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三

關燈
字樣。

    而總督乃通省表率。

    何以知府大員内。

    有此貪污敗檢之人。

    在任多年。

    平時漫無覺察。

    着鄂彌達明白回奏。

    其各款内、有應行查訊之案。

    着鄂彌達會同署撫王謩秉公察審具奏。

     ○戶部議覆、兵部尚書甘汝來疏請、停徵各關米谷稅銀船料。

    經臣部議。

    應通行各關監督。

    并該督撫。

    确查妥議具題。

    今據三江兩廣四川該督撫監督報稱、分晰查明。

    俱系題定科則。

    相沿日久。

    未便更張。

    但米谷為民食所資。

    與他貨不同。

    請嗣後舊徵米稅船料各關。

    除豐登年歲。

    照例徵收外。

    倘偶遇水旱地方。

    其附近省分各關口。

    令該督撫将被災情形具奏。

    請旨寬免。

    凡米谷船一到。

    即便放行。

    俾米谷流通。

    不緻增價。

    有妨民食。

    再廣東開建、恩平、二縣販運米谷。

    每船稅銀一錢至三錢不等。

    該撫既稱俱屬零星商販。

    不同外省大商巨艦、題請豁免。

    應将二縣米稅、永遠停徵。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之山東郁學進妻曹氏。

     ○癸醜。

    戶部奏報各廠粜米。

    自本月初九日起。

    計至六月初一日。

    可賣米七八萬石。

    監粜各官。

    屢稱市價較減。

    而京師現得雨澤。

    各廠官米、似可暫停粜賣。

    得旨。

    附近京師一帶。

    人煙湊集。

    戶口繁多。

    已經減價粜過之米。

    不過七八萬石。

    亦不為多。

    況近日雖得雨澤。

    尚未透足。

    着照前平粜。

    不必停止。

    至策楞所奏市米無人問及。

    不能流行之處。

    應作何料理。

    該部速行詳議具奏。

     ○戶部議覆、監粜沙河玉河米廠策楞條奏平粜事宜。

    一、奏稱京倉運到米石。

    與原奏粜賣本裕倉米石之處不符。

    随令暫時收卸。

    俟部覆到日開粜等語。

    查先經臣部議令倉場先撥稄米一千石。

    運廠發粜。

    尋經臣部尚書海望條奏。

    京北沙河二廠。

    附近撥運清河本裕倉稄粟米各一萬石。

    減價二成粜賣。

    即于是日行文知照。

    今倉場既将京米運到。

    若仍令運回。

    徒費腳價。

    随行該監粜官收卸發粜。

    嗣後行倉場、遵海望原奏。

    于本裕倉撥運。

    一、奏稱沙河玉河二廠。

    相距僅八裡。

    地僻廠多。

    難以粜賣。

    沙河之南二十裡。

    有回龍觀。

    堪設米廠。

    請将玉河米廠。

    移設彼處。

    将玉河已到米石。

    歸并沙河米廠等語。

    查臣部原議、令順天府酌量地方情形。

    勘定設廠處所報部。

    今該監粜既稱玉河米廠。

    宜移設回龍觀。

    自應如所請行。

    一、奏稱賣米錢文。

    應交地方官照市價兌換銀兩。

    解部等語。

    查五城及通州各廠賣米。

    向例銀錢兼收。

    嗣因錢價昂貴。

    每銀一兩。

    折收制錢九百文解部。

    今若以米賣錢。

    複以錢易銀。

    恐滋煩擾。

    應令該監粜官仍遵舊例。

    銀錢聽民自例。

    一、奏稱五城粜賣米石。

    每名許買一二鬥。

    尚有奸販設法零買、囤積射利。

    今戶部明張告示。

    小販購買十數石以内者弗禁。

    事屬矛盾。

    難以辦理等語。

    查官粜米石。

    原系零賣。

    嗣經給事中馬宏琦條奏王大臣議準。

    肩挑背負、不過數石者聽。

    如有奸商囤積至四五十石者。

    嚴查治罪。

    是以臣部出示曉谕。

    原因居鄉窮民。

    離廠遙遠。

    必須小販轉賣。

    方得流通。

    旋籴旋粜。

    非奸商囤積可比。

    今該監粜官既稱不便。

    應令體察民情。

    酌量粜賣。

    務使乏食窮民。

    均沾實惠。

    得旨、依議速行。

     ○兵部議覆貴州總督兼管巡撫張廣泗奏。

    雍正十三年。

    總督鄂爾泰奏準。

    于大定府亥仲水城添兵五百名。

    令遊擊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駐防、查水城地方。

    移駐官兵。

    應建城一座。

    炮台三座。

    遊擊衙署一所。

    千把衙署三所。

    分汛兵丁有家口者、每名營房二間。

    無家口者、營房間半。

    應如所請。

    從之。

     ○工部議覆。

    大學士總理浙江海塘兼管總督事務嵇曾筠奏海塘事宜。

    一、取用土方。

    宜遠隔塘身。

    豫行簽售也。

    查河工定例。

    凡離堤三十丈之内、不許取土。

    浙省舊塘。

    多因就近取土。

    塘根窪下。

    竟成河渠。

    易于坍矬。

    應請将通塘歲修搶修。

    及幫築土石各工。

    俱委員相視地形。

    定于離塘三十丈以外。

    擇不礙室廬墳墓之處。

    按工簽定。

    照畝價買。

    挑挖應用。

    給與工價。

    如不法員役貪便。

    仍于附近塘身取土。

    及将民間室廬墳墓。

    并未經簽買田地。

    混行挑挖。

    藉端索詐者。

    立即查明參處。

    一、塘工取土田地。

    應随時給價豁糧也。

    查沿塘取土地畝。

    遵奉恩旨。

    給價豁糧。

    惟是海濱地狹民稠。

    尺土寸田。

    皆小民生業。

    今既簽買挑挖。

    冀即領受價銀。

    别謀生計。

    尤望豁除糧額。

    以免追呼。

    從前造冊彙題。

    每遲至數年之後。

    請将塘工取土田地。

    履畝簽定。

    即給價值。

    其應納錢糧。

    令地方官照依弓口分數。

    查丈明白。

    随時詳請開除豁免。

    仍俟歲底造冊彙題。

    至于簽買時。

    胥役如有減改弓口。

    給價之時。

    官吏如有絲毫扣克。

    查出嚴治。

    均應如所請。

    從之。

     ○甲寅。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是日。

    遣内閣學士雙喜、緻祭太昊伏羲氏等陵。

    内閣學士吳金、祭炎帝神農氏等陵。

    内閣學士吳家骐、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