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

關燈
土挑廢民田地蕩一十五頃四十五畝有奇。

    應徵銀米。

    照例開除。

    從之。

     ○又議覆、署陝西巡撫崔紀、疏報朝邑、郃陽、韓城、華陰、等四縣。

    沖塌田地七百九十三頃四十二畝有奇。

    又荒鹵低窪地四頃五十二畝有奇。

    應徵銀米均請照例開除。

    從之。

     ○以駐防烏裡雅蘇台副都統塔勒瑪善、為歸化城左翼都統。

     ○予故正紅旗奉恩輔國公讷圖、祭葬如例。

    谥敦敏。

     ○乙未。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今歲直隸山東。

    有被水之州縣。

    民食艱難。

    朕已屢降谕旨。

    多方籌畫。

    務使闾閻不緻失所。

    其勘明成災之州縣。

    該督撫等、自督率有司。

    蠲赈兼施。

    悉心經理。

    而勘不成災之地方。

    舊無蠲赈之例。

    但彼地二麥既旱。

    秋成又薄。

    難保貧民無乏食之虞。

    亦當酌量加恩。

    以資力作。

    或應貸與社倉谷石。

    或應借給耔種銀兩。

    着直隸總督、山東巡撫轉饬地方官、體訪詳确。

    實力奉行。

    毋得視為故事。

     ○又谕、邵基簡任江蘇巡撫正資料理。

    昨聞患病沉重。

    特遣禦醫馳驿前往調治。

    冀其痊可。

    今聞溘逝。

    深為憫恻。

    着該督委員經紀其喪。

    送回本籍。

    其應得恤典。

    該部察例具奏。

     ○調湖北巡撫楊永斌、為江蘇巡撫。

    以署禮部侍郎張楷、署理湖北巡撫印務。

     ○丙申。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命國子監聖廟用黃瓦。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至聖先師孔子。

    天縱聖神。

    師表萬世。

    尊崇之典。

    至我朝而極盛。

    皇考世宗憲皇帝。

    尊師重道。

    禮敬尤隆。

    阙裡文廟。

    特命易蓋黃瓦。

    鴻儀炳煥。

    超越前模。

    朕祇紹先猷。

    羹牆念切。

    思國子監為首善觀瞻之地。

    辟雍規制。

    宜加崇飾。

    大成門、大成殿、着用黃瓦。

    崇聖祠、着用綠瓦。

    以昭展敬至意。

     ○吏部議覆、巡查甯古塔禦史蘇昌奏稱、船廠将軍衙門。

    兼理地方人命事務。

    請添設理刑司主事一員。

    筆帖式二員。

    應如所請。

    從之。

     ○戶部議準、雲南總督尹繼善奏、遵旨查勘陸涼州旱馬廠、硗瘠地五十二頃七十五畝有奇。

    應徵夏部折色等項銀兩。

    概請豁除。

    其水馬廠魚課等、瘠薄田地三百四十五頃五十八畝有奇。

    止能照則科徵。

    至年收租折銀兩。

    應請減免。

    從之。

     ○旌表守正被戕之直隸民、溫亮山女溫氏。

     ○丁酉。

    頒賜聖祖仁皇帝禦制文集。

    世宗憲皇帝朱批上谕。

    禦制樂善堂集。

    各十部于官學。

    從翰林院侍讀學士春台請也。

     ○戶部議覆、直隸縱督李衛疏稱、河間府屬任邱等六州縣。

    額設墩夫四百四十名。

    應付過往差使。

    其餘府州縣。

    并未設立。

    請将任邱等六州縣額設墩夫。

    裁去一百七十名。

    以一百五十四名、改撥順天府屬之良鄉、涿州。

    保定府屬之新城、雄縣。

    尚餘十六名。

    查交河縣所轄驿路。

    計程八十裡。

    原額止二十名。

    應添入交河縣屬之富莊驿。

    以資接濟。

    均應如所請。

    從之。

     ○閩浙總督銜、專管福建事郝玉麟疏報、惠安場、墾複鹽埕一百三丘。

    诏安港口等場、墾複鹽埕一百四十四丘。

    鹽漏五十七口。

     ○予故鑲黃旗蒙古都統塞爾弼、祭葬如例。

     ○戊戌。

    遣和碩履親王允祹祭泰陵。

     ○谕八旗都統等、上年三月間、曾經降旨。

    将荊州江甯咨送官員内、告請留京效力行走之協領常在、噶爾薩、雲布、着照原銜。

    即行補用。

    佐領五金兒、金圖、防禦珠成額、着以原銜試用。

    俟一年期滿。

    行走果好。

    再行實授。

    原嘉其不戀故土。

    告請留京效力之忱。

    故準留京居住。

    伊等留京之後。

    若以尚未補用。

    不予食俸。

    情殊可憫。

    着交各該旗查明此項人員、已經補用者。

    其未用之前、未經支領之俸。

    着照伊等原銜補給。

    其未經補用者。

    亦着照伊等原銜、補行給俸。

    派委相當差使。

    效力行走。

     ○予故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塞都、祭一次。

     ○己亥。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據福建總督郝玉麟奏稱、福州地方。

    于八月十五夜台風忽作。

    甚為狂烈。

    省城兵屋民房。

    多被吹倒。

    亦有壓傷人口者。

    沿河沿海之商民船隻。

    亦多撞損飄沒。

    現在饬查、分别赈恤等語。

    今年六七月間、閩省雨水過多。

    州縣有被水之處。

    已谕令該督撫、加意撫綏。

    資其困乏。

    繼聞水勢消落甚速。

    貧民已獲甯居。

    其他未淹地方。

    禾稼茂盛。

    朕懷稍慰。

    今聞福州一帶。

    又有台風之災。

    廬舍舟船。

    多有損傷。

    朕心深為轸念。

    着該督撫、轉饬有司。

    速行确查、安插赈濟。

    務使被災兵民。

    各得栖止。

    不緻一夫失所。

     ○恩科武會試、以刑部侍郎孫國玺、知武舉。

    刑部尚書孫嘉淦、為正考官。

    詹事府少詹事許王猷、為副考官。

     ○庚子。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朕以八旗生齒日繁。

    而生計不足。

    日夜為之籌畫。

    上年谕令總理事務王大臣、悉心妥議。

    随經王大臣等、議借官兵俸饷各一年。

    分季扣還。

    俟二年後、再為酌量奏請。

    朕思文官已給有雙俸。

    武員亦給有随甲。

    似可敷用。

    惟兵丁生計向來艱窘。

    不無借貸之事。

    上年借饷時、多有償還舊欠者。

    今若待二年後、方行找借。

    恐伊等目前艱難。

    又複重利借貸。

    有妨生計。

    除在京官員、及陵寝通州沙河兵丁等。

    毋庸借給外。

    其在京兵丁等。

    着再借給饷銀半年。

    通前展限二十四個月。

    陸續坐扣。

    俾得藉以經曆度歲之資。

    爾兵丁等、宜思國家之經費有常。

    朝廷之賞赉。

    有節。

    務從儉約。

    以仰事俯育。

    共受國家之恩。

    倘官銀到手。

    快一時之意。

    徒事花銷。

    而不計将來之用度。

    是既負朕恩。

    又自取困苦矣。

    思之思之。

    着将此旨通行曉谕。

    并傳谕該部于閏九月給發。

     ○吏部議覆、給事中德山奏、請定稽察八旗事務禦史處分一摺。

    凡各旗都統參領、所辦案件。

    有錯謬遲延。

    該禦史不行查參者。

    罰俸六個月。

    有瞻徇情面。

    知而不行者。

    降二級調用。

    從之。

     ○工部等部、議覆江西巡撫嶽浚疏請修築豐城縣、沿江土石堤岸。

    勘估物料夫工銀四千二百兩零。

    每年增修搶護。

    豐城縣民捐歲修銀一千五百兩。

    請行豁除。

    均于鹽規項下動支應用。

    從之。

     ○赈陝西鹹甯、長安、鹹陽、等三縣。

    被水饑民。

    從署陝西巡撫崔紀請也。

     ○免湖北漢川、江陵、潛江、沔陽、荊門、監利、等六州縣。

    乾隆元年分、水災應免起存銀五萬六千六百十兩有奇。

     ○貴州總督張廣泗、疏報雍正十三年分、長寨等五廳州縣民苗、開墾額内額外荒田七頃五十五畝有奇。

    荒地九十四畝有奇。

    卷之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