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二

關燈
順治十年。

    癸巳。

    二月。

    戊戌朔。

    上幸内院批閱各部奏章悉覽諸項簿籍  ○己亥。

    工科副理事官祁通格疏言、國家設官定為九品之制非獨以辨等級之尊卑。

    實用以衡量功罪、而使賞罰确當也。

    臣謂滿漢世官、及無世職流官、同為辦事之員。

    當立一體之法。

    今漢官有罪。

    或革或降或罰、其法甚備。

    滿官與漢官、其法不一。

    滿官之中、有世職而兼流官者。

    有無世職而止有流官者。

    宜斟酌畫一、以昭皇上賞罰大典。

    至于滿漢職官有犯、應鞭責闆責者、準與折贖。

    但漢官闆責折贖、在革職之後。

    滿官鞭責折贖。

    照舊辦事。

    似宜存其實罰。

    而去鞭責之虛名。

    以全朝廷待下之體。

    命所司詳議。

      ○宴蒿齊忒部落台吉噶爾瑪薩望等于禮部  ○庚子。

    複設廣東開平縣。

      ○先是蒿齊忒部落瞻土謝圖既殁。

    其妻杜圭、因察哈爾汗、不恤宗族。

    擾其部曲。

    率其子奔附喀爾喀。

    及太宗皇帝、既破察哈爾。

    杜圭遂棄喀爾喀、率子暨部衆來歸。

    至是以其功大、诰封為多羅蘇勒福金。

    封其子噶爾瑪薩望台吉、為多羅郡王。

      ○癸卯。

    宴厄魯特部落貢使車臣等于禮部。

      ○甲辰。

    上率内大臣侍衛、詣  ○慈甯宮。

    預行慶賀皇太後聖壽。

    因是月十一日祭社稷八日為齋期故也。

      ○谕内院。

    原任都察院左都禦史趙開心、素有直名。

    以故起用。

    及畀以風憲重任、不言國家大事。

    乃庇子渎奏、有辜朕望。

    已經革職為民。

    永不叙用。

    朕思開心曾為大臣、以一事差謬、遂永棄不用。

    朕心終未恝然。

    爾内院傳谕吏部、仍令趙開心來京、奏請定奪。

      ○吏部尚書高爾俨、引疾乞休。

    允之  ○乙巳。

    皇太後聖壽節。

    和碩福金、固倫公主以下、一品命婦以上、行慶賀禮畢。

    賜宴。

      ○升工部副理事官喀爾堪莫爾渾、俱為本部理事官。

      ○以正白旗一等侍衛僧格、為護軍參領。

      ○巳刻。

    日半暈。

    上生抱氣。

    色黃白青赤。

      ○丙午。

    上幸内院。

    覽詹事府少詹李呈祥條議、部院衙門、應裁去滿官。

    專任漢人一疏。

    顧謂大學士洪承疇、範文程、額色黑、甯完我、陳名夏等曰。

    李呈祥此疏、大不合理。

    夙昔滿臣贊理庶政。

    并畋獵行陣之勞。

    是用得邀天眷、大業克成。

    彼時可曾咨爾漢臣而為之乎。

    朕不分滿漢一體眷遇。

    爾漢官奈何反生異意。

    若以理言首崇滿洲、固所宜也。

    想爾等多系明季之臣、故有此妄言爾。

    諸大學士奏曰。

    臣等無以仰答聖谕矣。

      ○廣東道監察禦史陳啟泰疏言、臣伏讀恩诏内一款、查舉八旗孝子順孫義夫、節婦、與漢人一體表揚。

    仰見皇上錫類之仁。

    滿漢同視。

    然丁憂之制、滿臣獨異。

    請與漢臣一體守制。

    以廣孝治。

    下所司議。

      ○丁未。

    遣大學士範文程、祭先師孔子。

      ○上幸内院覽明史、通鑒、及諸奏章。

    畢。

    賜大學士陳名夏蟒朝服一襲。

    白金一百兩。

      ○卯刻。

    日生左右珥。

    色黃赤鮮明。

      ○禮科給事中劉餘谟疏言、周禮八議、首曰議親。

    向見宗室有犯、與民無異。

    臣謂法不可寬、而體不可辱。

    請自今、除有大罪、請上□日定奪外。

    餘皆斟酌輕重。

    永除鞭鎖之條。

    以昭睦族之恩。

    至滿洲籍沒之法、查大清律、唯謀反重犯家産入官。

    其餘不在此例。

    并應一概除去、以昭恤下同仁之誼。

    下所司議  ○吏部左侍郎孫承澤奏言、見在吏部尚書缺出。

    勝任者實難其人。

    大學士陳名夏、前任吏部、頗能持正。

    請令名夏分理部事。

    必能仰副皇上澄清之治。

    上以承澤職系侍郎、推舉大學士兼管本部尚書有乖大體。

    責令回奏。

      ○戊申。

    祭大社大稷。

    上親詣行禮。

      ○上幸内院。

    覽吏部侍郎孫承澤、保奏大學士陳名夏、兼攝吏部尚書疏。

    顧謂大學士洪承疇、範文程、額色黑、甯完我、陳名夏等曰。

    朕見承澤此疏、洞其隐微代為含愧。

    彼意允其所請、而用名夏、則與彼有利。

    如不允所請、又将使朕猜疑名夏也。

    語畢。

    複谕名夏曰。

    爾可毋疑懼。

      ○上以侍衛坤巴圖魯罪狀、谕内大臣巴圖魯、公鳌拜、伯索尼、議政大臣巴哈等曰。

    向命坤巴圖魯往祭昭陵。

    彼以娶子婦不往。

    南台避痘時、令其不拘班次、時常入直。

    彼以諸大臣未有言、竟不入直。

    内大臣伊爾登、曾經奏朕奉上□日給配之妻。

    坤複言、我已先向錫翰、席納布庫言定。

    遂蔑朕上□日、竟白于錫翰等而娶之。

    今雖在朕前、甚覺踧踖不自安難以姑容。

    着上三旗議政大臣、及刑部、會同詳審具奏。

    尋審得實。

    坤應論死。

    籍其家奏入。

    得上□日、坤巴圖魯免死、及籍沒。

    革侍衛、并革牛錄任。

    止留原官巴圖魯号、及恩诏所加職削所授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