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三十

關燈
否。

     ○又谕、前據毓奇奏、江西各幫漕船。

    在該省之鳳凰灘等處。

    水淺耽遲。

    業經降旨、将書麟、何裕城申饬。

    本日又據毓奇參奏、湖南幫船。

    行次湖北漢口地方。

    各丁以置備篷纜。

    并江行遇風為詞。

    任意逗遛。

    脫空十日之久。

    亦已将押運、領運、各員。

    交部議處矣。

    漕運為天庾所關。

    自應迅速趱行。

    銜尾前進。

    以期如限抵通起卸。

    無誤回空。

    況本年運河水勢充裕。

    豫東江浙各幫。

    行走順利。

    抵壩渡黃各日期。

    視上年較早三四十日不等。

    江西湖廣各船。

    正應跟幫遄行。

    俾及早南回。

    趕符冬兌冬開定制。

    乃江西湖南幫船。

    又有淺滞脫幫之事。

    浙江尾幫。

    早于四月二十七日、全入東境。

    湖北幫船。

    應跟浙江行走。

    何以并未據報渡黃。

    是湖北已屬脫幫。

    而湖南幫船。

    竟在漢口耽延十日之久。

    其遲誤為尤甚。

    江西受兌水次。

    即在鄱陽湖左近。

    而鳳凰灘、罐子湖等處、相距不過數十裡。

    何至頭幫船隻。

    于四月十三日、始渡湖前進。

    則其在後各幫。

    尚未離水次。

    更屬顯然。

    似此脫空耽延。

    是今年江浙各船。

    雖抵壩較早。

    又多閏月。

    而江西湖廣之船。

    恐仍似每年之抵壩遲延。

    甚至又須截留守凍。

    豈不前功盡棄。

    伊誰之咎。

    該督撫等既不督催查辦。

    而毓奇又曲為回護。

    并不嚴查參辦。

    僅以一奏塞責。

    俱不可解。

    此事若仍交該督撫、及總漕辦理。

    未免始終諱飾。

    現在通州起卸各事。

    劉秉恬帶領坐糧廳等、足資料理。

    着派蘇淩阿、會同韓鑅、速行迎赴山東江南一帶。

    實力嚴催。

    務令湖廣江西漕船。

    接續前進。

    毋任再有脫幫遲緩等事。

    并将該二省各幫船。

    究竟因何遲滞。

    其禀報風水淺阻之處。

    是否有捏飾情弊。

    即秉公訪查。

    據實嚴參。

    想蘇淩阿等、亦無所用其回護。

    若因江西相隔遙遠。

    訪查鳳凰灘淺滞。

    及距水次遠近之處。

    一時不能得實。

    不妨酌留韓鑅在彼。

    督催江廣落後各幫船。

    蘇淩阿曾任江西道員。

    熟悉該省道路情形。

    即速赴江西就近嚴查。

    據實具奏。

    不可瞻徇。

    緻負委任。

    将此傳谕知之。

     ○是日。

    駐跸兩間房行宮。

     ○甲午。

    谕、前因吏部帶領引見各官内。

    有原任甘肅階州直隸州知州顔培天一員。

    系福康安在陝甘總督任内。

    辦理計典。

    填注才力不及者。

    觀其年力正屬富強。

    人亦似去得。

    與福康安填注之語相反。

    特将該員發往直隸以同知用。

    并以福康安不應察屬錯誤若此。

    降旨詢問。

    令其據實覆奏。

    茲據奏稱、該員于進見時。

    詢以地方事件。

    不能登答。

    其精神甚覺委靡。

    細加察訪。

    竟是嗜酒廢事。

    彼時原欲專摺劾參。

    因其年力正屬富強。

    一經參革。

    即廢棄終身。

    是以于大計疏内。

    填注才力不及等語。

    各省督撫。

    察吏是其專責。

    如果所屬中有嗜酒廢事。

    贻誤地方之員。

    即應随時糾察。

    何待大計始行辦理。

    況計典之設。

    原為激濁揚清。

    使人知所懲勸。

    該督撫于填考時。

    自應加意勘酌。

    以期舉措得當。

    豈可因慮屬員廢棄。

    轉為姑息調停之計。

    各省督撫。

    于計典作如此者。

    往往有之。

    而福康安受恩深重。

    則不應出此。

    朕臨禦五十餘年。

    辦理庶務。

    無論钜細。

    靡不躬親綜核。

    即如顔培天、其平日之嗜酒與否。

    朕何從知悉。

    其日朕禦出入賢良門閱射。

    奏事九卿等、無不目所共睹。

    詢之伊等、亦佥稱顔培天似非才力不及之人。

    維時朕若将顔培天照例降調。

    則似朕未經鑒别。

    九卿等或竊意因該員系福康安所劾。

    故曲照所請矣。

    福康安自知錯誤。

    若止據實陳覆。

    朕念其屢經出力。

    未始不可加恩免議。

    今乃以顔培天一經參革。

    必緻終身廢棄為詞。

    不免意存回護。

    轉難寬宥福康安着交部議處。

    嗣後各督撫等于大計時。

    宜秉公察核。

    确切填注。

    毋得意為軒轾。

    進退失當。

    朕于諸臣功過賞罰。

    一秉大公。

    不存畸重畸輕之見。

    若各督撫于激揚钜典。

    不知慎重辦理。

    以緻舉劾不公。

    經朕察出。

    則咎由自取矣。

    将此明白宣谕中外知之。

     ○又谕、據富綱等奏、滇省通海、甯州、河陽、江川、河西等五州縣。

    均于五月十四日連次地震。

    城垣官署。

    俱有坍壞。

    并多倒塌民居。

    傷斃人口之處。

    該督自省起程前往查辦等語。

    此次通海等五州縣同時地震。

    情形較重。

    小民倉猝被災。

    殊堪轸憫。

    富綱現在親往查勘。

    先行撫恤。

    所有震倒房屋。

    傷斃人口。

    分别借給銀谷。

    務須督率各屬。

    确實妥辦。

    毋令一夫失所。

    并着照乾隆二十八年、江川等處地震之例。

    加倍赈給。

    并将通海等五州縣、應納五十四年條公等項。

    一體加恩蠲免。

    以示朕惠恤災黎。

    有加無己之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據畢沅奏拏獲棗陽縣邪教姚應彩餘黨。

    現在嚴行追究一摺。

    閱該犯傳教咒内。

    有十門有道一口傳。

    十人共士一子丹。

    十口合同西江月。

    開弓射箭到長安等語。

    措詞實屬悖逆。

    推其傳習煽惑之意。

    與造反何異。

    必須嚴行根究。

    徹底窮追。

    不可姑息。

    亦不可波及無辜。

    着傳谕畢沅、務将此案研得确情。

    按律定拟。

    毋任各犯捏飾。

    以緻或有漏網。

    至十人共士一子丹一語。

    或其教内為首之犯。

    另有李姓。

    亦未可知。

    并着該督嚴切訊究。

    一并查明具奏。

     ○是日。

    駐跸常山峪行宮。

     ○乙未。

    谕、杜爾伯特親王車淩烏巴什、自投誠以來。

    三十餘載。

    在禦前行走多年。

    甚屬奮勉。

    今伊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