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六

關燈
滿書者不差。

    報可。

      ○先是、皇太後違和。

    太醫院拜他喇布勒哈番雷鳴德、進藥有效。

    至是、特加雷鳴德、三等阿達哈哈番。

      ○以有疾緻仕三等阿達哈哈番壯世坤子以敬、故拜他喇布勒哈番胡雄子永泰、各襲職。

      ○叙山海關歸順獻城功。

    授平西王屬下都司劉世魁、劉登科、王承允、穆景貴、高及第、張懷珍、趙時振、王傑、張善政、李成功、李文耀、張夢紳、詹伯龍、周士登、張耀遠、馬介、張得義、朱克什土、婁聲遠、丁朝用、劉國相、劉芳、張國友、王順賢、劉友直、韓邦甯、張勇、周宗堯、項朝輔、蕭勳、陳旭、闵廷元、朱勇、曹鳳雲、蔡士龍、線惟明、劉應武、闵光先、馬良、俱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守備羅朝宸、董捍國、談大綱、董永吉、鄭材、張國紋、張蘊、秦大才、魯廷良、傅天德、章師顔、張國文、張天成、王維屏、羅景先、張印、鄭玺、陳弘道、葉時秀、魏雲程、線志潔、唐懋德、魏民譽、董定邦、常友名、崔登科、高應武、于起龍、王承元、崔成福、王式選、汪起潛、李萬良、盛振、姚彪、蕭得功、張邦棟、朱景亮、藍應龍、王治國、李承科、龍友名、梁天植、王登雲、牟國棟、周成武、孫榮、程弘勳、劉國友、王欽明、靳裕國、滕善性、俱為拖沙喇哈番。

      ○贈陣亡都司蘇尚義、鄭輔、陳廷佑、李朝烈、左子佑、吳景懋、俱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以尚義子國忠、輔子弘訓、廷佑子希堯、朝烈子輔惠、子佑子光訓、景懋子乘鳌、各襲職。

    守備蔣守廉、王士華、劉輔朝、濮尚武、王宗武、祖孚望、朱起鳳、王弘儒、趙應元、談天授、俱為拖沙喇哈番。

    以守廉弟守道、士華子承蔭、輔朝子志龍、尚武子西珠、宗武孫守震、孚望兄聲穆、起鳳子天寶、弘儒弟弘義、應元子國麒、天授子舒忠、各襲職。

    病故都司高雲龍、王國瑜、王光表、何官、俱為拜他喇布勒哈番。

    以雲龍子顯第、國瑜子秉鈞、光表子友名、官子能、各襲職。

    守備呂孟吉、周邦泰、郭近功、曹國鼎、黃天祿、朱三重、張萬倉、張永芳、盛得俊、王文蔚、邴國珍、羅景奎、俱為拖沙喇哈番。

    以孟吉子友伏、邦泰弟邦甯、近功子世傑、國鼎弟國鼐、天祿子有亮、三重弟三智、萬倉子世勳、永芳弟永華、得俊子奇英、文蔚弟文盛、國珍叔時薦、景奎子自文、各襲職。

    查天成既襲伊叔成功職。

    以其弟天福、襲其拜他喇布勒哈番。

      ○壬戌。

    以啟心郎張思堯、為戶部理事官。

      ○贈江西殉難袁州府知府于躍龍、為光祿寺卿。

    蔭一子入監讀書。

      ○經略大學士洪承疇疏言。

    江西九江道胡全才、江南漕道遠廓宇、降調山西右布政使。

    于時躍、原任禦史降調外用王佐、兵馬司指揮陳正中、山西平陽府知府張雲龍、陝西甯羌州知州趙焘、革職山東按察使王任重、懷來道張昌允、才力堪任。

    請發往軍前效用下部速議。

      ○複原任吏科左給事中劉楗職。

    以科臣魏象樞等、奏其從前被譴事冤故也。

      ○吏部奏言。

    滿洲、蒙古、漢軍官員。

    有管旗下事者。

    有在部院理事熟練者。

    不便照漢官一例丁憂。

    議于在家居喪一月。

    即出辦事。

    仍私居持服三年。

    從之。

      ○旌表孝子、山東濟南府齊河縣民馬朝才、河南阌鄉縣生員張灏、節婦、福建閩縣民黃時妻陳氏、山東掖縣民周學古妻王氏、肥城縣民史明德妻曹氏、曆城縣民邵允升妻王氏、長山縣生員王席正妻高氏、曲阜縣民孔貞礎妻顔氏、堂邑縣生員許璞妻胡氏、江南六合縣生員沈啟元妻葉氏、長洲縣民聶應葵妻黃氏。

    榮大章妻杜氏。

    吳江縣民董才妻李氏、武進縣民劉士璋妻榮氏、宜興縣生員路遵妻顧氏、江陰縣生員袁永康妻顧氏、靖江縣民朱維炓妻郁氏、江都縣民陳治道妻甯氏、陝西三原縣民田富民妻李氏、嶽文魁妻梁氏、烈婦、山東膠州民張續清妻匡氏、生員匡山  □美妻高氏、昌樂縣民張大美妻劉氏、即墨縣民宋德抒妻黃氏、文登縣民劉榮允妻李氏、河南洛陽縣民董維翰妻葉氏、永甯縣民張倫妾石氏、孫婦郭氏、新安縣民呂維禔妻楚氏、烈女、山東臨邑縣許聘郝尚仕賈氏女、各給銀建坊如例。

      ○癸亥。

    谕内院。

    朕稽考官制。

    唐虞夏商、未用寺人。

    自周以來、始具其職。

    所司者、不過阍闼灑掃使令之役。

    未嘗幹豫外事。

    秦漢以後、諸君不能防患、乃委以事權、加之爵祿、典兵幹政、流禍無窮。

    豈其君盡闇哉。

    緣此輩小忠小信。

    足以固結主心。

    日近日親、易緻潛持朝政。

    且其伯叔弟侄、宗族親戚、實繁有徒。

    結納缙紳。

    關通郡縣。

    朋比夤緣、作奸受賄。

    窺探喜怒、以張威福。

    當宮庭邃密、深居燕閑、稍露端倪、辄為假托。

    或欲言而故默。

    或借公以行私。

    颠倒賢奸、混淆邪正。

    依附者巧緻雲霄。

    迕抗者謀沉淵阱。

    雖有英毅之主、不覺堕其術中。

    權既旁移、變多中發。

    曆觀覆轍、可為鑒戒。

    但宮禁役使、此輩勢難盡革。

    朕酌古因時、量為設置。

    首為乾清宮執事官。

    次為司禮監。

    禦用監。

    内官監。

    司設監。

    尚勝監。

    尚衣監。

    尚寶監。

    禦馬監。

    惜薪司。

    鐘鼓司。

    直殿局。

    兵仗局。

    滿洲近臣、與寺人兼用。

    各衙門官品、雖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