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傥或倉儲無幾。
挽運需時。
則災民之迫不及待者。
不得即沾升鬥。
又非朕轸恤窮民之至意。
用是再頒谕旨。
着孫國玺、石麟等、詳查地方實在情形。
如果鄰邑米多易運。
即照部議撥給。
若糧少運難。
着暫行銀米兼赈。
仍酌定價值報部。
一面辦理。
一面奏聞。
總在多方稽察。
務使官吏無所容奸。
窮黎均沾實惠。
○是日。
駐跸煙郊。
○乙未。
上詣壽皇殿行禮。
○詣皇太後宮問安。
○還宮。
○戶部議覆、甘肅巡撫宗室德沛疏稱、甘省民鮮蓋藏。
其每歲額徵。
除兵糧外。
所餘無幾。
自應于豐收之歲。
豫先買貯。
請于河東平涼、慶陽、臨洮、鞏昌、四府。
并直隸秦州屬之兩當縣。
河西甘州、涼州、甯夏、西甯、四府。
并直隸肅州屬之高台縣。
及沙州衛。
分别地方小大。
戶口多寡。
酌量采買。
共貯糧一十七萬石。
以備應用。
應如所請。
從之。
○丙申。
命豁免福建南平縣浮多丁銀。
谕曰。
福建丁銀。
從前照各省之例。
勻入地糧之内。
合省稱便。
惟有延平府南平一縣。
丁口衆多。
不能通勻。
數年以來。
紛更滋擾。
小民不無賠累。
查該縣田糧。
共計銀一萬七千一百三十餘兩。
應照每田糧一兩、勻徵銀二錢之例。
共勻入丁銀三千四百二十六兩零。
其浮多丁銀三千三百八十三兩六錢。
悉行豁免。
俾民力寬餘。
永無追呼之擾累。
該督撫即遵谕行。
○刑部會議、休緻安西鎮總兵官張嘉翰、承辦軍需草束。
剝削短發。
應照侵盜錢糧例。
拟斬監候秋後處決。
得旨。
如所議。
○實授崔紀為陝西巡撫。
尹會一為河南巡撫。
張楷為湖北巡撫。
許容為山西布政使。
楊錫绂為廣西布政使。
戴永椿為江蘇按察使。
張坦麟為安慶按察使。
魏定國為陝西按察使。
淩燽為江西按察使。
○實授蘇明良為福建陸路提督。
張天駿為廣東提督。
○丁酉。
上禦乾清門聽政。
○詣皇太後宮問安。
○以浚運河暫免淮關米豆等稅。
谕曰。
今冬挑浚淮揚運河。
大工齊舉。
所有員役人夫。
不下數十萬。
日用薪米食物。
所需甚多。
恐将來物價漸至增長。
查淮關則例。
除本地所收米麥雜糧。
不收稅課。
其外來客商販賣者。
按石徵收。
舊例如此。
朕思目下興工之時。
若裁去一分稅銀。
自可平減一分物價。
于沿河居民。
及在工夫役。
均有禆益。
着管理淮關稅務内務府員外郎唐英、将淮安大關。
并沿河口岸。
經過之客販食米豆麥雜糧。
以及煤炭葦柴等物。
悉免稽查。
不必納稅。
俟明年工竣之後。
照舊徵收。
又聞河南固始縣。
素稱産米之鄉。
每年客販。
運至清江浦地方卸賣。
其價頗賤。
今運口築壩。
固始米船。
不能直達清江浦。
而相近清江有老壩口地方。
可以卸賣。
着将此地米稅。
亦照淮關之例。
暫行寬免。
該部可一并行文唐英知之。
○免滇省新辟夷疆。
未完開墾借給銀兩。
谕曰。
雲南省之昭通、東川、元江、普洱、四府内。
新辟夷疆。
人希土曠。
從前曾經募民開墾。
借給銀兩。
令其分年還納。
至今尚有未完銀一萬八百六十餘兩。
朕思滇省去年收成歉薄。
闾閻生計艱難。
已經将乾隆元年應徵地丁錢糧。
俱行寬免。
以纾民力。
夫正供尚且蠲除。
而開墾宿逋。
猶令追繳。
窮黎拮據。
朕心深為轸念。
着将滇省未完開墾借給銀兩。
悉行豁免。
以示朕加惠邊氓之至意。
○以内閣學士雙喜、為盛京戶部侍郎。
○己亥。
兵部議覆、兩廣總督鄂彌達、疏稱粵東疆域遼闊。
水陸營汛散處。
非數月半年可以遍及。
提督統轄全省。
一經出巡。
必緻有妨公事。
應将廣東提督、不拘限期次第出巡之處停止。
其各鎮總兵、每年止于九十兩月。
出巡所屬營伍一次。
應如所請。
從之。
○大學士尹泰、老病乞休。
得旨。
卿才品優長。
老成夙望。
雖年登大耋。
而綸扉重地。
倚毗正殷。
着照舊供職。
不必以老病求罷。
該部知道。
卷之五十四
傥或倉儲無幾。
挽運需時。
則災民之迫不及待者。
不得即沾升鬥。
又非朕轸恤窮民之至意。
用是再頒谕旨。
着孫國玺、石麟等、詳查地方實在情形。
如果鄰邑米多易運。
即照部議撥給。
若糧少運難。
着暫行銀米兼赈。
仍酌定價值報部。
一面辦理。
一面奏聞。
總在多方稽察。
務使官吏無所容奸。
窮黎均沾實惠。
○是日。
駐跸煙郊。
○乙未。
上詣壽皇殿行禮。
○詣皇太後宮問安。
○還宮。
○戶部議覆、甘肅巡撫宗室德沛疏稱、甘省民鮮蓋藏。
其每歲額徵。
除兵糧外。
所餘無幾。
自應于豐收之歲。
豫先買貯。
請于河東平涼、慶陽、臨洮、鞏昌、四府。
并直隸秦州屬之兩當縣。
河西甘州、涼州、甯夏、西甯、四府。
并直隸肅州屬之高台縣。
及沙州衛。
分别地方小大。
戶口多寡。
酌量采買。
共貯糧一十七萬石。
以備應用。
應如所請。
從之。
○丙申。
命豁免福建南平縣浮多丁銀。
谕曰。
福建丁銀。
從前照各省之例。
勻入地糧之内。
合省稱便。
惟有延平府南平一縣。
丁口衆多。
不能通勻。
數年以來。
紛更滋擾。
小民不無賠累。
查該縣田糧。
共計銀一萬七千一百三十餘兩。
應照每田糧一兩、勻徵銀二錢之例。
共勻入丁銀三千四百二十六兩零。
其浮多丁銀三千三百八十三兩六錢。
悉行豁免。
俾民力寬餘。
永無追呼之擾累。
該督撫即遵谕行。
○刑部會議、休緻安西鎮總兵官張嘉翰、承辦軍需草束。
剝削短發。
應照侵盜錢糧例。
拟斬監候秋後處決。
得旨。
如所議。
○實授崔紀為陝西巡撫。
尹會一為河南巡撫。
張楷為湖北巡撫。
許容為山西布政使。
楊錫绂為廣西布政使。
戴永椿為江蘇按察使。
張坦麟為安慶按察使。
魏定國為陝西按察使。
淩燽為江西按察使。
○實授蘇明良為福建陸路提督。
張天駿為廣東提督。
○丁酉。
上禦乾清門聽政。
○詣皇太後宮問安。
○以浚運河暫免淮關米豆等稅。
谕曰。
今冬挑浚淮揚運河。
大工齊舉。
所有員役人夫。
不下數十萬。
日用薪米食物。
所需甚多。
恐将來物價漸至增長。
查淮關則例。
除本地所收米麥雜糧。
不收稅課。
其外來客商販賣者。
按石徵收。
舊例如此。
朕思目下興工之時。
若裁去一分稅銀。
自可平減一分物價。
于沿河居民。
及在工夫役。
均有禆益。
着管理淮關稅務内務府員外郎唐英、将淮安大關。
并沿河口岸。
經過之客販食米豆麥雜糧。
以及煤炭葦柴等物。
悉免稽查。
不必納稅。
俟明年工竣之後。
照舊徵收。
又聞河南固始縣。
素稱産米之鄉。
每年客販。
運至清江浦地方卸賣。
其價頗賤。
今運口築壩。
固始米船。
不能直達清江浦。
而相近清江有老壩口地方。
可以卸賣。
着将此地米稅。
亦照淮關之例。
暫行寬免。
該部可一并行文唐英知之。
○免滇省新辟夷疆。
未完開墾借給銀兩。
谕曰。
雲南省之昭通、東川、元江、普洱、四府内。
新辟夷疆。
人希土曠。
從前曾經募民開墾。
借給銀兩。
令其分年還納。
至今尚有未完銀一萬八百六十餘兩。
朕思滇省去年收成歉薄。
闾閻生計艱難。
已經将乾隆元年應徵地丁錢糧。
俱行寬免。
以纾民力。
夫正供尚且蠲除。
而開墾宿逋。
猶令追繳。
窮黎拮據。
朕心深為轸念。
着将滇省未完開墾借給銀兩。
悉行豁免。
以示朕加惠邊氓之至意。
○以内閣學士雙喜、為盛京戶部侍郎。
○己亥。
兵部議覆、兩廣總督鄂彌達、疏稱粵東疆域遼闊。
水陸營汛散處。
非數月半年可以遍及。
提督統轄全省。
一經出巡。
必緻有妨公事。
應将廣東提督、不拘限期次第出巡之處停止。
其各鎮總兵、每年止于九十兩月。
出巡所屬營伍一次。
應如所請。
從之。
○大學士尹泰、老病乞休。
得旨。
卿才品優長。
老成夙望。
雖年登大耋。
而綸扉重地。
倚毗正殷。
着照舊供職。
不必以老病求罷。
該部知道。
卷之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