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二

關燈
、俟彼時酌處爾乃抗違诏上□日。

    爾為首貝子、不來入觐。

    罪一。

    本年各旗應貢牲畜又不來獻。

    罪二。

    巴林缺少人口、不盡遣還。

    罪三。

    置此三罪不知引咎。

    反以歸順朝廷之貝子擅請發回。

    甚屬不合。

    今爾縱盡還巴林缺少人口、及為首貝子入觐。

    而此來歸之貝子各官、斷無允爾發回之理。

    豈但此已來歸之貝子即另有來歸之貝子各官、來即受納。

    且加以富貴恩養矣。

    後九月間、爾四旗進□山戊不□貢白馬駱駝時、因爾屢違诏上□日。

    是以衆使臣來、不許入觐。

    仍如前宣谕遣回。

    今詢爾子額爾德尼諾穆齊據奏雲、爾言四旗來貢白馬駱駝時。

    奉上□日切責谕以從前不遵敕谕。

    不遣為首四貝子來朝。

    而僅貢白馬八匹、駝一隻、是以将使臣驅逐。

    彼時臣原欲齊集四旗貝子遣來。

    因杭愛地方大雪。

    會議遲緩是以無及。

    比聞又出兵駐防。

    恐傷和好。

    故将年貢白馬八匹駝一隻即來入貢。

    命臣以此言奏聞。

    又丹津喇嘛雲太宗皇帝曾言、凡紅纓之國。

    與我并非仇敵。

    故我等向曾遣使入貢。

    太宗亦加恩于我。

    此亦衆所共知者。

    及今皇上建寅之□山戊不□、遣額爾德尼諾穆齊、首倡四貝子、聽受命令、修好入觐之後。

    我遂往達賴喇嘛處。

    自貝子定議和好以來、地方安靖。

    今我統攝四旗。

    想亦聖主所知。

    聖朝有何敕谕法度當遵照而行四旗貝子内若有一二貝子、不遵敕谕法度者。

    即将不遵敕谕法度之貝子、遣使奏聞。

    及天朝侍郎畢立克圖來察巴林人口因我往見達賴喇嘛、不在家中。

    因将巴林人口缺少若幹逃亡若幹、作書贻我。

    我閱書、随遣博濟吉岱往問喀爾喀部落達爾漢親王卓禮克圖郡王。

    伊答雲逃亡者有數人在此今可查出彼處有幾人。

    即将缺少人數、作書開示。

    以例奏聞。

    據額爾德尼諾穆齊述爾言如此。

    則爾擅自統攝二汗之四旗洵不誣矣。

    至言侍郎畢立克圖、去察巴林人口時。

    因往達賴喇嘛處、不在家中。

    夫畢立克圖去時、爾縱不在家中豈逐回冬季貢使有不向爾言者乎。

    爾又稱太宗皇帝曾言、凡紅纓之國。

    非我仇敵。

    朕嗣位以來、曾往征爾等否。

    碩雷汗将歸我之蘇尼特部落誘去。

    土謝圖汗、丹津喇嘛、碩雷汗又将我追蘇尼特之兵。

    抗拒迎戰。

    天譴于爾。

    緻爾敗北。

    又因兩楚虎爾侵掠巴林之故。

    故前上□日令将巴林缺少人口盡數送來。

    為首四貝子、為請免牲畜來朝、方許入觐。

    已頒明谕。

    今可将爾處所有巴林人口、作速送來。

    為首四貝子、為請免牲畜來朝。

    若有不從者、即雲某貝子不從。

    祗率從命貝子偕來。

    即三旗貝子皆不從。

    爾亦來奏聞傥不出此若再有使來、亦不容入也。

      ○辛亥。

    以梅勒章京陳逢泰為兵部侍郎。

      ○升太常寺少卿袁懋功、為通政使司左通政。

    太仆寺少卿朱鼎延、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太仆寺少卿霍達、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  ○壬子。

    補服阕内弘文院編修李昌垣原官。

      ○癸醜。

    谕吏部。

    太祖太宗創業開基收服諸國。

    朕入關讨賊除暴救民平定中原統一四海。

    悉賴滿洲兵力。

    建功最多。

    勞苦實甚。

    乃産薄差繁。

    凡有征行馬匹、器械衣甲、糇糧等項。

    無不自備。

    效力彌勤。

    資生無策。

    深可轸念。

    十年以來。

    章奏雖多。

    未見言及于此者。

    近覽科臣林起龍所奏。

    思慮周詳。

    條畫有緒實心為國。

    忠誠可嘉。

    應作何優獎、爾部酌議具奏。

    自今以後。

    凡事關政治得失。

    民生休戚。

    大利大害。

    應興應革。

    切實可行者。

    言路各官、俱着悉心條奏。

    直言無隐。

    如果為國抒誠、有裨政事。

    朕不靳懋賞。

    爾部即行傳谕。

      ○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左夢庚兄之孫左原蔭二等阿達哈哈番阿哈碩塞弟之子雅爾泰、三等阿達哈哈番于自成子登雲、王興國弟定國、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布達理子佛多和、拖沙喇哈番常國安子常洪祖、各襲職。

      ○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李思忠年老緻仕、以其子塞伯裡襲職。

      ○乙卯。

    升吏部左侍郎孟明輔、為兵部尚書。

      ○谕吏部。

    謝啟光才猷老練特賜召用今來陛見。

    朕念其年力衰頹難理政務。

    準以原官太子太保工部尚書緻仕。

    遂其頤養。

    仍着馳驿回籍稱朕優養老成之意。

    以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衮、多羅宣獻郡王界堪多羅通達郡王雅爾哈齊配享太廟。

      ○兵科都給事中魏裔介參奏續順公沈永忠身為大帥手握重兵。

    當孫逆攻圍辰永諸郡一籌莫展望風宵遁乞亟賜罷斥。

    免誤封疆。

    命永忠明白回奏。

      ○補原任湖廣道禦史楊旬瑛、為江南道監察禦史。

      ○以梅勒章京海爾圖、為戶部侍郎。

      ○戊午。

    允告假戶部左侍郎孫廷銈請、改名廷铨。

      ○叙粵東軍功。

    加都督佥事總兵官郭虎、高進庫、各二級。

    俱為都督同知。

      ○解鄖襄總兵官張士元任。

    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劾其防巢  □刀怠玩、養寇贻害故也。

      ○升江南右布政使鄭廷櫆、為湖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廣西右布政使王鹽鼎、為廣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陝西按察使彭有義、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湖廣按察使張鳳儀、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山西按察使範登仕、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山東按察使白本質、為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補原升廣西左布政使莊應會、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