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一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 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年。

    丁巳。

    四月。

    甲戌。

    大祀天于圜丘。

    恭奉世宗憲皇帝配享。

     ○詣皇太後宮問安。

     ○乙亥。

    以世宗憲皇帝配天禮成。

    頒诏天下。

    诏曰。

    朕惟飨帝飨親。

    備郊禋而展孝。

    配天配地。

    昭功德以垂休。

    詩頌我将。

    右享繼聲于清廟。

    經稱殷薦。

    宗祀肇舉于明堂。

    義莫隆焉。

    典莫钜焉。

    洪惟我國家受天景命。

    率育蒸民。

    聖聖相承。

    重熙累洽。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聖祖仁皇帝。

    俱已禮陟配天。

    垂裕萬世。

    欽惟皇考世宗憲皇帝。

    撰合清甯。

    功隆參贊。

    統三才而建極。

    庶績鹹熙。

    錫五福以諴民。

    萬方在宥。

    春溫秋肅。

    健協乾行。

    旰食宵衣。

    誠符帝載。

    恩膏覃海宇。

    均蒙雨露沾濡。

    聲教溢寰區。

    共仰星雲糺缦。

    敕幾清晏。

    并懋兢兢業業之心。

    治奏平成。

    莫名蕩蕩巍巍之盛。

    觐光揚烈。

    既祖功宗德之兼隆。

    履厚戴高。

    實天施地生之合德。

    允宜繼列祖以升禋。

    配蒼穹而薦享。

    惟是北郊伊迩。

    義未協于先行。

    南至尚遙。

    禮不容于久曠。

    是用廣咨廷議。

    博考舊章。

    诹日具儀。

    肇稱殷禮。

    謹昭告天地宗廟社稷。

    率諸王貝勒、文武群臣、于乾隆二年夏四月十六日甲戌。

    恭祀上帝于圜丘。

    奉世宗憲皇帝配享。

    五月二十四日夏至。

    恭祀皇地祗于方澤。

    明歲上辛。

    祈谷于上帝。

    并奉世宗憲皇帝配享。

    紫壇绀幄。

    因吉上以升中。

    蒼璧黃琮。

    具盛容而祗薦。

    既極尊崇之典。

    宜施浩蕩之恩。

    所有事宜。

    開列于後。

    一、<?曆心>代帝王陵寝。

    先師孔子阙裡。

    應遣官緻祭。

    着察例舉行。

    一、和碩親王以下、奉恩将軍以上、俱加恩賜。

    一、内外公主以下、固山格格以上、俱加恩賜。

    一、外藩諸王以下、公以上、俱加恩賜。

    一、蘇松浮糧。

    前已蒙世宗憲皇帝特降谕旨。

    裁免四十五萬兩。

    以纾民力。

    但江省糧額、尚有浮多之處。

    着再加恩免額徵銀二十萬兩。

    該督撫确查詳核。

    務使均勻。

    俾民得沾實惠。

    一、在京文武官員。

    現在議降議罰。

    及四月十六日以前。

    有革職留任。

    及降級罰俸之案。

    悉予寬宥。

    一、直隸各省童生入學額數。

    大學着增七名。

    中學增五名。

    小學增三名。

    诏到舉行一次。

    不着為例。

    一、地方有才品優長。

    山林隐逸之士。

    該督撫核實具奏。

    酌予錄用。

    一、滿洲兵丁、披甲随征。

    多年效力。

    被傷不能披甲。

    及年老有病退閑者。

    俱着給予賞赉。

    一、現在議軍流徒罪人犯、未到配所者。

    俱予寬免回籍。

    一、軍流人犯已到配所者。

    向例遇赦不準放回。

    今特加恩。

    此等人犯内、除情罪重大、及免死減等、實系兇惡棍徒外。

    其餘因事議遣。

    在配所已過三年。

    安靜悔過。

    情願回籍者。

    令該督撫查明請旨。

    準其回籍。

    一、漢軍現犯軍流罪者。

    已照舊例以枷責完結。

    其從前發遣在配之人。

    着該部按其情罪。

    查明請旨。

    于戲。

    奉精禋而肇祀。

    神洽人和。

    笃孝享以抒忱。

    天明地察。

    布敷天之闿澤。

    上下同流。

    慰率土之遐思。

    尊親共戴。

    布告天下。

    鹹使聞知。

     ○是日。

    孝端文皇後忌辰。

    遣官祭昭陵。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

    據禮部奏稱、本月十六日。

    恭奉世宗憲皇帝配享圜丘禮成。

    辰刻。

    甘霖立沛。

    仰見皇上至孝至敬之誠。

    感格天心。

    其應如響。

    自後可望雨澤時行。

    今禁屠祈禱。

    将近彌月。

    可否謝雨之處。

    具奏請旨等語。

    昨朕奉皇考配享圜丘禮成。

    辰刻雖經得雨。

    尚未沾足。

    且昨晚今早。

    仍複多風。

    如我君臣遽以得雨為昭格天心。

    朕衷實為抱愧。

    吾誰欺。

    欺天乎。

    即爾等王大臣。

    亦不當如此存心。

    如此陳奏也。

    但禁止屠宰。

    已将彌月。

    物價漸至騰貴。

    民間多有未便。

    其僧道誦經。

    原屬儀文。

    亦非切務。

    着照禮部所請停止。

    至于朕在齋居。

    躬行減膳。

    虔誠祈禱。

    自不敢稍減于前。

    況朕廑念農功。

    為民請命。

    當該部未經求雨之時。

    早已積誠于中。

    無時有間。

    惟上天鑒此忱悃。

    朕亦不以此宣示臣民也。

    該部所奏謝雨之禮。

    且不必行。

    應俟霖雨既渥之後。

    再竭誠叩答神贶。

     ○又谕、傳爾丹、陳泰、嶽鐘琪、贻誤軍機。

    罪無可貸。

    我皇考念傅爾丹、陳泰、祖父。

    俱有功勳。

    而嶽鐘琪從前亦曾效力。

    是以未将伊等正法。

    朕仰體皇考聖心。

    将來秋審時。

    亦必不行勾決。

    但前此用兵之際。

    不便遽行釋放。

    今軍務已竣。

    朕矜恤之意。

    不忍使之久系囹圄。

    俱着寬釋。

    令其自愧。

     ○吏部議準、巡察遊牧等處兵部員外郎兆明奏稱、遊牧理事員外。

    請照盛京五部司員俸滿調京之例。

    三年一換。

    但查盛京司員。

    三年年滿時。

    在京部院。

    滿洲員缺甚多。

    遇有缺出。

    即行調補。

    今在京蒙古員外郎共二十一缺。

    遊牧員外郎共十六缺。

    若照盛京司員之例。

    三年年滿、即行調補。

    不惟缺出無幾。

    守候需時。

    且于蒙古應升人員、必緻壅滞。

    于铨法未為妥協。

    臣等公同酌議。

    将由京城補放遊牧員外郎八員。

    定以<?曆心>員外郎任五年期滿。

    該總管出具考語。

    咨部注冊。

    其由六部出身之員。

    仍俟六部蒙古員外郎缺出。

    無論保題升選。

    補用二缺後。

    将年滿遊牧員外郎論俸調取一員補用。

    由理藩院等衙門出身之員。

    俟理藩院等衙門缺出。

    亦如之。

    其現今五年年滿遊牧員外郎。

    即令該總管出具考語、咨部注冊。

    遇有缺出。

    即照此例遵行。

    從之。

     ○丙子。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

    今年春夏以來。

    京師及畿輔雨澤稀少。

    而山東地方。

    亦有缺雨之郡縣。

    朕已屢降谕旨。

    多方籌畫。

    以為先事之備。

    今思節近小滿。

    甘霖未降。

    麥秋料已失望。

    民心未免惶懼。

    除已經降旨緩徵外。

    着将直隸通省今年應徵地丁錢糧蠲免七十萬兩。

    山東通省今年應徵地丁錢糧蠲免一百萬兩。

    俾民力寬纾。

    民氣愉暢。

    如将來仰蒙天祐。

    霖雨普施。

    秋成不緻歉薄。

    則闾閻沾朕格外之恩。

    亦加惠元元之誼。

    所謂百姓足君孰與不足者也。

    嗣後如得雨稽遲。

    有妨農事。

    則應行赈恤等事。

    仍應加意辦理。

    毋使一夫失所。

    該督撫當仰體朕宵旰焦勞。

    惠養黎庶之心。

    督率有司。

    敬謹奉行。

    務使小民均沾實惠。

    并出示通行曉谕知之。

     ○工部議題、前任兩淮鹽政尹會一條奏、今冬挑浚淮揚運河。

    鹽船不能行走。

    欽奉谕旨。

    先事綢缪。

    運鹽觔以濟民食。

    恐商人辦理竭蹶。

    特沛殊恩。

    将請單呈綱兩次應納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