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零五

關燈
順治十三年。

    丙申。

    十二月。

    甲戌朔。

    以牛錄章京黑勒布、為兵部理事官。

      ○升河南河南道參政朱衣助、為山東按察使司按察使。

    廣東提學道副使錢朝鼎、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

    山西冀甯道參政王舜年、為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山東青州道副使陳嘉善、為浙江布政使司參政、分守金衢道。

    陝西驿傳道副使李棠馥、為本省布政使司參政、督糧道。

      ○乙亥。

    停保舉優升大府知府例。

      ○丁醜。

    轉侍講學士馮溥、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

    升左谕德、程芳朝、為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學士。

    左庶子黃機、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讀學士。

    右庶子王熙、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講學士。

      ○黑龍江郭博爾村頭目吳默德、遣其子弟招降索倫部落達爾巴等十戶、來貢貂皮。

    賜朝衣馬匹等物有差。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崔澄、為刑部理事官。

      ○江南道試監察禦史于嗣登劾奏、總督倉場戶部侍郎李呈祥、誤漕溺職。

    下吏部議。

      ○戊寅。

    以冊封内大臣鄂碩女董鄂氏為皇貴妃。

    遣内大臣公愛星阿、告祭太廟。

      ○降督捕侍郎梁清遠三級、調用。

    以保舉張益慶為杭州府知府、後益慶因罷軟無能革職、連坐舉主故也。

      ○己卯。

    冊内大臣鄂碩女董鄂氏為皇貴妃賜之冊寶冊文曰。

    朕惟乾行翼贊。

    必資内職之良坤教弼成。

    式重淑媛之選。

    爰彰彜典特沛隆恩。

    咨爾董鄂氏、敏慧夙成。

    謙恭有度。

    椒塗敷秀。

    弘昭四德之修。

    蘭殿承芬。

    允佐二南之化。

    茲仰承懿命立爾為皇貴妃。

    錫之冊寶。

    其尚祇勤夙夜。

    衍慶家邦。

    雍和鐘麟趾之祥。

    貞肅助雞鳴之理。

    欽哉。

    寶文曰。

    皇貴妃寶。

    是日早、奉冊寶于彩亭。

    禮部侍郎邬赫、啟心郎吳馬護等、送至南苑。

    置彩亭于門左。

    鴻胪寺官、将置節冊寶黃案、設于上所禦前殿左。

    啟心郎吳馬護等、奉節冊寶于案上。

    奏設畢。

    上禦殿閱冊寶畢。

    正使副使三員、跪于殿階下。

    大學士覺羅巴哈納捧節。

    學士麻勒吉捧冊。

    折庫讷捧寶。

    授節于大學士劉正宗。

    授冊于禮部侍郎邬赫。

    授寶于禮部侍郎薛所蘊由中路捧置彩亭。

    送至内院。

    卯刻、皇貴妃儀仗、設于皇貴妃宮前。

    内監将節冊寶黃案、置于宮院正中。

    設香案于節冊寶案前。

    正使大學士劉正宗、由内院捧節。

    繼置冊寶于彩亭。

    依次行至隆宗門外。

    正副使捧節冊寶授内監。

    内監跪接捧進。

    皇貴妃朝服。

    宮女随從。

    迎于内門。

    節冊寶居前。

    皇貴妃随至拜位。

    置節冊寶于各案。

    内贊女官贊宣冊。

    皇貴妃跪。

    女官捧冊立。

    宣于左旁。

    次贊受冊。

    女官跪接。

    授皇貴妃受冊訖。

    轉授右旁女官。

    女官跪受。

    次贊宣寶。

    如宣冊儀。

    贊興皇貴妃興。

    贊行禮。

    皇貴妃行六拜三跪三叩頭禮畢。

    内監持節出、授正副使。

    告行禮畢。

    正副使持節複命。

    是日、以冊封皇貴妃禮成。

    頒诏天下。

    時上在南苑。

    不設鹵簿。

    不奏樂。

    王、貝勒、貝子、公等、不行朝賀禮。

    次日黎明、設诏書黃案于太和殿内左側。

    設香亭龍亭于午門外禦道。

    宗室覺羅固山額真、尚書、精奇尼哈番等官以下、異姓公侯伯、及滿漢文武有頂帶官員以上、俱朝服齊集午門外。

    外郎耆老等、俱集天安門外金水橋前。

    大學士覺羅巴哈納、自太和殿内捧取诏書。

    禮部尚書恩格德、于檐前居中跪而受之。

    置雲盤内。

    捧至階下。

    由禦道行。

    張黃蓋。

    至午門外跪置龍亭内。

    行三叩頭禮畢。

    香亭居前。

    龍亭在後。

    張蓋列批頭等儀仗前導。

    教坊司奏樂。

    群臣随從至天安門外金水橋前。

    尚書恩格德、自龍亭内取诏書。

    置重案上所設黃案。

    鴻胪寺鳴贊贊趨。

    群臣俱前。

    稱有制。

    衆皆跪。

    宣诏官登案。

    立宣畢。

    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群臣分翼而立。

    置诏書于龍亭。

    張蓋。

    列批頭。

    教坊司奏樂。

    自大清門出。

    由禮部大門入。

    階前設案一。

    列香燭。

    禮部各官行三跪九叩頭禮。

    随将诏書刊示天下。

    诏曰。

    帝王臨禦天下。

    慶賞刑威、雖當并用。

    然吉祥茂集之時。

    尤宜推恩肆赦。

    敬迓天庥。

    朕遵聖母皇太後谕上□日。

    思佐宮闱之化。

    爰慎賢淑之求。

    于本月初六日、冊封内大臣鄂碩之女董鄂氏為皇貴妃。

    贊理得人。

    群情悅豫。

    逢茲慶典。

    恩赦特頒。

    所有事宜、條列如左。

    一、自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昧爽以前。

    凡官吏兵民人等有犯、除謀反叛逆、子孫殺祖父母、父母、内亂、妻妾殺夫、告夫、奴婢殺家長、殺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謀殺、故殺、蠱毒魇魅、毒藥殺人、強盜、妖言、十惡等真正死罪不赦外。

    及貪官衙蠹受贓、監守自盜、拖欠錢糧、侵盜漕糧員役、亦在不赦。

    其餘死罪俱減一等。

    軍罪以下、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鹹赦除之。

    有以赦前事告讦者、以其罪罪之。

    一、今□山戊不□朝審候決重犯、至一百三四十人。

    無知罹辟、獨外生成。

    殊可憫恻。

    其在京朝審過、見在候決囚犯、俱與減等發落。

    一、各直省司府州縣、見在監候秋決各犯、亦準一體減等發落。

    一、文職官員。

    除貪贓及大計處分、失陷城池、緝盜不獲、罪犯越獄拖欠錢糧漕糧違誤欽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