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五

關燈
在二十裡以内者。

    俱至榇前吊奠。

    并遣人護送。

    俾長途安穩。

    早抵故裡。

    其柩榇準入城治喪。

     ○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議覆尚書銜徐元夢奏稱、江南貢生王文震、潛心經書。

    于禮記講習尤深。

    請将王文震、賞給國子監助教職銜。

    遇缺題補。

    令在三禮館纂修上行走。

    專心編校日講禮記。

    則日講五經俱全。

    可以并垂永久。

    應如所請。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之浙江仙。

    居縣朱爾鴻妻張氏。

     ○丁巳。

    原任通政使司右通政朱必階、恭進其父原任大學士朱轼、手注周禮二卷。

    得旨。

    着交三禮館。

     ○戊午。

    戶部議準、廣西巡撫金鉷疏稱。

    懷集縣銀鉛并出之汶塘山礦廠。

    各壟并無砂斤。

    題請封禁。

    從之。

     ○是月。

    直隸總督李衛奏、安州豬龍河兩岸淤出地畝。

    民人王希賢等。

    争墾不遂。

    同諴親王府護衛庫克。

    指稱王府名色。

    兩次來州囑托。

    除饬嚴審王希賢等定拟外。

    先據實奏聞。

    得旨。

    卿此奏甚是。

    如此執法秉公。

    實是封疆大臣之度。

    今特賜卿四團龍補褂。

    以獎卿直。

    此雖小事。

    然小事不避情面。

    可知大事益展嘉猷矣。

    其棍徒生事。

    須當重處以警其餘。

    此皆庫克輩所為。

    王年幼、不知也。

    朕已另有處分。

    卿不必用本題奏。

     ○江南河道總督高斌奏、挑浚毛城鋪迤下河道。

    原為蕭、宿、靈、虹、等州縣水患計安全。

    與上下河湖宣洩機宜。

    全無關礙。

    臣奉到部文。

    據晏斯盛、孫濩孫、王安國、等。

    連章條奏。

    極陳利害。

    行令會勘确議。

    是以奉準部覆。

    不得不暫行停止。

    俟督撫會勘定議後。

    再奏請旨遵行。

    并準臣于督撫會議後。

    輕騎進京。

    将身親目睹之上下河道情形。

    閘壩蓄洩機宜。

    詳細面陳。

    恭請聖訓。

    得旨。

    覽。

    督撫會勘。

    責成在汝。

    況督撫皆新任。

    豈能悉曉河務機宜耶。

    朕因人言紛紛。

    恐汝一時見不到。

    若少有差池。

    擔過不起。

    是以發汝等再議耳。

    看此摺。

    是汝見得透。

    信得及。

    不然。

    汝亦何苦樂為此招過之舉耶。

    來京之請。

    可以不必。

    徒勞往返。

    何益。

    汝既不為浮言所動。

    為淮揚百姓計安全。

    則可以酌量為之。

    此後再有浮言。

    朕亦付之不采矣。

    但汝仍當慮及萬全。

    無贻衆人事後之譏可耳。

     ○南河副總河、兼都察院副都禦史、德爾敏奏、請于清口以裡、湖水出口之處。

    加以關鍵。

    啟閉由人。

    又逼近海口三十裡外地方。

    應接舊堤兩岸築堤。

    收束水勢。

    又雲梯關下、馬家港水口。

    應築堤堵閉。

    又高堰大壩、至小黃莊、舊砌石工。

    應拆修補葺。

    得旨。

    河工非經數年虛心平氣。

    明體達用。

    而且不用聰明。

    不能知其源委也。

    汝甫到任。

    即為此奏。

    具見汝留心河務。

    而以為必可行。

    則朕不敢保也。

    當與高斌悉心妥議。

    緩緩行之。

     ○大學士總理浙江海塘、管理總督事務、兼管鹽政、嵇曾筠奏、鹽政務在便民。

    整頓不能瞻顧。

    将直隸督臣李衛、寄交陳奏浙鹽摺稿略節。

    逐一剖悉。

    得旨。

    知道了。

    李衛系向管之督臣。

    自不若卿今任其事之因時制宜也。

    總之期于恤商便民而已耳。

     ○閩浙總督銜、管理福建事務、郝玉麟奏、閩省奏給鹽商生息銀兩。

    伊等趁息數倍。

    應照舊一分六厘起息。

    以資兵丁賞給。

    得旨。

    此摺甚是。

    原應因地制宜者。

    着照卿所奏行。

     ○管理杭州南北兩關稅務蘇赫讷、具摺謝恩。

    得旨。

    知道了。

    管理關稅。

    莫過于恤商便民。

    國課其次耳。

    若不能潔己。

    則實為架禍之尤。

     ○湖北巡撫鐘保奏、湖南常德府知府李元英。

    素性貪殘。

    居心奸險。

    得旨。

    知道了。

    有旨谕部。

    将李元英調補湖北。

    汝試看。

    若果有劣迹。

    具本題參。

     ○河南巡撫富德奏報、豫省得雪一二寸。

    惟光州所屬四縣。

    尚未據報到。

    得旨。

    覽。

    聞光州已有逃饑者。

    今又複無雪。

    汝何以料理耶。

    各屬得雪。

    不過一二寸。

    即謂上召天和。

    朕實不敢居。

    至于汝職任封圻。

    更不當自滿。

    益勉于吏治民生可耳。

     ○山東巡撫法敏奏、登州府知府員缺。

    懇将現任刑部滿郎中富爾遜補授。

    得旨。

    此奏大非矣。

    豈有一省之大。

    不能得一好知府。

    而以滿郎中外補之理。

    若出于無心。

    則識見庸陋之極。

    若出于有意。

    則朋比為私之漸。

    将自此起矣。

    殊失朕望。

     ○兩廣總督鄂彌達、廣東巡撫楊永斌、奏報、廣東提督張溥身故。

    懇簡員補授。

    得旨。

    已據題到。

    有旨命張天駿署理。

    并令大學士等。

    傳旨與卿。

    令留心試看。

    卿看其人若稱職。

    密奏以聞。

     ○鄂彌達又奏、福建台灣北路中港生番滋擾。

    閩粵接壤。

    除密饬南澳、潮州、兩鎮。

    密為探聽。

    臣仍于沿海一帶。

    小心防範。

    得旨。

    如此、方是封疆大臣之見。

    但此事已據報。

    盡行平複矣。

     ○又奏報、撥運廣西柳、慶、二府之倉谷。

    交廣東三水縣接收。

    以補撥運瓊州之數。

    得旨。

    此事朕早已聞知。

    已頒谕旨。

    此奏略覺遲緩矣。

     ○又遵旨議奏、廣西右江鎮總兵潘紹周。

    請禁土苗祭賽宰牛一摺。

    實屬紛更。

    無庸置議。

    得旨。

    是。

    彼奏原屬不經之談。

    卷之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