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十

關燈
陽應求言。

    陰圖構亂。

    違天悖上。

    紊亂朝綱。

    煽惑國家。

    情罪甚大。

    雖當開言路之時、難以宥免。

    許爾安疏内情辭、與彭長庚無異。

    請敕該部、将彭長庚、許爾安、各革職拏問重拟。

    議入。

    得上□日、彭長庚、許爾安革職。

    着議政王、貝勒、大臣、會同從重拟罪具奏。

      ○福建巡撫佟國器、獲同安侯鄭芝龍、與其弟鴻逵、子成功、交通私書。

    羁其使。

    具疏封進。

    下兵部密議。

      ○厄魯特部落杜喇爾渾津台吉、具表。

    貢駝馬。

      ○辛醜。

    添設銮儀衛主事一員。

    筆帖式六員。

      ○壬寅。

    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乾清門、坤甯門、<監-皿立>柱。

    遣官祭司工司門之神。

      ○三等鎮國将軍蘇赫卒。

    谥懷思。

      ○免湖廣鄖陽襄陽府屬州縣衛所十一年分寇災額賦。

      ○癸卯。

    降補原任兵部右侍郎劉令譽、為太仆寺卿。

      ○大學士馮铨再疏、乞以母喪守制。

    不允。

      ○甲辰。

    賜殿試滿洲蒙古貢士圖爾宸等五十人。

    漢軍及漢貢士史大成等、四百四十九人。

    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以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索爾和弟敖塞、襲職。

      ○兵部尚書張秉貞、引疾乞休。

    不允。

      ○乙巳。

    谕吏部。

    太子太保内翰林弘文院大學士管吏部尚書劉正宗、仍以太子太保内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回院辦事。

      ○丙午。

    賜讀卷執事各官、及新進士、恩榮宴于禮部。

      ○升通政使司右通政高景、為宗人府府丞。

      ○丁未。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等議奏。

    續順公沈永忠、統率重兵。

    保障西南。

    受茲重任。

    不能鼓舞将士、堵禦逆賊、固守地方。

    一聞沅、靖、武崗失陷、遂退回寶慶長沙。

    喪師失地、贻誤封疆。

    按律當斬。

    但永忠曾偕伊叔志祥投誠功大。

    應免死、削爵為民。

    其公爵準與伊弟兄承襲。

    從之。

      ○初、兵科副理事官孫蘭、疏請委用鄭芝龍于東南。

    否則令其子弟。

    赴經略軍前援巢□刀。

    至是、工科他赤哈哈番土克善參奏。

    孫蘭與芝龍通謀。

    悖逆欺诳。

    應拘訊治罪。

    章下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等密議。

    尋議、孫蘭條奏、明為芝龍求脫。

    應論斬。

    籍沒妻子為奴。

    上命監候。

    免其籍沒為奴。

      ○戊申。

    賜一甲一名進士圖爾宸、史大成、袍帽鞾襪。

    及諸進士折鈔銀兩有差。

      ○裁湖廣黎靖、鎮偏、寶慶城守等營。

    及中左二路兵。

    共三千六百名。

      ○己酉。

    一甲一名進士圖爾宸、史大成、率滿漢諸進士、于天安門外、上表謝恩。

    是日、上召見圖爾宸、查親、索泰、史大成、戴王綸、秦鉽等于南苑。

    各問年齒旗分籍貫。

    賜坐、賜茶飯而遣之。

      ○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

    彭長庚、許爾安、妄稱睿王元功渎奏。

    長庚應論斬。

    立決。

    家産籍沒。

    妻子為奴。

    爾安亦論斬。

    立決。

    爾安之父定國投順有功。

    所襲世職、應與他子承襲。

    其家産給與襲職之子。

    奏入。

    得上□日、睿王、逆天擅政圖篡、種種不法。

    彭長庚、許爾安、乃敢稱頌元功。

    悖逆紊亂。

    情罪重大。

    本應正法。

    但系奉上□日條奏之時。

    姑免死、着流徙甯古塔地方。

    彭長庚家産籍沒。

    許爾安父定國、投順有功。

    世職準定國他子承襲。

    家産給與承襲之人。

      ○和碩鄭親王等議奏。

    胡章捏款誣害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與誣告凡人不同。

    情罪重大。

    應立絞。

    得上□日、胡章所誣。

    未至死罪。

    遽坐以死、律無正條。

    朕心不忍。

    着免死革職。

    永不叙用。

      ○庚戌。

    谕吏部。

    铨政關系重大。

    清直練達、乃稱厥職。

    王永吉、着加太子太保、以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管吏部尚書事。

      ○降調山東巡撫候補參議夏玉、以托疾規避。

    革一拜他喇布勒哈番、仍照參議降二級。

      ○山西巡撫陳應泰疏報、所屬州縣衛所十一年開墾民屯荒地、共四百八十三頃有奇。

    下戶部。

      ○辛亥。

    厄魯特部落杜喇爾渾津阿裡錄克三拖因等、貢駝馬。

    宴赉如例。

      ○内翰林弘文院編修張應桂條奏、請旌故明兵部侍郎左懋第。

    及寬懋第兄懋泰遣戍之罪。

    以其妄言混渎。

    降二級調用。

      ○和碩鄭親王等議奏、李裀擅将人定例、妄請輕減。

    應行治罪。

    雖律無正條。

    而其條議情由、甚屬可惡。

    允宜處死。

    但系奉上□日條奏之時。

    姑從寬典。

    應責四十流徙甯古塔。

    得上□日、李裀免責、折贖、流徙尚陽堡。

      ○壬子。

    谕禮部。

    朕惟帝王敷治、文教是先。

    臣子緻君、經術為本。

    自明季擾亂、日尋幹戈。

    學問之道、阙焉未講。

    今天下漸定。

    朕将興文教、崇經術、以開太平。

    爾部即傳谕直省學臣、訓督士子。

    凡經學道德經濟典故諸書。

    務須研求淹貫。

    博古通今。

    明體則為真儒。

    達用則為良吏。

    果有此等實學。

    朕當不次簡拔、重加任用。

    又念先賢之訓、仕優則學。

    仍傳谕内外大小各官。

    政事之暇、亦須留心學問。

    俾德業日修。

    識見益廣。

    佐朕右文之治。

      ○癸醜。

    谕内三院、朕惟自古帝王。

    勤學圖治、必舉經筵日講、以資啟沃。

    今經筵已定于文華殿告成之日舉行。

    日講深有禆益。

    刻不宜緩。

    爾等即選滿漢詞臣、學問淹博者八員。

    以原銜充日講官。

    侍朕左右、以備咨詢。

    仍傳谕禮部、速擇開講吉日以聞。

      ○厄魯特部落阿巴賴諾顔等、貢馬。

    宴賞如例。

      ○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王永吉、疏辭宮保。

    不允。

      ○兵部督捕右侍郎梁清遠、請假遷葬。

    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