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必須接見輔弼大臣、商确定奪。
經制一定、子孫得以世世遵守矣。
報聞。
○辛酉。
調征廣東護軍統領阿爾津、為安西将軍。
同固山額真馬喇希、鎮守漢中。
賜之敕曰。
今逆賊侵犯四川。
黎元惶擾。
深廑朕懷。
用以爾阿爾津為安西将軍。
同馬喇希總統将士。
前赴平西王吳三桂定西将軍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處。
駐劄漢中。
保固地方。
整頓兵馬賊若入犯、會同平西王、墨爾根侍衛、相機巢□刀除。
其進征四川事宜、着候明上□日。
凡事與梅勒章京等會議而行。
毋謂自知、不聽人言。
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仍嚴偵探、勿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戮之。
迫而後降者誅之。
有先被賊脅從、聞大兵一至、即時迎降者。
俱免誅戮。
如有殺賊、擒賊、投誠者。
仍分别升賞。
必以安民為首務。
須嚴禁兵将。
申明紀律。
凡歸順人民毋得擾害。
務體朕定亂安民至意。
行間将領功罪、察實紀明彙奏。
有犯小過者、當即處分。
至于骁騎校護軍校以下、除死罪外。
其餘大小罪過、俱與衆将商酌、徑行處分。
爾受茲重任益宜竭盡忠力。
勉之欽哉 ○順天巡按陳棐、疏薦隐居薊州故明進士李孔昭。
容城縣故明舉人孫奇逢。
下吏部考核酌用 ○癸亥。
升遵化副将劉永亨、為都督佥事、管浙江紹興副将事。
參将管浙江溫州副将事胡來、觐為山西甯武關副将參将管大同陽和副将事彭有得、為浙江杭州城守副将 ○甲子。
以福建道試監察禦史石應泰、巡按浙江廣西道試監察禦史米襄、巡按江西。
四川道試監察禦史趙如瑾、巡按福建。
○乙醜。
允吏部議、各衙門通事、外郎俱以州縣佐貳考用。
○丙寅。
以尊上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尊号、祭告太廟、遣内大臣伯索尼行禮。
○升兵部左侍郎李化熙、為刑部尚書 ○以接濟辰州軍需功。
升湖北道佥事劉昇祚為參議。
○授輔國公翁古、宗室喇笃祜、為鎮國公。
巴喀、為三等輔國将軍。
○丁卯。
上詣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兩宮、奉冊上尊号、行禮。
懿靖大貴妃冊文曰。
贊坤針而敷教懋德惟勤。
景徽範以緻隆令名有淑。
式循彜憲。
啟舉上儀。
皇考大貴妃、賦性柔嘉。
秉躬淑善。
慎威儀而有節、先皇資翼佐之賢。
修蘋藻而克偕後宮着肅雍之譽。
體既符于巽順、位宜跻于崇高。
匪晉嘉稱、曷揚媺行。
謹以金冊、尊為皇考懿靖大貴妃、昌齡彌茂、宣内則之夙娴戬谷方來、睹履祥之葉吉。
謹言。
康惠淑妃冊文曰。
柔嘉維則、贊襄彰坤教之隆。
義問攸崇、典冊展懿親之奉。
慶諧宮壸。
禮具彜章。
皇考淑妃秉德安貞。
持身恭慎珩璜中節、着昧旦之良規。
圖史端儀、佐承乾之令矩。
既行臻于備美、宜頌協于臧嘉。
爰晉榮稱、用昭徽範。
謹以金冊尊為皇考康惠淑妃、慶從善積式凝康豫之祥。
位以德升、彌笃顯融之祜謹言。
○戊辰。
以二太妃尊号禮成。
上禦太和殿諸王群臣、行慶賀禮。
○大學士範文程等奏言、各直省錢糧每年缺額至四百餘萬。
賦虧饷诎、急宜籌畫。
謹陳興屯四事。
一、興屯宜選舉得人。
一、開墾宜收獲如法。
一、積貯宜轉運有方。
一、責成宜賞罰必信。
得上□日此所奏甚是。
着議政諸王、及大臣等會議具奏。
○定諸王以下、公以上。
至禦前、及進午門随從護衛員數。
叔和碩鄭親王進午門、随從十員。
至禦前、止許随從二員。
和碩親王進午門、随從六員。
世子多羅郡王進午門、随從五員。
多羅貝勒進午門、随從四員。
固山貝子進午門、随從三員。
公進午門、随從二員至禦前、止許各随從一員。
凡元旦及萬壽節、赴宴、随從護衛人員俱令随坐于後。
○定固倫公主和碩福金以下、一品命婦以上、進大内随從人數。
凡元旦、冬至。
皇太後聖壽節、皇後千秋節固倫公主、和碩福金以下、行慶賀禮各具禮服。
照定例、各乘轎車。
并設儀仗。
其儀仗、止于紫禁城外。
照原定處下轎車。
固倫公主、叔和碩鄭親王、和碩福金、各随從五人。
和碩公主、和碩福金、世子福金、和碩格格、各随從四人。
多羅福金、多羅格格、各随從三人。
多羅貝勒福金、多羅貝勒女、多羅格格、各随從二人。
固山福金、固山格格、公夫人、及公女以下固山額真、尚書、精奇尼哈番命婦以上、各随從一人。
俱候上□日入朝。
經制一定、子孫得以世世遵守矣。
報聞。
○辛酉。
調征廣東護軍統領阿爾津、為安西将軍。
同固山額真馬喇希、鎮守漢中。
賜之敕曰。
今逆賊侵犯四川。
黎元惶擾。
深廑朕懷。
用以爾阿爾津為安西将軍。
同馬喇希總統将士。
前赴平西王吳三桂定西将軍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處。
駐劄漢中。
保固地方。
整頓兵馬賊若入犯、會同平西王、墨爾根侍衛、相機巢□刀除。
其進征四川事宜、着候明上□日。
凡事與梅勒章京等會議而行。
毋謂自知、不聽人言。
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仍嚴偵探、勿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戮之。
迫而後降者誅之。
有先被賊脅從、聞大兵一至、即時迎降者。
俱免誅戮。
如有殺賊、擒賊、投誠者。
仍分别升賞。
必以安民為首務。
須嚴禁兵将。
申明紀律。
凡歸順人民毋得擾害。
務體朕定亂安民至意。
行間将領功罪、察實紀明彙奏。
有犯小過者、當即處分。
至于骁騎校護軍校以下、除死罪外。
其餘大小罪過、俱與衆将商酌、徑行處分。
爾受茲重任益宜竭盡忠力。
勉之欽哉 ○順天巡按陳棐、疏薦隐居薊州故明進士李孔昭。
容城縣故明舉人孫奇逢。
下吏部考核酌用 ○癸亥。
升遵化副将劉永亨、為都督佥事、管浙江紹興副将事。
參将管浙江溫州副将事胡來、觐為山西甯武關副将參将管大同陽和副将事彭有得、為浙江杭州城守副将 ○甲子。
以福建道試監察禦史石應泰、巡按浙江廣西道試監察禦史米襄、巡按江西。
四川道試監察禦史趙如瑾、巡按福建。
○乙醜。
允吏部議、各衙門通事、外郎俱以州縣佐貳考用。
○丙寅。
以尊上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尊号、祭告太廟、遣内大臣伯索尼行禮。
○升兵部左侍郎李化熙、為刑部尚書 ○以接濟辰州軍需功。
升湖北道佥事劉昇祚為參議。
○授輔國公翁古、宗室喇笃祜、為鎮國公。
巴喀、為三等輔國将軍。
○丁卯。
上詣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兩宮、奉冊上尊号、行禮。
懿靖大貴妃冊文曰。
贊坤針而敷教懋德惟勤。
景徽範以緻隆令名有淑。
式循彜憲。
啟舉上儀。
皇考大貴妃、賦性柔嘉。
秉躬淑善。
慎威儀而有節、先皇資翼佐之賢。
修蘋藻而克偕後宮着肅雍之譽。
體既符于巽順、位宜跻于崇高。
匪晉嘉稱、曷揚媺行。
謹以金冊、尊為皇考懿靖大貴妃、昌齡彌茂、宣内則之夙娴戬谷方來、睹履祥之葉吉。
謹言。
康惠淑妃冊文曰。
柔嘉維則、贊襄彰坤教之隆。
義問攸崇、典冊展懿親之奉。
慶諧宮壸。
禮具彜章。
皇考淑妃秉德安貞。
持身恭慎珩璜中節、着昧旦之良規。
圖史端儀、佐承乾之令矩。
既行臻于備美、宜頌協于臧嘉。
爰晉榮稱、用昭徽範。
謹以金冊尊為皇考康惠淑妃、慶從善積式凝康豫之祥。
位以德升、彌笃顯融之祜謹言。
○戊辰。
以二太妃尊号禮成。
上禦太和殿諸王群臣、行慶賀禮。
○大學士範文程等奏言、各直省錢糧每年缺額至四百餘萬。
賦虧饷诎、急宜籌畫。
謹陳興屯四事。
一、興屯宜選舉得人。
一、開墾宜收獲如法。
一、積貯宜轉運有方。
一、責成宜賞罰必信。
得上□日此所奏甚是。
着議政諸王、及大臣等會議具奏。
○定諸王以下、公以上。
至禦前、及進午門随從護衛員數。
叔和碩鄭親王進午門、随從十員。
至禦前、止許随從二員。
和碩親王進午門、随從六員。
世子多羅郡王進午門、随從五員。
多羅貝勒進午門、随從四員。
固山貝子進午門、随從三員。
公進午門、随從二員至禦前、止許各随從一員。
凡元旦及萬壽節、赴宴、随從護衛人員俱令随坐于後。
○定固倫公主和碩福金以下、一品命婦以上、進大内随從人數。
凡元旦、冬至。
皇太後聖壽節、皇後千秋節固倫公主、和碩福金以下、行慶賀禮各具禮服。
照定例、各乘轎車。
并設儀仗。
其儀仗、止于紫禁城外。
照原定處下轎車。
固倫公主、叔和碩鄭親王、和碩福金、各随從五人。
和碩公主、和碩福金、世子福金、和碩格格、各随從四人。
多羅福金、多羅格格、各随從三人。
多羅貝勒福金、多羅貝勒女、多羅格格、各随從二人。
固山福金、固山格格、公夫人、及公女以下固山額真、尚書、精奇尼哈番命婦以上、各随從一人。
俱候上□日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