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五

關燈
朕早已将伊升用閩浙總督矣。

    皆因徐嗣曾才具不及孫士毅、李世傑、是以另将伍拉納簡擢。

    此事若福康安在彼。

    想徐嗣曾斷不敢單銜具奏。

    是該撫不免有輕視伍拉納之意。

    徐嗣曾、着傳旨申饬。

    朕此旨、非令徐嗣曾與伍拉納、意見參差。

    正欲使該督撫遇事熟商。

    益矢寅恭。

    以期于公事有益。

    該撫不可不仰體朕意也。

    至該撫摺内又稱、附從行劫、并未殺人拒捕之盜犯。

    聞拏自首。

    即行劫次數較多。

    亦準照拟斬監候三年再行發遣之例。

    免其一死。

    現在盜案内、林春花一名。

    因父被株拏。

    自行投到。

    意欲藉以招徕餘盜。

    将該犯牢固監禁。

    未即辦理等語。

    亦屬非是。

    閩省民俗剽悍。

    盜劫頻聞。

    正應嚴加懲治。

    以儆奸頑。

    從前降旨将情有可原、拟斬減等之夥盜、定為監候、三年再行發遣。

    已屬法外施仁。

    若将行劫多次、聞拏自首之盜。

    亦照此例概行免死。

    則盜匪何以示儆。

    況此等兇徒。

    膽敢搶劫多案。

    愍不畏死。

    亦斷不肯因查拏緊急、遽行投首。

    若如該撫所奏。

    因其自首。

    即予免死。

    設黠盜等皆知可以自首幸免。

    将來竟可公然行劫。

    藉有自首之例。

    又得免死。

    轉足以長盜風。

    何以安闾閻而靖海疆。

    徐嗣曾所奏、責成族正縛獻匪徒、及盜匪自首減等、二條。

    俱屬錯謬。

    斷不可行。

    現已令阿桂、福康安、孫士毅、各抒所見、詳核具奏。

    俟奏到時。

    再交軍機大臣覆議奏聞。

    候朕降旨遵行。

    徐嗣曾所見俱錯。

    不得以此時業經陳奏、率行辦理。

    緻幹咎戾也。

    将此傳谕徐嗣曾、并谕阿桂、福康安、孫士毅、伍拉納、知之。

     ○又谕曰、嵩椿等奏、奉天地方。

    本年六月内、雨水較多。

    自二十日以後。

    旋即晴霁。

    于田禾并無妨礙。

    雖低窪之地。

    間有積水未消。

    其高阜及平原地畝。

    現在禾稼均已結實。

    籽粒甚為飽滿。

    可蔔豐稔等語。

    覽奏稍慰。

    奉天地方。

    今歲收成。

    既可不至歉薄。

    看來竟可無須接濟。

    前谕令劉峨等、于北倉舊存米石、豫備撥運赈濟之處。

    可以無須運往。

    省費實多。

    着傳谕劉峨、蘇淩阿等、所有上年截卸北倉米石。

    自可毋庸備運。

    以省煩費。

    穆和蔺到彼後。

    隻須于地方事務。

    妥為整頓。

    毋庸辦理撥運米石也。

    将此并谕嵩椿、宜興、穆和蔺、知之。

     ○定沉溺銅觔每月奏報例。

    谕、據陳用敷奏報滇省銅船過境日期一摺。

    内稱雲南委員漆炳文、領運五十三年三運一起京銅七十六萬一千七百九十三斤。

    在湖北歸州沉溺銅七萬斤等語。

    運京銅觔。

    事關鼓鑄。

    沿途自應小心運送。

    今滇省領運之銅。

    在湖北歸州地方。

    沉溺至七萬斤之多。

    殊屬可惜。

    着傳谕畢沅、惠齡、即饬所屬查明。

    務期撈獲。

    并谕沿途各督撫。

    嗣後遇有銅船過境。

    沉溺若幹。

    撈獲若幹。

    必須每月奏報。

    以便随時查驗。

    庶督撫等實力督率地方官、認真查辦。

    不緻視為具文也。

     ○以山東臨清協副将甯泰、為江西南昌鎮總兵。

     ○壬子。

    谕、刑部侍郎穆精阿、年登八袠。

    精力未衰。

    曆經出差審案、及辦理刑名事務。

    均能勤慎妥協。

    茲于八月十二日。

    為伊八十誕辰。

    着加恩賞給都統銜。

    并賞戴花翎。

    屆期。

    仍當照例賞赉。

    并親書扁額以賜。

    用示優眷耆臣至意。

     ○又谕、據伊江阿奏、每年入觐之土爾扈特回子等、來往所經各城。

    該處大臣、不必特奏等語。

    所奏是。

    此等無關緊要事件。

    專摺具奏。

    徒勞驿站。

    着交新疆各處将軍大臣。

    嗣後凡值應入觐之土爾扈特和碩特回子等起行時。

    該管大臣、仍照舊例具奏外。

    其經過各處。

    第照例加意照看。

    遇便咨報該部。

    迨其回歸遊牧處所。

    亦祇咨報該部備核。

    不必由驿具奏。

     ○癸醜。

    谕曰、汪如洋奏各屬科試情形摺内、有東帝二童生錢汝宣、供出高鳳鳴越号求倩等語。

    東帝二字。

    自系東文場帝字坐号。

    然此等字面。

    不宜編列号房名目。

    該學政何不檢點若此。

    各省考試文場東西坐号。

    向例以千字文編排。

    相沿已久。

    如京師止用天地黃宇等字。

    而應避之字、向不列入。

    外省恐皆一律編寫。

    殊失敬謹之道。

    但坐号有限。

    而千字文内字面甚多。

    盡足敷用。

    豈可将帝皇等字編列。

    即以天元等字排入坐号。

    均非所以昭祇敬。

    嗣後京師貢院。

    以及各直省考棚。

    所有天元帝皇等字樣。

    俱不得概行編列。

    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前因遊擊張殿魁、在大門洋面追拏盜匪。

    并持刀過船殺賊。

    緻被戕害。

    尚屬奮勇。

    曾降旨加恩照參将陣亡例議恤。

    本日據伍拉納查奏、張殿魁在大門洋、遙見賊船六隻。

    即令放炮。

    以緻盜船逃遁五隻。

    其落後一隻。

    因近山折回。

    始與張殿魁巡船相遇。

    以緻被盜匪拒捕、殺傷落水。

    如該遊擊果系将船駛近放炮。

    何以不能将賊船擊破。

    反遭戕害等語。

    海洋捕緝盜匪。

    全在密速追擒。

    今張殿魁一見賊船。

    先行放炮。

    是與賊以退避之信。

    轉令知所防備。

    得以肆兇抗拒。

    此等綠營惡習。

    最為可惡。

    使張殿魁尚在。

    必當治以應得之罪。

    豈可複膺恤典。

    所有交部将張殿魁照陣亡例議恤之處。

    着即停止。

     ○谕軍機大臣曰、伍拉納奏、會同設法截捕洋盜一摺。

    内稱、該鎮将道府等。

    若此時猶不妥為購線。

    上緊緝捕。

    稍涉玩弛。

    一經續獲盜犯。

    訊出曾在該管境内逗留經過。

    定當嚴行參辦等語。

    地方文武。

    如果不實力緝捕。

    任聽盜犯在伊境内逗留藏匿。

    将來獲犯審明後。

    自當将玩弛之員。

    查參示儆。

    然亦止可該督撫、默存諸心。

    随案酌辦。

    若盜犯尚未就獲。

    而即明定以章程。

    則此縣獲盜。

    審出曾在彼縣容留。

    彼縣既有處分。

    而彼縣獲盜。

    又審出曾在此縣潛匿。

    此縣亦有處分。

    外省官官相護惡習。

    牢不可破。

    勢必各懷規避、消弭不辦。

    該督等此奏、名為從嚴。

    竟是予以不捕盜之方矣。

    總之盜犯雖在洋面出沒無蹤。

    而銷變贓物。

    必須登岸覓售。

    若果地方官留心購拏。

    原無難立時破露。

    其如地方官不肯認真躧緝。

    而督撫等又不實力督催。

    以緻獲犯稽遲。

    此案盜犯。

    膽敢糾集多人。

    拒捕傷官。

    情節重大。

    務須全數擒拏。

    盡法懲治。

    勿使一名漏網。

    該督撫等當董饬文武員弁。

    實心搜緝。

    以清洋面。

    非一奏所能了事。

    慎之。

    着再傳谕伍拉納、琅玕、陳傑、即遵照節降谕旨。

    會同上緊嚴緝。

    并将首犯曾否就獲之處。

    迅速具奏。

     ○是月。

    直隸總督劉峨奏、肅甯縣、近河窪地。

    被淹成災。

    乏食貧民。

    現于義倉内、酌動谷二千石。

    每戶借給三鬥。

    批、竟當賞給。

    又稱、被水地畝。

    應查明确數給赈。

    批、妥協為之。

    俾受實惠。

    又稱、清苑等縣間被淹浸。

    現饬屬查勘。

    批、不可諱災。

    詳悉查辦。

     ○兩江總督書麟覆奏、睢甯漫口。

    堵築已有端緒。

    毋須韓鑅前來幫辦。

    得旨、覽奏俱悉。

    勉為之。

     ○湖南巡撫。

    浦霖奏、楚南毗連川粵。

    為私鹽出沒之所。

    饬屬嚴拏。

    于衡陽、清泉等縣、緝獲三起。

    從重辦理。

    得旨、漸有起色。

    亦不問矣。

    但不可又怠。

     ○河東河道總督李奉翰奏、東省濟運水櫃。

    如微山蜀山等湖。

    最為緊要。

    今歲各河渠水勢充盈除收入蜀山湖水。

    并将有餘之水。

    串運歸入南旺湖潴蓄。

    酌改芒生涵洞。

    令其下注。

    遞達南陽昭陽等湖。

    彙入微湖。

    以裕濟運之源。

    得旨嘉獎。

     ○河東河道總督李奉翰、河南巡撫梁肯堂奏、節屆白露。

    河水安瀾。

    得旨、覽奏稍慰。

    總以敬慎防于事先為要。

     ○四川總督李世傑奏、馬晏清即馬波。

    遣令程宗聖、冒為伊子馬攀鳳。

    在密雲縣叩阍獻策。

    并開列太平等州縣、枉斃人命各案。

    臣逐一嚴查。

    盡屬子虛。

    該犯馬晏清在逃。

    現饬屬偵緝務獲。

    得旨、正犯今獲否。

    似此餘事。

    向誰問乎。

     ○貴州巡撫陳步瀛、以新授黔撫、奏請陛見。

    得旨、且赴新任。

    貴州政簡民淳。

    如不自滿。

    加慎。

    汝可稱勝職。

    勉之。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