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
免陝西三水華亭、洋縣、六年分蟲霜冰雹被災額賦。
○達賴喇嘛奏言、聞上欲于代噶地方相見。
不勝歡忭。
自當兼程而進。
更有密語、去使面奏。
○丁未。
賜浙閩總督劉清泰敕曰。
近日海寇鄭成功等、屢次騷擾沿海郡縣。
本應剪除。
但朕思昔年大兵下閩。
伊父鄭芝龍、首先歸順。
其子弟何忍背棄父兄、甘蹈叛逆。
此必地方官、不體朕意。
行事乖張。
鄭成功等、雖有心向化。
無路上達。
又見伊父歸順之後、睿王令人看守防範。
又不計其在籍親人、作何恩養安插以緻成功等、疑懼反側。
朕又思鄭芝龍既久經歸順。
其子弟即朕赤子。
何忍複加征巢□刀。
若成功等來歸、即可用之海上。
何必赴京。
今已令鄭芝龍作書、宣布朕之誠意。
遣人往谕成功、及伊弟鄭鴻逵等知悉。
如執迷不悟、爾即進巢□刀。
如芝龍家人、回信到閩。
成功、鴻逵等、果發良心。
悔罪過。
爾即一面奏報。
一面遣才幹官一二員、到彼審察歸順的實。
許以赦罪授官。
聽駐劄原住地方不必赴京。
凡浙閩廣東海寇、俱責成防巢□刀。
其往來洋船、俱着管理稽察奸宄輸納稅課。
若能擒斬海中僞藩逆渠、不吝爵賞。
此朕厚待歸誠大臣至意爾當開誠推心。
令彼悅服。
仍詳籌熟察勿堕狡謀 ○戊申。
遣固山額真庫魯克達爾漢阿賴、率官屬兵丁。
駐防西安 ○令江甯倉差、歸并于西新關。
○己酉。
升兵部啟心郎祝萬年為内翰林秘書院學士。
○以屈盡美、為兵部啟心郎。
查木蘇、為兵部理事官。
薩齊庫安朱護、阿爾山、永愛、羅多、舒格、俱為刑部理事官。
對喀納、為工部理事官 ○以正紅旗滿洲參領科魁、為蒙古梅勒章京。
鑲紅旗滿洲護軍參領胡沙、為前鋒參領。
鑲黃旗滿洲三等侍衛嶽拜、正紅旗滿洲格德宏、俱為護軍參領。
正紅旗滿洲阿納海穆成格俱為甲喇章京 ○授乳公喀喇為二等阿達哈哈番。
○理藩院以外藩王貝勒貝子公等、元旦來朝事具題。
命今年王貝勒貝子公等來朝着停止。
每旗着遣大臣照舊進羊酒。
○浙江道禦史李成紀參奏、行取太平府推官劉之琦、現被池州民陳輝、讦其貪污不應濫膺考選大典。
據揭奏聞得上□日考選固宜嚴慎、但小民申訴、當由督撫按衙門果冤抑不伸、當赴通政使司、及擊登聞鼓。
若言官接一私揭、即具一奏疏。
揭奏曰繁。
刁風日長成何政體。
李成紀新進未谙。
姑着饬行。
劉之琦官評、着該督撫按、嚴察以聞 ○庚戌。
命和碩承澤親王碩塞等、往迎達賴喇嘛。
并論達賴喇嘛曰、前者朕降谕、欲親往迎迓。
近以盜賊間發、羽檄時聞。
國家重務、難以輕置。
是以不能前往。
特遣和碩承澤親王及内大臣代迎。
當悉朕不能親迎之意。
故谕 ○壬子。
宴衍聖公孔興燮、博士孔毓麟、顔紹緒、曾聞達、孟貞仁、仲于陛等于禮部。
○調刑部尚書劉餘祐、為戶部尚書。
○吏部議覆禮科給事中劉餘谟疏言、滿洲、蒙古、漢軍、裁缺各官。
仍留頂帶候補其年老乞休、告病調理者。
準用原銜頂帶。
至于贈蔭一事。
滿洲、蒙古、漢軍、在外督撫、在内部院、及旗下甲喇章京三品以上等官。
勿論有無世襲。
系三年任滿、勤事以死者。
俱準贈蔭。
從之。
○宴外藩蒙古二十七旗聽事頭目于禮部。
○癸醜。
上禦太和殿。
召江南督學禦史楊義。
巡倉禦史張文炳、谕之曰督學禦史之設。
原為考試生童。
拔其文行優長者、以儲國用。
迩聞不論文行。
但徇情面。
殊虧學臣職掌今遣爾督理學政。
其生員應嚴加考試。
文義不通者、概行黜退。
童生入學、亦必視其文行優長、方行收錄。
若仍蹈舊習事發、重處不宥至巡倉禦史、清察倉糧。
已完未完、俱應據實題報。
今聞未完者、隐匿不報。
已足者。
勒掯不收。
以緻稽遲贻誤。
弊窦多端。
今遣爾巡視。
當嚴察完欠。
盡除積弊。
倘不改前轍、罪難爾貸也。
○免霸州、東安縣、文安縣、逃亡丁糧。
○直隸昌平道佥事亢發祥、坐多索驿遞夫馬、降二級調用。
○工科副理事官三都奏言、從古帝王開國。
首重訓迪子孫。
誠以富貴之極、恐不習學而荒無以輔翼君德、俾傳法後世、以成制治之盛也。
我朝宗支繁衍。
凡諸王、貝勒、貝子、公等皆股肱親臣。
出則受命專征。
入則參贊庶政。
責任較往代
免陝西三水華亭、洋縣、六年分蟲霜冰雹被災額賦。
○達賴喇嘛奏言、聞上欲于代噶地方相見。
不勝歡忭。
自當兼程而進。
更有密語、去使面奏。
○丁未。
賜浙閩總督劉清泰敕曰。
近日海寇鄭成功等、屢次騷擾沿海郡縣。
本應剪除。
但朕思昔年大兵下閩。
伊父鄭芝龍、首先歸順。
其子弟何忍背棄父兄、甘蹈叛逆。
此必地方官、不體朕意。
行事乖張。
鄭成功等、雖有心向化。
無路上達。
又見伊父歸順之後、睿王令人看守防範。
又不計其在籍親人、作何恩養安插以緻成功等、疑懼反側。
朕又思鄭芝龍既久經歸順。
其子弟即朕赤子。
何忍複加征巢□刀。
若成功等來歸、即可用之海上。
何必赴京。
今已令鄭芝龍作書、宣布朕之誠意。
遣人往谕成功、及伊弟鄭鴻逵等知悉。
如執迷不悟、爾即進巢□刀。
如芝龍家人、回信到閩。
成功、鴻逵等、果發良心。
悔罪過。
爾即一面奏報。
一面遣才幹官一二員、到彼審察歸順的實。
許以赦罪授官。
聽駐劄原住地方不必赴京。
凡浙閩廣東海寇、俱責成防巢□刀。
其往來洋船、俱着管理稽察奸宄輸納稅課。
若能擒斬海中僞藩逆渠、不吝爵賞。
此朕厚待歸誠大臣至意爾當開誠推心。
令彼悅服。
仍詳籌熟察勿堕狡謀 ○戊申。
遣固山額真庫魯克達爾漢阿賴、率官屬兵丁。
駐防西安 ○令江甯倉差、歸并于西新關。
○己酉。
升兵部啟心郎祝萬年為内翰林秘書院學士。
○以屈盡美、為兵部啟心郎。
查木蘇、為兵部理事官。
薩齊庫安朱護、阿爾山、永愛、羅多、舒格、俱為刑部理事官。
對喀納、為工部理事官 ○以正紅旗滿洲參領科魁、為蒙古梅勒章京。
鑲紅旗滿洲護軍參領胡沙、為前鋒參領。
鑲黃旗滿洲三等侍衛嶽拜、正紅旗滿洲格德宏、俱為護軍參領。
正紅旗滿洲阿納海穆成格俱為甲喇章京 ○授乳公喀喇為二等阿達哈哈番。
○理藩院以外藩王貝勒貝子公等、元旦來朝事具題。
命今年王貝勒貝子公等來朝着停止。
每旗着遣大臣照舊進羊酒。
○浙江道禦史李成紀參奏、行取太平府推官劉之琦、現被池州民陳輝、讦其貪污不應濫膺考選大典。
據揭奏聞得上□日考選固宜嚴慎、但小民申訴、當由督撫按衙門果冤抑不伸、當赴通政使司、及擊登聞鼓。
若言官接一私揭、即具一奏疏。
揭奏曰繁。
刁風日長成何政體。
李成紀新進未谙。
姑着饬行。
劉之琦官評、着該督撫按、嚴察以聞 ○庚戌。
命和碩承澤親王碩塞等、往迎達賴喇嘛。
并論達賴喇嘛曰、前者朕降谕、欲親往迎迓。
近以盜賊間發、羽檄時聞。
國家重務、難以輕置。
是以不能前往。
特遣和碩承澤親王及内大臣代迎。
當悉朕不能親迎之意。
故谕 ○壬子。
宴衍聖公孔興燮、博士孔毓麟、顔紹緒、曾聞達、孟貞仁、仲于陛等于禮部。
○調刑部尚書劉餘祐、為戶部尚書。
○吏部議覆禮科給事中劉餘谟疏言、滿洲、蒙古、漢軍、裁缺各官。
仍留頂帶候補其年老乞休、告病調理者。
準用原銜頂帶。
至于贈蔭一事。
滿洲、蒙古、漢軍、在外督撫、在内部院、及旗下甲喇章京三品以上等官。
勿論有無世襲。
系三年任滿、勤事以死者。
俱準贈蔭。
從之。
○宴外藩蒙古二十七旗聽事頭目于禮部。
○癸醜。
上禦太和殿。
召江南督學禦史楊義。
巡倉禦史張文炳、谕之曰督學禦史之設。
原為考試生童。
拔其文行優長者、以儲國用。
迩聞不論文行。
但徇情面。
殊虧學臣職掌今遣爾督理學政。
其生員應嚴加考試。
文義不通者、概行黜退。
童生入學、亦必視其文行優長、方行收錄。
若仍蹈舊習事發、重處不宥至巡倉禦史、清察倉糧。
已完未完、俱應據實題報。
今聞未完者、隐匿不報。
已足者。
勒掯不收。
以緻稽遲贻誤。
弊窦多端。
今遣爾巡視。
當嚴察完欠。
盡除積弊。
倘不改前轍、罪難爾貸也。
○免霸州、東安縣、文安縣、逃亡丁糧。
○直隸昌平道佥事亢發祥、坐多索驿遞夫馬、降二級調用。
○工科副理事官三都奏言、從古帝王開國。
首重訓迪子孫。
誠以富貴之極、恐不習學而荒無以輔翼君德、俾傳法後世、以成制治之盛也。
我朝宗支繁衍。
凡諸王、貝勒、貝子、公等皆股肱親臣。
出則受命專征。
入則參贊庶政。
責任較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