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九

關燈
更重。

    今年多少壯。

    宜仿前朝舊制。

    選官教授。

    及時勸學。

    使之肆力詩書。

    通達禮義。

    則宗室人材輩出。

    德器日成。

    後代聖子神孫、世世收輔翼之實效矣。

    章下所司  ○以故二等阿達哈哈番綽納巴圖魯子瑣諾、木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隋哈侄商吉圖、叟塞子巴朗、各襲職。

      ○以緻仕一等阿達哈哈番王之屏子有功拜他喇布勒哈番張世奇兄世能、平西王下三等阿達哈哈番潘如芳子潤、各襲職。

      ○甲寅。

    授溫齊喀為鎮國公。

      ○以浙江道試監察禦史李成紀、巡按蘇松河南道試監察禦史李植巡按河南。

    江南道試監察禦史林起宗、巡按江甯湖廣、道試監察禦史祖永傑、巡按山東福建道試監察禦史王道新、巡視茶馬。

      ○以内院大學士希福、範文程、額色黑、戶部尚書車克、禮部尚書覺羅郎球、兵部尚書蒙古固山額真明安達禮、刑部尚書蒙古固山額真濟席哈、工部尚書星讷、為議政大臣  ○平西王吳三桂、定西将軍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奏報、巨憝孫可望、遣僞撫南王劉文秀、僞将軍王複臣等、率馬步兵五萬。

    入犯西南。

    臣等退師保甯、為決戰固守之計。

    值賊黨薄城下、連營十五裡。

    臣等親往迎敵。

    我兵奮勇橫沖賊衆大潰。

    擒斬複臣、及僞将等二百餘員。

    賊兵四萬餘級。

    獲僞印、象、馬、器械、無算。

    下兵部議叙。

      ○解刑部尚書藍拜任。

    以覺羅巴哈納為刑部尚書。

      ○以正白旗滿洲蘇拜、為本旗梅勒章京  ○丙辰。

    修練湖閘工成。

      ○丁巳。

    定宗室覺羅無名爵女、俱各照其夫、及子官職封贈。

      ○禮部題、本月二十九日上。

    太宗文皇帝懿靖大貴妃、暨康惠淑妃尊号儀注。

    前期一日、遣官祭告太廟。

    是日陳設兩妃儀仗于宮中。

    内院、禮部官、進宮院于兩妃座前、各設黃案一。

    東設黃案二。

    鹵簿全設。

    太和殿内設彩亭二。

    置冊于亭内。

    上升殿、閱訖彩亭起。

    上升辇。

    内大臣、侍衛内院、禮部官後随由左翼門出至妃宮門。

    上降辇。

    請兩妃各具禮服、升座彩亭至宮門外、捧冊官、捧冊由中道進宮。

    置冊于左黃案。

    引禮官、引上至宮門内、就位立。

    鴻胪寺官贊進冊。

    捧冊官、各從黃案捧冊跪左側。

    進上。

    上受冊、立獻。

    右側官各跪接、置于兩妃座前案上。

    進畢。

    鴻胪寺官、贊宣冊。

    宣冊官、跪。

    宣訖。

    複置案上。

    女官四員、捧冊案置于兩妃座前。

    鴻胪寺官、贊上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兩妃及上各還宮。

    次日、上禦太和殿。

    諸王以下、行慶賀禮。

    報可。

      ○戊午。

    命世子濟度、多羅信郡王多尼多羅安郡王嶽樂、多羅敏郡王勒都、多羅貝勒尚善、杜爾祜、杜蘭、議政。

      ○予故甯夏巡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李鑒、祭葬如例。

      ○命幸學陪祀孔、顔、曾、孟、仲、五姓生員孔尚燃等十五人、俱照例入監。

      ○庚申。

    以廣東道試監察禦史王允祚巡按湖北。

    江西道試監察禦史高爾位、巡按陝西。

      ○升四川按察使吳一元、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湖廣上荊南道參議彭三益、為廣東按察使司副使、海南道辰州府知府王任杞、為廣東按察使司副使、巡海道。

    南陽府、同知楊春芳、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上川東道。

    福建運使張子珽、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湖西道。

    吏部郎中李皓、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榆林東路道。

    山西雁平道參議餘應魁、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驿傳道。

    楊州府知府張元璘、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金衢道。

    山東提學道參議鐘性樸、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兖西道。

    滄州知州龐宗周、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沂州道。

    補原任山西岢岚道副使樓希昊、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靖遠道。

      ○編修曹本榮、應诏奏言、皇上親政以來。

    良法美意、漸見施行。

    而猶水旱洊臻。

    星辰失次。

    何欤。

    誠以聖學未講、而紀綱未張也。

    何謂聖學。

    皇上得二帝三王之統。

    當以二帝三王之學為學。

    凡四書六經及通鑒中、有裨身心要務、治平大道者。

    内則朝夕讨論。

    外則經筵進講。

    君德既成。

    天命自相與流通矣。

    何謂紀綱皇上開天肇造。

    舉措規模當為聖子神孫計深遠。

    用人何以獎廉而禁貪。

    理财何以藏富而用足。

    刑罰何以為折民之典制度。

    河以備一代之規。

    誠宜重政本、以一機務之權衡嚴奉行、以責綜核之實效。

    一切章奏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