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
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三年。
戊午。
二月。
癸未朔。
禮部彙題、朝鮮國王李昑、恭賀世宗憲皇帝、孝敬憲皇後、升祔。
世宗憲皇帝、升配禮成表文。
又恭賀萬壽、冬至、元旦、三大節表文。
又頒诏、賞緞、免貢。
及準複中江交易舊制。
謝恩各表文。
均下部知之。
○予追封一等承恩公李榮保、祭一次。
立碑造墳如例。
○鑄給肅州城守營都司關防。
威魯堡守備條記。
從川陝總督查郎阿請也。
○甲申。
春分。
朝日于東郊。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先醫之神。
○和碩果親王允禮薨。
谕、果親王持躬耿直。
賦性剛方。
辦理公事。
不避嫌怨。
皇考素敦友愛。
眷注維殷。
朕禦極以來。
命王總理事務。
方資倚任。
乃王舊疾時作。
去歲轉劇。
朕常加存問。
令禦醫用心調治。
今年正月二十日、太醫奏稱王病勢沉重。
朕欲親往看視。
因值齋戒之期。
特着和親王代往。
自此以後。
王疾漸減。
且精神稍增。
移住郊外林亭。
朕心喜慰。
方謂從此調理。
可望痊愈。
從容召見。
今聞薨逝。
深為震悼。
着莊親王、履親王、經紀其後事。
朕即于本日親臨其喪。
一應典禮。
該部速議具奏。
又谕、果親王薨逝。
朕笃念親親之誼。
此爵自應久遠承襲。
但王無子嗣。
其如何承襲之處。
着莊親王、和親王、慎郡王、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會議具奏。
○大學士會同禮部議覆、湖廣道監察禦史陶正靖奏、請将先賢闵氏、冉氏、言氏、蔔氏、颛孫氏、後裔。
世襲五經博士。
照衍聖公孔廣棨原咨。
一體行取赴京觀禮。
查十哲内仲氏子孫。
例得行取。
又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臨雍。
闵氏世襲五經博士闵興汶、曾入廟陪祀。
今恭逢皇上舉行臨雍盛典。
應如所請。
行取該五經博士。
各帶族人二人。
赴京觀禮。
至十哲後裔。
尚有端木氏、世襲五經博士。
應一并行取。
又奏稱、四配及仲氏。
皆有祭田、廟戶。
河南程氏。
歲給祭銀一百兩。
請敕查此外先賢先儒。
有無祭田祭銀。
酌量撥給。
并各予廟戶數名。
以供埽除。
查先賢先儒祠廟。
散在各省。
應行令該督撫查明。
除現有祭田祭銀。
廟戶已足供用者。
不議外。
餘俱酌議咨覆再議。
從之。
○是日、上親臨果親王邸第賜奠。
○乙酉。
谕、果親王喪事。
着大阿哥永璜、前往穿孝。
又谕、王大臣等、請将朕弟六阿哥承襲果親王之處。
朕奏聞皇太後。
欽奉皇太後懿旨。
既經王大臣等定議俱奏。
着照所請。
令六阿哥弘瞻、襲封果親王。
○是日起。
上以祭社稷壇。
齋戒三日。
○丙戌。
定祭文廟三獻爵。
谕、本年春祭文廟。
朕降旨親詣行禮。
查文廟春秋二祭。
舊例俱是遣官。
我皇考尊師重道。
始定親祭之禮。
間年舉行。
乃從前所未有者。
今覽太常寺奏進儀注。
朕躬獻爵一次。
其亞獻三獻之爵。
豫先陳設香案上。
朕思既行親祭。
仍當從三獻之儀。
着太常寺另繕儀注進呈。
○直隸河道總督朱藻等奏、永定河新興壩工。
請寬築攔水大壩。
外截水勢。
南北兩岸。
堤工埽壩。
宜及早增培。
所需建壩銀兩。
請敕部迅發。
得旨、如所請速行。
○駐藏侍郎杭奕祿等奏、貝勒頗羅鼐、以額納特坷克部落、拉達克汗德忠那木紮爾、所上表文。
及貢物。
交臣轉奏。
查拉達克汗德忠那木紮爾。
乃呢瑪那木紮爾之子。
父子并感國厚恩。
凡得率準噶爾消息。
辄附頗羅鼐以聞。
自聖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數加恩赉。
今複進表貢物。
若更頒子敕命。
量施恩澤。
當益勸勉。
傾心内向。
奏入、命賜德忠那木紮爾敕書一道。
加賞緞匹磁器有差。
○歸化城都統根敦、以患病奏請解任。
得旨、都統之任。
雖屬緊要。
現有塔勒瑪善在彼。
可以幫辦。
無庸奏請解任。
○以和碩莊親王允祿、辦理理藩院尚書事務。
○丁亥。
祭先師孔子。
上親詣行禮。
禦書扁曰。
與天地參。
禦書聯曰。
氣備四時。
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萬世。
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懸文廟大成殿楹。
○大學士會同戶部議、直隸總督李衛奏稱、現在各州縣。
有糧食略少之處。
已先行酌量開粜。
離京稍遠
戊午。
二月。
癸未朔。
禮部彙題、朝鮮國王李昑、恭賀世宗憲皇帝、孝敬憲皇後、升祔。
世宗憲皇帝、升配禮成表文。
又恭賀萬壽、冬至、元旦、三大節表文。
又頒诏、賞緞、免貢。
及準複中江交易舊制。
謝恩各表文。
均下部知之。
○予追封一等承恩公李榮保、祭一次。
立碑造墳如例。
○鑄給肅州城守營都司關防。
威魯堡守備條記。
從川陝總督查郎阿請也。
○甲申。
春分。
朝日于東郊。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先醫之神。
○和碩果親王允禮薨。
谕、果親王持躬耿直。
賦性剛方。
辦理公事。
不避嫌怨。
皇考素敦友愛。
眷注維殷。
朕禦極以來。
命王總理事務。
方資倚任。
乃王舊疾時作。
去歲轉劇。
朕常加存問。
令禦醫用心調治。
今年正月二十日、太醫奏稱王病勢沉重。
朕欲親往看視。
因值齋戒之期。
特着和親王代往。
自此以後。
王疾漸減。
且精神稍增。
移住郊外林亭。
朕心喜慰。
方謂從此調理。
可望痊愈。
從容召見。
今聞薨逝。
深為震悼。
着莊親王、履親王、經紀其後事。
朕即于本日親臨其喪。
一應典禮。
該部速議具奏。
又谕、果親王薨逝。
朕笃念親親之誼。
此爵自應久遠承襲。
但王無子嗣。
其如何承襲之處。
着莊親王、和親王、慎郡王、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會議具奏。
○大學士會同禮部議覆、湖廣道監察禦史陶正靖奏、請将先賢闵氏、冉氏、言氏、蔔氏、颛孫氏、後裔。
世襲五經博士。
照衍聖公孔廣棨原咨。
一體行取赴京觀禮。
查十哲内仲氏子孫。
例得行取。
又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臨雍。
闵氏世襲五經博士闵興汶、曾入廟陪祀。
今恭逢皇上舉行臨雍盛典。
應如所請。
行取該五經博士。
各帶族人二人。
赴京觀禮。
至十哲後裔。
尚有端木氏、世襲五經博士。
應一并行取。
又奏稱、四配及仲氏。
皆有祭田、廟戶。
河南程氏。
歲給祭銀一百兩。
請敕查此外先賢先儒。
有無祭田祭銀。
酌量撥給。
并各予廟戶數名。
以供埽除。
查先賢先儒祠廟。
散在各省。
應行令該督撫查明。
除現有祭田祭銀。
廟戶已足供用者。
不議外。
餘俱酌議咨覆再議。
從之。
○是日、上親臨果親王邸第賜奠。
○乙酉。
谕、果親王喪事。
着大阿哥永璜、前往穿孝。
又谕、王大臣等、請将朕弟六阿哥承襲果親王之處。
朕奏聞皇太後。
欽奉皇太後懿旨。
既經王大臣等定議俱奏。
着照所請。
令六阿哥弘瞻、襲封果親王。
○是日起。
上以祭社稷壇。
齋戒三日。
○丙戌。
定祭文廟三獻爵。
谕、本年春祭文廟。
朕降旨親詣行禮。
查文廟春秋二祭。
舊例俱是遣官。
我皇考尊師重道。
始定親祭之禮。
間年舉行。
乃從前所未有者。
今覽太常寺奏進儀注。
朕躬獻爵一次。
其亞獻三獻之爵。
豫先陳設香案上。
朕思既行親祭。
仍當從三獻之儀。
着太常寺另繕儀注進呈。
○直隸河道總督朱藻等奏、永定河新興壩工。
請寬築攔水大壩。
外截水勢。
南北兩岸。
堤工埽壩。
宜及早增培。
所需建壩銀兩。
請敕部迅發。
得旨、如所請速行。
○駐藏侍郎杭奕祿等奏、貝勒頗羅鼐、以額納特坷克部落、拉達克汗德忠那木紮爾、所上表文。
及貢物。
交臣轉奏。
查拉達克汗德忠那木紮爾。
乃呢瑪那木紮爾之子。
父子并感國厚恩。
凡得率準噶爾消息。
辄附頗羅鼐以聞。
自聖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數加恩赉。
今複進表貢物。
若更頒子敕命。
量施恩澤。
當益勸勉。
傾心内向。
奏入、命賜德忠那木紮爾敕書一道。
加賞緞匹磁器有差。
○歸化城都統根敦、以患病奏請解任。
得旨、都統之任。
雖屬緊要。
現有塔勒瑪善在彼。
可以幫辦。
無庸奏請解任。
○以和碩莊親王允祿、辦理理藩院尚書事務。
○丁亥。
祭先師孔子。
上親詣行禮。
禦書扁曰。
與天地參。
禦書聯曰。
氣備四時。
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萬世。
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懸文廟大成殿楹。
○大學士會同戶部議、直隸總督李衛奏稱、現在各州縣。
有糧食略少之處。
已先行酌量開粜。
離京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