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二

關燈
辦各員。

    相繼病故。

    輾轉更易遲延。

    況委員人等、如果有中途盜賣情弊。

    不特應行着賠。

    尚當重治其罪。

    若無盜賣等事。

    則伊等因辦運官銅。

    在外多年。

    中途病故。

    已為可憫。

    複于伊家屬名下追賠。

    殊非正道。

    且事隔多年。

    該員等離任已久。

    原籍亦未必有力能賠。

    是官項仍至虛懸。

    該撫此摺、不過以奏請追賠。

    見其認真辦理。

    及咨追無着。

    将來原籍、可以家赀盡絕、援例豁免。

    所奏似嚴。

    而實非正辦。

    終于姑息而已。

    該省錢局。

    既屬鹽道管理。

    委員赴滇辦銅。

    守候至十餘年之久。

    因何并不禀催。

    而曆任督撫。

    亦竟置之不問。

    均難辭咎。

    所有此項折耗銅觔。

    業據該撫傳訊接運各員。

    暨原辦之員家屬。

    實無盜賣情事。

    則該員等因奉有遠差。

    中途病故。

    情尚可憫。

    即接運各員。

    現查無弊窦。

    均無庸着賠。

    應即令該省曆任督撫、暨該管道員分賠七成。

    至滇省辦銅各官。

    雖因先盡京銅。

    于各省先往采買銅觔。

    不能即時辦給。

    其過較楚省為輕。

    但亦何至遲逾十餘年之久。

    而銅觔又不能照部定成色。

    且滇省各廠。

    俱有道府經管。

    亦難辭咎。

    并應着落滇省承辦銅務廠員、及經管之道府、分賠三成。

    以示懲儆而昭平允。

    至各省錢局所辦銅觔。

    雖不能如戶工二部錢局之年清年款。

    但不定以限制。

    似此累歲經年。

    稽遲守候。

    緻令承辦之州縣等。

    于本任事務。

    轉需紛紛委署。

    不能親身經理。

    既非慎重地方之道并恐滇省官員。

    與委員有所厚薄。

    可以意為先後。

    将後到者徇情早給。

    而先到者反緻守候。

    亦不可不防其弊。

    自當按省分之遠近。

    以到滇之日為始。

    酌定年限。

    如有逾限不将銅觔辦給者。

    即将廠員議處。

    其銅觔務令照部定成色。

    不準攙和低潮。

    倘有不足。

    準令該委員禀明另換。

    如此有所責成。

    庶廠員等、不緻任意玩延。

    運員等、亦複無可藉口。

    其如何按照道裡、定立限期之處。

    着軍機大臣、會同該部詳悉妥議具奏。

     ○谕軍機大臣曰、劉峨奏、保定府屬之蠡縣地方潴龍河。

    于初二三日、陡長水九尺餘寸。

    孟嘗等處村河。

    于初四五日、先後湧溢。

    其下遊肅甯村莊。

    間被淹浸。

    又滹沱河盛漲。

    并湧靈壽縣城。

    以緻城外關廂、及近城之胡莊等處居民房屋。

    坍塌一千餘間。

    壓斃男婦四名口等語。

    蠡縣水勢漲發。

    漫口下注。

    而下遊之肅甯地方。

    亦被浸淹。

    亟應堵築疏消。

    上緊勘辦。

    其靈壽縣水勢、雖已消涸。

    但坍塌房屋千有餘間。

    壓斃人口四名。

    情形較重。

    尤須加意撫恤。

    俾災民不緻失所。

    着傳谕劉峨、即饬該道府、分投前赴被災地方。

    督率工員。

    多集人夫。

    将沖決堤埝。

    趕緊堵築完固。

    設法疏消積水。

    其坍塌房屋。

    損斃人口。

    照例撫恤。

    并給予修費。

    以咨苫蓋。

    所有各邑被水田禾。

    現在果否全行涸出。

    收成是否失望。

    并着逐一查勘。

    如有應須接濟之處。

    一面辦理。

    一面速行奏聞。

    毋任胥吏從中侵冒。

    務使小民均沾實惠。

     ○又谕、據軍機大臣等議駁、旺沁班巴爾具奏、甯夏滿兵孤寡。

    請将庫存餘銀。

    支取養贍。

    已奉旨依議外。

    但甯夏庫存節年用剩銀五千餘兩。

    此項銀、數年間用完之後。

    尚需動用正項。

    如将此生息辦理。

    以每年所得息銀。

    養贍孤寡。

    似屬有益。

    着傳谕勒保、旺沁班巴爾等、将現在甯夏所存此項銀五千餘兩。

    交商生息。

    以每年所得息銀養贍孤寡之處。

    令伊等熟籌妥議。

    務期長久可行。

    兩有裨益。

     ○己巳。

    谕、兵部議、定海鎮總兵陳标、于會哨屆期。

    因奏準陛見。

    即行交卸。

    以緻署任不及前往。

    拟以降三級調用一本。

    陳标雖經奏準陛見。

    并非迫不及待。

    自應遵例先往會哨。

    俟事竣再行起程。

    乃辄臨期交卸。

    實屬錯謬。

    除會哨之署總兵李定國、因風勢不順。

    并未親身出洋。

    業經革職外。

    陳标着照部議、降三級調用。

    至外省巡洋。

    該鎮等每多視為具文。

    飾詞捏報。

    洋面重地。

    查察綦嚴。

    向例于每年三九等月。

    兩鎮定期會哨。

    不容稍有懈怠。

    即或訂期之後。

    遇有風阻。

    斷無經旬累月。

    尚不能止息之理。

    自應各報該督撫、改展日期。

    必相會面而後返。

    方為無負職守。

    若一遇風信。

    即有意觀望不前。

    辄以風大難行。

    藉口捏飾。

    直以巡洋為虛應故事。

    殊非慎重海防之道。

    再聞閩省海面。

    每遇九月。

    飓風較多。

    商船俱不敢放洋。

    何以向例第二次會哨日期。

    轉定于是月。

    令其冒險出巡。

    或江南、浙江、廣東、海洋九月内風信。

    大小不一。

    未必盡如閩省。

    亦不可知。

    殊難懸揣。

    着該督撫按照各處洋面風信平順之期。

    另行會商。

    酌定月分。

    不必拘定三九兩月。

    總以飓風不作。

    平穩時訂期會哨。

    庶各該鎮等、不得藉詞風阻遲誤。

    而于海疆巡哨。

    更昭慎重。

    俟各督撫酌改月分。

    咨送到部。

    将如何改展日期。

    另定章程。

    悉心妥議具奏。

     ○以禮部侍郎窦光鼐、為浙江鄉試正考官。

    編修程昌期、為副考官。

    大理寺卿趙佑、為江西鄉試正考官。

    編修錢樾、為副考官。

    修撰史緻光為湖北鄉試正考官。

    吏部員外郎恭泰、為副考官。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