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二

關燈
百姓。

    已有接濟。

    又據奏、近京米價若長。

    應聽部臣辦理。

    仍派京員監粜。

    至被水州縣内。

    如固安、東安、永清、涿州、等處。

    請撥運通倉米平粜。

    止須地方官料理。

    毋庸派京員。

    查京城十廠。

    半居城外。

    現經奏準添給粳稄米三萬石。

    近京百姓。

    就近赴籴。

    四鄉設廠。

    似可暫緩。

    其請撥米之處。

    查通倉現存稄米。

    尚可通融撥給三四萬石。

    如奉天等處、購買于二月前半月運到。

    即毋庸再動通倉稄米。

    倘或需時。

    仍令該督酌量奏撥。

    至奏稱通州人戶殷繁。

    歲内經倉場侍郎奏請、添撥四年之成色米湊賣。

    請再寬裕酌撥。

    應令倉場查明。

    前米曾否賣完。

    并有無需用。

    咨報戶部查辦。

    又奏稱、去秋天津府衆商、出資買米三萬餘石。

    請于二月初旬分廠開粜。

    應令事竣日、查明造報。

    分别獎勵。

    得旨、因□等四州縣、撥運通倉米石之處。

    着照該督所請行。

    令酌定數目報部。

    餘依議速行。

     ○又議覆、河南巡撫尹會一奏稱、平粜谷石。

    不能遍及鄉民。

    蓋緣運米至鄉。

    必需腳價。

    無從支給。

    是以向未議及。

    應請嗣後平粜。

    除在城廂設廠外。

    再于大鄉大集。

    擇道路适中之地。

    量州縣之大小。

    或設二三廠。

    或設四五廠。

    運米出粜。

    腳價、照赈谷運鄉之例。

    準于腳費内報銷。

    又州縣官事繁廠多。

    不能兼顧。

    查在州、則有州同、州判。

    在縣、則有縣丞、巡檢、教職、等官。

    應派監粜。

    至買補谷石。

    或因腳費無出。

    或因籴價不敷。

    緻有派買勒交等弊。

    請嗣後采買。

    無論本境鄰邑。

    總以谷價平賤地方。

    如數采買。

    運費即于羨餘銀内開銷。

    如無羨餘。

    準于别邑羨餘銀内撥給。

    均應如所請。

    從之。

     ○兵部議覆、署天津總兵銮儀使黃廷桂、援孫士魁之例。

    呈請兼銜。

    查黃廷桂、從前補授銮儀使時。

    已離四川提督之任。

    與現任總兵、署理銮儀使之孫士魁有别。

    所請兼銜之處。

    應無庸議。

    得旨、依議。

    孫士魁、着實授銮儀使。

    黃廷桂、着實授天津總兵官。

     ○滿洲繙譯鄉試。

    以大學士福敏、為正考官。

    通政司參議馬璘、為副考官。

    蒙古繙譯鄉試。

    以理藩院尚書僧格為考官。

     ○戊子。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詣大高殿行禮。

     ○詣暢春園。

    問皇太後安。

     ○幸圓明園。

     ○庚寅。

    吏部遵旨議準、大學士張廷玉、世襲三等伯爵。

    着伊子張若霭承襲。

    從之。

     ○又議覆、調任江南總督慶複疏稱、江甯、蘇州、松江、鎮江、太倉、五府州。

    向無專管戰船廳員。

    但設總廠。

    以各該管道監修。

    委同知通判辦理。

    每緻推诿遲誤。

    請以江甯府江防同知。

    兼理江廠船政。

    松江府水利通判。

    兼理蘇松二廠船政。

    蘇州府海防同知。

    兼理太廠船政。

    常州府水利通判。

    移駐鎮江改為鎮江府船政通判。

    專司船廠。

    其常州府水利事務。

    将武進、陽湖、宜興、荊溪、四縣。

    歸督糧通判管理。

    江陰、靖江、無錫、金匮、四縣。

    歸海防同知管理。

    各關防換鑄頒給。

    均應如所請。

    從之。

     ○兵部議覆、署廣東右翼總兵官、韶州副将王濤疏請、改南雄協守備、移駐始興縣城。

    原駐始興經制千總。

    移駐清化司前汛。

    應如所請。

    從之。

     ○辛卯。

    上詣暢春園、問皇太後安。

    奉皇太後幸同樂園。

    禦長春仙館。

     ○遣官祭關帝廟。

     ○吏部議覆、巡視西城禦史鐘衡奏稱、五城兵馬司正副指揮吏目等官員缺。

    向例于候補候選人員内。

    揀選引見補授。

    嗣歸部铨選。

    例用一升一補。

    其應升之員。

    系外省州縣。

    輾轉交代。

    到任需時。

    五城委署之員。

    事繁不能兼顧。

    請照順天府屬大興、宛平、二縣。

    揀選補用之例。

    一體揀選。

    應如所請。

    從之。

     ○戶部議覆、湖北巡撫張楷疏請、将現存廢銅。

    轉饬該管之員。

    作速變價。

    除歸還原價外。

    餘銀買社倉谷。

    接濟民食。

    應如所請。

    從之。

     ○重修盛京大政殿。

    從吏科給事中廣明請也。

     ○予故和碩果親王允禮、加祭一次。

    立碑造墳如例。

    谥曰毅。

     ○添設廣東肇慶府鶴山縣、雙橋司巡檢一員。

    陽江縣、那龍司巡檢一員。

    廉州府欽州、那陳司巡檢一員。

    瓊州府澄邁縣、新安司巡檢一員。

    萬州、龍滾司巡檢一員。

    嘉應州鎮平縣、羅岡司巡檢一員。

    改原設萬州寶停司巡檢。

    隸陵水縣。

    為陵水縣寶停司巡檢。

    崖州通遠司巡檢。

    移駐永甯鄉。

    為永甯司巡檢。

    并鑄給印信。

    從署廣東巡撫王謩請也。

     ○壬辰。

    上禦勤政殿聽政。

     ○面谕九卿等、朕自臨禦以來。

    無日不以皇考之心為心。

    皇考之政為政。

    皇考至聖至神。

    聰明天縱。

    朕何能仰幾萬一。

    但親見我皇考朝乾夕惕。

    敬天勤民。

    惟有夙夜勵精。

    不敢稍自懈弛。

    以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