遺工部侍郎員缺。

    着張若渟補授。

    張若渟雖非科甲。

    但尚謹慎。

    且系大學士張廷玉之子。

    特加擢用。

    以示朕眷念舊臣之意。

     ○以直隸按察使富尼善、為安徽布政使。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祥符縣民傳某妻鄭氏。

     ○丁醜。

    谕、海洋會哨。

    立法綦嚴。

    該鎮将等。

    訂期會巡洋面。

    本有一定章程。

    原不得因偶遇風信。

    觀望不進。

    前因護溫州鎮李定國、巡洋會哨。

    因風大難行。

    停泊小門洋。

    自應據實報明。

    乃既未經前往沙角山會哨。

    複捏叙會哨印文。

    繞道赍投。

    朦混捏飾。

    是以發往伊犁。

    以示懲儆。

    但念巡洋會哨。

    非出兵打仗。

    機不容緩者可比。

    若屆期遇有飓風陡發。

    該鎮将等、因恐遲逾程限。

    身獲重譴。

    辄冒險放洋前進。

    使專阃之員。

    及将備兵丁。

    嘗試于暴風巨浪之中。

    國家政體。

    亦不忍出此。

    嗣後各該鎮定期會哨。

    如實有風大難行。

    許其據實報明督撫。

    并令該鎮等。

    彼此先行知會。

    即或洋面風大。

    雖小船亦不能行走。

    不妨遣弁由陸路繞道劄知。

    以便訂期展限。

    再行前往。

    但該督撫等。

    務須詳加查察。

    設有藉詞捏飾。

    即應嚴參治罪。

    若果系為風所阻。

    方準改展日期。

    以示體恤而崇實政。

    前聞閩省海面。

    每遇九月。

    飓風較多。

    而江南、浙江、廣東、海洋風信。

    大略相同。

    曾經降旨。

    令該督撫按照各處洋面風信平順之期。

    另行會商。

    酌定月分。

    不必拘定三月九月會哨。

    旋據伍拉納等覆奏。

    海壇、金門二鎮。

    每年三九兩月。

    于涵頭港會哨之期。

    因其時風信靡常。

    并多海霧。

    改為四八兩月。

    已如議準行。

    嗣後自必遵照定期。

    不緻冒險。

    今複格外加恩。

    若該鎮将等。

    恃有此恩旨。

    遂爾任意托故遲延。

    或藉詞耽逸。

    緻誤巡洋要務。

    一經查出。

    必照李定國之例治罪。

    若該督撫并不留心察訪。

    辄據該鎮等捏詞禀報。

    扶同徇隐。

    亦必一并治罪。

    斷不能稍為寬貸也。

    将此通谕知之。

     ○谕軍機大臣等、刑部議駁、四川省張亭桂、誤傷小功服叔張洪先身死。

    該督既将張亭桂問拟斬決。

    複以并非有心幹犯。

    夾簽聲請。

    與例不符。

    部駁甚是。

    此案張亭桂、系張洪先小功服侄。

    張亭文、即系小功服兄。

    張亭桂、因張洪先疑伊偷竊桑葉。

    同子張亭文争論追毆。

    該犯辄行拾石擲打。

    無論擲傷服叔服兄。

    倫紀攸關。

    均應以毆死小功尊屬。

    按律斬決。

    不得以并非有意幹犯。

    援請末減也。

    且石之大小。

    擲之遠近。

    傷之輕重。

    原自不同。

    該督亦曾詳查乎。

    外省遇有此等案件。

    州縣刑書。

    往往意存開脫。

    李世傑曆練封疆。

    辦理刑名。

    素所熟悉。

    何于此案。

    亦相沿外省習套。

    并不留心察核耶。

    李世傑不應若此。

    着傳旨申饬。

     ○裁鎮江府水利通判、移駐桃源。

    為桃源南岸通判。

    改江防同知、為桃源北岸同知。

    各專司河務。

    從兩江總督書麟請也。

     ○以山西歸綏道忠泰、為直隸按察使。

     ○予故喀爾喀輔國公丹巴旌準緻祭如例。

     ○戊寅。

    谕、滿漢各項考試閱卷大臣。

    吏禮二部。

    自應按照衙門。

    通行開列。

    候朕酌點。

    若豫先知會各員。

    聽其自行咨送。

    再為開列。

    其情願列名者。

    安知非意中實有關節之人。

    希冀入場照應。

    于考試殊有關系。

    今吏部請點考試庫使閱卷大臣單内。

    所開僅止五人。

    殊屬非是。

    嗣後凡遇考試事宜。

    除實系患病。

    仍照例扣出外。

    所有各衙門例應請派閱卷之各堂官。

    俱着通行開列。

    聽候點用。

    此次考試庫使。

    着派常青、鐵保、圖敏、閱卷。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軍機大臣面奏。

    據海甯報稱、河東鹽商尉世隆等、捐銀六萬兩。

    恭辦慶典。

    現在委員解京等語。

    河東商力。

    向來未能充裕。

    非兩準浙江可比。

    且該商等、現無赴京承辦段落之事。

    尤可不必出赀捐辦。

    況粵東商人。

    前經籲請輸銀三十萬兩。

    以伸忱悃。

    據福康安等奏及。

    朕當經降旨。

    不準呈進。

    着傳谕海甯、即将此項銀兩。

    發還各該商收領。

    亦不必再行懇請也。

     ○又谕、朕明春巡幸山東。

    所有需用車騾。

    俱系京中豫備帶往。

    向來跸路經臨之地。

    該省多有備進車騾。

    在地方官用價購辦。

    不無多費。

    而其實所進之騾。

    率皆徒取飾觀。

    不能适用。

    殊屬有名無實。

    祇滋煩費。

    着傳谕長麟、于明歲臨幸之時。

    毋庸呈進騾頭。

    以省糜費。

    倘該撫拘于向例。

    仍照舊備進。

    亦斷不準收也。

     ○調鑲紅旗蒙古副都統鐵保、為鑲黃旗蒙古副都統、以内閣學士圖敏、為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旌表守正被戕陝西城固縣民楊升庚妻陳氏。

    守正捐軀河南汝陽縣民吳某妻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