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四

關燈
奏。

    不識文字、聽信吏役害民、不堪為民牧者、立行參劾。

    不得姑留地方害民。

    如徇情隐蔽、不行糾參、即為溺職。

    事發、一并治罪。

    至于铨選之時、吏部考試文移告示等項。

    優者選用。

    劣者除名。

    澄清吏治。

    大端在此。

    内外各官。

    着遵谕實力舉行。

      ○又谕吏部、朕臨禦以來。

    深悉運糧之苦。

    交兌之處、收糧官吏、勒掯需索、滿其欲壑、方準交納。

    若稍不遂、必多方延挨、刁難日久。

    以緻河水凍阻。

    船不能行。

    耽誤運期。

    所攜有限盤費、何以支持。

    一路怨聲沸騰。

    朕思運糧官涉河渡江。

    已不勝勞苦。

    又經收糧官吏。

    多方需索。

    必至盜賣官糧。

    盜賣既多。

    必至虧欠。

    總督倉場、奉有專敕。

    曾否巡行清刷。

    節年拖欠、多至數百萬石。

    總督曾否題參。

    倉場徒有其名。

    竟無實政。

    是何情弊。

    收糧需索、的系何人。

    拖欠若幹、經管何人。

    曾否查明具報。

    漕運重務、上下通同作弊、一至于此。

    着趙京任一并明白回奏。

      ○丁巳。

    轉内翰林秘書院侍講學士呂崇烈為本院侍讀學士。

    内翰林國史院侍講喬廷桂、為内翰林弘文院侍讀  ○戊午。

    加恩宗室。

    以二等鎮國将軍郭賴、郭蓋、三等鎮國将軍衛黑、和錫布、噶達渾、薩木哈、巴圖、巴哈納、塔哈納、三等輔國将軍托克托慧、為鎮國公。

    三等鎮國将軍阿喇密、幹圖、華善、齊齊布、噶布喇、班布爾善、披都海、來祜、三等輔國将軍海蘭、席布錫倫、宋固圖、能格、英額英額理、為輔國公。

    三等輔國将軍穆臣、祜世布、為三等鎮國将軍。

      ○以一等精奇尼哈番冷僧機、為二等伯。

    一等阿達哈哈番覺羅巴哈納、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以莽嘉無辜坐罪。

    複覺羅宗姓。

    仍授為一等阿達哈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  ○授佛科多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其祖自烏喇來歸故也。

      ○己未。

    平南王尚可喜等奏報、總兵官許爾顯、率将士克複肇慶府、及羅定州。

    徐成功率将士克複高州府。

    下兵部知之。

      ○升國子監祭酒高珩、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講學士。

    内翰林弘文院修撰傅以漸、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講。

      ○陝西河州弘化、顯慶二寺僧、旦巴查穆蘇、諾爾蔔查穆蘇等、貢方物。

    宴赉如例。

    仍敕以後喇嘛不許進貢佛像、銅塔、及番犬。

      ○禮科給事中法若貞奏言、下人犯上、實由等威不辨。

    今大小諸臣、入朝雖有頂帶分别。

    而燕居衣冠、與平民無異。

    吏胥華服、過于官長。

    優隸衣飾、同于公卿。

    非所以别等威也。

    宜分别貴賤以防僭濫。

    兼請複三品以上大臣肩輿舊制。

    以肅觀瞻。

    下所司議。

      ○刑科都給事中袁懋功奏言、江南浙江等處、巧立機戶名色。

    佥報富家承充。

    胥役百端苦索。

    民多破産求脫。

    請敕部禁止。

    下所司察議。

      ○以軍功升三等侯鳌拜巴圖魯為一等侯。

    二等阿達哈哈番俄内巴圖魯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額色恩圖、為三等阿達哈哈番。

    授白身沙納哈、邦他喇布勒哈番、賜名巴圖魯。

    白爾黑特、拖沙喇哈番。

    加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納都戶、一拖沙喇哈番。

      ○庚申。

    傅達理、熊仁、索諾木等、訴其父及己功。

    部議授傅達理、拜他喇布勒哈番。

    熊仁、索諾木、拖沙喇哈番。

    奏入。

    從之。

      ○壬戌。

    以初議英王阿濟格、及貝子勞親罪尚輕、命諸王大臣再議。

    議移英王原系之處、幽于别室。

    将先給用物酌給外、餘俱籍沒。

    貝子勞親、降為庶人。

    酌給家産。

    其牛錄、及他物俱籍沒。

    仍将勞親給與和碩巽親王。

    其英王庶出四子、在勞親家者、給與和碩端重親王。

    從之。

      ○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綽爾濟有罪革職。

    以其弟噶爾馬襲替。

      ○以貝子蘇布圖子噶爾薩、佛克齊庫弟張泰、努賽子喇笃祜、為鎮國公。

    鎮國公恭阿子法塞、德馬護子稽布達、輔國公阿喇密弟喇拉密、杜倫子蘇努、為輔國公。

    輔國公噶布喇子輝塞、祜世塔子蘇赫、篇古子巴爾善、範圖子法喀、為三等鎮國将軍。

      ○以白身納齊喀有軍功、授拖沙喇哈番。

      ○癸亥。

    清明節。

    遣鎮國公刑部尚書。

    韓岱祭太廟。

      ○刑科給事中趙進美奏言、臣閱大清律。

    凡大辟諸罪。

    有立決。

    有監候再審奏決。

    今律例久頒、未見遵行。

    請敕法司、以後應監候者、俱于秋後覆奏定奪。

    又按律例有熱審一條。

    亦順時行政、慎重民命之一端。

    似當修明舉行。

    以副皇上如天好生之德。

    章下所司。

      ○甲子。

    偏沅巡撫金廷獻疏言、湖南幅員遼闊。

    賊黨繁多。

    雖經和碩鄭親王、定南大王創之後。

    仍複嘯聚披猖。

    如僞平遼王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僞秦王、平東王、沐國公、及張先璧、萬年策等、逼近沅州肘腋。

    而曹馬、楊、何、毛、郝、趙、王等各逆、又複糾合跳梁。

    蟻聚靖州門戶。

    又有紅頭、白頭、梅獠諸賊、圖逞于郴、桂、藍山、宜章、興甯間。

    所在蠢動。

    雖有續順公駐鎮、然地廣兵單。

    未免有顧此失彼之虞。

    伏乞敕部酌覆、以湖北無事之兵。

    量移湖南有事之地。

    并足經制之額。

    堵防邊界。

    則重地有兵。

    戰守有具。

    封疆攸賴矣。

    下兵部議  ○乙醜。

    日生暈  ○谕吏部、國家設官圖治。

    必公忠自持、殚力報效、方能禆益民生。

    共襄盛治。

    若藉權行私、肥己蠹國、不知開代紀綱。

    不念民生疾苦。

    此等不肯自愛之人、徒取備員。

    毫無實效。

    皆由用人