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

關燈
複遣使。

    朕為天下主。

    爾乃彈丸小國之長。

    以方物來貢。

    朕酌量賞赉。

    即雲微薄、亦宜奏請增益。

    乃辄言賞例如前、則九畜不貢。

    爾等将欲構釁乎。

    且爾既不歸我巴林人畜。

    為首貝子又複不至。

    尚何可言。

    若盡還巴林人畜、為首貝子前來視同一國誓言修好。

    始可候上□日定奪。

    若不遵信誓、而為此大言。

    是爾等終無誠心、不願修好也。

    朕荷天眷、統一四海。

    爾彈丸小國、偪處一方。

    慎勿恃道裡遼遠。

    聽奸邪言詞。

    以敗和好。

    朕開誠相示。

    自古以來。

    曲者曲。

    直者直。

    悉聽天鑒。

    今迩速将所有我國人畜、并額貢駝馬、遣為首貝勒、貝子、大臣來觐、則已。

    否則後悔。

    自贻伊戚。

    于朕無預可亟詳慮裁處。

    勿更延緩也。

      ○命諸王宗室内有孝友義順、及守節貞烈者。

    宗人府核實具奏。

    禮部照例旌表。

      ○吏科右給事中裔介疏言、本科都給事中員缺、請停調用。

    照舊于左右給事中内升補。

    以昭畫一。

    得上□日、吏科都給事中員缺升補、定為常例。

    果有為國為民。

    不阿不私。

    應格外優升者。

    本衙門據實保奏。

    候上□日調用。

      ○加兵部職方司郎中蔔兆麟、太仆寺少卿。

    仍管職方司事。

      ○定平西王、定南王、靖南王、平南王福金、帽頂、儀仗、車、轎、俱照世子福金例。

      ○乙酉。

    谕禮部、明末寇陷都城。

    君死社稷。

    當時文武諸臣中、豈無一二殉君死難者。

    幽忠難泯。

    大節可風。

    爾部會同各部院堂官、詳訪确察死節職名、并實迹具奏。

    勿遺勿濫  ○都察院左都禦史房可壯等參奏、今日閩海之變。

    實閩撫張學聖、以貪穢啟之。

    海寇雖據廈門、然波恬數載。

    學聖不能彰國威而布皇仁乃探彼遠出。

    觊其厚資。

    率鎮臣馬得功、道臣黃澍、直入寇巢。

    席卷其所有。

    緻寇以索取原物為名。

    稱兵煽禍。

    又不聞學聖整師遏巢□刀。

    顧借出巡以遠避。

    且謝事以養疴。

    任地方之糜爛、弭救無術。

    後效難期。

    誤國釀亂。

    學聖之罪、安可逃哉。

    至按臣王應元、職任糾彈。

    明知撫臣之貪、而無一言上奏。

    亦将何以自解。

    下吏兵二部察議。

      ○己醜。

    冬至。

    祀天于圜丘。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庚寅。

    冬至節。

    上朝皇太後畢。

    禦殿。

    諸王群臣、行慶賀禮。

    諸王福金、及諸大臣命婦、詣皇太後宮。

    行慶賀禮。

      ○湖廣辰常總兵官左都督徐勇、與黔寇白文選戰敗。

    死之。

      ○辛卯。

    定遠大将軍和碩敬謹親王尼堪、殁于陣。

    年四十三。

    追封和碩莊親王。

      ○以軍功授外藩蒙古固山額真巴朱泰、阿布泰、都爾東、達爾式、達穆、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固山額真噶爾圖、那木塗、布爾特墨、布達爾、巴顔岱、噶爾瑪什希布博第、耨德、吳喇泰、巴特瑪達爾漢、瑣諾木衛寨桑、布内、班第、梅勒章京額圖拜賽擺達爾布爾噶圖葉伯舒蘇海、達漢特木德、色冷、伊爾登、巴達禮、阿玉錫、哈巴、諾木齊、甲喇章京吳賴、巴圖、布都麻爾、邦噶特、馬尼、孔科岱、巴布、為拖沙喇哈番。

      ○壬辰。

    日生左珥。

    旋生右珥。

    色赤黃。

      ○上召吏部尚書朱瑪喇、侍郎屠賴、啟心郎甯古裡谕曰。

    铨部職司用人。

    凡有铨選、應用才能。

    今朕聞有援引親黨及納賄營私者。

    此風斷不可長。

    嗣後務矢公忠慎擇才能選授使庶司百職、俱得其人。

    則天下之民可以無憂。

    朕心安而部臣亦得自慊矣。

    爾可傳谕爾部漢尚書侍郎及理事官副理事官筆帖式哈番、郎中、員外、主事、知悉。

      ○甲午。

    刑科給事中趙進美奏言。

    明末死節諸臣蒙谕察訪。

    異代忠魂莫不仰沾聖澤伏查順治元二年間亦有未達天心。

    徒抱片節硁硁之志百折靡悔者。

    雖抗順之罪、無辭斧钺。

    而授命之義、不忝昔賢。

    并祈敕部核實表彰。

    以作忠義。

    命所司議奏。

      ○乙未。

    上禦五鳳樓。

    召六部諸臣谕之曰。

    人言各部鹹通賄賂。

    朕固知爾等大臣、未必至此。

    然曹屬貪污、亦爾等姑息瞻徇、不肯舉發之故。

    爾等若果善善惡惡。

    正以繩之。

    則下屬何敢貪污。

    爾諸臣或屬舊臣。

    或系新拔。

    佥宜體國厚恩。

    堅持忠潔。

    以愛養斯民。

    民安斯國治。

    國治斯君臣同樂矣。

    若此之不思。

    仍蹈前轍。

    朕不分從前之有功無功、但就現在情罪。

    按法懲治。

    皆爾等自取也。

    又或有将部中審結之事、稱冤申訴者。

    命複加審鞫、并未見爾等認過申理。

    如此、民冤何由得伸。

    國法何由得整。

    複謂吏兵兩部諸臣曰。

    朕聞爾兩部授官、凡行賄及私愛者、處以腹内善地。

    無賄而憎惡者、置之邊遠惡地。

    夫民之休戚。

    視吏之良否。

    如以賄授官、則良吏何自而升。

    民生何由而遂。

    自今爾諸部臣、宜饬躬率下。

    旌别淑慝以效忠奉職為務。

    諸部臣奏曰。

    聖谕及此。

    臣等何辭以對。

    嗣後各當潔己奉公。

    仰副聖懷。

      ○調刑部右侍郎張鼎延、為兵部右侍郎。

      ○免山西忻州樂平等州縣、本年分冰雹水災額賦有差。

      ○喀爾喀土謝圖汗下戴青諾顔等、貢馬。

    宴赉如例。

      十二月。

    己亥朔。

      ○庚子。

    兵部議福建提标都司李淮、赴任違限三月。

    應降一級調用。

    得上□日、李淮、着降一級。

    照舊管事。

    以後違限官員應降級者、俱照此例。

    不必調用。

      ○以平南王尚可喜屬下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班志富子際盛、靖南王耿繼茂屬下故三等阿達哈哈番張拱辰兄拱垣、各襲職。

      ○辛醜。

    先是、漢羌參議胡全才以守城功、升甯夏巡撫。

    後以擅給劄付、濫刑斃命、革職。

    至是、全才控辯。

    部議全才功大過小。

    應還參議職。

    從之。

      ○免山西太原府、平陽府、汾州府、遼州、沁州、澤州、所屬绛州、太原等四十四州縣、本年水災額賦有差。

      ○戶科給事中陳協奏言、古者記德勸功。

    莫重于谥法。

    迨于明末、高名上谥僅加于崇官近職。

    而獨行沉淪、未聞表章。

    非制之善也。

    祈敕部集議。

    凡蒙恤大臣、宜訪其行實、為輿論推服者。

    定議予谥。

    至前朝殉難諸臣、亦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