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零六
關燈
小
中
大
後骁騎校、護軍校、俱着一體叙功。
至護軍、及披甲人役有功、除登城外。
雖有首先陷陣。
臨敵斬級。
效力居多止加賞赉無授官之例。
今天下一家非比昔時攻城之役甚少若仍照舊議叙。
數十載無攻城之役。
何以鼓舞兵士。
着該部酌量另行定議具奏。
其每牛錄下子弟一人讀書仍遵前上□日行各部院衙門缺員、即以讀書子弟補用。
不得取用閑散人舊例官員遇恩诏及考滿、俱得蔭一子入監讀書。
如常令讀書。
補授文職者仍多則止尚文學。
不習武事。
其蔭入國子監讀書各官子弟盡行停止。
令其學習武事即于武職補用。
自今以後送監讀書者暫行停止俟太平之日仍照舊行。
其考滿各官作何加恩該部酌量另行定議具奏。
○遣戶部郎中李及秀巡按河南。
廣西道監察禦史伊辟、巡按山西。
浙江道監察禦史扈申忠、巡按陝西。
福建道監察禦史周季琬、巡按湖南。
山西道監察禦史陳洪柱、巡按四川。
刑部理事官田昇龍、巡按廣西。
江南道監察禦史俞铎、巡按宣大。
○升鑲紅旗滿洲護軍參領阿密達、為本旗梅勒章京。
正藍旗滿洲牛錄章京莽嘉、為護軍參領。
○乙醜。
升山東左布政使謝道、為戶部右侍郎。
廣西右布政使董應魁、為刑部右侍郎。
通政使司通政使傅維麟、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侍讀王清、為右春坊右庶子兼内翰林弘文院侍講右春坊右谕德張士甄、為國子監祭酒。
○原任順天巡撫柳寅東以科臣姚延啟論其年老才庸勒令休緻。
○丙寅。
以鑲藍旗滿洲副理事官尼雅漢為護軍參領。
○丁卯。
封和碩武肅親王子猛峨和碩定親王子塔爾納俱為多羅郡王多羅豫郡王子多爾博為多羅帏勒。
以和碩武肅親王庶子星寶輔國公班布爾善子華塞俱為三等輔國将軍 ○封皇貴妃父三等精奇尼哈番鄂碩為三等伯 ○以牛錄章京祖植松、為兵部理事官。
○以阿思哈尼哈番張大元為都督同知。
充鎮守湖廣彜陵總兵官 ○戊辰。
禮科左給事中孫光祀奏言、臣子服官、當以操守為先。
近見薊州知州黃家棟、饋送鑽營。
有玷官箴。
非徹底禁絕。
何以示激勸。
懇乞天語嚴饬。
立革陋規。
至于聚飲成風。
沉湎廢事。
生是非之端。
開依附之門。
并乞一切禁止。
以養廉節。
勤職掌。
疏入。
得上□日、饋送燕會已經屢上□日嚴禁。
如有不遵、着科道官指名參奏。
從重究處。
傥别經發覺、科道官亦着一并處治。
○旌表孝子、山西平陽府猗氏縣民王國正。
節婦、安邑縣儒士楊恒初妻李氏。
烈婦、江西南昌府進賢縣民陶醜妻姜氏。
南安府上猶縣民張世通妻曾氏。
各給銀建坊如例。
○兵科給事中金漢鼎奏言會典一書。
上自朝甯之規條。
下及庶司之職掌。
經緯具備。
纖钜畢陳。
然以新憲而沿舊号。
非所以一王章定民志也今宜斟酌重訂。
各曰大清會典。
仍請禦制序文。
刊刻成書。
頒布天下。
再加海内古文秘錄所在多有宜特遣詞臣分道購求。
載籍既多。
然後博選名流、校雠成卷。
用備大觀。
亦右文之一端也。
下所司議 ○己巳。
命大學士覺羅巴哈納、額色黑、蔣赫德充聖訓總裁官。
學士折庫讷、查布海、白色純、充副總裁官。
○谕吏部。
薦舉官陸贻吉于沚、經朕親試。
俱着以科員用 ○庚午。
以營建奉先殿遣尚書車克明、安達禮、覺羅科爾昆郭科、祭告天地、宗廟社稷 ○升副理事官常鼐、為内翰林秘書院學士。
○禮部奏言八旗考試進士舉人生員業經奉上□日停止。
其平西等三藩、及定南王續順公下屬員子弟、向不分隸八旗。
其應試與否請上□日定奪得上□日着停止考試。
○又奏蒙古官學生、補用之缺少。
應合兩牛錄出一人讀書。
漢軍官學生或仍舊例、每牛錄出二人讀書。
或因進士舉人生員、停其考試。
視滿洲例、每牛錄止出一人讀書。
又國子監官監生、既令習學武藝。
效力行間先考取進士、舉人生員、或仍于部院衙門補用。
或令行問效用。
請上□日定奪。
得上□日、先考取進士舉人生員俱着停止。
漢軍官學生、如滿洲例。
每牛錄止出一人讀書。
○喀爾喀部落畢席勒爾圖汗、貢馬、并方物。
宴赉如例。
○辛未。
以營建奉先殿。
遣官祭後土司工之神。
○壬申。
升檢讨丁思孔、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讀。
○以正黃旗漢軍理事官孫思克、祖植松俱為甲喇章京。
○予殉難湖廣永州府通判郦允昌、祭葬如例。
○癸酉。
以萬壽節。
遣官祭太廟、福陵、昭陵。
○遣官祭真武東嶽城隍之神
至護軍、及披甲人役有功、除登城外。
雖有首先陷陣。
臨敵斬級。
效力居多止加賞赉無授官之例。
今天下一家非比昔時攻城之役甚少若仍照舊議叙。
數十載無攻城之役。
何以鼓舞兵士。
着該部酌量另行定議具奏。
其每牛錄下子弟一人讀書仍遵前上□日行各部院衙門缺員、即以讀書子弟補用。
不得取用閑散人舊例官員遇恩诏及考滿、俱得蔭一子入監讀書。
如常令讀書。
補授文職者仍多則止尚文學。
不習武事。
其蔭入國子監讀書各官子弟盡行停止。
令其學習武事即于武職補用。
自今以後送監讀書者暫行停止俟太平之日仍照舊行。
其考滿各官作何加恩該部酌量另行定議具奏。
○遣戶部郎中李及秀巡按河南。
廣西道監察禦史伊辟、巡按山西。
浙江道監察禦史扈申忠、巡按陝西。
福建道監察禦史周季琬、巡按湖南。
山西道監察禦史陳洪柱、巡按四川。
刑部理事官田昇龍、巡按廣西。
江南道監察禦史俞铎、巡按宣大。
○升鑲紅旗滿洲護軍參領阿密達、為本旗梅勒章京。
正藍旗滿洲牛錄章京莽嘉、為護軍參領。
○乙醜。
升山東左布政使謝道、為戶部右侍郎。
廣西右布政使董應魁、為刑部右侍郎。
通政使司通政使傅維麟、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侍讀王清、為右春坊右庶子兼内翰林弘文院侍講右春坊右谕德張士甄、為國子監祭酒。
○原任順天巡撫柳寅東以科臣姚延啟論其年老才庸勒令休緻。
○丙寅。
以鑲藍旗滿洲副理事官尼雅漢為護軍參領。
○丁卯。
封和碩武肅親王子猛峨和碩定親王子塔爾納俱為多羅郡王多羅豫郡王子多爾博為多羅帏勒。
以和碩武肅親王庶子星寶輔國公班布爾善子華塞俱為三等輔國将軍 ○封皇貴妃父三等精奇尼哈番鄂碩為三等伯 ○以牛錄章京祖植松、為兵部理事官。
○以阿思哈尼哈番張大元為都督同知。
充鎮守湖廣彜陵總兵官 ○戊辰。
禮科左給事中孫光祀奏言、臣子服官、當以操守為先。
近見薊州知州黃家棟、饋送鑽營。
有玷官箴。
非徹底禁絕。
何以示激勸。
懇乞天語嚴饬。
立革陋規。
至于聚飲成風。
沉湎廢事。
生是非之端。
開依附之門。
并乞一切禁止。
以養廉節。
勤職掌。
疏入。
得上□日、饋送燕會已經屢上□日嚴禁。
如有不遵、着科道官指名參奏。
從重究處。
傥别經發覺、科道官亦着一并處治。
○旌表孝子、山西平陽府猗氏縣民王國正。
節婦、安邑縣儒士楊恒初妻李氏。
烈婦、江西南昌府進賢縣民陶醜妻姜氏。
南安府上猶縣民張世通妻曾氏。
各給銀建坊如例。
○兵科給事中金漢鼎奏言會典一書。
上自朝甯之規條。
下及庶司之職掌。
經緯具備。
纖钜畢陳。
然以新憲而沿舊号。
非所以一王章定民志也今宜斟酌重訂。
各曰大清會典。
仍請禦制序文。
刊刻成書。
頒布天下。
再加海内古文秘錄所在多有宜特遣詞臣分道購求。
載籍既多。
然後博選名流、校雠成卷。
用備大觀。
亦右文之一端也。
下所司議 ○己巳。
命大學士覺羅巴哈納、額色黑、蔣赫德充聖訓總裁官。
學士折庫讷、查布海、白色純、充副總裁官。
○谕吏部。
薦舉官陸贻吉于沚、經朕親試。
俱着以科員用 ○庚午。
以營建奉先殿遣尚書車克明、安達禮、覺羅科爾昆郭科、祭告天地、宗廟社稷 ○升副理事官常鼐、為内翰林秘書院學士。
○禮部奏言八旗考試進士舉人生員業經奉上□日停止。
其平西等三藩、及定南王續順公下屬員子弟、向不分隸八旗。
其應試與否請上□日定奪得上□日着停止考試。
○又奏蒙古官學生、補用之缺少。
應合兩牛錄出一人讀書。
漢軍官學生或仍舊例、每牛錄出二人讀書。
或因進士舉人生員、停其考試。
視滿洲例、每牛錄止出一人讀書。
又國子監官監生、既令習學武藝。
效力行間先考取進士、舉人生員、或仍于部院衙門補用。
或令行問效用。
請上□日定奪。
得上□日、先考取進士舉人生員俱着停止。
漢軍官學生、如滿洲例。
每牛錄止出一人讀書。
○喀爾喀部落畢席勒爾圖汗、貢馬、并方物。
宴赉如例。
○辛未。
以營建奉先殿。
遣官祭後土司工之神。
○壬申。
升檢讨丁思孔、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讀。
○以正黃旗漢軍理事官孫思克、祖植松俱為甲喇章京。
○予殉難湖廣永州府通判郦允昌、祭葬如例。
○癸酉。
以萬壽節。
遣官祭太廟、福陵、昭陵。
○遣官祭真武東嶽城隍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