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天命六年七月至八年十月

關燈
三千。

    往征昂安。

    庚辰。

    乘夜疾行。

    翼旦、過羅地。

    渡遼河。

    縱兵急趨。

    有前鋒總兵戴穆布者、率精銳五十人。

    先至厄爾格勒地。

    知為昂安所屬。

    遂略地而前。

    馳百餘裡。

    乃與參将雅希禅、侍衛博爾晉、至昂安所居。

    攻之。

    昂安攜妻子、及二十餘人。

    引牛車而遁。

    雅希禅博爾晉、引三十餘騎下馬。

    戴穆布、引十餘騎勒馬立。

    昂安避下馬兵。

    直沖戴穆布。

    戴穆布拒戰。

    已敗昂安。

    複出衆前。

    引滿射、昂安從者。

    乘發矢時。

    執小槍、迎刺戴穆布。

    中其口。

    堕馬。

    創甚。

    死焉。

    我兵沖入。

    斬昂安父子、并從者。

    伏屍一處。

    盡獲其妻孥軍民畜産。

    又執貝勒锺嫩子桑土之妻、及子、而還 ○天命八年五月 五月。

    庚寅朔○乙未。

    征蒙古台吉阿巴泰等、還至都城。

    上出城迎之。

    行四十裡。

    遇於古城堡南。

    因破敵。

    豎旗八、鳴角。

    拜天畢。

    禦帳殿。

    出征台吉大臣朝見。

    設大宴慶勞。

    翼日、以俘獲人口。

    先賞出征将士。

    其餘分賜在國諸臣有差。

    是日雨。

    上曰。

    蒙古之人。

    猶此雲然。

    雲合則緻雨。

    蒙古部落、合則成兵。

    其散猶雲收而雨止也。

    俟其散時。

    我當蹑而取之耳。

    乃還東京。

    時貝勒锺嫩子桑土、因妻子軍民畜産俱被擒獲。

    上書哀告。

    稱上為普天共主英明皇帝陛下。

    自言臣曆來無罪。

    父存之日。

    罪誠有之。

    今大兵下臨。

    孤身得脫。

    妻子俱被俘獲。

    上英明、察此、或赦還耶。

    昔者上谕臣曰。

    桑土、爾即血戰時、勿怯。

    臣不敢忘。

    果垂憐。

    乞使人慰臣。

    於是上使人報桑土曰。

    爾妻子俱存。

    無恙也。

    桑土遂來朝。

    即以妻子還之。

    俾俱歸 ○丙午。

    蒙古科爾沁貝勒孔果爾、以女來歸。

    上命台吉寨桑古、杜度至六十裡外。

    張筵宴迎入城。

    以妻台吉阿濟格。

    筵宴如禮○天命八年六月六月。

    庚申朔 ○戊辰。

    上禦八角殿。

    召集諸公主訓之曰。

    天設國君。

    豈可不體天而修舉制度耶。

    體天而修舉之。

    其道安在。

    惟舉善以示勸。

    誅惡以示懲而已。

    今我國貝勒之中、有被削被辱者。

    豈於朕有怨哉。

    因敗紀亂常。

    故執法治之耳。

    夫執政諸貝勒、且不得廢法而免。

    況汝等女曹。

    或幹政紊法。

    朕豈肯徇縱、廢國典乎。

    男子被甲胄、効忠死事者、因不背同心之盟。

    故以身殉國。

    爾等安居於家。

    若違法制、壞基業、豈其可哉。

    朕嘗擇賢而有功之人。

    以汝等妻之。

    豈令受制汝等耶。

    汝等當敬謹柔順。

    苟陵侮其夫。

    恣意驕縱。

    其惡甚於魑魅矣。

    譬諸萬物。

    皆依日之光、心遂其生。

    汝等亦依朕之光、自安其生可也。

    複謂皇妹曰。

    汝其以婦道善訓諸女。

    有犯。

    朕必罪之。

    汝毋阻朕也 ○上谕諸貝勒曰。

    喀爾喀貝勒、原未受制於人。

    各主部落、安樂稱意。

    因安益求安。

    樂更思樂。

    遂來歸附。

    至兀魯特部落貝勒、因蒙古國主殘暴。

    慕義而歸我耳。

    此等歸附貝勒、凡有故當與我八貝勒一視之。

    即有罪當誅勿論死俾還故地可也 ○甲戌。

    上谕蒙古歸附諸貝勒曰。

    凡汝等居我國。

    結婚姻。

    立家業。

    娶我諸女者。

    勿以諸女為畏也。

    朕因汝等遠來附我。

    憐恤汝等。

    妻以女。

    俾各遂室家之樂。

    豈令汝受制於女乎。

    朕嘗聞蒙古察哈爾喀爾喀諸貝勒、以女妻侍從中賢者及大臣。

    每陵其夫。

    擾其國若諸女中、有如彼之人。

    陵其夫。

    俾生嗟怨。

    汝等勿辄以暴橫相加。

    必告於朕。

    罪至死誅之。

    罪不至死則廢之。

    更以他女妻焉。

    傥諸女不賢。

    不奏聞。

    咎在汝等。

    奏聞而不加懲治咎在於朕。

    凡有所艱苦。

    毋諱。

    各以其情直告可也 ○丁亥。

    上谕曰。

    總兵以下。

    備禦以上。

    世爵之臣。

    果各敬守乃職。

    夙夜殚心。

    以奉國家。

    朕視之如子。

    誠有益矣。

    若宴安自便。

    存心怠慢。

    玩忽天紀。

    朕視之如子。

    竟何益哉。

    爾等共襄大業。

    宜殚力焉。

    我國之中、漢人、蒙古、并他族類、雜處於此。

    其或逃、或叛、或為盜賊、為奸宄者。

    其嚴察之。

    衆果嚴察、則群小不敢為亂。

    國有不治者乎。

    國治、則朕心安。

    豢養汝等、誠有濟矣。

    若群心怠慢。

    察之不嚴。

    奸人伺間而起。

    國之亂也由此。

    國亂、朕心不安。

    将豢養汝等、何益哉。

    從來惟開創為難耳。

    今任以所創基業。

    而汝等不加敬慎。

    更有何者、報朕養育恩耶 ○天命八年十月 冬十月。

    戊午朔○丁醜。

    一等大臣達爾漢侍衛扈爾漢卒。

    上聞之、親臨其喪。

    哭之良久。

    扈爾漢、雅爾古人也。

    因來歸、上養之為子。

    賜秩一等大臣。

    從上征伐。

    屢建功勳。

    至是卒。

    年四十有八。

     大清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實錄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